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8章

    “审判者竟然会带人来做基因检测,啧。”博士道:“我们整个检测处都惊讶了。”

    安折道:“他现在已经相信我是人了。”

    “他可能只是想找茬。”博士耸了耸肩:“审判庭的人么,精神总是会有点问题。”

    安折道:“他还好吧。”

    博士朝他投去一个敬佩的眼神:“你是我见过第一个为陆上校说话的人。”

    说着,博士的目光又移到他左边手臂上:“受伤了?”

    安折注意到因为动作幅度比较大,袖扣被向上扯,自己左臂上缠着的绷带露出来了一些。

    安折:“嗯。”

    “该换药了。”博士提起一旁的医疗箱,扯出一卷新的绷带:“我给你换上。”

    博士似乎是个随和善良的人,安折低声道:“谢谢。”

    博士解掉他原来的绷带,随口道:“这个结打得不错。”

    安折想了想,没说话,他决定不告诉博士这还是陆沨给他缠上的,不然检测处恐怕又要惊讶一次了——他们好像认为陆沨是那种毫无底线的坏人。

    这个念头一出来,安折忽然蹙了蹙眉。

    在这一刻,他好像明白陆沨为什么不大和别人说话了。审判者这个职位注定这样。

    他正这样想着,就听旁边的柯林低低道:“博士。”

    博士给安折缠好绷带,看向他:“嗯?”

    “现在外城已经全部沦陷,审判庭也没有必要存在了。”柯林道:“我们能知道审判庭做出审判的原理了吗?”

    安折想,柯林不愧是一个坚定的反对党。

    “为什么想知道?”博士倚在仪器车上,抱臂看着他,道:“你有家人和朋友被陆沨杀死吗?”

    “我母亲。”柯林道:“她去野外那次,全程都没有出装甲车。”

    “微小型的怪物虽然少,但并不是没有。”

    “但她外表和行为都没有任何异常。”

    “嗯哼。”博士淡淡道:“所以呢?如果每一个人的亲属都要向审判庭和检测处要个说法,我们就没有任何时间来确保城门的安全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你们有时间了。”柯林的声音拔高了:“我们只是想知道理由。”

    看着他,博士笑了笑。

    “你说得对,现在不一样了。”博士轻轻道:“你们现在是主城的人了,慢慢会知道很多信息。”

    他漫不经心道:“你们以为,被感染后——就是人体慢慢被侵蚀吗?”

    柯林道:“不然呢?”

    “不是的。”博士仰头望着天空:“当发生感染的那一刻,你的DNA链——所有的DNA结构都会在那一瞬间变化。一旦发生感染,一个人的结局就注定了。”

    “不可能。”柯林道:“我学过生物,病毒需要扩散的时间,还会有潜伏期——”

    博士却直接打断了他。

    “接下来,DNA链的结构影响RNA的组成,RNA的变化影响蛋白质的制造,人的生物特征开始变化,这些事情,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始发生。你的皮肤,外貌,神态,动作方式,思维方式,语言能力……全部都在产生变化。审判官在成为正式审判官之前接受的所有训练,都是如何用肉眼去观察到这种不同。”他笑了一下,道:“当他们辨别的准确率达到百分之八十的时候,就可以毕业,正式挂职了。你认为你对人类行为粗浅的观察能够比得上他们十几年的训练么?”

    “百分之八十。”柯林霍然抬起眼睛:“所以审判庭也不能完全甄别异种,他们确实通过大规模的滥杀来保证不会错放,是么?”

    “很遗憾,我得告诉你一件事。”博士看向他:“陆沨当年的成绩是百分之百。”

    柯林怔怔在原地立了几秒,道:“……不可能。”

    “我希望你不要用平庸的标准去判定别人能力的上限,尤其是进入主城之后。”博士语气淡淡,他对柯林说着话,眼睛却看向安折:“至少在能够检验判断结果正确与否的情况下,他没有失手过一次。检测处和审判庭的联系很紧密,我看过他的考核结果。审判者当年的所有指标都是满分,不过,这可能也不是他能百分百判定异种的原因。”

    “他好像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一种直觉。”博士道:“当年,发现他在这方面的天赋后,检测处每个月都要抽一次他的血,可惜并没有研究出什么成果。”

