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房前房后很快响起了敲敲打打的声音。不敢写字,林书颜只能画点形状代表要买的东西,弄了会儿就无聊了,干脆把纸收起来准备出去看看有什么要帮忙。
正是八月天,秋老虎卷土重来,太阳下干活一会儿就汗流浃背。
贺章的衬衣不知什么时候脱了,挂在窗框上。
结实的肌肉覆在身上,露出劲瘦的腰身,手臂线条流畅有力,是在部队里实打实练出来的。
林书颜看了两眼移开目光。
咳咳,有点赏心悦目
歪斜的窗子被摆正、固定,缝隙也敲了两块木条填好,瞧着应该不会漏风。
他放下铁锤,转身问道,“还有哪里要修?”
“还有几个地方漏雨的,这会儿没有材料,等下次下雨看看位置先吧。”
“嗯。”
他拿着衬衣走近,身上带着一点汗味,并不难闻,满满的属于男人的气息。
林书颜闪开两步,心里突然有点愁。
家里只有一张床,今晚倒是要怎么睡?
贺章看着她闪身的动作,眉头皱了皱,自己太臭了?
摸不清这女人的性子,他也生性不爱说话,有点麻烦。
……
第20章
狐狸精附身
贺章转去屋子后面,破了口的大缸里是清冽的山泉水,上面放着一个葫芦瓢。
他舀起一瓢水,弯腰直接浇在脑门上,冰冷的山泉从脖子淌下,一半流到后背,刺激着毛孔,浑身舒爽。
林书颜从厨房的窗子望出去,只觉得日头下都冷得要命。
男人抬起湿漉漉的脑袋,对上她的目光。
林书颜赶紧收了回来。
*
中午把米吃完了,晚饭之前,林书颜拿着票准备去供销社买点大米。
村里家家户户都有点自留地,基本能自给自足,除了她们一家外来的,只能指着供销社的米粮过日子。
临出门,贺章又给了她一些票,粮票、油票、布票……换什么的都有。
“这么多……”
“嗯,结婚之前家里和部队都用不上,就放着了。”
而且每个月他寄回来的只是部队的基本津贴,还有很多出任务额外给的补贴和票,他也没带在身上,这里只是一部分。
他看得出来,孩子亲林书颜,她也对孩子好,每次吃饭都先紧着小的。
钱啊票的,她好好对两个孩子,他自然也会给她应给的。
虽然不能一下子能把林书颜当成自己媳妇,但也不会缺了她什么。
不过贺章也没说,一来他不擅长跟别人交代什么,二来这些他也没放在心上。
林书颜就不一样了,这年代,有钱有票就有好日子,才能吃上饱饭,这些票给了她满满的安全感。
如果贺章不是这书的温柔男二,倒也不失是个好对象啊,林书颜绝对不承认,自己是对钱和票心动!
她揣着自己的小布袋,背了个小背篓,把上次打酱油之类的空瓶子一股脑装上,快乐出了家门。
福宝也要跟着,她顺手抱上了孩子。
一路走到供销社。
原以为这个时候供销社没人,没想到一眼就瞧见了某个面熟的人。
正是前几天在河边被她骂走的兰娟,旁边站着贺艳艳。
自打中午贺章端走了鸡汤,贺艳艳的裙子也泡汤了,在家里哭了一场。
思来想去,肯定是林书颜抢在她们之前告状了。
想起自己的堂哥第一次结婚,也没接触过别的女人,才会这样着了这个女人的道。
想到这里,贺艳艳开口道,“兰娟,你有没觉得,林书颜自从掉了河里,这才不到一个月呢,咋长得好看起来了,皮肤那么白。”
“谁知道了,狐狸精附身吧,不然就是水里有什么脏东西。”
“呸呸呸,这话可不兴说,”贺艳艳眼睛瞪得老大,“现在要破封建迷信,可别再乱说了,要我说可能擦了什么脸白的面膏。”
“诶,是不是城里那珍珠霜,我前些天去了一趟,一小瓶就要好些钱呢,可给我馋的。”
兰娟可舍得不买,五块钱一瓶,她哪里来这么多钱。
要给家里知道买了这不能吃不能喝的东西,少不了要挨她妈揍。
在这一点上,兰娟就很羡慕贺艳艳了,至少刘秀梅愿意给贺艳艳花钱,让她嫁去城里。
话说到这里,贺艳艳抖擞起来,“那改天让我妈给买去,等我抹了珍珠霜,不信就白不起来。”
她黝黑的脸上露出一个笑,兰娟讨好着凑近,“那你买了可分我擦擦。”
“成,谁让咱俩好呢。”贺艳艳连声应着,心里却想着这么贵谁会给她用,但眼下还有事情要兰娟忙活,少不了先应着。
“你堂哥真的会喜欢我吗?”
