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54章

    周荣:“嗯,妈考虑的很周到。”

    第394章

    周家广结婚

    69年2月8日,周家广结婚。

    周父周母和周荣、周桂他们一起去警备区大院参加结婚仪式。

    今天的肖家很热闹,因肖松柏、徐月芳的职务关系,他们的同事及大院里的家属都来道贺。

    大家送的礼物以被面、脸盆、暖水壶等为主,有些送的是一本小书和首长画像。

    周荣送了一本小书、一张首长画像、一床床单和被面。

    周家人参考周荣的标准,也是送的这些东西。

    周母包了个600元的红包,悄悄塞给徐月芳,小声说:“亲家,这是我们做父母的一点心意,晶晶在房里和朋友说话,我不好去打扰,麻烦你晚点把这个红包转交给她。”

    徐月芳摸着厚厚的红包,十分满意周母的行为。

    他们家不缺这点钱,但周母的举动说明周家看重闺女。

    也说明周母是个聪明的婆婆,即便闺女以后要搬出去住,也不会存在太多的婆媳矛盾。

    徐月芳把红包还给周母,笑道:“亲家母见外了,你和亲家公能包容晶晶的小性子,允许她住在家里,还给她定做了两床喜被,我和孩子爸已经很开心了。

    这个红包我们不能收,而且现在的政策,也不许我们干部收礼,这笔钱你留着自已花,晶晶住在家里,什么都不缺,家广我们也会照顾好,把他当亲儿子对待。”

    周母:“家广能娶到晶晶是他的福气,我们目前住在乡下,没办法照顾晶晶,家广从小被我们娇宠着长大,说话做事喜欢凭心意,可能会忽略一些细节,你们多担待下。

    我们本想给晶晶买块手表,再买辆自行车和缝纫机的,家广那孩子通知的太晚了,我们来不及买,手里也没票,给你说声抱歉。

    这个红包是给晶晶的私房钱,她要是看上什么,就让家广陪着去买,想吃什么可以给我们写信,只要乡下能弄到,我们一定送到城里。”

    徐月芳开心一笑:“亲家母有心了,手表、自行车、缝纫机那些,我和孩子爸已经给晶晶置办了。

    从她满16岁,我们就开始给她存嫁妆了,她的卧房,是我们家最大的一间房,里面堆满了家具被褥。

    我们也会定期给她零花钱,这孩子不知道怎么花,全存了下来,这些年应该攒了不少。

    你和亲家公的心意,我们收下,红包就免了,别推来推去,让人看见,胡编乱造一番,我们都说不清。”

    周母的红包,最终被退回来了。

    前面两个儿媳都花了不少钱娶回家,周母不想委屈小儿媳。

    更不能因为肖家条件好,就故意占便宜,真这样,两家的关系难以维持,小儿子在肖家的日子也会不好过......

    周母将正在给宾客发烟的周家广拉到角落,把红包塞给他,小声叮嘱道:“这里面有600块钱,我本想给你丈母娘,为你博个面子,她不肯收。

    这钱你拿着,晚点交给晶晶,让她喜欢什么就自个儿去买。”

    周家广笑嘻嘻的说:“妈,没想到你攒了这么多钱,现在全给我了,我果然是你最喜爱的儿子。”

    这600块钱,都是周家广近几年上交的工资,但显然,小儿子忘记了这一茬。

    周母自然不会拆穿,温柔的说:“你一直都是我和你爸最疼爱的幺儿,和晶晶好好过日子,遇到意见不合的时候,多让着晶晶,有空了,就带着晶晶回去看我们。”

    周家广动容的说:“好!”

    因政策的原因,婚礼开始后,接亲、堵门、索要红包、磕头那一套全省了。

    周家广穿着中山装,肖晶晶身着列宁装,两人各戴一朵小红花,在肖家客厅对着首长画像三鞠躬,一同拿着小书背诵:“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之后,新郎新娘,包括所有参加婚礼的人,一起唱:“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

    唱完歌,肖文彦在门口放了一挂鞭炮以示庆贺。

    肖家没有安排喜宴,宾客参加完仪式就自行离开了,周父周母和周荣他们本来也要走,被徐月芳拉住,说自家人,大喜的日子,必须要吃个团圆饭。

    周家广、肖文彦、肖文瑞三人在厨房忙活,肖松柏、徐月芳则在客厅陪着周父周母他们闲聊。

    周父不知道和肖松柏聊什么,也担心说多错多,被肖家笑话,全程赔笑,尽量不说话。

    肖松柏看出了他的拘谨,主动找话题,夸周父有本事,把子女个个培养成才。

    一说起孩子,周父的腰杆就硬了几分,把周荣、周桂他们如何勤奋好学,努力工作的事,滔滔不绝的讲出来......