    “不……”柯林紧蹙眉头,道:“这违背了科学。直觉不能作为科学的依据,你最开始说的感染方式也——”

    一声短“嘀”响,机器亮起绿灯。

    “你们的新ID卡和通讯器,上摆渡车,主城会给你们分配住所。”博士将两枚蓝色芯片和通讯器交到他们手上,“接下来等通讯器的消息。”

    柯林接过东西:“可是……”

    “我知道它违背了生物科学的某些原理,但这个时代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博士看着他,湛蓝眼睛里仿佛结满冰霜,他一字一顿道:“我们发现,人类科学的体系不值一提。”

    第27章

    “人类科学就像登山,

    但我们在一百年前一脚踩空了。”博士笑了笑:“就像我们直到现在也不能解释,

    为什么地磁会突然消失这么长时间。”

    说罢,

    他不再多言,道:“走吧。”

    柯林低下头,一言不发走向了摆渡车的方向,

    安折和博士说了一声“再见”后,也登上了车。

    陆沨不知道在哪里,安折没看见他,

    这人很忙,

    而且今天好像不想和他多打交道,大概已经走了。

    确认最后两人也上车后,

    摆渡巴士车沿着轨道离开列车站,这是最后一辆车,

    里面挤挤挨挨,站了将近一百人。他们的出发地在建筑的内部,

    看不清外面的情形。直到三分钟后,摆渡车穿过一段隧道,外界的雨声连同光亮一起撞进来,

    前面豁然开朗,

    车内传来隐隐的吸气声。

    安折的视线穿过车内人群,也穿过车窗——又是一段缓冲区,然而就在缓冲区后,无数栋灰蓝色,闪烁玻璃光泽的大厦拔地而起。

    他微微睁大了眼睛。

    一个月前,

    他第一次来到人类基地时,就感到了人类建筑的神奇,它们高于绝大多数巨型的蘑菇,异常宏伟和高大——但那是对于一只没有见过世面的蘑菇来说的宏伟和高大。

    现在则不同。作为一个已经习惯外城建筑规格的人,他再次感到那些高楼在俯视他。外城的居住楼以十层高为主,这里的建筑则不同,他数到了三十后,由于花的时间太久,那栋建筑已经后退消失在他视野里了,而他才只数了大半。

    同时,它们也异常密集和错综复杂,在安折的视线里光怪陆离地交织着。雨渐渐小了,夏季的暴雨总是走得很快,金色的阳光透过云层,在建筑顶端的玻璃幕墙上闪闪发光。

    安折曾在诗人口中听过基地建立的完整故事。起先只是地磁的减弱乃至消失——人们为了解决这件事建造了两座磁场发生器,而北方基地的主城就保护着其中之一。

    直到后来,细菌、动植物的变异发生,人类开始集合自救,才有了整个北方基地的诞生。因此,主城的早于外城的建立,那时候很多事情还没有发生,磁场发生器和主城分别是当时人类科技和建造能力的顶峰。

    再然后,就是一路下坡了。

    机械指引声音道:“各位乘客,由于主城居住资源稀缺,灯塔、伊甸园附属居住区已满员,您将被暂时安置于军方居住区域,请按照ID卡号寻找对应住址,并等待下一步指令。”

    安折拿出自己新领的ID卡,卡号变了,现在是

    3代表人类基地,1代表主城,剩下的数字标定了具体居住位置。

    车内的人开始交头接耳,他们发现各自的住址都非常零散。

    “我知道了,”有人道:“灯塔、伊甸园这些地方的人工作没有危险性,不会死,所以居住区满员。但是军方经常减员,就空出了很多位置,正好把我们塞进去。”

    其余人纷纷赞同这一观点。没过多久,摆渡车停下,将他们放了下来。和安折一起住在24建筑04单元的的还有几位,他们走到楼内,开始手忙脚乱学习使用电梯——这在外城里是没有的。

    最后,柯林在36层下了电梯,安折一个人来到了37层,37以上没有别的按钮了,这是顶楼——两扇门对着,都贴了白色的封条,安折撕开02号门的封条,刷卡进入。

    主城的居住面积显然大于外城,这是一个一室一厅的套房,有单独的浴室和厨房。客厅支着简易的茶几和灰色小沙发,正对小沙发的那面墙上,挂着一个黑色方块,这方块的构造和色泽让他想起曾经在肖老板那里玩过的平板电脑,他上前去,按下了下方的按钮。

