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外面的世界确实恐怖如斯,不仅包包如此,店里的衣服同样价值不菲,老二说过,这次最贵的一款大衣,定价是他大哥大嫂一个月的工资!说真的,苗红旗心里有点慌,担心许多人都是跑去店里凑热闹,真正掏腰包的可能没几个。
这也是她没有推拒裴小囡给他们买单的原因,万一场面不好看,她们过去挑几件衣服结账,也能带动一下生意,外人又不知道他们跟老板有关系。
反正这店有兄妹俩的一半,几千块的投资都出了,也不差这百来块,原价买就原价买了,兄妹俩谁掏钱都一样。
老妈都没说话,裴景书当然也知道不能乱说,嘿嘿一笑搪塞过去了。
许向华也没看她,目光黏在包上足足五分钟,才依依不舍的放开,打趣还在昂首挺胸、准备亮瞎她们眼睛的裴小囡,“好了,打开扣子看看吧,你今天带了多少钱给我们买衣服?”
裴景书都快等不及了,三两下打开包包,把里面整整齐齐的大团结露出来,骄傲道,“三百五十块,够不够?”
何止是够,许向华都倒吸了一口冷气,惊恐的问,“带这么多钱,你是想把店搬空吗?”
苗红旗乍一看也睁大了双眼,脚边的裴小宝也跟着伸长脖子,但他只是凑个热闹,什么也不懂。
小孙子不懂,苗红旗还是很懂的,很快反应过来,“还别说,要是我们三个过年的衣服都在店里买,挑个外套,再搭两条裤子毛衣衬衫什么的,确实要花两三百。”
裴景书点头,“这是往多了准备的,你们只管放心挑。”
倘若她们不好意思,她可就自己花了,多配几套上学换着穿,才能达到带货的效果。
苗红旗没说话,她是打定主意看看就好,一把年纪没必要赶这种时髦,倒是老大媳妇可以多挑两件,一来她喜欢这些,二来也让她多念念老二老三两个的好。
以前日子平平淡淡,撑不死也饿不着,苗红旗对老大媳妇最满意的地方还真是亲家公,其他都是锦上添花,现在才真正重视起许向华的闪光点——看着家里其他人赚得盆满钵满,她还能踏踏实实跟老大上着班、领着死工资,安安静静过自己的小日子,这是很不容易的。
苗红旗知道,世上从来不缺既要又要还要的人,许多人处在许向华这个位置,大概早就跳起来了,说到底他们还没真正分过家,老大两口子想分一杯羹太正常了,他们甚至还能得到一部分外人的支持。
当然自己养大的好大儿,苗红旗相信他的品行,只不过老大媳妇这份心胸,更让她高看一眼。
时至今日,她才明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这句话,老爷子找这个孙媳妇真是找对了。
老爷子当年或许也是看重许副厂长,都说虎父无犬女,她只是心思不在工作上,却拥有开阔的心胸和长远眼光,这就强过许许多多外表精明实则短浅无知的人。
苗红旗还从许向华,想到了她娘家的兄弟,他们看似工作能力平平,但也都是不爱计较折腾的,像是许家那个老家堂哥,做生意本钱都是靠着他们老爷子给的,人脉关系也没少用,可以说完全就是靠着老爷子起家,短短一年之间赚了几千上万块,也没看到他们如何眼红嫉妒,他们堂哥偶尔在店里请请客,全都兴高采烈的去吃大餐,最近天冷、饭菜可以存放,老大媳妇还给他们打包过几个菜,说是堂哥两口子特意多备的。
总之,这一家子都不是爱窝里斗的,自家过得不错,也不会见不得别人后来居上。
苗红旗现在看许向华兄妹几个,真是怎么看怎么满意。
许向华对自己彻底征服美人婆婆的事实,显然是一无所知,她还在努力接受自己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去店里买一身衣服的事实。
好吧,完全接受不了一点,她甚至有些怯场了,“店里衣服这么贵,那我们还有必要去吗?”
