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周桂和周彩也送了围巾、帽子、手套等作为礼物。陈茉莉感动的说:“谢谢!有你们这样的家人,我真是太幸福了!”
周荣:“你们上次到家里才说结婚的事,我们来不及准备礼物,只能今天补,手里的棉花票买袄子用完了,明年我们攒一攒,给你们准备几床喜被。”
陈茉莉:“谢谢大姐,有新衣服已经够了,我们目前有被子盖,不用另行准备。”
周荣:“结婚嘛,就得有结婚的样子,妈说了,你既是她儿媳,也是她闺女,我们周家女儿出嫁,都是六床喜被,你的自然不能少,你什么都别操心,我们会帮你办好。”
陈茉莉动容的说:“谢谢大姐!以后你们就是我最最亲的家人,我会和你一起,守好这个家!”
周荣:“好,我们共同努力。”
周荣他们的铺子,大年三十的下午才放假,等她到家,周家广已经把汤炖好了,要炒的菜也配好了,只等着下锅炒。
周母回周家湾前,炸了些肉圆子、藕夹、豆腐块放在家里,腊肉腊鱼也是现成的,年饭只用炖个汤,再炒几个小菜就行了。
周荣见周家广系着围裙,在认真的清点菜盘子,夸赞道:“七广真厉害,要是没你,我们连年夜饭都吃不上。”
周荣买了很多书,童话故事、当代一些著名学者的散文、科学、物理类的,全涵盖了,只要市集上能买到的,她都买回家。
周荣希望孩子们在可以自由看书的年代,尽可能多的汲取知识,丰富认知,扩宽视野。
周家广别的书不爱看,就爱看童话故事。
这段时间的经历,让周家广觉得他目前的处境,和书里的那些食草动物是一样的,不幸落入了肉食性动物的生活圈。
作为食物链最底端的存在,要想自保,好像除了听话,没有其他路可选......
第184章
谁教你送这花的?
对于周荣的夸赞,周家广嘿嘿一笑:“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大姐检查一下,这些菜行不行,不行的话,我赶紧换菜。”
周荣看了眼菜盘子,荤素都有。
“你准备的很周全,就这么炒吧,我让五彩帮你,我和四桂去贴对联。”
周家广:“好,浆糊已经熬好了,我和大娃本来想去贴对联的,个头不够,只能等你们回来。”
周荣揉了揉他的脑袋:“你表现的非常好,明天带你们上街玩,想要什么,我都可以满足。”
周家广欣喜的说:“真的?谢谢大姐!”
有了动力,周家广炒起菜来,格外认真,只需要周彩指点一下,就把年饭做好了。
吃年饭时,周荣又把周家广夸了一顿,说他年饭做的好,以后要再接再厉,争取做出更加美味可口的饭菜。
周家广吃了一块肉,自我陶醉的说:“我在做饭方面还是有点天赋的,将来要是找不到工作,我就去做厨子。”
周桂:“只要你能自食其力,不让我们接济,干什么都可以。”
周彩:“厨子都是全能手,你还不会包饺子,吃完饭,你来揉面,我们教你包饺子。”
周家广:“......”
许家这个时间也在吃年饭。
许父特意邀请了王城南,到家吃团圆饭。
各区政府的领导班子,年底要去一些模范单位慰问工人,记者通常都会报导出来。
许父在报纸上看到了王城南的名字,刚开始以为是同名同姓的人,找许曼确认,许曼说不知道,他就亲自去二区区政府打听。
等确认了事实,许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倒不是他势利,而是现实逼得他们家,急需这个大靠山。
许父当即就去王城南的办公室找他,问他年三十有没有饭局,要是晚上有空,就去家里吃顿团圆饭。
王城南正愁没借口和许家长辈拉近关系,满口答应。
为了不失礼数,王城南特意找身边的人请教,去未来岳丈家,要带什么礼物。
警卫员说,带一刀肉两瓶酒,乡下人去老丈人家,都是拿这些东西。
王城南听了,直摇头。
许家都是过惯了好日子的人,他真这么干了,许曼要嫌弃死他。
秘书问:“区长,您对象有没有什么喜好?”
王城南:“她家条件很好,太寒碜的东西不适合拿过去。”
秘书隐约猜到了些什么,但他没有表现出来,说:“礼轻情意重,只要是您送的,他们家应该都会喜欢。
您可以去糕点店,买些上档次的糕点,让店家用礼盒包装好,再拎一袋子水果,要是在路边看到卖花的,就买一束花送给夫人。”
王城南指了指秘书,夸赞道:“你小子可以呀,这些都懂!”
秘书笑道:“我对象是大学生,他们文化人就喜欢这种浪漫的东西,搞的次数多了,我就攒了些经验。”
王城南:“你这实战经验不错,以后传授些给我。”
秘书:“只要区长需要,随时候命!”
大年三十的下午,王城南特意回宿舍换了身衣服,将自已收拾的干干净净,然后去街上挑选礼物,前往许家。
许父许母见他来了,拉着许曼、许筠、施琪,亲自相迎。
王城南递上自已的礼物后,将花送给许曼:“新年快乐。”
许曼看着那一束黄菊花,沉默了许久,问:“谁教你送这花的?”
