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2章 圣旨?不过废纸一张

    虽然担心苏子墨没有令牌会被太子怀疑,

    但,眼下萧宸的处境更加危险,姝玉犹豫了片刻,还是将令牌收了起来。

    她想了想,又补充道,“太子无论有什么要求,你都要答应下来,千万不要惹怒他。”

    “呵呵,你放心吧,”

    苏子墨笑着回道,“梳子哥为官这些年,怎么应付上官还是有些心得的。”

    “那我先走了,等我回宫,我们再见!”

    姝玉深吸了一口气,随后便坚定地站起身来。

    “好,你多加小心。”

    苏子墨收起脸上的笑容,仔细地帮姝玉整理了下有些凌乱的发丝,“莫要惊慌,不论遇到什么事,一定要冷静。”

    告别了苏子墨后,姝玉重新返回宫门。

    宫门口处,之前死去太监的血渍还尚未擦干净,守卫冷冰冰的视线,打量着来往的所有人。

    姝玉低着头,随出宫的队伍慢慢地向前走动着。

    终于,轮到她了。

    “令牌!”侍卫不耐烦地喝道。

    姝玉深深福礼,而后从袖中掏出苏子墨给她的令牌,递给守卫。

    守卫接过令牌,仔细地翻看着,虽然有苏子墨的保证,但姝玉的心脏还是开始剧烈地跳动,手心处也全是冷汗。

    随着守卫的眉头微微皱起,姝玉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你是哪个宫里的?出宫为何事?”

    终于,侍卫的眉头舒展开来,他将令牌还给姝玉,语气也平缓了许多。

    “大人,奴婢是在尚仪局当差,尚仪局司赞苏大人这几日在宫中暂住,奴婢出宫为苏大人取些衣物。”

    姝玉努力地平复了心神,略一思索后轻声道。

    “行了,出去吧。”

    侍卫点了点头,让开了道路。

    “多谢大人!”姝玉再次福了一礼。

    当她缓缓走出宫门,前方再没有其他人阻拦盘查后,姝玉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她终于离开皇宫了!

    姝玉站在熙熙攘攘的街市上,眼前的人群如潮水般涌动,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她一时有些恍惚。

    “这便是皇宫外吗,真想去四处看看啊!”

    姝玉心中暗想,但随即赶紧摇了摇头,将这个念头赶出脑海。

    见街上人们穿搭随意、布料粗糙,她心中一动,将头发随意挽了下,又将自己的衣服随意地挽起。她身上的宫服太过精致,有些过于扎眼了,她不想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随即,她便向人打听秦府的位置,快速向着秦府的方向进发。

    一路上,姝玉都有些提心吊胆的,生怕身后有人跟踪。

    终于,远远地看到了秦府的匾额,她的心中一喜,但随即又警惕起来。

    她小心地在四周转了转,确定没有隐藏的守备军后,她才快步来到大门前,敲响了大门。

    许是老天爷觉得她这一夜实在过于艰辛。

    当她拿出萧宸给她的玉佩后,秦府的仆人立刻辨认出这是当家主母的玉佩,随即便恭敬地将她带到府邸内宅,她也顺利见到了如今秦府的话事人——秦老太君。

    内宅中,

    丫鬟恭敬地将玉佩递到秦老太君手中,那玉佩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似有灵性一般。

    秦老太君端详良久,指尖轻轻摩挲着玉佩,眼眸渐渐变得深邃,似是穿越了时空的长河,见到那个风华正茂的女子。

    “这是宸儿他母亲的东西……”秦老太君轻声呢喃。

    “老太君,那女子还在外面等着呢。”丫鬟见老太君陷入沉思,轻声提醒道。

    秦老太君回过神来,急声道,“这是宸儿派来的人,快,带她进来。”

    姝玉有些忐忑地走进屋内,便见一位满头银发、面容慈祥的老太太拄着拐杖急切地迎了上来。

    秦老太君拉住她的手,眼中满是关切,“姑娘,你辛苦了。”

    看着秦老太君关切的眼神,姝玉不知怎么忽然想起了已故的祖母,这一路紧张不安的情绪一下子忽然释放出来,眼泪也刷地涌了出来。

    秦老太君似乎猜到了什么,对着丫鬟使了个眼色,丫鬟连忙退出屋子,将房门关了起来。

    “姑娘,不哭,”

    秦老太君掏出手帕为姝玉擦了擦眼泪,随后拉着她坐了下来,“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坐下来慢慢说,宫里出了什么事?”

    “老太君,我是姝玉,在宫中侍奉王爷,”

    姝玉有些不好意思地止住哭泣,接着一口气将自己已知的情况都说了出来,“太子谋逆,联合皇城的守备军混入了宫内,将皇上和王爷围困在了文华殿一带,王爷征得皇上同意,征调秦家军队救援……”

    说完,她将藏在内衣中的圣旨也掏出来,呈到秦老太君面前。

    不料,秦老太君随手接过圣旨放在桌上,压根没有看一眼的打算。

    沉默了片刻,秦老太君缓缓开口道,“我明白宸儿的意思,这确实是秦家再次崛起的机会。可是,如今这里只剩秦家的老弱妇孺在此看家护院,无法联系我秦家的军队。”

    “不能飞鸽传书召唤军队回来吗?”姝玉心急宫中的萧宸,着急道。

    “不可,军队调动不是儿戏,若是认真来说,即便是圣旨也无权调动军队,需要见到虎符方可。”秦老太君摇了摇头,解释道。

    虎符?

    姝玉顿时恍然大悟,对皇帝的小心思恨得牙根痒痒。

    秦家部队此次未见虎符擅自调动,如果皇帝将来严查,这就是罪证!

    难怪,秦老太君对圣旨不屑一顾,那根本就是张无用的废纸,还不如萧宸给她的玉佩有用!

    “老太君,那该怎么办?太子和王爷之间,可绝无半点缓和的余地啊!”姝玉焦急地问道。

    “别急,老身这就召集府中的家眷们商议对策,总能有些办法的。若实在不行,便组织附近的预备民兵队伍救出宸儿。”

    秦老太君叹了口气,随即立刻命丫鬟召集府内的家眷,集思广益。

    大堂内,得知宫内的情况后,众人皆是倒吸一口凉气,面面相觑之下,一时之间竟无人开口。

    “既如此,那便召集民兵……”

    失望之下,秦老太君正要下令,角落中却有一年轻的妇人怯怯地举起了手,

    “老太君,妾身实在思念自家弟弟,前几日偷偷与弟弟书信往来,弟弟说,他们这几日在附近的什百镇运送辎重,这几日可能会在那里歇脚。”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