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假戏真做
向南说的铿锵有力,余吉杭心里赞赏,但脸上却是冰冷如霜,厉声道:"我不看广告,只看疗效。我现在给你提两点要求,第一,妥善安排好采矿企业的生产经营,第二,保证企业员工的工资。
如果再有人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跑到我办公室反映,我第一个饶不了你向南。
"
"还有,你这个党委书记怎么干的?你看看月华都什么路,那还叫路吗?要想富,先修路,这个口号都喊了几十年了,月华怎么还是这种破路?"
向南有些无语,自己到月华来满打满算也不到一个月,这路破烂成这样能怨得了我啊?
不过自己是党委书记,人家又是一把手县长,大嘴吃小.嘴,骂自己也只能受着,连忙表态道:"关于道路的问题,镇里正计划有步骤的实施改造,能修的修,不能修的重建,逐步走出道路困境。
"
"还是那句话,我不要听口号,要看到实际的效果。
"
……
余吉杭到月华发飙的事情很快便传到了县委书记解文军的耳朵里,对此,解文军微微一笑,余吉杭这是演戏给自己看呢,但凡自己亲近的人,余吉杭都会发个难,雷声大雨点小,也就恶心自己一把而已。
许开华得到这个情况,心里也是有些担心,可是他虽然是政府办主任,但干的是辅助领导的工作,在领导面前还真没多少话语权,哪怕是想说向南几句好话,也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机会。
不过他大体知道余吉杭为什么向向南发飙,主要还是解文军对向南的肯定,触动了余吉杭,一个交流过来的副县长,居然还选起了边站起了队,这能不让余吉杭火大吗?
接到许开华电话的时候,向南其实也挺郁闷的,看得出来,余吉杭是真的在发火,说起来也是,事情闹到他办公室,他能不上火吗,再者,月华的路确实太差了,这一点他深有体会,谁让月华纯粹就是靠矿产撑起一片天的呢?
"向县长,其实这话不该我来说,你来绿柳时间很短,主要的工作是月华,我觉得你还是把精力放在月华比较好。
"
向南听得出许开华的言外之意,苦笑着道:"我的哥哥唉,你说的我何尝不明白,可我就是大海里的一叶扁舟,风起浪涌,我也只能随波逐流,我这条小船翻不翻,还不是取决于风浪吗?稍微大一点,我这船可就翻了。
"
"那你得明白,谁是风谁是浪。
"
"老哥,你提示下呗。
"
许开华苦笑着道:"我只能说余县长嫉恶如仇,为人正直。
"
向南就笑了:"月华以前发生过不少恶性.事件,可结果呢,恶人仍然逍遥法外,老实人仍然饱受欺凌,这是怎么个嫉恶如仇为人正直?"
"你说的是个别现象,余县长也有自己的难处。
"许开华语塞道。
向南又是一笑道:"老哥,不管怎么样,谢谢你的善意提醒,我会权衡好这其中的关系的,适当的时候,还请老哥在余县长那边多多美言,毕竟我这个做下属的,也没那个能耐跟领导直接叫板,很多时候,也不得不虚与委蛇地去周旋,不过从来没有忘记过初心。
"
打完电话,向南的心里有了一丝的安慰,至少收获了许开华这个朋友。
不过很快,他便将这些事情抛开了脑后,其实即使没有余吉杭发火,他也在考虑月华将来的发展方向,解决道路方面的问题。
路就像一个人的脸,路的好坏首先就决定着外人对地方的印象,如果连道路都破破烂烂坑坑洼洼,你说出个花来人家也不会相信你有多好的发展。
向南了解过,月华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只有有限的那么十来家企业,还是早期的企业,比如什么水泥制品厂、印刷厂之类的,而工业基础底子差都被月华矿藏的光环给笼罩了。
工业是发展永恒的主题,虽然向南知道自己在月华不可能会待太长的时间,但身在其位,必谋其政,就像玄阳一样,他要整治月华的乱象,纠正月华野蛮开采矿产资源这种饮鸠止渴的错误,把月华拨到一个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来。
"孙镇长,你分管工业有几年了,对于月华的工业发展有什么思路?"
孙梦瑶有些汗颜,这两年她虽然分管工业,其实是形同虚设,只不过财税任务什么的都由几个采石厂顶着,也没什么太大的压力,对于她这个年轻未婚的副镇长来说,这只是一项工作,一个职业,她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去开展就行,还真没有去考虑那么多。
被向南这么一问,孙梦瑶就有些说不上话来了。
向南笑了笑道:"我知道了。
孙镇长,大道理我就不多说了,我只是觉得我们这些当干部的,多少总得有点信仰,如果我们自己的思维都僵化了,尸位素餐浑浑噩噩地像一部机器似的被人推着往前走,那其他人更不会开拓进取了。
对于你我甚至于全体班子而言,大家都不是月华人,月华发展的好坏跟自己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谁会在乎?可是月华的老百姓在乎,在他们的心里有一杆秤,我们这些干部到底合不合格,他们的评判才是最准确的。
"
"可能我说的有点儿严重了,但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每到一个地方,是留下浓墨重彩还是蜻蜓点水,在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个选择,当然,谁都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在我们月华,到底有没有这种人,还需要观察,不过我希望你不是,因为你还年轻,当然,如果你当初参加公考,加入公务员队伍,仅仅只是一个职业的选择,就当我什么也没有说。
所以,刚刚我问你的,关于月华工业发展的思路问题,你过两天再给我答案。
"
"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