和王城南相处一段时间,许曼发现这人在感情方面就是个愣头青。
他的首长虽传授了些经验,但他自已毕竟没有亲身经历,属于纸上谈兵。
送花这种附庸风雅的事,他肯定想不到,只能是听人教唆的......
王城南见许曼一直盯着花看,且神情不太好,猜想这花估计有问题,心虚的说:“秘书说有文化的人都喜欢花,我不知道送什么礼物给你,就去市集上买了一束。”
许筠看着那束菊花,想笑又不敢,憋笑着问:“姐夫,市集上没有其他花卖?
送女孩子一般送玫瑰和百合,这菊花通常是在清明节的时候拿去祭祖。”
王城南:“???!!!”
许母怪许筠话多,狠狠的拧了他的手臂一下,疼的他眼泪都快出来了。
许父轻咳一声,笑道:“大冬天的,哪有玫瑰和百合卖啊?何况今天是年三十,铺子都歇业了。城南的心意我们都晓得,不必在乎那些细节。”
王城南忙解释道:“许叔说的对,花店都关门了,我找了一圈,没找到其他花,在路上碰到一个卖花的女孩,她的花篮里只剩下这个菊花,说送给最在意的人,最合适,我就买了。”
许曼:“等下用这个给我们许家祖先上香,你不介意吧?”
王城南:“......你想怎么安排都可以,对不起,我不知道这个花不能送。”
许母:“没事!你的心意我们都收到了,饭菜都准备好了,给祖先敬完香,我们就吃饭。”
许家的年饭非常丰盛,有28个盘子,看的王城南直咂舌。
吃饭时,许父不停给王城南敬酒,那恭恭敬敬的姿态,让许曼很是无奈。
许筠也是口口声声的喊着姐夫,还给王城南夹菜。
许曼有点看不过眼,想说几句,坐在一旁的许母用胳膊轻轻撞了她一下,悄声说:“莫多话,你爸心里有数,吃饭。”
一顿饭下来,王城南喝的走路都不稳了,他向许父许母道谢后,说要回宿舍。
许父:“你这样子回去我们不放心,要是不嫌弃,晚上就在家里休息吧。”
许母也挽留道:“你冇得个亲人在身边,宿舍冷冰冰的,一点都不像过年的样子,就在家里住吧,明天我们一起上街看表演。”
王城南见许曼没有反对,开心的说:“谢谢许叔许婶,麻烦你们了。”
许母:“这有么斯麻烦的,让小曼带你去楼上休息,等饺子包好了,我们喊你起来吃宵夜。”
王城南:“我和你们一起包吧,以前在部队的时候,我们大年三十的晚上只要不作战,又有食材,也会包饺子。
我们都是粗人,笨手笨脚的,包的不太好看,希望婶子别嫌弃。”
许母:“自家吃的,冇得那么多讲究,我们团团圆圆,开开心心的就好!”
第185章
这种亲家有什么用?
许家包饺子时,陈展宁、陈笑薇也在一旁帮忙。
干起活来,有模有样,惹得许母不停夸赞他们。
之前住在许家时,薛婉仪心疼陈展宁和陈笑薇,不让他们碰家务活。
许曼想教两人,也被薛婉仪各种劝说。
许曼还以为她的两个孩子,这辈子都学不会家务了,却意外的在周家学会了。
陈展宁和陈笑薇喜欢周家的氛围,更喜欢周家广、大娃他们稀奇古怪的玩乐花样。
平日只要有空,就去周荣家玩。
周家广为了找人分担劳动,骗不到精明的大娃二娃,就在陈展宁、陈笑薇这两个单纯的孩子身上下手,两人没经验,一骗一个准。
时间久了,两人在周家就把家务给学会了......
王城南的身份,陈展宁已经知道了。
在他的印象里,亲爸爸好像从没陪过他和妹妹,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那人只会和妈妈吵架,大事吵,小事吵,任何一件事,只要不顺心意,不论是不是妈妈的错,都会和妈妈吵架。
每次看到那种场景,他就无比心烦。
那人后来还带着一个装腔作势的女人和家里所有的钱财跑了,不管妈妈和他们的死活。
要让陈展宁说真话,他对陈楠明是有几分恨意的。
许曼的辛苦、无助、伤心、绝望,陈展宁都看在眼里。
他的妈妈那样好,应该有个好男人陪在身边,而不是守着陈家,等他那个衣冠禽兽、朝三暮四的亲爸回来。
当许曼告诉陈展宁,她谈了个对象,可能要再婚,还要搬出陈家,陈展宁直接赞成,并带着陈笑薇利索的收拾行李......
陈展宁听闻王城南当过兵,边包饺子边问他战场上的事。
王城南见陈展宁不排斥自已,开心的把战场上发生的一些事,比如怎么全歼鬼子,被包围时如何突围等,绘声绘色的讲出来。
陈展宁听罢,说:“等我再长大点,也去当兵,保家卫国!”
王城南:“好样的!祖国的未来,就需要你们这样的有志青年!”
