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4章

    许向华也就安心把难题托付给娘家,她和裴平洲照旧还是一有时间就去一中门口帮忙,也算是提前适积累当老板和老板娘经验。

    与此同时,裴安和也知道老领导要出马给大哥大嫂解决后顾之忧的好消息。

    是的,即便许副厂长还需要一些时间才有结果,但他认为基本没悬念了,就跟老裴同志的想法一样,距离大哥接手小饭馆,只是时间问题。

    裴安和也不着急,安心等着大哥大嫂最终的决定,而在此之前,两口子上赶着来店里义务劳动,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让他有时间去处理卤味店分店的事情。

    开店经验丰富的裴安和花了几天去街上转悠,很顺利租下一间店面,距离他们投资的女装店不是很远,那里本来就是比较热闹的街道,本市“最高档女装”入驻了小半年时间,成功让它成为了市民们心中的繁华商区,提起市中心大家不约而同就是这条街。

    齐大哥也算是凭一己之力,拉高了整条街的店租。

    但是裴安和不慌,一切费用裴小囡报销,他只看中市中心车水马龙的景象,在这里开店不缺客流量。

    店面租下来,装修工作也有裴大头帮忙盯着,齐家成他们不忙的时候也会从对面过来瞧一瞧,裴安和轻松很多,游刃有余奔波在经营和开新店的事务中,新店的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同时他付出精力最多的盖浇饭馆,营业额也没有丝毫下降。

    也就是在他们第二家卤味店准备的差不多,裴安和已经在招聘店员、随时可以开业的时候,发小齐家成终于坐不住了,过来找他聊创业的事。

    齐家成离开单位都有两个月了,更早之前,他也全程跟进女装店的准备工作,除了进货的经验不足,他在其他方面一点也不逊色他哥。

    可以说从他离开单位那天,裴安和就等着他来找自己了,没想到这家伙真是沉得住气,足足两个月,他都快等不及了。

    发小终于有了计划,听起来也很搞头,裴安和自然是一拍即合,就要一口应承下来,突然想起裴小囡这段时间的自觉,进了尖子班就是不一样,他已经好久没催着她上进,裴小囡自己就学会了卷生卷死。

    眼看着她距离大学门槛越来越近,裴安和欣慰之余,有好事也想着她,当即改口道,“等一下,我回去问问我妹,看她要不要一起。”

    第63章

    裴小囡:那我不考清北,也是因为我不喜欢吗?

    裴景书对二哥发来的邀请感到喜出望外,

    她没想到自己渐渐把这事抛之脑后了,二哥也没一个人吃独食,还主动带她分一杯羹,

    不假思索的表示,“我肯定要加入的啊,

    阿成哥开店还差多少缺口?哦对了,他准备卖什么,还是女装吗?”

    裴安和调侃道,“你都不知道阿成做什么生意,就急着掏钱了?”

    “害,

    阿成哥是跟你穿一条裤子长大的,

    能力也不差,他办事我放心。”裴小囡得了好处,对二哥自是怎么嘴甜怎么来,“再说还有二哥在旁边把关,

    这就是最大的保障。”

    其实她最相信二哥不会拿自己的资金开玩笑,

    既然投资了小伙伴,手把手教也要教会对方做生意,确保每一份投资都产生其价值。

    所以齐家成做什么生意,根本不重要,

    二哥在就行了。

    裴安和不知道裴小囡的真实想法,他被捧得开怀大笑,

    解释道,“齐大哥的女装店经营得很好,

    阿成不想和他哥抢生意,

    起初是打算做男装,后来他考虑了下,

    男装市场再一片空白,男顾客目前的消费能力也比不上女顾客。”