    市里开会时,徐月芳见过周荣几次,当时周家广和肖晶晶在处对象,一些关系不便公开,两人都是公事公办,私下没有什么往来。

    现在听了周父对周荣的夸赞,徐月芳真诚的说:“我看到周荣同志的第一眼,就觉得她才华横溢、聪慧过人,周家有她这个大姐带头,定会前程似锦。”

    周荣:“徐主任谬赞,我只是按照组织的教导行事,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后还请徐主任多多指正。”

    徐月芳:“都是一家人,又是在家里,别喊我徐主任,喊阿姨吧。”

    周荣:“好的,徐阿姨。”

    徐月芳:“工作上要是遇到难处,只要我这边能处理的,随时来找我。”

    周荣:“好,谢谢徐阿姨。”

    吃饭时,肖松柏拉着周父喝酒,还让周家广作陪。

    来肖家的路上,周桂已经把周家广第一次到肖家做客的情形告诉了大家,并和所有人通气:周家广自幼调皮,家里禁止他喝酒。

    周父担心儿子穿帮,让肖家对周家广有不好的看法,和肖松柏碰了一杯,说:“我家七广小时候皮的很,不爱读书,要是沾酒,性子更野了,所以我和他妈一直禁止他喝酒。

    但今天是他大喜的日子,不喝酒不像话,七广,就陪着你丈人喝几杯,喝完要是不舒服,就去歇着,免得在这撒酒疯。”

    周家广闻言,刚想端起酒杯敬大家,肖晶晶夺过他手里的酒杯,递给肖文彦:“家广不会喝酒,要是喝了,会难受的,你替他喝。”

    肖文彦:“???......”

    肖松柏:“......”

    第395章

    去乡下,就能还我清白和公道吗?

    有肖晶晶盯着,肖松柏想给周家广灌酒的计划,再次失败。

    送走周家人后,徐月芳劝诫肖松柏别再试探周家广,两个孩子都结婚了,再去试探、防备,不是给对方添堵,同时为难自家闺女吗?

    肖松柏觉得徐月芳说的话有几分道理,答应不再试探周家广,反正人在他眼皮底下,敢有什么不轨行为,收拾起来轻而易举......

    婚房里,周家广把周母给的那600元红包交给肖晶晶。

    “我妈说时间仓促,来不及给你买东西,只能用这个红包聊表心意,你喜欢什么,尽管买。”

    肖晶晶打开红包数了数,见里面包了600元,惊诧的说:“妈怎么给了这么多?是把她的养老钱都给我们了吗?”

    周家广:“应该是的,我是家里的老幺,我爸妈最疼我,现在我结婚,又住到你家,我妈说她在婚事上没帮忙,以后也没法照顾我们,只能多给点钱,弥补亏欠。”

    肖晶晶感动的说:“你妈太好了,和我妈一样,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有人在给我二哥、三哥说媒,不出意外,他们明年年底会结婚。

    姑嫂关系不比婆媳关系好相处,我大嫂是军人,她和我大哥结婚那一年,回来过一次,整天冷着个脸,和我爸一样严肃,我看着就发怵。

    等我二哥、三哥结婚,我一个人面对两个嫂嫂,想想就恐怖,只要他俩结婚,我们就搬出去,然后把你爸妈接到城里来,我们一起孝顺他们。”

    周家广没想到肖晶晶看着单纯,人情世故懂的一点不少,开心的说:“好,都听你的!

    厂里分房需要排队,我明天去了厂里,先把申请报告提交上去,等二哥、三哥结婚,我们的房子就差不多分下来了。”

    肖晶晶:“嗯,这事先瞒着我爸妈,免得他们知道后乱想,还会阻碍我二哥、三哥结婚,那样的话,我们就得在家里住一辈子了!”

