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很快的,小伙伴们也发现了不对劲,她们当中出现了一个叛徒,排查一圈目标锁定到了裴景书,观察两节课下来,她们惊呆了。发生了什么?裴景书突然勤奋得让人害怕!
终于在一个课间,大家不约而同来到裴景书她们这桌,把她团团包围,询问究竟是什么情况。
裴景书表示说来话长,时间有限,就用一句话概括了,“没办法,都是我哥逼我的。”
她偷偷算了笔帐,好家伙,二哥答应的百分之三十五分成,比她最初设想的百分之二十,每个月多了将近六百快的分红!
接受二哥的方案,她每个月分到一千四左右,一年至少就有一万六。
也就意味着,她一整年的纯分红,攒一攒都够一个小房的了。
二哥给的哪里是钱,分明是她的命啊。
对梦里都还在买房的裴景书来说,这就是不成功便成仁的节奏。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未来能不能成为包租婆,她高中这两年的学习成绩至关重要。
因此,她说这句话,语气里充满了悲愤和舍身成仁的决心。
小伙伴们显然听出来了,不知道又脑补了些什么,她们不再多说,拍了拍裴景书以示鼓励,然后果断转移到另一个好朋友的座位上,热火朝天商量起放学后去哪里逛街。
裴景书洗心革面好好学习,是她自己的事,她们是打定主意享受当下、飞扬青春的。
裴景书:……
她目瞪口呆看着大家瞬间离她而去,简直怀疑人生,这么快就放弃她了?为什么不再劝一劝?
多劝两句,她说不定就决定暂停学习,加入她们了呀。
裴景书很受伤,最后把目光放在方可红身上,心想这才是亲同桌,终于还有一个对她不离不弃的了。
然而方可红只觉得她们同病相怜,“我懂你的心情,我家也这样,他们对我下了最后通牒,这学期不考进班级前十我就惨了。”
裴景书:……
这届家长什么毛病,班级前十是什么隐藏任务吗,都争着抢着要这个位置?
相亲相爱的亲同桌秒变竞争对手,这种修罗场剧情被裴景书赶上,她也只能呸一声晦气,该上课继续上课。
学到想吐的时候,难姐难妹还能抱头痛哭,给对方加油打气。
开学前三天就这么风平浪静的过去了。
裴景书学习态度认真了很多,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她也不能一夜之间变成卷王,课间该出去放风也得放风,午休和下午放学,也会跟小伙伴们在校园里散散步聊聊天,或者去校门口买点零食小吃。
然后她发现,她好像突然之间“人气旺”了起来。
刚开学,她走在外面就经常被不熟悉的同学拉住打招呼,离开一会儿回到座位,桌肚里总能冒出信件或者礼物。
但这都不算厉害,裴景书想不通,为什么她跟小伙伴在楼下散步,也会有跑上来要跟她交朋友的,说好这个年代的人都比较含蓄的呢?
就在刚刚,她又收到了一封“交友信”,来自一个有些眼熟的女生,好像跟他们同一个年级。
女生大大方方介绍:“我是高二五班的刘蓉蓉,信是帮朋友转交的,里面有他的名字和班级,如果你不介意,回信也可以给我。”
说实话,裴景书还挺介意的。
她不是那种美而不自知的人,自己有多受欢迎她心知肚明,课桌里层出不穷的书信,她不曾打开看过,依然感觉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这不代表她喜欢被当众搭讪送信,尤其还是让女同学转交这种操作。
如果裴景书没有觉醒上辈子记忆,和暑假下海搞钱等一系列特殊经历,这会儿她可能跟单纯的小伙伴们一样,面对这场面只知道脚趾扣地、手足无措。
但曾经那个傻白甜校花已经不在了,如今的她是钮祜禄景书,面对让她不舒服的行为,她也落落大方回应,“那麻烦刘同学帮我转达一下,我现在的目标是好好学习、参加高考,没有交朋友的计划,信就不回了。”
刘同学诧异看了她一眼,不知道是针对她出人意料的反应,还是压根不信这个拒绝的理由。
她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在裴景书无懈可击的表情下,讪讪一笑离开了。
裴景书看着对方的背影久久出神,久到小伙伴都有点担心了,方可红小心的问,“裴景书,你还好吧?”