    裴景书使劲点头,男的抽烟喝酒打牌大保健,烧钱的爱好太多,手里有几个钱也不舍得拿来买衣服呀,美其名曰“男子汉不讲究吃穿”,说白了就是不修边幅惯了呗。

    想在他们小地方做男装,还得个一二十年,整体生活富裕起来,才会有越来越多糙汉子开始打里自身形象。

    当然大城市里土豪多不差钱,他们要是去大城市发展,就没这么多限制了,想卖什么卖什么,不愁没生意。

    裴安和肯定了她的看法,“所以阿成还是想做女装,只是不在我们市里,准备去省城发展,省城跟咱们一样的店也没两家,尽早占领市场,还是比较好做的。”

    “嗯嗯,省城有钱人也多,阿成哥先站稳较跟,还可以顺带发展一下男装市场。”裴景书也很看好他们向外发展,但她还有点遗憾,“既然要去外面闯荡,怎么不直接去沪城?从咱们这里去沪城,跟去沪城的距离差不多,坐客车也方便,沪城那可是绝对的大城市,市场不比省城广阔多了?”

    裴安和无奈笑了,“我以为你会说我们这次步子迈的太大。阿成家里人都不放心他去省城开店,就连齐大哥也觉得冒进了,没想到你居然嫌我们不够大胆,胃口这么大的吗?”

    “人往高处走,反正都是人生地不熟,直接去大城市不香吗?”

    “那还是不一样的,去省城遇到麻烦,咱们几家齐心协力托人打点关系,至少能找到点门路、知道往哪里使劲,去了沪城才是真的两眼一抹黑,任人揉圆搓扁。”裴安和耐心给天真大胆的妹妹分析,“再说阿成到底没有成功的经验,让他直接去沪城闯荡,他自己心里也没底呢。”

    末了他随口问了句,“你不是一直主张‘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道理,阿成能赚钱就行了,怎么现在又计较起了他去省城不去沪城?”

    裴小囡想当然的表示,“因为我大学志愿多半要填沪城,阿成哥提前去那边开店,还方便我以后上学。”

    “这么有志气呀。”裴安和挑了挑眉,话听着好像是阴阳怪气,但他的神情和语气,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思,每个眼神都在表达着对裴小囡的支持,“大学志愿都定在沪城了,省内的大学不配么?”

    裴小囡却并不领情,她甚至颇为幽怨,“还不是你天天念叨要我考大学,大专都不行,好家伙,咱们省内才几所高校啊,还都是专科院校,唯一一所重点大学就是省城大学,可人家在全国类工科大学都排名前三。我们老师说,再过些年建校时间够了,我们省内就也有百年名校了,这么厉害的学校,我考的上么?”

    不过裴小囡这份怨气,不全是针对把她架在火上烤的二哥,她更恨自己的狂妄自大。

    下个月,高三的学生就要参加预考了,只有通过了预考才能填报高考志愿、并有资格参加高考。

    五月份,预考和志愿工作要全部完成,然后拿到入场券的学生全力冲刺七月份的高考。

    裴景书他们的班主任说,明年大家也要经历这一轮流程,现在还有精力的同学可以提前了解起来,顺便从高三那边弄了些高校资料放到班里,感兴趣的可以找班长要。

    她本来只是凑热闹去看了一眼,这一下整个人都不好了,掰着手指头数了半天,全国大学数量都没有三位数的,大名鼎鼎的包邮区之一,全省竟然就靠一根独苗苗撑排面。

    这还是她认知中的江浙沪包邮区吗?

    知道真相的裴景书眼泪掉下来,当初大言不惭放话考大学的她可真是老寿星上吊,活腻歪了。

    这两天,不信邪的裴景书还跟同学们打听了一圈,采访他们的志愿,包括钟小平在内的学习搭子们,当前目标都很朴素,首选都是省内的工学院和丝绸工学院。

    前者是省工业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的前身,后者她没记错的话会成为省理工大学,未来都是省内排得上名号的本科院校,但现在它们都还不是啊。