“你觉得呢,今天你可看到了,八十块的津贴呢,还有那么多票,都给林书颜拿去了,要你是我堂嫂,这钱不都是你的,什么珍珠霜,雪花膏,想用啥用啥。”
兰娟确实看到了,而且还看到了贺章。
贺章长得真好看,比村里那些愣头青俊多了。
又高又俊。
前头她妈说人家家里会遭处分不让嫁,但现在明明什么事也没,人家还拿着部队的津贴,她就想嫁。
至于她跟林书颜结婚了,那算什么事,贺章当时没回来,只是为了给孩子过户口,连睡都没睡,那林书颜就是个大姑娘。
这么想着,兰娟脸上一阵泛红,越想越觉得可行。
“好了,你别在这美了,赶紧买个新头绳就去她家。不然天一黑,万一我堂哥给那狐狸精迷了眼呢。”
贺艳艳催促着,她就想让兰娟入了贺章的眼,林书颜一副清清淡淡的模样,男人才不喜欢呢。
兰娟虽然没她好看,但女追男隔成纱,往上追就是了,万一成了,兰娟以后都听自己的,才不会跟林书颜一样跟家里对着干。
两人在玻璃柜前一阵嘀嘀咕咕,供销社的赵姐看了好几眼,零散听了几句,努努嘴翻了个白眼。
真是异想天开。
村子的供销社当然没什么好看的头绳,就最简单的,一根红绳子,上头一朵红花,还有黄色的,蓝色的,一共三个颜色。
兰娟拿不定主意,想要红的又想要蓝的。
“诶呀,那个红的算了,我给你出钱。”
贺艳艳不耐烦道,反正戴了头绳也没林书颜好看,重要的是让她主动上。
一听贺艳艳给自己掏钱,兰娟立刻答应要红色,她本来也就喜欢红色,就这年代怕戴个红头绳太显了。
还没给钱,外头林书颜就来了,“福宝真乖,今天舅妈给福宝买个小礼物好不好。”
“咿呀咿呀。”
福宝被夸得害羞了,小身子窝在林书颜怀中。
林书颜走了一路,有些气喘吁吁,把孩子放到了地上。
福宝很乖,小手揪着林书颜裤腿,自己迈进了供销社大门。
一眼瞧见里头两人,林书颜暗道一声晦气,随后拉着福宝的小手往柜台走去。
供销社左边是米面粮油这些吃的,右边是生活用品和零散的东西。
“赵姐,我来买点粮。”
……
第21章
该泼辣就泼辣
“是书颜啊。”
赵姐从柜台后走了出来,嘴里熟络道,“是哦,你们家男人回来了,是吃得多了些,今天要买多少啊。”
林书颜来前就整理过票,贺章拿的票是全国通用的,有细粮和粗粮两种,其实这里面也是可以转换的。
比如一斤细粮可以换3-5斤粗粮,像红薯、土豆之类的,可以换七八斤,全看地方上当时的一个比例。
另外二斤粮票还可以换五两油。
村里人要是手头有一点细粮的票,大多都是换了粗粮,林书颜听儿子在部队的婶子说起过,大概一个月寄回来五斤细粮,十斤粗粮的票。
但林书颜手头……
粗粮票有七十五斤,细粮票竟然也差不多,足够吃很久了。
反正多得很。
林书颜觉得自己现在就是暴发户,有钱有票。
但是有一点……买多了她提不回去!