她摸着下巴,一脸深沉:“我在思考一个问题。”
小伙伴之间也有亲疏远近,而刚好跟裴景书一块出来散步透气的,是她关系最好的两个,同桌方可红和前桌江琴琴。
她们了解她,一看就知道她又演上了,顿时放心许多,江琴琴只配合她问,“是什么?”
“我是不是这个暑假晒黑了,颜值不在了,才会有这么多跑出来找我交朋友?”
方可红和江琴琴:……
她们无法理解这个逻辑,“不是越漂亮,才会越受欢迎吗?”
裴景书振振有词,“我上个学期也很漂亮啊,刚入学就被评为校花,甚至还有男生私下说我像金庸笔下的小龙女从书里走出来了,可那时候没人这样搭讪,更不会当街拦着我送信,他们很多人,连跟我对视都不好意思,可现在你们看看,多随意啊,简直不把我这个校花放在眼里。这难道不是因为看我晒黑了,不那么漂亮了,他们就觉得自己也可以了吗?”
在她滔滔不绝,炫耀自己开学一周当上校花、被男生送“小龙女”称呼的优秀战绩时,方可红和江琴琴已经开始双眼发直、脚趾扣地了,心想真该让传出这种话的男生拉到现场听听,还觉得这个恬不知耻的家伙是他们的女神小龙女吗?
但裴景书最后得出的结论,还真是一针见血,两人不由的对视一眼,由方可红小声讲出来,“你这么说我想起来了,这几天有个传言,他们说你这个暑假在哪里摆地摊来的……”
江琴琴也小心点头,“我也听说了。”
第33章
学神的礼物。
裴景书不明白话题是怎么突然转移到她摆摊这事上的。
不过这个她更爱聊,
一说起来便是滔滔不绝,“不是传言,这学期太忙了,
我每天上课听讲,下课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还要写我哥给我买的辅导练习题,尤其是数学,里面涉及到了很多高一的知识点,我都忘光了,经常要借学习委员他们高一的笔记来复习……这才开学几天,
我感觉真是过了半学期那么长,
度日如年啊,一时间竟忘了告诉你们这件大事。”
每日一吐槽魔鬼二哥任务达成,裴景书才兴致勃勃切入正题,“刚放暑假那两天,
我突发奇想让二哥陪我去毛纺厂摆摊,
卖点小吃什么的,给自己赚点零花钱,结果个体户是真赚钱啊,我们那个小摊子,
生意有多火爆,说出来能吓你们一跳!虽然无心插柳柳成荫,
但被我们赶上了,这钱不能不赚吧?于是我俩一拍即合,
加大规模,
每天早晚两次出摊。二哥甚至更疯狂,今年刚转正的工作说不要就不要,
全副身心都扑在个体户上了。”
他俩仅用两个月时间,疯狂捞了上万块这种事情,实在是冲击普通人的三观,除了一家子父母兄弟,连入职糖果厂后、一有时间就来家里给老妈扫地搬东西的表哥,都还不清楚他们的具体收入呢,裴景书也不能如实告诉好朋友,但她实在想让她们知道自己的丰功伟绩,于是又把裴安和被她怂恿到停职下海的壮举拉出来举例。
裴安和:听我说谢谢你……
方可红和江琴琴是见过她哥的,而且对他印象深刻。
因为高一开学报名、期中开家长会,期末考完帮着搬东西回家,这些父母应该做的事情,裴安和都抢着干了。
也就是今年,裴安和之前承诺用三轮车送俩侄子去学校报道,后面想着可以把车钥匙给大哥,让他们的亲爸载着去学校招摇过市,效果也是一样的。
结果哥俩不答应,他们付出了很大代价——把两本暑假作业都写完了,要知道学校是从来不检查这个的,小伙伴们听说后,看他俩的眼神都跟看智障差不多了。他们做到了,大人也不能含糊,裴远山模仿小姑的样子,强烈要求小叔履行协议,亲自载着他们去学校兜风!