    裴景书还以为这辈子只要考上大学,就能舒舒服窝在省内躺平养老。

    搞了半天,她压根够不着省内的大学呢。

    没办法,活人不能被尿给憋死,裴景书之后也想通了,省内的大学上不了,沪城也还行,她掰着手指头数给同样眼高于顶的二哥听,“沪城可以选择的范围就多了,什么理工大学、师范大学、纺织大学,也都符合我们的要求,从沪城回家也方便,不坐火车,客车最多也就三个来小时,一点不影响我放假回家。”

    仔细想想,江浙沪包邮区,不管在这个三个省市的哪里上学,都跟在老家差不多。她去沪城读大学也挺香,叫二哥努努力,争取在她毕业回老家之前买上一两套沪城的房子,简直美滋滋。

    做人嘛,最要紧就是灵活变通、能屈能伸。

    可惜不是谁都有裴小囡的能屈能伸,裴安和听完她背的这一串大学资料,就不在意的摊了摊手,“怎么都是没怎么听过的大学,沪城还有很多好学校啊,复大、交大,同济,你都不喜欢吗?”

    裴景书:……

    “那我不考清北,也是因为我不喜欢吗?”

    她终于没忍住,白眼几乎要翻到天上去了。

    裴安和显然是不被刺不舒服斯基,裴小囡白眼一翻,他反而爽了,噗嗤笑出了声,轻轻拍了拍炸毛的妹妹安抚道,“好啦,开玩笑的,我当然知道名牌大学有多难考,不会逼你去做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你对未来有这般清晰明确的规划,我们大家都很欣慰高兴,只会在背后给你加油鼓气呀。”

    这还算句人话。裴景书受用的点点头,冷不丁听到魔鬼二哥话锋一转,“不过,我还是觉得咱们省城大学最好,虽然跟去沪城上大学的距离差不多,但就在省内学习生活,有什么事家里也好请人关照,说不定等你毕业分配工作,我们也能想办法使使劲,你就再努努力,辛苦一年?考上省城大学,以后就轻松了。”

    她以为经过一番详细的科普,二哥能跟她一样认清现实,没想到他依旧这么异想天开,还是说她裴小囡的肝就不是肝了,可以随便压榨?

    裴小囡疯狂摇头,“办不到,这差距比做梦还大。”

    本科已经是她最后的倔强了。

    “没事的,距离你们高考还有十五六个月,你自己不是也经常说,梦想还是要有的?”裴安和循循善诱,“你能用一个学期时间,从平行班中下游,考进竞争最激烈的理科尖子班,就说明你有这个实力,只是以前不重视学习,被耽误了很多年,现在辛苦两年追赶上大家,不行还可以复读,你年纪小,复读一年照样是风华正茂呢。”

    知道裴小囡的死穴在哪,裴安和除了疯狂给她戴高帽灌鸡汤,最后竟是道:“对了,你不是心心念念想买房当包租婆?咱们小地方不好买房,等你去上省城大学,二哥买一套省城的房子,给你当奖励,怎么样?”

    裴安和他自己还是“三无人员”——没房没工作没老婆,却主动承诺给她买房当考上大学的奖励,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名门就是房子的裴景书当然也疯狂心动,但她最后还是理智的拒绝了,“算了,房子我可以自己赚钱买,命却是只有一条的。”

    有些便宜不是她想占,想占就能占。

    裴安和诧异的看着她,“这么快就拒绝了?那可是省城的房子,一套至少抵我们老家两三套的,你再考虑考虑吧。”

    裴小囡做决定的时间是不长,考虑的却足够清楚,她把自己的顾虑告诉二哥,“你说我前些年落下的功课和基础多,这点我承认,但却不是我一年考不上,再复读一年两年就能办到,毕竟,叶峤西明年就去清北了,没有他给我辅导功课,我能复读出个什么结果来?死记硬背瞎用功,说不定还不如第一年的成绩呢。所以复读这条路不适合,我明年非得上岸不可,目标不能定的太离谱,普通大学就很好了。”

    裴安和:……

    他承认叶峤西是有两把刷子,裴小囡成绩突飞猛进,功劳有一半在他身上。

    但他也觉得她过于依赖对方、反而低估了自己的潜力,裴安和坚持相信,裴小囡自身能力和资质一点也不比对方差,离开了叶峤西,照样靠自己的本事复读上名校!

