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23章

    辖区内出现饿死人的情况,对上对下都不好交代。

    周传裕回复林大河,公社的储备粮也不多,很多受灾的生产队需要接济,只能拨1000斤稻谷,3000斤红薯下来,剩下的缺口,要靠林大河带着乡亲们自已解决。

    1000斤稻谷,磨成米才500多斤,杨林坡将近300人,怎么够?

    为了能撑到秋粮收获,林大河只好吩咐公共食堂每餐用一斤米,混着野菜熬稀粥,成年劳力每人一碗粥,外加2个红薯,其他人则是半碗粥,1个红薯,且一天只供应两顿。

    要是吃不饱,就自已去山上想办法。

    有人提出不满,说国家去年收了几十亿斤的粮食,随便拨个十万斤下来,他们就不用饿肚子了,是不是林大河没有向上反映,才导致粮食没有批下来。

    还有人起哄,如果林大河不愿意向公社和县里反映,他们就自已去。

    林大河冷声说:“你们要去反映就去吧,被抓起来关着,可别怨我没提醒你们。

    国家收的粮食,又不是供你一个人吃的,今年很多地方干旱或发洪水,全国那么多人,你算老几,你说要多少就要多少?

    公社能批上千斤谷子和红薯下来,已经不错了,你们要是不知足,就滚出杨林坡,为其他人省点粮食!”

    大家被林大河的话怔住,外面的情况,他们听人说过,好多受灾严重的地方在吃树皮,还有人卖儿送女。

    他们只是想不明白,去年全国粮食大丰收,怎么到了今年,突然就没粮了呢?

    不能找组织拨粮,大家只能凭借自已的本事去山里找吃的......

    第312章

    大妮还不满16岁,怎么能嫁人呢?

    杨开运一家,只有杨晋森和金梅算成年劳力,能分一碗稀粥和两个红薯,其他人都是半碗稀粥一个红薯。

    他们家,没有一个人能吃饱。

    大牛天天嚷嚷着饿,金梅心疼他,就把自已名下的红薯分一个给他。

    金梅的另一个红薯,被杨开运要走了,说他是长辈,金梅作为儿媳,必须孝敬他。

    大妮、二妮的红薯,也被杨开运要走了,和方婆子一人一个。

    金梅饿着肚子,根本没有力气干活,在田里晕倒过两次,因耽误了干活进度,被扣工分。

    她被人救醒后,回家没有得到一句安慰,反而遭受了方婆子的阵阵数落,说她没用,干个活都能晕倒。

    还说她工分要是被扣没了,以后生产队要分东西,他们家会少分很多,亏大了。

    金梅看着唾沫子满天飞的方婆子,只有一个念头,这个老婆子怎么不死呢?

    她要是死了,自已是不是就能解脱了?

    多年积攒的恨意,让金梅觉得她不能再忍气吞声了,她要想办法摆脱这些人......

    杨开运和方婆子为了节省气力,不是生产队要求干的活,他们一概不干,像挖野菜这种事,就是大妮、二妮的工作。

    要是挖少了,回来就是一顿骂。

    大妮、二妮也对杨开运和方婆子恨之入骨。

    因营养跟不上,杨开运和方婆子得了肝炎、浮肿病,小腿一按一个坑,他们每天都是一副进气少出气多的样子。

    杨林坡有不少老人得了这个病。

    方婆子不想死,见大妮已经长成了大姑娘,就让金梅给大妮说个婆家,换点钱和粮食回来。

    金梅不同意,说大妮还不满16岁,怎么能嫁人呢?

    方婆子:“过完年就满16了,也不小了,能说婆家了,你要是心疼她,可以先把婆家定下来,等大点再嫁也行,但我有言在先,彩礼必须先收。

    挑婆家的时候,眼睛放大点,那种条件不好的,不考虑。

    我不要多的彩礼,200斤大米,50斤肉,80块钱,这是我的最低标准,你要是能往高处谈,多出的部分,你可以自已留着,当做私房钱。

    二妮也14了,要是有那合适的婆家,你一起定了,彩礼照着大妮的标准就行了。”

    杨开运赞同道:“你娘说的对,大妮、二妮总归是要嫁人的,我们养了她们这么多年,现在家里有困难,该她们回报家里的时候了。

    能拿出你娘说的那些彩礼,说明那人家的家底不错,大妮、二妮真嫁过去了,就是享福,总比窝在杨林坡受穷的好。”

    金梅知道和她公婆讲不出道理,说先去寻摸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家。

    方婆子和杨开运才没有继续唠叨。

    几人谈话,没有避着大妮、二妮。

    等金梅出门,大妮就把她拉到一个僻静处,伤心的问:“娘,你要卖了我和二妮吗?”