    “……已安全转移进入主城,主城应急防御状态开启。据统战中心表示,基地将进入5-10年的收拢时期,直至下一代长成。同时,灯塔猜测外界怪物产生高智慧变异,此次虫潮入侵为繁殖季状态下昆虫类怪物的集体行动。为避免基因外泄的潜在危险,灯塔建议统战中心谨慎向外派遣兵员,不再进行高危险行动,将工作重心转移至资源生产与战备研发,寻找攻克当前困境的方法。下面转接灯塔研究员陈先生。”

    界面切换,从身着西装的播音员变为一个身着白大褂,神情严肃的中年男人。

    “众所周知,节肢类怪物在高危险地区并不占据生存优势,然而在繁殖季状态下,它们又需要营养丰富、基因优越的兽类血肉作为虫卵的温床,我们猜测这这就是它们集体进攻人类基地的原因。毕竟繁衍是物种的第一要务,它们什么都能做得出来。然而它们怎样产生了具有智慧的群体意识,这一点不得而知,恐怕与部分个体摄取到了人类基因有关。”

    播音员道:“对于这种情况,您有什么要向大家传达的?”

    “基地外城全面沦陷,这是不幸的。但我们最终也杜绝了人类基因进一步泄露的可能,并且没有给怪物们留下繁衍生息的机会,这也是一种胜利。”那位研究员道:“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目前不必担忧主城的安危,主城是人类科技最巅峰时的结晶,它的安全程度注定它不会被外界怪物入侵。同时,大家也不必为人类物种的明天焦虑,我得到消息,培育技术进一步提升,伊甸园近年来新生儿数量激增,基地将进入人口扩张时期,我们的未来是光明的……”

    研究员滔滔不绝,大体围绕着安抚人们进行,他结束后,播音员又连线了一位军方的人员,请他来给大家介绍野外工作最新的进展。

    安折想,主城的新闻播报比外城单调的广播详细了好多。

    他觉得很有意思,等新闻终于播完,屏幕变成单调灰色,开始播放一些无意义音乐,他才将它关掉。

    此时已经是傍晚,从卧室的窗户向外望去,繁星初现,远方伫立着一个巨大的圆柱塔状黑影,它太大了,几乎占据安折视野的四分之一,而且比所有的建筑都要高,像一个蛰伏在城市中央的巨大怪兽,淡薄的极光在它周围疾速变幻吞吐,安折想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磁场发生器。

    他又看了许久,打开门打算去吃晚饭,主城也和外城一样,在某些楼层设有集体餐厅。

    这时候,他发现对面邻居家的封条被撕掉了。

    安折无意探究自己的邻居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今天这一天有一个惊心动魄的开头,他不喜欢,他打算来一个平平静静的收尾。

    于是他如愿以偿平静到了第二天的早晨,他的通讯器传来消息,要外城转移来的全体文职人员在伊甸园门口集合。

    昨晚,安折了主城的地图和基地手册,知道主城的常住成年居民有两万人,百分之七十是军人,其余百分之三十是科研人员和各种文职人员。主城外围由军备区、军事基地、停机坪、列车站和居住区组成,内部则是核心区域,是三个基地的重要机构。

    第一个是统战中心,即军方,负责调度军备人员和物资,第二个是科研中心,职能如其名,由于标志是一个简化的灯塔,又被人们简单称为“灯塔”。统战中心和灯塔各自拥有一栋大厦,两个大厦通过廊桥相连,它们组成的建筑被称为“双子塔”。

    第三个的名字比较长,叫“繁育、培养与教育中心”,有两个功能,一是为基地提供食品和营养供应——安折想这可能是人类种土豆的地方,另一个功能是种幼崽,人类婴儿在这个地方长大,并接受初步的教育。由于名字太难念,它又被称作“伊甸园”。

    安折将来的工作地点,就是伊甸园。

    他望着远方的双子塔,又看向伊甸园,其实他有一点期待,因为还没有见到过人类的幼崽。他的孢子是一团很柔软的白色小东西,不知道人类幼崽会不会也是这样。

    但是,照顾人类幼崽能为他将来照顾自己的幼崽积累经验么?