    倔强二哥强行给裴小囡灌了一波鸡汤,最后单方面宣布,“这样吧,暑假有时间,我带你去省城实地考察一下,省城大学不仅是名校,环境也是出了名的优美,你看了一定会喜欢,自然就有考上它的动力。”

    裴小囡起初觉得二哥离谱,细品之下发现,二哥的提议没毛病啊,白捡一次暑假出门旅游的机会,就算做不到也没损失。

    格局瞬间打开,她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答应下来,“行啊,暑假可一定要带我去省城。”

    她今年都十八了,才终于有机会出本市看一看,裴景书对这趟旅程充满了期待,不知道这个年代的杭城和西湖,会是什么光景呢。

    裴安和也看到了她不加掩饰的蠢蠢欲动,及时提出条件,“暑假去省城大学观光的前提,是你这学期也要有较大的进步。不然,离省城大学的录取线差距太大,看了也没用是不是?”

    “……不愧是你。”裴景书吐槽完魔鬼二哥,还是本着试试又不亏的原则,接受了这个条件。

    题外话说了半天,神奇的是兄妹俩谁也没忘了正事,一秒钟拉回正题,裴小囡表示,“二哥你还没说,这次我们要投资多少呢。”

    裴安和也迅速跟上话题,正色道:“这个事情有些复杂,目前我们都不知道具体数目。”

    看着兄妹俩从十万八千里外的内容,毫无预兆转回到生意上,默默听了半天、想着他俩什么时候能发现歪题的苗红旗简直叹为观止,心想不愧是亲兄妹,这思路一般人也跟不上啊。

    裴安和不知道亲妈的感慨,还在耐心给妹妹介绍情况,“他们如今已经不是当初一穷二白、必须靠我们资助的情况了,女装店也开了四五个月,早已实现盈利,原先说好半年分一次钱,可现在遇到特殊情况,他们希望能提前两个月分红,这样阿成也有了一定的本金。”

    “对哦,就算是提前分红,这波我们大家少说也能分到大几千块,阿成哥他们自己就有本钱了呀,那还有我们的用武之地吗?”

    看着裴小囡一下子慌了,半点也没有他们其实有机会趁火打劫的自觉,裴安和有点好笑。

    要达成目的,操作也很简单,只要不同意提前分红,阿成的省城计划就必须仰仗他们了。

    毕竟半年分润,是白纸黑字写在协议上的,朝令夕改是齐家的责任,他们这边愿意通融是情分,拒绝也属于本分。

    但他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遇到急需用钱的情况,齐家也不会故意卡这一两个月的时间。都一起合作了,只要账目理清楚明白,谁都不吃亏,至于是提前两个月发钱,还是推迟两个月,又有什么关系呢?

    因而,他一点也不觉得裴小囡这反应傻乎乎,反而像看到一只急得满地转转圈的笨蛋小狗,还有点可爱,声音中便也带上了一分抚慰人心的温和,“放心吧,是阿成主动找到我想合作的。一来,他自己也没出去闯荡过,心里没底,拉我们入伙,以后遇到麻烦他也有个能商量的人。二来,去省城的开销肯定更大,准备上五六千的本金是起码的,即便齐家能分到不少钱,这对他们来说依然是个天文数字,阿成自己无法承担失败的责任,拉上我们,正好均摊了风险。”

    “有道理有道理,看来我们还是有点用处的。”听完二哥的分析,裴景书完全没有被利用的感觉,搭伙做生意就是这样,付出才有回报,人家要是不图点什么,又哪里来的入局分蛋糕的机会呢?

    交情那些都是虚的,各取所需才是合作的基础。

    裴景书这下安心多了,追问道:“至少要准备五六千的本金,那阿成哥自己能拿出多少?”

