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47章

    也有的人,吃完一碗还去盛,被居委会的人不停夸赞。

    周荣浅尝一口,实在吃不下去,借着手臂的遮挡,把“忆苦饭”全倒进了房车里的垃圾桶......

    第376章

    流水的政策,铁打的妈

    67年1月22日,妮妮“风尘仆仆”的回到长安里。

    她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问周荣,家里有没有吃,最好是肉。

    周荣:“你不在家,我一个人随便吃点萝卜咸菜,对付下就得了,没有准备肉,明天一早我去菜场看一下能不能买到肉,先给你做个鸡蛋面吧?”

    信以为真的妮妮,愧疚又感动的说:“谢谢妈!你身体不好,得好好休养,你在一旁歇着,我自已来做饭。”

    周荣:“行。”

    1月25日,全国各地的报纸纷纷刊登“读者来信”和“倡议书”,发表春节不回家的倡议。

    《人民日报》也刊登了“五十七个革命组织联合发出破除旧风俗,春节不休假,开展群众性duo权斗争”的倡议书。

    1月29日,中央顺应广大群众的要求,发布了春节不放假的通知,同时暂停探亲假,以后再补。

    各大火车站、汽车站用广播的方式,轮番播放春节不放假的通知。

    许多原本买好火车票、汽车票打算回家过年的群众,听到这一通知后,纷纷到售票处退票,回到工作岗位上继续上班,变冬闲为冬忙......

    既然春节不放假,一些“旧俗陋习”就被顺理成章地取消了。

    如燃放鞭炮、祭拜先祖、舞龙舞狮、磕头拜年等都被禁止,也不准大吃大喝和打牌,唯有贴春联一项被保留。

    以前的春联,会写上“日日财源顺意来,年年福禄随春到”等寄予着美好祝愿的内容。

    新规出来后,春联的内容则是以“移风易俗过春节,大年三十不歇脚””;“三十不停战,初一接着干”为主......

    周荣目前在休假,时间是自由的,但她不确定周庆平、周庆安大年三十会不会回来,请周家湾进城送菜的卡车,给周父周母带了些烟酒糕点后,就和妮妮两个人在城里过年。

    无线电厂已经复工了,不过大部分时间以开会为主,周家广、周庆宏作为职工,没有假期,每天都是按照厂里的安排,上班或是开会。

    周家华、周家富、周桂、周彩他们也遵照单位要求,坚守岗位,同样通过进城送菜的卡车,给周父周母带了些过年礼物。

    这是周家过的第一个不团圆的年。

    周父周母知道组织的政策不能违抗,把失落藏入心底,和沈春恒、秦艳华他们准备了六个菜盘子吃年饭。

    孩子不在身边,亲家和外孙还在,不能让自已的情绪影响到他们......

    67年2月8日是除夕。

    中午,居委会同样组织大家吃“忆苦思甜饭”。

    今天的“忆苦饭”,是用野菜、树根,加上玉米糊、地瓜干之类的东西煮成的粥。

    周荣和妮妮端着饭碗,一同皱眉。

    妮妮小声问:“妈,你吃得下吗?”

    周荣轻轻摇头。

    妮妮:“你身体不好,不适合吃这个,你的那份,我帮你吃了吧。”

    周荣:“你喜欢吃这个?”

    妮妮:“......不喜欢,不过我们cL回来的途中,吃了好几顿,胃已经习惯了。”

    周荣:“你有这份孝心,妈很开心,我名下的这份自已吃。”

    妮妮:“你万一吃不下,就倒给我。”

    周荣:“嗯。”

    因妮妮在身旁,又极为关注周荣,她寻不到机会“作弊”,只能忍着难受,将一碗“忆苦饭”吃完......