侄子大了不好忽悠,再加上裴景书在暑假表现出惊人的能力,她站出来表示自己已经不是新生,完全可以自己去报名交钱。
毕竟是有车一族了,她自己骑车去骑车回,效率比让家长陪着更快呢。
裴安和觉得妹妹应该可以,也就让她自己去报名了。
他能放手,苗红旗裴大头他们只会更放心。
不过,裴安和这学期缺席妹妹的开学报道,他高一整个学年亮相了那么多次,该记住他的也都记住了。
兄妹俩都是不可多得的俊男美女,别看裴安和的五官不如裴景书惊艳,可他俩结伴走在校园内,受到的关注度却是不相上下,因为他清俊斯文的容貌下,还有一身让男高们望尘莫及的优雅风度。
或许成熟大姐姐喜欢阳光开朗小奶狗,但情窦初开的少女,最无法抗拒英俊成熟男性的魅力。
裴安和出现在一中,方圆十里的女生,瞬间都看不到周围的同龄男生,目光几乎都要黏在他身上了。
俊美大叔就是有这种排面。
跟裴景书混一起的,也都是涉世未深爱幻想的少女,她们还有近水楼台的优势,没少跟好朋友打听她哥的情况。
裴景书知道,这和她们八卦讨论外班班草没啥区别,也就有什么说什么,绝对满足小伙伴们的好奇心。
于是大家把他下乡回城,一开始去冶金机械厂当临时工,后来凭本事转正的经历,了解的一清二楚。
也是裴景书那时候不知道二哥在插队期间干的好事,不然这段感情经历也会被她扒得干干净净——小姐妹的话题,并不忌讳男女关系,她们自己的哥哥姐姐处对象,也会当成大秘密分享给大家,她们非但不觉得伤风败俗,每每听得津津有味,甚至还有人跃跃欲试呢。
可惜裴景书信息收集不够全面,把小伙伴们也误导了,她们对裴安和,还停留在英俊温柔、工作稳定、感情单一的美好印象。
要不是她们还在上学,好朋友的哥哥可真是完美无缺的老公人选啊。
此时此刻,得知她们心目中的完美男人居然下海,干起了很不体面的个体户,俩小姑娘简直怀疑人生,受冲击程度,一点不比第一次听到校花好友落难摆摊的故事。
问了两遍依然是肯定的回答,她们也只能努力消化这个事实。
江琴琴突然豁然开朗,“所以陪你摆摊的,和逼你这学期提高成绩的,都是你二哥?”
裴景书继续点头,“有什么问题吗?”
这话还没说完,方可红猛地一拍她胳膊,“吓死我了,你那天语气那么夸张,好像成绩上不来就要退学似的,搞得我们都不敢往下问。”
这回轮到裴景书震惊了,她一脸“地铁老爷爷看手机”的表情,“不是,你们怎么会有如此离谱的猜测?我凭本事考上的高中,无论如何也要把毕业证拿到啊。”
退学是不可能退学的,这辈子都不可能退学。
“正常人都会这么怀疑啊。你当时表现得那么可怜,加上大家都在讨论你去摆摊的事情,我们就以为是你家遇到什么变故,可能坚持不到毕业了。”江琴琴幽幽的说,“再说退学有什么奇怪的?我妈他们老家有一个,人家凭本事考上省内的大学,她爸也差点把她的通知书撕了。因为听了村里人打趣说考不上清北就是没出息,她爸觉得丢人,就不想让她去上大学,还是这女生以前的老师听到消息赶过来劝住的。”
裴景书:……
这个离奇的故事,在开学的第一天,小伙伴就迫不及待跟全班同学分享了,当时她的反应是无语,自己都穷得只能在老家种地了,多大脸居然能嫌弃考上本科的孩子给他丢人了?还有他们村里人也是又蠢又坏,开这种玩笑,其实是见不得人家女生有出息吧!
她唯独没想到,故事还能从这样一个角度去解读。
但这不是重点,小伙伴又双叒叕提到学校关于她的传言,裴景书终于被勾起了好奇心,“他们都怎么说的?”