    ——好像也不能。

    第28章

    “不要温和地走入那个良夜——”

    安折和柯林走在一道狭长的白色走廊里,

    旁边传来齐声的朗读声,

    很稚嫩的一种嗓音及集合起来,

    在周围震荡出若有若无的回声。

    这里是伊甸园的第六层,带他们走进这里的是个三十岁上下的男人,叫林佐,

    他穿白衬衫,戴一副细金框眼镜,看起来温文尔雅。

    他们两人被带到了办公室,

    林佐道:“这里还好吧?”

    柯林道:“很好。”

    林佐道:“主城的条件是比外城要好一些。”

    安折体会到了。起码他在外城的时候,

    根本没有想过世界上还有伊甸园这样巨型的建筑。

    在这条走廊里,除去办公室外一共有十个房间,

    五间是教室,另外五间是孩子的宿舍,

    宿舍里满满当当摆满小型矮床,每间能住下一百人。据林佐说,

    伊甸园的这一层一共由十条这样的走廊组成,每层的孩子年纪相同。也就是说,这里有四千个接近六岁的人类幼崽。

    “孩子们满六周岁后,

    原本绝大部分会送到外城等待领养。但是现在外城沦陷,

    主城得承担起他们六岁后的教育工作,人手不足,还好你们来了。”林佐道:“六岁以下的婴儿不敢交到新人手上,所以这一批的孩子满六岁后会分配给你们。”

    安折道:“好的。”

    “目前进一步的教育安排还没有出来,你们两个先跟着我熟悉流程,

    可以吗?”

    柯林答:“嗯。”

    林佐微微笑了一下,从书架上取下几本手册:“这是课本和轮值安排,你们先看一下,有问题问我。”

    安折接过了他的那份。

    这里的教育课程有两门,一门是语言与文学,另一门是数学与逻辑,他拿到的是语言文学课本。六岁的孩子已经掌握了基本拼音和语法,课本上是一些简短的寓言故事或小诗。这些东西安泽学得很好,所以安折也没有不认识的音节或词语。

    将课本翻过一遍后,也到了要上课的时候。安折搬了一套桌椅坐在教室后面的角落,他拿着一张孩子的座次表,林佐给他的任务除了听课,还有记录孩子们的听课情况。如果有孩子出现主动回答问题或提问的举动,要加分,交头接耳,或做一些无关动作,扣分。

    坐进来的时候,幼崽们齐齐转过头来看了他一眼。幼崽的皮肤非常柔嫩,目光也单纯干净,他们穿着统一的白色衣服,黑色短裤,相似的短发发型,一时之间无法辨别出男女。他们窃窃私语了几下,继续打量安折,安折对他们报以微笑。

    ——于是幼崽里有几只也对他笑了笑,其中一个眨了眨眼睛,睫毛扑闪几下,问:“你是新来的老师吗?”

    安折道:“是的。”

    “哇。”另一只幼崽小声道:“你好漂亮。”

    安折道:“谢谢。”

    幼崽道:“不客气。”

    又有幼崽问:“你叫什么?”

    安折说了自己的名字。

    幼崽们叽叽喳喳道:“我叫白楠。”

    “我叫纪莎。”

    “我叫杜橙。”

    当然也有一些冷漠的幼崽,譬如角落里的一个,看了他一眼就转回头去了。

    但安折身旁的热闹没有维持多久,因为林佐进来了。

    幼崽们瞬间从安折身边散开,回到了各自的座位上,林佐环视一周,确认无人缺席后,开始讲课。

    他所讲的正是安折先前在走廊里听到的那首诗,也是课本中最后的那一首——比别的内容都要复杂一些,正是他走在走廊时听到某个教室里的孩子在朗诵的。

    幼崽们首先把诗从头到尾念了一遍。

    “不要温和地走入那个良夜。

    我们应在日暮之时燃烧。

    怒斥、怒斥光阴的消逝。”

    “尽管智者深知黑暗终将到来。

    尽管他们的话语无法再迸发出闪电。

    不要温和地走入那个良夜。”

    ……

    念完一遍后,林佐站在讲台前,问:“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一个幼崽举起了手,安折比对座次表,这就是那个叫白楠的幼崽。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