    晚上的年饭,周荣为了犒赏自已的胃,准备做一碗红烧肉,煎一盘武昌鱼,炒个青菜,再炖个鸡汤。

    一些小将打着“破私立公,消灭私有制”的旗号,查了很多人的家。

    周荣不想给人上门挑事的借口,家里的鸡圈早就拆了,院子里种的菜也拔了。

    长安里所有种了菜,养了牲畜的人家,都和周荣一样,把非公家的东西,全部“消灭”了。

    目前很多单位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加上交通运输工具都被小将们占用或破坏,物资供应比自然灾害的那几年还要紧张。

    想买到吃的,尤其是肉类,得天不亮就去排队,否则有钱有票也买不到东西。

    周荣去煤炭店买煤买柴,一家人的票,只买回了一篮子的树皮,要不是她空间囤了些煤球,做饭的柴火都没有......

    周荣做年饭用的食材,全部来自空间,对妮妮的说辞是,她托关系买的。

    妮妮一直知道她妈的人脉资源强大,没有起疑。

    妮妮帮着做饭时,小声问:“妈,我们两个人吃三个荤菜,会不会太奢侈了?”

    周荣:“你大哥二哥说不定会回来,要是他们回了,没有几个菜怎么行?

    万一他们不回,我们就自已吃,今天吃不完,就留着明天吃。你在外串联,瘦了不少,正好补补。”

    妮妮:“大哥二哥好久没给家里寄信了,也不晓得他们怎么样了。”

    周荣:“他们的单位和学校都很特殊,不能随心所欲的和家里联系,你谅解一下,也别把他们的事往外说。”

    妮妮:“我知道,我去把门窗关好,省得别人闻到我们家的肉香。”

    周荣:“行。”

    春节不放假,年饭的形式也跟着改了。

    饭前,要召开一次dou私pi修的家庭会,做父母的需要放下架子,和子女相互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儿女也可以向父母“开pao”。

    最后全家人把思想统一在“一切ge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光辉教导上,才能开始吃年饭......

    直到天黑,周庆平、周庆安都没有出现。

    周荣家里虽说只有两个人,但该走的形式还是要走的。

    周荣让妮妮指出她的缺点,方便改正。

    妮妮心想,流水的政策,铁打的妈,现在说老妈的坏话,等政策一变,她肯定会被狠狠修理一顿。

    或许不用等到新政出来,她妈就能整她。

    毕竟这么多年,她还没听过她妈的败绩呢!

    妮妮:“你是我心目中最好的妈妈,你没有缺点,你做的一切都有理有据,在情理之中,我会以你为榜样,努力提升自已,为祖国做贡献。”

    周荣笑道:“不愧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思想觉悟就是高。我们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吃饭吧,吃完饭,我们一起学习大首长的指示。”

    妮妮:“好的。”

    第377章

    工作干的再出色,没命享受荣耀,有什么用?

    春节的新规出来后,大家见面问好,不再说“恭喜发财”之类的传统吉祥话,而是说“新年好”、“过年好”。

    思想先进的,会说“祝你今年能够见到大首长”。

    以前的大年初一,街上人潮涌动,载歌载舞,出去能玩上一天,现在和平日没两样。

    周荣和妮妮便没有出门,在家里看书。

    没看两页,居委会的人就拿着喇叭喊,要求大家去礼堂开会。

    这个礼堂之前是戏楼,现在不让唱戏了,就改成礼堂,供大家开会。

    会议内容主要是学习最新指示和重要社论,接着让那些成分有问题的人上台,做自我检讨。

    长安里身份有问题的人太多了,主席台站不下,他们只能依次上台。

    贾德阳在腊月24小年那天,外出时遇到了一群小将,大家嘲笑他的发型,他一气之下咒骂了对方一句,不料被人听见,不仅被带去开了一整天的大会,头发还被人剃了一半。

    他回家后,把自已锁在房里三天不吃不喝。

    姜文娟担心他出事,用斧头劈开了房门,安慰了一番,还帮他剃了光头。

    在家人的陪伴下,贾德阳这几日的精神有所好转。

    开大会那日的场景,一直萦绕在贾德阳的脑子里。

    等他站上台,看着乌压压的一片人,当日发生的情景立马浮现,身体不受控制的颤抖,抱着脑袋大喊道:“不要打我......不要剪我的头发......我再也不骂你们了,我会乖乖听话的......”