江琴琴说,“很多人知道我们玩得好,倒没有说别的,就是问我知不知道这件事,还有你家具体遇到了什么问题之类的。”
方可红表示她的经历差不多,真有不好听的传言,也不会当着她们这些好朋友的面说。
裴景书是懂划重点的,“很多人跟你打听?他们都见过我摆摊吗?”
江琴琴和方可红面面相觑,担心一个不好伤害小伙伴敏感的内心,江琴琴小心翼翼的说,“可能、也许,大家都是听说而已,我觉得真正看到你那什么的……只是少部分人。”
“为什么?”裴景书一脸沉重,“为什么有人看到认识的同学在摆摊,都不来关照一下生意,同学一场就不能多一点温暖和关怀吗?”
她整个暑假,都在外面风餐露宿的搬砖,每天接待的顾客成百上千,却没有碰到一个眼熟的同龄人,搞得她以为他们一中的同学们,都在家里吃着西瓜看电视,只有她一个人在为生活奔波。
结果却是他们有人看到了她,却假装没看到,冷漠无情的绕路走开了。裴景书感到很受伤,这个校花被她当得毫无排面。
以为她会因此感到困扰羞耻的江雪琴方可红人都听傻了,齐刷刷用目瞪口呆的表情看着她,仿佛在看什么外星生物。
半响,方可红才找回自己结结巴巴的声音,“你,你……要是真有同学去你摆摊的地方买东西,你不会觉得丢人或者生气吗?”
“他们来光顾我生意,都是上帝,我心存感激还来不及,怎么会对上帝生气?”裴景书耸耸肩,说得理直气壮。
如果她是真正的十七岁少女,可能还会跟小伙伴们产生共鸣,但她已经顺利觉醒了上辈子记忆。
上辈子看多了那些清华毕业卖猪肉、留学回国送外卖的新闻,如今对于自己“清纯女高下海卖小吃”的经历,裴景书完全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态度。
赚钱诶,她有什么值得羞恼的,赚不到钱才应该破防好吧。
因此,她始终只对这些同学明明看到她的摊位、却不上来消费的行为感到耿耿于怀。
之前不知道还好,知道了,真是退一步越想越亏,不行,她得想办法收割一波流量——民以食为天,大家多多少少都是要去外面买小吃的,与其便宜别人,还不如把钱送给她呢,如此也不枉他们同学一场。
裴景书这么想着,也当着小伙伴们说了出来,“既然这么多同学都好奇甚至是关心我,那我得想想办法,最好让他们都去光顾我的生意。”
“你的生意?”
“还没告诉你们。”裴景书一说这个,就控制不住的眉飞色舞起来,“除了去毛纺厂摆摊卖卤肉饭,我跟二哥还在菜市场门口开了个卤味店,已经开业快一个月啦!虽然我们开学了,我没时间再去看店,但这家店有我的一部分,每年也会给我分红的。”
说到这里,她又补充了一句,“就是因为卤味店还有我的份,二哥怕我把心思都在生意上,所以严厉要求我把学习成绩搞上去。要是成绩没达到他的要求,明年我那份可能要砍一半。”
江琴琴方可红:……
小丑竟是他们自己。
好友虽然没说具体能分到多少钱,但她们也不是傻子,小伙伴能正儿八经把店开起来,她哥都因此放弃了厂里的正式岗位,他们父母竟然也同意,一看就知道这钱不少赚了。
厂里一个月几十块的正式工说不干就不干,那她哥应该也不止赚一两百,毕竟每个月一两百的话,还不值得付出这么大代价。
数字翻一番,每个月赚三四百,那就很合理了,估计厂长看到这个收入都要心动。
好友这位二哥平时有多疼她,她们都有目共睹,每次看了都想把自家不争气的哥哥打包扔了。
公认的好哥哥现在每个月至少能赚三四百,分她五十不过分吧?
每个月五十,一年就有六百块,相当于普通人一年的工资了,这还是人家不干活就能得到的,跟地上捡钱差不多。
此时此刻,两人完完全全理解了裴景书,为什么开个学就大变活人,从以前的上课吊儿郎当、作业应付了事的咸鱼学渣,突然变成现在争分夺秒刷题的陌生样子——别说她了,要是家里也给她们这么多奖励,哦不,只需要好友二哥给的一半就行。三百块,就足够她们全力以赴了。
如果给六百块,那她们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可以学习二十个小时,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有钱能使鬼推磨,连咸鱼学渣都能被赶鸭子上架,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方可红突然觉得同桌的想法,也不是那么离谱了,不禁问道,“那你想出办法了吗,还有,店里生意越好,你二哥给你的钱也会越多吗?”