    金梅:“没有,只是以家里现在的情况,肯定是要帮你们相看的。”

    大妮:“那还不是要卖?!娘,我不想被卖,你去帮我借点钱,让我逃走好不好?”

    金梅:“你想逃哪去?”

    大妮:“我记得二婶婶的家,我去机关大院找她,请她收留我,再帮我找个工作,这样我就能在城里安定下来了,以后也能嫁城里人。”

    金梅:“你二婶婶不会收留你,更不会帮你找工作,她现在恨透了我们杨家人,不然也不会请冯区长出手,把我们弄回乡下,还限制我们进城,这么久,也不往家里寄一封信和一分钱。”

    大妮:“亏待二婶婶的是爷奶,不是我,我去跪着求她,她一定会心软的。”

    金梅:“没用的,你打消这个念头吧,而且我也没办法帮你弄到车费,你好好在家待着,我不会卖你和二妮。”

    大妮:“你骗人!爷奶的话,在你眼里就是圣旨,他们要我和二妮嫁人,你敢不听吗?”

    金梅:“你爷奶现在说话有气无力的,熬不了多久,我先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帮你们寻摸婆家,今年各地都遭了灾,能拿出他们所说的那份彩礼,没有几家。

    短期内,你们都不用嫁人,就算我们运气好的找到那种婆家,我们也尽可能的拖延时间,把他们耗死。

    只要他们不在了,就没人能磋磨我们了,你们想什么时候嫁人,就什么时候嫁人。”

    大妮琢磨一番,觉得她娘说的有道理,又担心杨开运、方婆子不在了,杨晋森却财迷心窍的把她拿去卖了。

    金梅:“你爹中看不中用,没了你爷奶蹿戳,他什么事都不敢干,你过来,我告诉你怎么做,让你爹以后见了我们都心虚。”

    接着,金梅把自已的计划告诉了大妮,并教她怎么配合......

    之后的一段时间,金梅经常请假。

    林大河要是问原因,金梅就说去给大妮、二妮相看婆家。

    现在村里的适龄女娃都在找婆家,为的就是给家里弄点彩礼,解决缺粮问题,有些只有几岁的女娃娃,只要有人要,也可以定娃娃亲。

    大妮、二妮不小了,不给她们说婆家,,一点都不符合杨开运和方婆子的作风。

    以高价卖孙女,才是他们的正常行为。

    林大河对金梅请假的理由,没有怀疑。

    金梅告诉杨开运和方婆子,找媒人,要给谢媒礼,而且现在急着嫁女儿的人家太多,姑娘自身条件不好或谢媒礼给的不多的人家,媒人不愿帮忙。

    金梅提议直接带着大妮、二妮出去打听,能省不少谢媒礼。

    如果能成,拿到彩礼后,就把大妮、二妮留在男方家,省得来回跑,也能给家里省点粮食。

    杨开运和方婆子觉得这主意不错,同意了金梅把大妮、二妮带出去相看。

    金梅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出门,垂头丧气的回来,说是家里要的彩礼太多,人家都不愿意。

    杨开运和方婆子只好降低标准,只要对方给100斤米,50块钱就行了。

    金梅又带着大妮、二妮出去打探了几天,还是没人愿意出这个彩礼。

    且金梅母女三人每天都是卡着饭点回来,然后直接去公共食堂那领了自已的口粮,一口气全吃进肚子,说是不吃东西,没力气走路。

    没了金梅母女三人的口粮贴补,大妮、二妮又天天出去相看,没空挖野菜,杨开运和方婆子的病情加重,已经躺在床上不能下地了......