她真担心自己买不起,去了又惦记,到时候百爪挠心一样难受。
“放心吧大嫂,你看中的我都买得起。”裴景书上前一手挽一个,努力推着她们出发。
“你确定把包里的钱花掉了,回来不会哭鼻子?”
大嫂这瞧不起谁呢?裴景书从鼻子里哼出一声,抗议道,“你们不要相信二哥的胡说八道,他那都是诋毁,我平时是没有花钱的机会,该花的时候绝不吭声,真的不是什么铁公鸡。”
得了裴小囡的保证,许向华这才迈开步子跟着出门了,忍不住感慨,“不愧是马上又要开店的人,景书,你现在真有点大老板的样子了。”
昨天晚上,裴安和前脚刚走,他们两口子后脚进家门,裴景书当时还在抱着新鲜出炉的分成协议美滋滋,看到他们,自然也献宝似的展示了一番。
许向华当时和丈夫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是明明白白的不可思议。
卤味店和女装店的投资,裴安和都带裴景书一个,还能找得出合适的解释,可毫不相干的小餐馆,只是因为开在裴景书学校旁边所以给她百分之三十五分成的话,只能说小叔子对这个妹妹好的超出了常理。
人心总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一家子兄弟姐妹三个,小叔子对妹妹恨不得掏心掏,对他们却只是指头缝里漏一些,这落差太大,许向华的心情也曾起伏不定,不羡慕是不可能的。
但回到家里关起门来,她也承认丈夫说的有道理。
丈夫说,如果当初听了妹妹下海的是他而不是老二,他也会这么做,一来赚第一桶金是靠着妹妹出主意,后面的成就都跟这脱不开关系,回馈一部分也是理所当然;二来,老二是大男人,有手有脚不缺吃穿,如果羡慕兄弟赚得多,完全可以跟着一起干,既然选择了安逸,就不可以得陇望蜀。
一语惊醒梦中人,许向华知道,这世上没有白的的午餐,他们两口子有手有脚有存款,现在想加入是有机会的,只是丈夫作为长兄,不想占弟妹便宜,家里也还没困难到这份上;而她则是看见了小叔子整天忙得不着家,不希望他也变成这样,钱再多,也不如夫妻和美来得重要。
所以许向华很快就消化了这些小情绪。
这点苗红旗确实没看错,许向华知道现在只是开始,还举一反三开始安慰自己,小叔子是有钱的单身汉,没结婚的男人她见得多了,没什么钱都能挥掷千金,和兄弟们在外吃饭喝酒抢着买单,兜里的钱花得比脸还干净,老二大手大脚一点岂不是很正常。
好歹这便宜是给裴小囡占了,而不是外边不着四六的兄弟,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呢。
情绪稳定的许向华此时聊着他们准备的新店,语气不带半点酸意。
细心的苗红旗却还是哄了一句,“都说长嫂如母,小囡赚了这么久的钱,我还没见过她的好东西,今天我们娘俩一起享受孝敬了。”
裴景书心想那是她小气么?她每次分红都要给老妈塞一次钱,可妈妈怎么都不收呐,她说二哥每个月给家里的伙食补贴
都在上涨,还有老爸的工资,以及他们两老的退休金,加在一起每月两百多,才不缺这点孝敬。
不仅如此,苗红旗在上个月,还破天荒跟着存钱的裴景书去了躺银行,给自己也开了个账户。
因为长辈的关系,苗红旗原先是不相信银行的,她在卧室床头柜弄了个暗柜,家里的钱财和嫁妆里的金银都藏在这里,但凡住的不是楼房而是平房,她都直接搞个老鼠洞了,那样藏钱才叫自然隐蔽自然。
可这段时间,看着兄妹俩几千上万的存款,安心的都存在银行里,存取方便不说,居然还有利息,苗红旗心动了,也试着存起钱来,对她来说,一分两分的利息都是香的,反正钱攒着也不花,干嘛不赚点零花钱。
从此,苗红旗同志两口子的退休工资,就都拿来存定期了,每月至少存一百多,老太太相当不差钱。
