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贺章肯定要来晨跑,来的那天他就戴了一条灰色的围巾,样式很普通,自己这条花了十五块,是店里最好的。他肯定会喜欢。
许静之想当然地等着,在她眼里,林书颜没有上学识字,农村来的,除了漂亮点,到底是没文化。
十八区的团长,接受最严格的教育和训练,又怎么会看上一个没有内涵的人,自己读了几年书,如今在军区当护理,才是可以和贺章并驾齐驱的人。
只要她主动一点,贺章肯定会发现自己的好。
想到这里,冻僵的手都不冷了。
许静之露出一丝笑意。
“吱呀——”
门被推开。
高大的男人从屋子里出来,神情冷峻。
看到她,贺章深邃的眼透着冰冷。
“有事?”
“贺章哥,我在四零五团当军医护士两年了,你……年后我会申请调到十八区去。”
贺章蹙眉,神情疏离。
“你可以打正常申请,但十八区要求非常高,如果不是正职三年,且有评级,你无法进入。”
“……”
许静之嘴半张着,她当然知道,说这是为了告诉他自己在努力,“我,如果申请不成,我会转考首都大学,继续学习努力。”
“哦,没有如果,你如今的条件进不去。”
贺章声音低沉,看向远处,他还有事,说这几句已经花了极大的耐心。
“我,我知道了。”
许静之发现自己不说明显些,贺章是不理解的,她一咬牙,把手里的围巾递了上去。
“贺章哥,我瞧你戴了一条围巾,昨天逛街看见这条很好,买来送给你。”
话说到这里,贺章觉出了一丝不同寻常。
这个年代,女同志给男同志送东西,还是这样贴身使用的东西,并不常见。
跟处对象基本画上等号。
贺章眉拧了起来,“不必,我只戴颜颜织的。”
他这辈子哪里戴过围巾,唯一一条就是林书颜织的,不戴小姑娘会偷偷难过。
至于眼前这条,谁爱戴谁戴去。
“劳烦让让,我还有事。”
说完,他没作停留,擦身快步离去。
许静之愣在原地。
回头只看见男人隐入晨雾的身影。
她在四零五团,都是被年轻的楞头兵讨好着,贺章却连一个正眼都不给她。
许静之跺了跺冻僵的脚,恨不得把围巾撕烂。
林书颜织的,林书颜织的,有什么好!
……
贺章匆匆离开,赶最早一趟进了百货大楼,买了几个热水袋又匆匆回去。
男人身影穿过大街小巷,面容没有多余表情。穿着黑色大衣,脊背笔直,高大的身影引来不少人侧目。
他在早餐铺前稍微停顿,买了热粥和包子。
等回到房子,许静之红着眼坐在沙发上。
贺章视而不见,去厨房烧上热水,将热水袋灌好,就转身回了房间。
明天就能回京城,在这里做什么都不方便。
床上的人还闷头睡着。
贺章从箱子里拿了件薄衣服,将热水袋包好,塞进被窝贴着她小腹,又放了个在脚边。
昨夜就该去买的,省了她难受。
被窝热乎乎的,林书颜睡得很好。
贺章出去洗漱。
没一会儿,奶奶也醒了。
“颜颜怎么样了,还难受吗?”老太太醒来就在操心孙媳妇。
知道林书颜不愿意奶奶担心,贺章道,“没事了。”
“没事就好,走,去厨房烧点炭,让屋子里暖点。”
“我早上烧过了。”
“那你进去陪着吧。”
贺章应声回了房间。
奶奶还是去厨房又煮了一锅红糖水。
许静之呐呐站在门边,咬着唇,泫然欲泣。
经过昨天的事,老太太对许静之也没了之前的热情,要不是答应她母亲,给孩子带到京城去。
她也不想理了。
……
第174章回到京城
见奶奶没跟往常一样,和自己说话。
许静之沉不住气,“奶奶,你给嫂子煮红糖水吗?”