许母叹声气:“展宁有这个志气很好,但我们这样的身份,怕是连报名表都填不了,我们家邻居,想送儿子去当兵,人家一听他们家是资本家,就给拒绝了。”
王城南:“只要展宁的身体没问题,其他方面,包在我身上!”
许父:“展宁啊,从明天起,你可得好好锻炼身体,遇到么斯难处,就找你王叔叔请教,他是团长,经验丰富的很。”
陈展宁:“好,麻烦王叔叔了。”
王城南:“不麻烦,我也是在为国家输送人才。”
许曼见儿子和王城南相处的不错,悄悄松了一口气。
许家其乐融融,陈公馆却显得冷冷清清。
陈公馆原有三个保姆,大家受外面“自由平等”的理念影响,一个主动辞职,一个在家里“造反”,要求涨工资,还要上桌同薛婉仪他们一起吃饭,被辞退了。
只有陈妈留了下来。
腊月底,陈妈说她儿媳快生产了,想请假回老家一趟。
薛婉仪给她批了一个月的假期,还给了过年红包。
偌大的陈公馆,如今只有薛婉仪一人,她没心情做年饭,就煮了一碗面条,抱着陈父的遗像,边吃边流泪......
杨家今晚的氛围,也不太好。
冯巧兰在王铁生、王新萍的劝说下,今年说什么都不愿去杨开运他们那边过年。
杨晋林只好一个人过去。
他本想把家里的腊货,带走一些,被王铁生眼疾手快的夺下。
“这些东西是要拿去孝敬外婆的,你敢拿走,我就去外婆那告状!”
杨晋林无奈,只能空手去他爹娘那吃饭。
杨开运、方婆子见杨晋林空着手来,又是独自一人,顿时气恼。
方婆子直骂冯巧兰不孝,不来吃团圆饭就算了,连过年的节礼都不准备。
自被关进了精神病院半个月,杨晋林的心态平和了许多,他不敢和老天爷对着干,怕再次遭报应。
见方婆子一直骂个不停,杨晋林劝道:“娘,大过年的,你消停点,别把家里的财运骂没了。
我单位发的腊鱼腊肉,不是拿来给你了吗?何必再和巧兰计较?她名下的那些东西,是要拿去冯家的,你就别惦记了。”
方婆子冷哼道:“提起冯家我就来气!和他们结亲家以来,我们占了半点好处吗?
别说帮你升官了,就连给我们安排个工作都不愿意,这种亲家有什么用?
还不如周家实在,起码能帮着干活,周家只要杀猪,还能去赊点肉。”
杨晋林无语扶额:“娘,你怎么又提这一茬呢?这话不管是被冯家还是周家听到,我们都少不了一顿骂,你是嫌我日子太顺了吗?非要给我找点事?”
杨开运不悦的说:“你娘说的不全错,你哥嫂至今没有正式工作,靠打零工不是个事,根本养不活自已,白瞎了你辛苦弄来的城里户口。
你老丈人那么大个官,给他们在工厂或政府里安排个轻松的活计,应该不是难事,怎么就不能办呢?”
一说起工作的问题,杨晋林就头疼,他不是没给杨晋森和金梅找工作,都说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是有几分道理的。
这两人拈轻怕重,只想找工资高,又不累的活。
现在很多单位都是满员的,他又是个没有实权的干部,面子有限,只能在几个在建项目的工地,给两人安排建筑工的活计,等厂房建好,再想办法转正。
但两人嫌累,干个几天就撂挑子,害得他搭了人情不说,还被人奚落,说他介绍的人,工人都看不上,是想当市长吗?
杨开运、方婆子觉得小儿子越来越不靠谱,和周荣一样,每个月的月初,就去找杨晋林拿生活费,顺便提工作的事。
说他要是搞不定,就去找冯家帮忙,一个区长,安排两个工作,容易的很。
冯家要是能帮忙,他会混的这么惨?!
杨晋林和他爹娘说不通,只好去工厂继续接散活,让他哥嫂在家里慢慢干着......
第186章
结婚,是她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大年三十的,又重提找工作的事,杨晋林心累的说:“冯家不会帮忙的,想都不要想,你们要是在这里住不惯,就回杨林坡吧。”
在城里住了一年多,杨开运摸出了些门道,当官的都很注重形象,芝麻大点的事,只要你敢豁出脸面去闹,就能无限扩大,并把那人拉下马。
为了能在城里久住,杨开运经常用孝道去压杨晋林,他知道儿子为了官声会做出让步。
现在听闻儿子不愿帮忙就算了,还想让自已回杨林坡。
顿时暴怒道:“你要赶我们走?你个不孝子,老子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供你上学,你就是这样回报我们的?信不信我去你们单位,找你们领导主持公道?!”
杨晋林捏了捏眉心:“我不和你们争辩,你们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巧兰准备了饭,我回那边吃了。”
话毕,径直离开。
见杨晋林是这样的态度,气得杨开运指着他的背影,不停的骂......
杨耀睇到3月份就满18岁了,方婆子为了弄到一笔高额彩礼,早早的托杨晋林帮她寻摸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