裴小囡在心里嘀嘀咕咕,许向华却被哄得心花怒放,一家人高高兴兴去逛街了。
第52章
裴小囡:世上果然没有十全十美的事。
苗红旗担心的顾客都是去看热闹,
光打雷不下雨的场面,并没有发生。
现实恰恰相反,许多女同志看到那些从未见过的时髦衣服,
一件件熨烫平整丝滑、整整齐齐挂在货架上,根本把持不住,
恨不得把它们都在身上穿一遍。
于是试衣间彻底人满为患,不大点地方,三三两两的女同志往里挤,实在塞不下了,有些性子急的索性就在外面试穿了,
反正大冬天的,
里面都穿着秋衣秋裤,也就是不雅观了些。
不在意就没关系。
一旦把衣服上身,灯光一照,往落地镜跟前转两圈,
再加上周围火热的氛围,
稍微有点经济实力的女同志,都舍不得脱下来,穿着新衣服就去找老板讨价还价了。
裴景书她们进来,就赶上这样火热朝天的场面,
齐家三姐弟加上林丽贞,这么多人手依然是忙得人仰马翻。
只见负责收银的齐大哥齐老板,
一张张的大团结往包里塞,脸都要笑烂了。他旁边还围着一圈等待结账的顾客,
远远看到裴景书她们,
也只能歉意一笑,完全走不开一点。
裴景书在人群外挥了挥手,
脸上也是同款丰收的喜悦。
遥遥打完招呼,正好听到抱着裴小宝的大嫂跟老妈咬耳朵,“我刚看了一眼,齐家辉包里几乎全是大团结,我都快要不认识大团结了。”
许向华是吸着冷气说出的这两句话。她知道做生意能赚大钱,可小叔子他们赚的,都是一毛两毛的辛苦钱,积少成多罢了;堂哥的饭店里,点几个菜也就花上两块钱;什么时候大团结也能这样大把大把往外花,甚至连眼睛也不眨一下?
她觉得自己三观遭受了严重冲击。
裴景书笑得更灿烂了,有样学样凑过来咬耳朵,“想不到吧?原来世上有钱人这么多。”
当然,除了老百姓们深藏不露,能造成这场面的还因为女性的钱最好赚,在她重生前那会儿,跟女性沾上边的依然还是财富密码呢,现在只是个开始。
此时此刻,单纯的许向华还不知道自己也将成为这冲动购物大军的一员,深以为然的附和小姑子,“确实做梦也想不到,我现在觉得自己才是这里唯一的普通人。”
说这句话的两分钟后,许向华在林丽贞的接待下,一眼相中了店里最贵的那件红色羊毛大衣,原价六十二,比她一个月的工资还高。
可这面料、做工和剪裁,无一不精致完美,全机器踩出来的针脚平整细致、找不出一点线头,在许向华这个土著眼里,都不是衣服,已经上升到工艺品的程度了,她实在是爱不释手,在表妹的热情邀请下,犹犹豫豫的试穿了一下。
这一试穿,就彻底把大嫂迷得走不动路了,在镜子前左转转右转转,越看越爱,喃喃自语,“这颜色也太鲜亮了,我这辈子都没这么艳过,结婚那天都比不上。”
他们结婚的时候还流行jun装,裴老爷子掏钱掏票,又找老伙计托关系,才买到一匹正宗的军衣布,苗红旗的巧手给小两口做成量身定制的“婚服”,就连帽子上的五角星都是一比一复制,穿着这两套绿装结婚的许向华和裴平洲,俨然是方圆十里最体面的新人,得到了亲朋好友、包括邻居路人的一致好评。
结婚当天被称颂为“男才女貌”,是许向华最甜蜜的记忆,那套“婚服”也被她珍藏起来,只遇上最隆重的场合,才舍得拿出来穿那么两次。
但现在,许向华觉得她此刻才是最美的。
林丽贞还不遗余力的捧啃,“可不是么,大表嫂你皮肤白,身段窈窕又丰腴,该瘦的地方瘦、该胖的地方胖,穿这件外套最衬你肤色了。要是再弄下头发、涂点口红,胸口别上花,那可真就是活脱脱的新娘子了。”
她这个销售鬼才是找对了,几句话把许向华吹得找不着北。
等大家笑完,林丽贞又说,“大表嫂眼光也好,这件是我们今天卖得最好的,已经剩最后一件了。”
一直很沉得住气的苗红旗都忍不住咋舌了,把人拉到身边小声问,“丽贞,六十多的外套,就卖得只剩最后一件了?”