“嗯,颜颜有点不舒服。”
她走进厨房,嘴里说道,“姐姐是那个吧,我看贺章哥买了好几个热水袋来,这种时候怕冷,是……宫寒呢,会不好生孩子的。”
这些日子。
许静之很清楚老太太想要什么。
想要个曾孙子。
如果林书颜生不了,不信老太太不着急。
听她说完,老太太果然皱起眉,“那有什么办法调理身体?”37l
许静之为难道,“很难调理的,这要慢慢养着,未必会见效,嫂子跟贺章哥结婚挺久了吧……”
言下之意,现在还没有动静。
老太太搅着锅里的红糖水,叹气,“没事,她们还年轻的,总归会有孩子的,颜颜瞧着气色很好,身子也是好的。
‘望闻问切’奶奶可听说过,你是学医的,更要谨慎负责,不要这样草草下定论。”
她顿了顿,又道,“就算是真的不能生,那就是我们贺家没福气,合着还有小树和福宝,怕什么,她跟贺章好好过日子就行了。”
“你瞧着贺章那样子,能看上眼一个姑娘,就是铁了心的。贺家几个男人都一样,情根深种,要了谁就是一条道走到黑。”
这话是实话,也是敲打。
告诉某些人,多余的事不要想。
“知道了,都怪我说错话了。”
奶奶没吭声,心里嘀咕,知道说错了就少说嘛。
还没想完,站在边上的人‘吧嗒吧嗒’掉起了眼泪。
许静之抽噎着,“我真得好羡慕嫂子啊,奶奶疼她,贺章哥也这么疼她,不像我……”
她抹了一下眼泪,伤心道,“我爸死的早,我妈现在也改嫁有了新家。眼看就要过年,可我也不好去她那边,打扰她和继父……”
奶奶有些无言,许静之的母亲跟自己交好,是个实在人,没有二婚就不喜欢这个女儿的说法。
相反,还处处为她着想。
这次是因为许静之自己坚持要去京城,所以没去那边的家。
为了这事情,她妈还难受了很久。
“你这么说,翠兰可要伤心了,她是你妈,对你好不好你比谁都清楚。”
这话很直接,老太太一向直言直语,不喜欢拐弯抹角。
“我……”
红糖水‘咕嘟咕嘟’煮开,老太太没再听,“好了,我先把红糖水给颜颜送去。”
老太太端着碗出去,敲开了卧室的门。
林书颜已经醒了,抱着热水袋坐在被子里。
“奶奶,早呀。”
奶奶见到她就舒心。
有些人,能当家人是天给的。
看到就知道会是一家人。
就比如林书颜。
她也说不清,就是喜欢,可人疼。
“颜颜,把红糖水喝了,趁热喝。”
红糖水冒着热气,林书颜乖巧接了过去,“辛苦奶奶,我已经没事啦。”
“哪有那谁辛苦呀,有些人一早起来,火急火燎就出去买热水袋了。”
说得当然是贺章。
林书颜唇弯了起来,有点小得意,“还给我买包子~”
“好好好,就包子好。”
“红糖水更好呀,奶奶最好了,”林书颜喝了糖水,嘴更甜了。
……
午饭过后,贺章去买火车票。
奶奶把许静之也要去京城的事情说了,“这事奶奶答应她母亲了,到了京城她去亲戚家,咱只是一路过去。”
“好,我知道了,”贺章沉声开口,出了门。
奶奶的事情是麻烦了许家,她答应事情也很有分寸,只是坐一辆火车过去,后续没答应其他。
火车不是他的,就算不给许静之买票,她也可以自己去买。
所以贺章没说什么。
又在许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四人带着东西去了火车站。
上车,按着车票找位置。
三人进了同一个隔间,许静之看着自己单独在另外的隔间,脸都黑了。
“奶奶,我为什么在隔壁啊。”
奶奶瞥了贺章一眼,睁着眼睛说瞎话,“咳咳,这个票不好买吧,可能这个隔间的没票了。”
许静之还试图跟这隔间的人换票,可那人已经爬到上铺,懒得再下来,拒绝了她。
许静之只好不甘心地去了隔壁。
贺章先给奶奶铺床,林书颜把上铺的被子给奶奶,“奶奶盖,咱们俩挤挤。”
“好。”
夜深,奶奶看着一起窝在下铺的两人。
转身朝着卧铺里边。
怎么觉得自己也应该去隔壁啊!
……
两天一夜后,火车到达京城。
京城不比南方,积雪到脚踝,好在站台扫得很干净。
杨少山和付洋来接人。
看到几人,杨少山迎了上来,“奶奶,好久没见您了,怎么看起来更红光满面了。”
然后朝林书颜招呼,“嘿嘿,嫂子好,贺哥。”
奶奶看他,“哟,小杨啊,你又长高了啊。”
林书颜忍笑,她算是明白了,‘长高了’是奶奶打招呼的开场白。
贺章去到一边跟付洋说了几句,回身道,“颜颜,少山送你和奶奶回去,我去一趟公安局。”
知道他有事要办,林书颜点点头,“好你去忙,晚上回来吗?”
“晚上再看。”
说完,贺章帮忙把东西搬到车上。
许静之全程像个透明人,只能跟在奶奶身边,一起上了车。
有杨少山在,一路上车里气氛很好,“嫂子,前头我跟付洋去了学校,路过面馆正好把小树和福宝接回来了,两人非要在家里等你呢。”
杨少山是个人精,看几人对这陌生女人的态度,就看出没那么热情,也没多搭理。
林书颜笑道,“好几天没见到孩子,我正想他们呢,不过你们去学校做什么?”
“……”杨少山顿了顿,“哦,付洋去找小雨有点事呢。”
“哦~”
林书颜想了想,总觉得付洋和贺小雨有点怪怪的。
不过这会儿她更想孩子,心已经飞到家里去了。
奶奶也是,两个孩子她最疼,只恨当初去南方的时候没把孩子带去,不过还好有林书颜。
贺章说了,颜颜把孩子照顾的很好。
奶奶问许静之,“静之啊,你亲戚家是在……”
“奶奶,”许静之赶紧打断她的话,“我刚到呢,亲戚的地址记不太清,回头给我妈打个电话问下。
我还给两个孩子买了些小礼物,先去看看他们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