    “阿成大概给我算了下,他有百分之十的分红,四个月加起来,约莫也能分到三四千,只是这钱不能全都投入进来,当初一家人商量分红,齐阿姨他们说什么也不肯收下分红,可他们做生意的本钱,除了我们的投资,大头就有齐阿姨两口子攒的养老钱,阿成和他哥便在私下约定好,每年从分红中拿出一部分来孝敬给父母。这段时间,阿成执意下海加退婚,伤了父母的心,接下来又要一意孤行去省城做生意,为了安抚父母,分到钱后,他决定拿出一半来孝敬父母,多少能安抚一些他们的担忧。”

    可怜天下父母心,齐叔叔齐阿姨也是那种一心为儿女打算的父母,只是他们的心意并非儿女想要的,往往造成好心办坏事的结果,但帮儿女攒钱这种事情,他们绝对做的比谁都好。

    父母向儿女伸手要钱,很多时候都不是自己缺钱,而是担心孩子大手大脚,他们帮忙保管更加放心。齐家成决定拿出分红的一半交给父母保管,大概会有两千块,再没有比这更让老两口踏实的事情,当初齐大哥下海,他们全家在一起抓耳挠腮,也凑不出两千块,齐叔叔齐阿姨帮他保管这么多钱,那他别说去省城发展,走遍天涯海角,老两口也不用发愁了,这笔钱就是齐家成的保障,是他的一条后路。

    当然这只是作为父母的想法。

    对齐家成而言,算是花钱买清净和家庭和谐了。

    裴景书不关心这复杂的用意,她的关注点还在二哥开头那句话,“什么,阿成哥居然也有百分之十的分红?我听表姐说,齐悦姐得了百分之十五,他们家一共也才百分之五十五的分成,相当于齐大哥自己只留百分之三十?那他这个老板当的有点名不副实啊。”

    真该让大嫂来瞧瞧,二哥开店给她百分之三十五,他自己得百分之六十五,大嫂还老说她是给二哥灌了迷魂汤,那齐大哥岂不是更加神志不清了?

    裴安和说,“不仅如此呢,齐大哥尽管表示阿成去省城的决定太冒进,但当初他下海,阿成也是第一个支持他的,所以这次也准备出钱支持。至于这钱,阿成算投资也好,算借的也行,都没关系。”

    裴景书于是又紧张了一下,“那阿成哥接受了吗?”

    理智上她知道不会,齐家成但凡接受了他哥的帮助,也就没他们兄妹的戏份了。

    但是也说不好。多一个股东,就多一个跟他们分蛋糕的人,这不是裴景书希望的结果。

    裴安和果然如她所愿的摇头,“当然没有,齐家也没分家,齐大哥投资,本质上风险还是他们一家子承担了。”

    苗红旗闻言看了老二一眼,直觉他还隐藏了一些细节。

    毕竟她这个老太婆都跟着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风险和机遇并存,她家老二老三都乐意承担风险,没道理齐家兄弟不乐意。毕竟他们刚才说了,齐家成的分红最少,四个月加起来都有三四千,那齐悦至少五六千了,齐家辉是他们加起来的两倍还要多,这一把直接翻身成为万元户。

    堂堂万元户,还会担心给弟弟做生意凑的几千块钱血本无归?真要是亏了,女装店几个月也能把这钱赚回来,又不是亏不起。

    事实正如苗红旗的怀疑。

    裴安和心细如发,齐家成也同样没刻意隐瞒,早在他们家商量分红时,齐大嫂已经颇有微词,认为丈夫给大姑姐和小叔子的太多,并为什么东西都没捞到的娘家兄弟不值。

    毕竟在齐大嫂看来,娘家兄弟给丈夫打通了最关键的运输环节,没有她娘家的出力,这生意根本做不成。凭什么大姑姐和小叔子都分了那么多分红,她娘家却什么都没有?