林丽贞也压低声音告诉她,“对呀,就是太贵了,老板不敢进太多,这款只带了十件,今天从我手上就卖了三件。”
说着还给大姨比了个三的手势,不由自主笑出了一口白牙。
别小看这个数量,齐家辉是老板,只负责跟顾客讨价还价和收钱,销售员只有她跟齐悦,以及特意请了假来支援的齐家成。
今天卖掉的九件大衣,五件属于齐家成这位销售界的老手,林丽贞三件,同为新人的齐悦只卖出一件,足以证明她在这方面的实力。
林丽贞还没告诉大姨,齐悦姐卖掉的那件,有一点钻空子,是老板娘带着亲戚来店里捧场,她弟媳妇一眼相中这件,老板当场给了八折的最低优惠。
既然是亲戚,那这个业绩,可以给齐悦姐,也可以给家成哥的。
对了,业绩这个词,也是老板从外面学来的。他说羊城工厂的业务员、包括十三行档口的店员,都是底薪加提成的模式,底薪比较低,但是提成高,只要用心推销,提成绝对都是底薪的好几倍。
开业前,老板问他们是想要固定工资,还是更喜欢提成?固定工资的话,她跟齐悦姐统一每月五十,干得好再额外发三五块钱奖金。
她俩基本算是包吃包住了,一上班就赶上了工厂正式员工的待遇,还要啥自行车?两人听到这里就蠢蠢欲动了,但齐家辉更建议她们选提成,这样的话底薪二十五块,保证她们在城里的基本生活,提成给到两个点,每月卖出一千多块的衣服,底薪加提成也有五十块了,如果能卖两千,那就是六十五块了。
林丽贞当时并不知道两千的业绩意味着什么,还觉得是天方夜谭,出于直觉没有急着表态,毕竟她相信老板不会坑他亲姐姐,这么建议应该是有原因的,而且齐悦姐都没说话,她也就在旁边观望了。
第一个表态的,不是她俩中的任何一个,反而是齐家成,他笑嘻嘻的问,“大哥,我不要你的底薪,如果下班有时间去你们店里帮帮忙,卖出去的业绩能不能给我算上?”