    姜文娟上前拉着贾德阳,带着哭腔问:“老贾,你怎么了?别吓我。”

    贾德阳推开姜文娟,跑到角落里缩成一团,嘴里仍不停喊着:“别打我......我会听话......”

    居委会这半年进了好几个新人,听人说都是有后台的。

    他们从不顾邻里情分,谁要是没按规矩办事,轻则训斥,重则开大会。

    一小伙子见贾德阳没按要求发言,还在那发癫似的乱说话,走上前踹了他一脚,呵斥道:“你这个坏份子在干什么?还不快点站好,交代自已的罪行,不老实的话,就把你关起来!”

    贾德阳被踹后,更加害怕了,将脑袋埋在双腿间,缩在角落里,说什么都不愿起来。

    姜文娟拉了几次,都没有把人拉动,只能和居委会的人商量:“同志,他生病了,我能不能先带他回去,等他好点了,再来交代罪行?”

    “不行!开会的时候,谁也不能请假!”

    周荣得知要开会,担心有人不按规矩出牌,特意让妮妮换了绿军装,戴上袖标。

    “文斗”时,没有什么比这套衣服更有威慑力。

    周荣给妮妮使了个眼色,示意她救人。

    妮妮站在人群中,举着小书大声说:“要团结大多数,事情才干得好!那位男同志,一看就是身体不好,你把他强留在这,肯定会破坏整个会议流程。

    我们要学习大首长的最新指示,不能因为他一个人耽误进度,你快让他回家养病,别妨碍我们学习。”

    其他街坊邻居也跟着起哄,要求放贾德阳回去休息。

    居委会的人,见有小将帮着说话,群众也提出了要求,只能放过贾德阳。

    姜文娟和贾德远一同搀扶着贾德阳给大伙儿鞠了个躬,以感谢大家帮他们解围。

    姜文娟他们离开后,会议继续,等所有人发完言,都快下午两点了。

    周荣和妮妮早上只吃了一小碗的面条,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叫,又不能擅自离开,只能忍着。

    会议结束后,居委会宣布,以后每个星期四都是学习、开会时间,谁也不许请假。

    大家虽然心里不得劲,却没有一个人敢说出反对意见,毕竟一顶帽子扣下,谁也承受不住......

    下午,廖伯闻忙完单位的事,拎着两瓶罐头来看周荣,询问她的病情康复了没有,什么时候能回单位上班。

    近半年,工商局一片混乱,局势超出了廖伯闻的可控范围,很多人坑害同事,趁乱夺权,让他见识了人性的险恶。

    身边的亲信被人换掉了好几个,现在除了秘书外,都无可用之人,廖伯闻只能来找周荣,希望她回单位,和自已一起主持大局......

    明年、后年的局势,比今年更加严峻,且以武斗为主,不是会耍嘴皮子功夫就能脱身的,遇到蛮横之人,人家不会和你废话,直接拔枪。

    周荣惜命,工作干的再出色,没命享受荣耀,有什么用?

    周荣浅笑道:“廖局长,我的病还没好,你之前不是说了吗,我什么时候好了,再去单位。

    我要是拖着一个病垮垮的身子,脑子反应比别人慢半拍,不小心说错话,被人揪着不放,别说干工作了,可能还会连累你。”

    廖伯闻看着面色红润,不像有病的周荣,无奈的问:“你还想休养多久?”

    周荣:“医生说我这病,不能劳累,不宜动怒,得养个三五年才能康复。

    我占着副局长的位子,又没给单位做出贡献,实在愧疚,要不你批了我的辞职,提拔更有能力的人上来?”

    廖伯闻见大堂里没有其他人,小声问:“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我俩同一个阵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要是有可靠的消息,就分享出来,我们好提前应对。”

    周荣拿出小书,翻到其中一页:“我天天足不出户的,能有什么消息?