    周家广:“......媳妇说的有道理,今天是我们的大喜日子,你累了大半天,要不休息会儿?”

    肖晶晶脸一红,羞涩的点点头......

    今年的2月16日是除夕。

    周庆平的单位,今年都是以学习、开会为主,且很多技术专家都下乡了,一些重大项目无法开展,他便在年底请了半个月的假,回家陪周荣过年。

    周庆安在校期间,因各方面表现优异,毕业后在陆建平的关照下,分到北方军区任职,他今年有任务在身,没有回来。

    大年三十,周庆平和妮妮一起炒了六个菜,等周荣下班回家,母子三人按照流程,先开会,做自我批评,及批评他人;再背指示,然后吃团圆饭。

    周庆平和妮妮的想法一样,他妈是没有缺点的,只有优点。

    所以周荣家的年饭,吃的很和谐,不像有的家庭,争的面红耳赤,最后不欢而散......

    初八,周庆平返回单位,临行前,他给了50块钱妮妮。

    “你要下乡了,这个给你零用,我和庆安离家远,你多照顾下妈。”

    妮妮:“嗯,农闲的时候,我就请假回来看妈。”

    同一批知青,都是同一天出发,前往下乡地点。

    周荣在正月16号送妮妮坐火车时,遇到了冯巧兰。

    周荣:“送孩子下乡吗?”

    冯巧兰:“新华要去西部建设兵团,我送送她。”

    周荣:“怎么去那么远的地方?”

    冯巧兰:“哎,孩子大了,有自已的主意,我本来想把工作让给她,这样她就不用下乡了,她不愿,说要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自已的力量,我劝不动,只好由着她了。”

    周荣:“出去锻炼下也好,吃了苦,就知道当娘的不会害她。”

    冯巧兰:“我也是这么想的,你今天送哪个孩子下乡?”

    周荣:“小女儿,我家老大老二已经工作了,不用我操心。”

    冯巧兰在报纸上看到过周荣的职务,敬佩的说:“还是你有本事,工作干的出色,几个孩子也养的好。”

    周荣:“你也是位伟大的妈妈,相信你的孩子定会个个前程似锦。”

    冯巧兰:“谢谢。”

    周荣骑自行车回单位的途中,遇到几个孩子在用棍子打一个扫马路的男子,她本不想多管闲事,等靠近后,发现那男子是齐云开。

    忙停下自行车,掏出小书,上前制止:“要团结大多数,事情才干得好!现在是上课时间,你们不好好学习,为祖国的未来做贡献,在这里破坏团结,是想被关起来吗?”

    那群孩子见周荣拿着小书,说的头头是道,想不起来用哪条指示去辩驳,担心被抓走,只好一哄而散......

    齐云开看见周荣,有点不好意思,捡起地上的扫帚,打算离开。

    周荣喊住他,小声问:“齐老师,上面对你怎么判的?”

    齐云开:“给我加了好多罪名,让我认罪,我不愿意,就被罚来扫地了,你离我远一点,免得受连累。”

    周荣:“你想去乡下吗?”

    齐云开:“去乡下,就能还我清白和公道吗?”

    周荣:“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只有先保全自已,才有机会图其他。”

    齐云开垂眸沉思片刻,惆怅的说:“据我所知,农村的形势不比城里好多少,遇到激进的村民,我们这样的人,估计要被活活打死,这个世上,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处。”

    周荣:“我的老家周家湾,村民都比较和善,生产队长是我的族叔,齐老师要是愿意,我给队长写封信,再想办法把你调去周家湾,日子会比现在好很多。”

    齐云开想了想,问:“能把你师母一起调去吗?她受我的连累,被带去开了几场大会,精神不是很好,身体也大不如前,手一直抖,不能照顾自已。

    我的子女都去参加三线建设了,把她一个人留在城里,我不放心。”

    周荣:“可以的,你回去后,挑个无伤大雅的罪名认了,并同意下乡,剩下的我来安排。”

    齐云开:“好,多谢!”

    周荣通过徐月芳的关系,不仅把齐云开夫妇调去了周家湾,被罚去扫厕所的孟安浦,及江城大学的两个被定了身份的化学老师,也一并弄到了周家湾。

    既回报大家昔日对她的关照之恩,也为周家湾“引进人才”,使蔬菜基地、养殖场、果林项目如虎添翼、蒸蒸日上......