    第313章

    她终于能当家做主了

    杨晋森看着越来越虚弱的父母,埋怨金梅没用,找了这么久,都不到一个中意的亲家。

    金梅垂着头,怯怯的说:“咱们整个县城都受灾了,没有几家有存粮,就算有,也不会花那么钱粮来娶媳妇,我听人说,有的人家,给十个红薯,就愿意卖一个姑娘。

    我们要的彩礼和他们相比,简直是天价,不会有人愿意要大妮、二妮的。”

    杨晋森:“那你说怎么办?每餐一碗粥两个红薯,老子再吃一段时间,就要和爹娘一样躺在床上了!”

    金梅把杨晋森拉回卧房,栓好房门,小声说:“爹娘那样子,怕是撑不了多久了,你是他们最疼爱的儿子,我想,他们肯定愿意把自已的口粮分给你。”

    杨晋森一愣,回过味后,紧张的说:“你是想让我把爹娘的那份口粮领回来,自已吃了,饿死他们?!”

    金梅:“我可没这么说,但你是我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我永远站在你这边。”

    杨晋森很纠结,有点狠不下心,频频在那蹙眉叹气。

    金梅也不逼他,之后的两天,仍然带着大妮、二妮天亮就出门,然后卡着饭点回来,吃掉自已的口粮,不给家里留一点......

    大牛在他娘那弄不到口粮,就央求着杨晋森分个红薯给他。

    杨晋森自已都吃不饱,哪有红薯分给大牛?

    大牛坐在地上大哭,说他爹不疼儿子,要饿死他。

    杨晋森被吵的头疼,摸着自已咕咕叫的肚子,终于下了狠心,到了开饭时间,就拿着他爹娘的碗去打饭,到家后,就和大牛一分。

    杨开运和方婆子卧床后,金梅母女三人又时常不在家,都是靠杨晋森喂饭。

    眼看着到了饭点,杨晋森还没有送饭进来,杨开运没气力说话,只能拍打床板,以引起家里人的注意。

    杨晋森咽下最后一口粥,去他爹娘的房间,不耐烦的说:“你们干嘛呀?家里的事一大堆,你们能不能消停点,别给我添乱?”

    杨开运气若游丝的问:“今天的粥呢?”

    杨晋森心虚的说:“大牛说饿,我把你们的那份给他吃了。”

    杨开运撑着身子,呼吸吃力的怒骂道:“混......混账东西!老子的口粮......你们也敢抢?赶紧去食堂再打一份来!”

    方婆子靠在床上,有气无力的骂道:“你......你个不孝子......我刚刚明明听见......你和大牛一起分了我们的粥和红薯,你是想饿死我和你爹吗?”

    杨晋森:“你们既然病了,就在床上好好躺着,省点气力,别骂骂咧咧的。

    队长说了,每人每餐就那么多东西,吃完就没了,你们忍忍,等下一顿开饭,我就给你们打来。”

    杨晋森说完,不想再听他爹娘的数落,直接转身离开。

    杨开运和方婆子气得不行,又没力气下床收拾不孝子,只能不停的喘着粗气。

    两人期待的下一餐,迟迟没有出现,任凭怎么拍打床板、叫骂,都没人回应他们。

    两人在床上扛了三天,带着一身怨气和不甘,走了......

    他们断气时,家里没人知道。

    杨晋森对于抢了他爹娘口粮这事,心里有点愧疚,见房里一整天都没动静,想看一下他爹娘怎么样了,才发现人已经没了。

    杨晋森当时很害怕,恰好金梅回来了,忙拽着她的手,惊慌的说:“爹娘没了,怎么办?”

    金梅:“昨天还好好的,怎么会没了呢?”

    杨晋森:“我不知道,刚才进去瞧他们,喊了半天没人应,我用手探了下气息,才知道他们已经断气了。”

    金梅进杨开运的卧房确认一番后,淡声说:“晋森,我听大牛说,你把爹娘的口粮拿回来自已吃了,爹娘是被你饿死的,这要是传出去,你在杨林坡还怎么做人?

    晋林要是知道了,也不会原谅你的。”

    杨晋森摇晃着金梅的胳膊,心慌的说:“你说过,永远站在我这边的,只要你不告诉别人,谁知道这事?!”

    金梅:“可是......我的良心有点不安。”

    杨晋森:“只要你帮我保守秘密,以后家里就听你的。”

    金梅沉思片刻,似在纠结:“你说话算数?”

    杨晋森:“当然!我向你保证,要是食言,我不得好死!”