    齐家辉对妻子娘家也是心存感激,因此向她保证,店里一分红,他便给大小舅子包两个大红包,另外,他每年给父母孝敬多少,就同样孝敬一份给岳父岳母。

    齐大嫂也不是无理取闹的人,看在丈夫好歹对她父母一视同仁的份上,勉强接受了他的做法。

    但齐家成是聪明人,他知道矛盾的种子已经种下,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自己一旦接受了大哥的投资,心有芥蒂的大嫂说不定也就借题发挥了。

    家里日子好不容易起来了,齐家成也不想看到这种情况发生,宁愿损失一些利益,找外人合作,也不希望大哥大嫂因此夫妻失和。

    主要是他也算今非昔比了,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已经不那么在意他那份分红,但他们大姐在意,大嫂日后闹起来的理由再多,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姐弟俩手里的分红,而他必然不会任由这种事情发生。

    想到这里,裴安和微微一笑,轻描淡写道,“不过阿成倒是有个想法,以后他只管在省城发展,也顾不上这家店,准备把他那份股退掉。”

    裴小囡搓着手问,“那我有希望吗,花钱买他这百分之十行不行?”

    裴安和用关爱智障的眼神看她,“不行,当初约定好的就是我们拿百分之四十五,另一部分他们自己商量如何分配,跟我们没有一毛钱关系。”

    “也是哦,这家店的盈利情况大家有目共睹,就算要花钱买阿成哥的股份,优先权也在齐大哥和齐悦姐身上,哪里轮得到我们捡漏呢。”裴景书也只是试探性的问问,捡不到便宜也不失望,“虽然我更看好省城的发展潜力,阿成哥的卖货能力更是有目共睹,他超过齐大哥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不过,现在这家店毕竟做出成绩来了,要放弃每月一千左右的利润,阿成哥还是很有魄力啊,换我绝对不行,谁想抢我的分红,我跟谁急。”

    “哪个不要命的敢抢你钱,不怕被咬么?”裴安和一不小心说出了心里话。

    第64章

    画饼大师裴安和。

    基本的求生欲裴安和还是有的,

    赶在裴小狗彻底惹毛呲牙之前,用另一个话题转移了她的注意力,“所以,

    阿成退出这家店也是有条件的,他去省城的生意就是他一个人的了,

    跟齐大哥他们都没关系。”

    “是我们三个人的。”裴小囡听到让她满意的内容,果然立刻顾不上别的,高高兴兴纠正他的用词。

    “你说的对。”裴安和也神情松快,继续讨论着他们三个人的生意。

    不过,裴小囡轻易被转移注意力,

    苗红旗却没有,

    她也不发表意见,只是用意味深长的目光看着老二,心想果然如此。

    老二非要用“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的理论来解释好兄弟的行为,那他突然放弃每月到手近千元的巨大利益,

    又要怎么解释?

    阿成也不是那种没有主见、任人摆布,

    或者挥金如土、不把钱当回事的主儿,他做事自有成算,不会无缘无故产生这种想法。

    至少说明他们家没有表现出来的这般和谐融洽、铁板一块。

    不过,那毕竟是别人的家事,

    苗红旗没有追根究底的兴趣,她只是静静看着老二忽悠他妹妹。

    说裴安和是忽悠人吧,

    他又主动割让了许多利益给裴小囡,可说他全心全意,

    又老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还经常把人惹毛跳脚,老母亲真是看不懂他的爱好,

    只能沉默的围观。

    直到裴景书问起齐家成之后去省城的安排,时间、以及是一个人去还是他也跟着,苗红旗便也坐直了身子,不动声色的附和了句,“对呀,阿成他也是人生地不熟,一个人忙不过来的吧,会不会把你表妹这个熟手带上?”

    “您说丽贞?”裴安和显然没考虑过这个操作,“她是齐大哥的员工啊,阿成的生意都要跟他哥撕扯开了,她能力再强,也不可能跟着去省城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