    但我相信,按照大首长的指示走,不会有错。

    这个篇章里,大首长说:ge命不是请客吃饭……是一个jieji推翻一个jieji的暴烈行动。

    现在反动派还没有被清除,这场运动估计短期内不会结束,很可能会采取武力的形式。

    廖局长深谋远虑,又经历过战场,想必能想到应对之策。”

    廖伯闻若有所思,片刻后,说:“我心里有底了,你安心养病吧,要是身体提前好了,就来单位帮我,我的身边需要你这种人才。”

    周荣:“请廖局长放心,我会用心养病,只要身体好转,立马回单位。”

    廖伯闻:“嗯。”

    第378章

    我的职务还在,就必须履行应有的责任

    2月初,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外出步行cL的应当回到本地学校去,全国停止长途步行cL。

    到了3月19日,中央又发出关于停止全国大cL的通知,决定取消原定的春暖后进行大cL的计划,但部分人仍在外联络、游走,直到8月后,连活动基本结束......

    妮妮以为不用cL后,学校可以正常开课了,结果仍无法上课,大家的任务,不是开大会、做大辩论,就是组建各种兵团,且很多老师还参与其中,在幕后指挥。

    在班主任的要求下,妮妮加入了大首长路线战斗兵团。

    她本想拒绝的,班主任说她思想不积极,有可能是潜伏的敌人......

    妮妮不想被人扣帽子,只能加入其中。

    各派组织都有自已的纲领、目标、组织原则,并分别占据了一些教室,然后用桌椅搭起台子,立起隔墙,在里面办事、开会、写稿子,用老式油印机印传单,搞活动。

    一时间,校园内各路人马雄起,风起云涌,如火如荼......

    之前,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受到一波小将的冲击,几乎处于瘫痪、半瘫痪的状态,3月底,驻军部队对这三个机关实行军管,稳定了部分局势。

    但这时的江城,各大兵团组织,观点对立,冲突无法制止,武斗不断升级,时常发生大规模的武斗流血事件,社会动乱不安,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周荣担心妮妮出事,禁止她参加任何武斗。

    妮妮也不想出去打架,三天两头的说身体不舒服,兵团负责人只好让她写稿子,印传单......

    5月底,《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白毛女》、《海港》、《龙江颂》、《红色娘子军》、《奇袭白虎团》等8个样板戏开始推行。

    各机关单位、居委会争相组织职工和市民观看,既能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也能安抚因各种会议、辩论造成的躁动情绪......

    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轰动国内外。

    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7年3个月,英国是4年7个月,法国8年6个月,苏联6年3个月,我国只用了2年2个月。

    周荣从收音机里听到相关报道,心潮澎湃,她的儿子应该也参与其中了吧?

    已经有大半年没收到周庆平的信了,周荣很是记挂他,心想着主要任务都完成了,应该能回家探亲了。

    周荣尝试往周庆庆半年前寄信回来的那个信箱写了一封信,询问他忙不忙,有没有按时吃饭,过年能否回家......

    7月下旬,坏人集团提出文攻武卫的口号,此后,各地纷纷成立“文攻武卫指挥部”,使武斗急剧升级。

    一些组织在别有用心之人的挑唆下,争相冲击、进驻军事机关,抢枪乱军。

    江林海看不惯这种歪风邪气,带兵制止,反被人说是不拥护组织政策,天天给他贴zb,并在小人的操控下,被撤了职务。

    江林海不明白,好好的国家,怎么就变成了这样,每天在家愁眉苦脸,长吁短叹。

    周彩怀上了第三胎,已经有6个月了,去医院检查时,医生说是双胎。

    周彩这一胎怀的很辛苦,经常睡不好吃不下,单位的氛围紧张兮兮的,还时不时冲进来一群小将捣乱,她索性请了长假,在家养胎。

    江林海的性子比较倔,周彩担心他不服组织安排,非要求个明白,到时就不是撤职这么简单了。

    江逸明因多次立功,已经升为团长了,城内武力冲突不断,他很忧心,却又没有权力管,老爸还被免职了,回家后烦闷的在房里抽烟。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