齐家辉同意了。
林丽贞和齐悦也就跟着选了提成模式。
现在,林丽贞可算知道这个选择有多香了,因为今天才过去半天,她就达到了四百多的业绩,照这个势头,她一天就能完成大半个月的业绩目标,一个月干下来能拿多少提成,她都不敢想。
林丽贞更没想到的是,裴景书也是给她送业绩来的。
一边沉迷大衣的美貌、一边又对这价格感到心痛的许向华,正处在天人交战的阶段,没发现自从林丽贞宣布只剩一件后,从四周看过来的虎视眈眈视线。
但裴景书看见了,她表示情况不好,等大嫂纠结半天下定决心的时候,衣服早被别人抢走了,便当机立断对表姐说,“这件包起来,等下我们一起结账。”
“什么?”许向华和林丽贞不约而同惊呼出声。
林丽贞简直又惊又喜,她放下满屋子顾客,跑过来招待大姨一家,就已经有了暂时不冲业绩的觉悟,怎么也要把大姨和表妹照顾好。刚才对着大表嫂不遗余力的吹捧,也是出于本能和习惯,没想过她们会买,更想不到是小表妹抢着出钱。
但她很快转念一想,这里能轻轻松松拿下这件大衣的,也就是这个表妹了,听说安和表哥的卤味店,给表妹好大一笔分红,每个月至少几百块进账呢。
她们这对姑嫂,在林丽贞看来也是极好的,表嫂从娘家得的好东西都舍得给小姑子,这在她其他表嫂堂嫂身上,是不可能发生的,那些嫂子能不把婆家的好东西搬回自己娘家,就算是很好的人了。
表嫂对表妹好,那她有钱了,给嫂子买东西也是情理之中。
林丽贞想通了,不再犹豫,眉开眼笑把许向华从家里穿出来的外套叠好,“就穿新的吧,这件我帮你装好。还是大表嫂有福气呀,我就没见过景书这样大方的小姑子。”
许向华止不住的点头附和。
她也迅速冷静下来,毕竟出门前就说好今天由裴小囡买单,她主要是没想到打脸来的这么快,六十多块钱的外套居然穿上就舍不得脱。
眼下裴小囡都喊打包了,她还是下不了狠心拒绝,只得忍痛道:“那好吧,我就买这一件,景书你跟妈好好看看自己喜欢什么。”
裴小囡今天被家人们排着队表扬戴高帽,也是充满了成就感,此时豪气冲天的摆手让大嫂不要客气,“说好了的,你们挑最喜欢的,大嫂只管放心去里面逛。”
林丽贞没在这个时候拱火,只是笑吟吟透露道,“上午,我们老板娘也带着嫂子弟媳她们来逛街,老板给她们统一算了八折,这是我们最优惠的力度,算下来,这件外套直接便宜十几块钱呢。”
裴景书兄妹俩股东的身份,目前只有两家和林丽贞这个员工知道,齐家那些亲戚看到裴安和前段时间常往这边跑,也只当是出于跟齐家成的关系,还当面夸他这个朋友够义气呢。
因此,林丽贞也没再大庭广众的说太直白,但她们都知道,裴景书不要求成本价就算厚道了,八折这个优惠是一定能享受的。
许向华一听又动摇了,迟疑着去观察婆婆和小姑子,见她俩都没有心疼钱的样子,这才愉快的点头,“也行,那我再搭一条裤子。”
“你就进去看吧,衬衫毛衣什么的也都有,不会都这么贵,十几二十块钱的,只管多带两件回去,先试了再说。”裴景书朝大嫂摆摆手,催促她放心去选购,这才回头问林丽贞,“你们只打折呀,那今天开业有什么全店活动?”
“有的有的,所有新品九五折,三件以上八八折。”林丽贞回了这句,就追上了一头扎进货架的大表嫂,笑盈盈给她推荐起来,完全不知道看似好奇提问的表妹,就是他们店庆活动的提倡者。
起因是齐家辉担心他每个月有大半时间,都在外面进货,如果不给衣服明码标价的话,大姐一个人可能不好拿主意,小林倒是挺精明一姑娘,但她只是个打工的,也不能越俎代庖。
如果决定明码标价,那就要从开业第一天把规矩定下来,不能让顾客觉得他们前后矛盾。
这样他心里又没底,衣服叫价这么贵,还不让人还价,真的有顾客买吗?
可他们的衣服进价并不便宜,店铺投资也大,每月奔波进货的心血、运输等等,付出这么多心血,如果要价不高、只能赚个辛苦钱,齐家辉也不甘心。
总之怎么做都不行,一筹莫展的齐老板再次找到背后金主。
裴安和也被这个问题难住了,试着回家找裴小囡取经。
裴小囡便一脸“这么点事”的表情,给他们科普了下折扣、店庆、活动等概念。
明码标价是最省事的,一旦发现定价超出顾客心里预期,没人肯掏钱买单,那就立即推出店庆折扣,打它个七折八折,就是变相的降价了,顾客一看有羊毛可以薅,岂不是抢着买单?