    金梅:“好,我信你。大妮、二妮也从大牛那得知你吃了爹娘口粮的事,我们和三个孩子交代下,别让他们说漏了嘴。

    然后对外说爹娘是病死的,反正近期村里病死了好几个老人,不会有人怀疑我们。”

    杨晋森:“好,就这么办!”

    金梅:“大妮、二妮还小,先养在家里吧,能帮着分担家务,还能赚点工分,现在把她们嫁了,换不了几个彩礼,还会让她们怨恨咱们,要是赌气把你饿死爹娘的事说了出去,咱们就完了。”

    杨晋森:“你说的有理,就听你的!”

    见杨晋森这么听话,金梅满意的笑笑,她终于能当家做主了......

    杨林坡确实死了几个得了肝炎浮肿病的老人,对于杨开运和方婆子的离世,大家一点都不意外。

    杨家没有提前备棺材,杨晋森又没有钱买现成的,临时做,需要几天的时间,现在正值8月份最热的时候,尸体要是在家停放个几天,就臭了。

    杨晋森只好用两张草席,将他爹娘裹起来,然后厚着脸皮请杨开达父子帮忙,去坟山上挖两个坑,帮着安葬杨开运和方婆子。

    在杨开达的心里,祸害都是遗千年的,他不相信他大哥就这么死了,前些天路过大哥家门口,还听见骂人的声音,说是自已养了个不孝子,儿子要饿死老子。

    但杨开达没有找杨晋森询问关于杨开运去世的任何问题,只管帮忙挖坑。

    被自已的儿子虐待死,算是他大哥一辈子不做人事的报应。

    他管不了别人的家事,也不想管。

    善恶到头终有报,这是老天爷对所有人做的最公平的一件事。

    但愿他大哥来世能做个好人......

    第314章

    抢水

    进入7月后,清平县几乎没下过雨。

    周传义和周传景知道周荣认识的那位专家,所说的干旱马上要来了。

    为了保证晚稻的产量,两人趁着附近的河流、小溪里还有水,每天都组织周家湾和胜利大队其他生产队的人往田里囤水。

    一些经验丰富的小队长和大队长,也意识到了会有干旱,连忙组织各自的社员抬着水车去抽水,并派人昼夜守在田边,防止有人搞破坏......

    前进大队和胜利大队同在一条河里抽水。

    徐大勇现在看见胜利大队的人,心里就窝着气,偏又打不过人家,巡视一圈后就离开了。

    寻思着报仇不用光明正大,暗地里使些手段,或许更有用......

    周传义瞅了眼徐大勇离去的背影,担心这人小心眼的报复,半夜带人来挖缺口,放干田里的水。

    交代几个生产队长安排人轮流值守,谨防小人作祟。

    徐大勇派人去挖周家湾田里的缺口时,被值守的人逮个正着。

    早稻的收成不理想,为了完成今年的跃进目标,县里负责农业生产的干部,要求各公社在晚稻上下功夫,以挽回早稻欠收所造成的粮食缺口。

    各大队长和小队长在开生产大会时,都向公社下了保证,确保亩产多少斤。

    大家为了得表彰,拿红旗,都是亩产1000、1500或2000的喊大话。

    周传景迫于压力,喊的是1500斤,他正愁没办法向公社请示降低指标,徐大勇就把机会送上门了.......

    周传景与周传义商量后,带着一帮社员把那几个偷挖缺口的人扭送到公社,说前进大队放干了他们田里的水,今年的晚稻收成没法保证。

    周传裕知道周传义和周传景在盘算着什么,不切实际的亩产量,他听着也发虚,但其他公社都是这么报的,县领导和省领导也喜欢这样的漂亮数据,他只能跟随。

    周传裕让人武部的同志,把那几个偷挖缺口的人审问一番后,得知是徐大勇指使,立即派人把他抓了起来,以破坏跃进计划为由,判了他十年,送去采石场改造......

    被放干水的农田,周传裕让周传景带人尽力挽救,万一不行,等晚稻收割时,以实际亩产为准。

    周传景一喜,连忙向周传裕保证,他们会尽全力将亩产做到最高......

    已经连续两个月没有下雨了,附近的河流都露出了河床,抽水难度很大,经常有生产队为了抢水而打架。

    周传景一面派人出去抢水,一面把新挖的那个水塘里的水放出,以缓解田里和蔬菜基地的缺水情况......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