刚瞧着贺章要修屋子的门,就没叫上他。
“赵姐,你给我称十斤玉米面,然后拿五斤大米,再换两斤油。”这粮票换的粮不是地里没加工的,都是加工好,玉米面就算是粗粮。
两斤油……
谁家好人一次买两斤油,换个五两就能用很久了。
贺艳艳听得心里嫉妒,“哼,还不是从我家拿了钱才能买这些东西,林书颜,得意死你好了。”
贺艳艳一说话,福宝就往林书颜身前钻,大眼睛怯怯的害怕。
林书颜原本懒得跟她计较,但别人惹到头上她不吱声就是包子,她可是傻子泼妇。
人设不能倒。
“还给你说对了,我就是得意,从你家拿的钱?那是贺章的津贴,我以为只让你们还一百块回来,你们一家要烧高香来谢谢我,怎么,不然那些票也算算?”
一听到‘算算’两个字,贺艳艳就气不打一处来,她那上下嘴皮子一碰,自己买裙子的钱都没了。
“算什么算,我懒得搭理你,就你这模样,哪个男人会喜欢?等我堂哥跟你离婚,你什么都不是。”
“离婚,那你觉得贺章喜欢哪种?”
林书颜目光在兰娟身上扫了一下,想起书里还提过这叫兰娟的一嘴,好像当初贺章要娶亲的时候,她上门问过。
林书颜突然明白了这两人想做什么,清丽的小脸上露出夸张的惊讶神色。
“不是吧,贺艳艳,你不会想让人勾引贺章吧?”
“你,你胡说什么!”
贺艳艳还没开口,兰娟赶紧否认,这存了心思是一回事,被拿到明面上来说就是另一回事了,让人知道别个男人的主意,一辈子戳脊梁骨,她还是要点脸的。
“哦,不是最好,贺章是不会喜欢你的,你别浪费时间吃力不讨好了。”
林书颜好言相劝,毕竟某人喜欢的是书中女主,至于别的女人,八成是喜欢不了一点。
兰娟还想说什么,看见站在大门外的人,顿时闭了嘴。
供销社里诡异得安静着。
林书颜回头看去,对上男人深邃的目光。
白衬衣扣在军绿色的裤子里,宽肩窄腰,双腿笔直,神情淡淡地看着自己。
林书颜背上蹿起一阵鸡皮,果然是白天不说人,说谁谁就会出来。
她垂下眼帘,刚刚那股怼人的气势一下收了起来,柔声道,“你怎么来了?”
对金主爸爸就要有不同的态度!
贺章抬步进来,“怕你东西提不回去,我来拿。”他目不斜视,没看贺艳艳两人一眼。
贺艳艳一推兰娟,冲她挤眉弄眼,一副让她上前搭话的模样,兰娟瞧着贺章那身量,牙一咬就凑了上去。
“贺章,你回来了。”
贺章顿了步子,拧眉认真看了她一眼。
兰娟一颗心提到嗓子眼里。
“你谁?”
没有什么起伏的语气,就是正经没想起来这个女人是谁。
“……”
含羞的笑卡在脸上,兰娟紧紧咬住嘴巴,又气又恼,眼泪一下涌了出来,回头瞪了贺艳艳一眼,气得跑了。
“诶,兰娟,你等等我,”贺艳艳巴巴追了出去。
林书颜看着跑走的人,摇摇头,看吧,说了也不听。
可别喜欢眼前的男人,那是女主的男人。
当然,也不是她家的。
“好了,书颜妹子你要的都称好了,”赵姐手脚麻利,一边看这边动静,一边还把东西都整好了。
十斤玉米面,五斤大米,两斤油,还有装酱油和米酒的玻璃罐也给装满了,整整齐齐放在柜台上。
贺章道:“再买点吧,省了再跑。”
也是,这么点东西,实在有点浪费贺章这么大的劳动力。
“行,赵姐,再给我十五斤大米,五斤面粉,五斤绿豆吧。”
供销社东西并不多,林书颜买了最基本的,有些东西还是跟村民换或者去集市买划算。
也不知道城里怎么样,什么时候想去一趟。
“咿,咿呀……”
福宝一直抱着林书颜的腿,跟个小鸡仔似得黏着她,林书颜弯腰把她抱了起来。
“哦,差点忘了给我们福宝买小礼物呢。”
礼物?
贺章听她说话,倒是新奇。
像这样的村子里,哪有礼物一说,逢年过节去别人家带上点东西,也只是人情往来。
她倒有心思给孩子买东西。
林书颜抱着福宝往另一边走去,橱柜里东西少得可怜,听说这供销社也是因为当时前面修路,才特许开在村里的,给修路的队伍提供便利。
后来修路队走了,就留在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