今天店庆活动只有单件九五折、三件以上八八折,说明从开业起生意就不差,齐大哥对销量有信心,毕竟要是一开始冷冷清清的、顾客都不爱捧场,他肯定会加大活动力度嘛。
这会儿,齐老板被妇女同志们团团包围,大家听说了八八折的活动,就不肯九五折结账了,拎着一两件衣服也要跟老板争取福利。
一二十块的衣服要买,一两块的便宜也不能错过,主打一个该省省该花花。
而齐老板也是个人才,建议她们跟同行的亲友凑单,或者店里随便拉个人一起来买单,反正他这里就是三件八八折,不管买衣服的是几个人、彼此间认不认识。
于是只要是结伴来的,谁都逃不过,出门手里必然都拎着一两件新衣服。
这也是造成店里热火朝天、排队买单盛况的原因之一。
深藏功与名的裴小囡也忍不住扬起下巴,露出一个志得意满的笑容。
熟知一切的苗红旗看着她又在翘尾巴,也只是好笑的问,“就知道催你大嫂去里面挑,那你不看看、给自己买几件新衣服过年穿?”
裴景书环顾了一圈,并不收敛她脸上的不可一世。
这些衣服在她眼里,难看说不上,属于那种经典复古款,肯定没有土著们那种追求时髦的新奇和狂热,可有可无的表示,“买肯定是要买的,不过就不用跟大家抢热销的了,等下问问表姐有什么不好卖的,我搭几套上学穿。”
也是她之前想岔了,光惦记着穿着最“时髦”的新衣服去学校给女装店打广告,看到这人山人海的场面,就知道根本轮不到她来打广告。
开玩笑,最时髦的那一批衣服还不够卖给顾客的,她哪里能跟真客户抢。
所以她也及时调整策略,还是可以发挥校花的作用,给店里的滞销款带货。就她这个颜值,批件麻袋都能惊为天人,搭配好了,冷门款式也能变成宝藏单品。
裴景书踌躇满志,却猝不及防得到亲妈的一盆冷水,“你哪来这奇奇怪怪的想法?要买就买几件喜欢的,留着过年穿,或者是放寒假在家里穿。你答应过我们,上学就要有学生的样子,不可以穿的花里胡哨。”
是的,在苗红旗看来,这店里所有衣服都花里胡哨,不可否认其中也有不少让她都眼前一亮的款式,那就更不能让裴小囡去学校招摇过市了。
她这张如花似玉的小脸蛋,衣服普普通通都这么惹眼,打扮得花枝招展是想上天么?
裴景书也没想到老妈反应这样激烈,只好凑到她耳边好一番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她打扮是为了带货,店里多卖点她就能多分点钱,明明是双赢的好事。
“想都别想。”还没把老母亲说服,一个冷酷无情的声音突然从头顶传来,裴景书回头就看到裴安和那张放大的俊脸,差点吓得她花容失色,“二哥,你突然从哪里冒出来的?”
神出鬼没的裴安和没回答,罕见的挂着张脸,当众教育裴小囡出尔反尔、言而无信,试图背着他搞跟学习无关的事情,等同于卖国通敌……
裴景书也没想到她性质这么恶劣,被骂的一个头两个大,很想捂着耳朵求他收了神通。
同样熟练掌握吓人技能还有的林丽贞,也不知道她又是从哪冒出来的,居然不声不响的把对话听全了,这时好心的出来打圆场,“景书,你想了个很好点子呢,不过安和哥也是为你好,你之后还是安心学习,这些事情我也能做,有时间我就去你们学校找你玩。”
上一秒还对她冷若冰霜的二哥,看到表妹立刻春风化雨,毫不犹豫投出了赞成票。
他俩好像一拍即合了,裴小囡恍恍惚惚怀疑人生。
所以她只是他们py的一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