    第396章

    一个县里的小官,他才不放在眼里!

    不算妮妮、罗大芬、罗小芬,周家湾今年来了两位女知青,四位男知青。

    两位女知青李香芸、黄娇娇,是县里的干部子女,父母特意安排过来的。

    四位男知青,钱飞虎、刁四顺、吴浩、梁东旭则是随机分来的。

    周传景在周荣家的边上建了个知青点,男女各一间大房子,每人一个木板床,一张小桌,厨房共用,还建了牲畜棚,方便他们养鸡养猪。

    妮妮不想和一群陌生人住一起,拉着罗大芬、罗小芬住到了自已家。

    李香芸和黄娇娇以为周荣家也是知青点,见里面有单独的房间,家具物什也是齐全的,直接把行李搬进去。

    妮妮将两人拦住:“不好意思,这里是我家,知青点在旁边。”

    李香芸:“你是下乡的知青,这里怎么会是你家?明明是知青点,人人都能住!”

    妮妮:“我姓周,周家湾是我的老家,我家有祖宅,不奇怪吧?”

    李香芸没想到妮妮这么好运,下乡竟然能分到自已的家乡。

    知青点那边,如果满员,一间房要住十来个人。

    李香芸不想与那么多人挤着住,商量道:“都是下乡的知青,我们应该互相关照,反正你家还有空房,能不能借我们住一下?”

    妮妮:“不方便。”

    李香芸指着罗大芬、罗小芬说:“她们凭什么可以住?”

    妮妮:“我乐意。”

    李香芸:“......你这人,简直蛮横无理!我们又不是占用你住的那间房,只是借住一间空房而已,对你来说,一点损失都没有。

    你都收留了两个外人,凭什么排斥我们?你是要搞jieji对立吗?”

    黄娇娇:“就是!你知道我们是谁吗?在清平县,你们要想混得好,少不得我们父母的关照,为了一间空房得罪我们,你会算账吗?”

    罗小芬刚想报出妮妮的身份,打李香芸和黄娇娇的脸。

    妮妮把罗小芬拦住,呵笑一声说:“你们父母是哪个单位的?有那么大的本事,能管到周家湾?”

    李香芸得意的说:“我爸是县里工商局的科长李国强,我妈是纺织厂的主任,黄娇娇的爸爸是民政局的主任,她妈和我妈是同事,得罪了我们,对你们,包括整个村子都没好处!”

    妮妮:“据我所知,工商局、民政局管不了下乡知青和农业生产,即便你们的父母能管,也不能因为个人恩怨,为难一个生产队,这要是说出去,你们爸爸的官还能当吗?”

    李香芸瞥了妮妮一眼,心想这人真是傻的天真,谁害人的时候,会亲自下场?

    “和你争辩一点意思都没有,你就说吧,同不同意我们搬进来?”

    妮妮:“不同意。”

    李香芸:“......”

    黄娇娇:“你这么不识好歹,有你求我们的时候!”

    妮妮:“那等求人的时候再说吧。”

    黄娇娇:“......”

    李香芸和黄娇娇见妮妮油盐不进,只好悻悻的离开。

    两人打算等下给家里写一封信,告个小状,让父母出面,请知青办的人把妮妮调去偏僻落后的生产队,同时给周家湾的生产队长施压,给自已多点关照......

    望着李香芸和黄娇娇的背影,罗小芬不安的问:“都说强龙压不住地头蛇,这两人一看就不是好东西,她们要是写信回去告状,队长和整个村子会不会有麻烦?”

    妮妮:“一个县城的工商局科长和民政局的主任,还成不了地头蛇,顶多是条蚯蚓,爬到身上来膈应人。”

    罗大芬:“听你的意思,有办法应对?”

    妮妮:“我妈说了,有人欺负我,立马写信告诉她,我今天受了这么大的委屈,不得给她写封信,把经过详细告知?

    队长叔公那边,我也要去哭诉一下,他说了要罩着我的。”

    罗大芬、罗小芬对视一眼,了然于胸,论后台,李香芸、黄娇娇和妮妮相比,差远了。

    也不知道荣姨这次用什么手段收拾李家和黄家,有点期待哦......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