裴景书点头,“就是这个意思,店里多赚一块钱,都有我的一份。既然有机会,我得在学校里打打广告,应该还需要你们的配合。”
“怎么配合?”方可红和江琴琴不约而同的出声,看裴景书的眼中有着如出一辙的紧张和期待。
“不是很多人找你们打听我家情况吗?那你们就挑几个嘴巴大的进行回应,就实话实说好了,传言没错的,我就是在毛纺厂摆摊,最近还在菜市场卖卤味。再告诉他们,开学后,我偶尔还是要去看店摆摊的,尤其是礼拜六下午和星期天,学校不上课,我肯定就去帮家里做生意了,他们不信只管去看看,说不定还能跟我打个招呼。”
裴景书觉得,同学们既然这么关心校花有没有摆摊,那肯定也不缺去亲眼见证的兴趣。
都特意跑去店里围观了,不买点东西再走说得过去么。
想想看,全他们全校近千名学生,就算只有一半同学去凑这个热闹,再有十分之一的人成为忠实顾客,那也够她赚得盆满钵满了。
对不起,裴景书现在满脑子都是小钱钱,越说心情越激荡,自己把计划完善了一下,“对了,一开始一定要说——告诉她们一个秘密,并且她们不能再告诉别人!要知道,越是秘密传播得就越快,大家都有分享欲、都想第一时间告诉自己的好朋友啊,这样好朋友再传给其他好朋友,不出一个星期,全校都知道我家开卤味店了。”
说到最后,裴景书差点控制不住笑出了声。
方可红:“……你为什么这么熟练?”
江琴琴也忍不住吐槽,“自信点,按照你的计划,不出两天时间,全校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不出一个星期,方圆十里都知道你家店的名字地址了。”
这家伙怕是不知道自己的影响力,他们学生有没别的娱乐,读书又累又无聊,可不就逮着点校花校草的八卦到处传播么。
裴景书双眼发亮,“真的吗?真的还有这种好事?”
在裴景书做出“事成后承包她们一个月卤味”的承诺之后,方可红和江琴琴答应全力配合她的行动。
三颗脑袋凑在一起,叽哩呱啦好一阵讨论,重新完善了行动计划和话术,事不宜迟这就开干了,脚步一转,便往教学楼的方向进发。
裴景书今天是当之无愧的C位,方可红和江琴琴一左一右挽着她,三个人有说有笑好不和谐。
她说着说着,开始跟好友分享卤味店的品种,“……你们都还没尝过,正好,我明天开始,每天带一个品种给你们尝鲜,一两礼拜都能吃上不重样的卤味。”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吃货裴景书的同桌听完她如数家珍报菜名,羡慕的眼泪差点忍不住从嘴角流出来,咽了咽口水说,“那你只负责带卤味,我们带别的菜,到时候去食堂一起吃。”
一中并非封闭式管理的学校,学生愿意住校就住校,宿舍食堂澡堂都有的,条件放在全省也不算差了。
但基本上本地的学生,都不会选择住校。
高中的学杂费就不算便宜,住校的话,还要再交一笔住校费,孩子吃住在学校也要给生活费,就算是城里人,各家都有好几个孩子,负担大,能省一点是一点。
每天放学回家住,就算距离学校远,早上出门还可以带上饭菜,午餐晚餐都在学校吃,既省了钱,又能节约好几趟往返通勤的时间。
时间一长,有些家长知道还有同学每天带饭上学,就是为了节省时间多做几道题,简直心急如焚,非让自家孩子也跟着带饭,并且这个带饭队伍越来越强大。
裴景书从高一入学,就是带饭大军中的一员。她当然不是为了节约时间,单纯是没有自行车,也坐不成公交车,她懒得每天三四趟的在学校和家之间来回跑,就让妈妈也给她准备盒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