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不过哪种缘由都无所谓,二牛是老七的,说到底还是老七有福气。不等潘海给出回答,景明帝就踱步到窝在角落里的吉祥面前,居高临下打量着白猫,深深叹了口气。
怎么他养的肥猫那日就毫无异样?
吉祥叼着小鱼干茫然抬头。
一人一猫大眼瞪小眼好一会儿,吉祥努力咽下小鱼干转身走了,留下一个高傲的背影。
景明帝悻悻摸了摸鼻子。
罢了,二牛再好又不是他养的,只有吉祥是自家的。
不过以后二牛搬入东宫想见就方便了,或许可以在吉祥的窝旁边再搭一个狗窝,让吉祥沾沾灵气。
景明帝对二牛即将搬入东宫不由产生了深深的期待。
姜似在郁谨对外宣称好了之后去了宜宁侯府,应付完苏大舅等人,进了里室与宜宁侯老夫人叙话。
“太子好些了吧?”
“托外祖母的福,阿谨已经大好了。”
宜宁侯老夫人笑道:“太子福泽深厚,哪里是托我这老太婆的福。”
姜似抿了抿唇,轻叹道:“阿谨能成为太子,确实是有福之人,可再多的福气也挡不住有人躲在暗处一次次算计。”
宜宁侯老夫人脸色微变:“似儿,你这是什么意思?”
姜似决定开门见山,凝视着宜宁侯老夫人的眼睛问道:“外祖母,您该不会真的以为我与您打探往事只是好奇吧?”
宜宁侯老夫人眼神一闪。
姜似语气越发沉重:“本来不该说这些让长辈担心,可阿谨成了太子,稍一大意就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我只好实说了。钦天监把天狗吞日那日定为册立太子的吉日,这并非巧合,而是有人想把阿谨推入万劫不复之地。”
宜宁侯老夫人神色一震。
姜似垂眸苦笑:“我与阿谨夫妻一体,阿谨若出了事,我又怎可能置身事外?倘若只是我们二人也就罢了,可我们还有阿欢,还有您这些亲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外祖母,请您帮帮外孙女吧。”
宜宁侯老夫人脸上神情不断变化,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深深叹了口气:“你问吧。”
姜似心中一喜,立刻把琢磨许久的问题抛了出来:“我想知道外祖母与太后交恶的原因。”
【第806章
往事】
宜宁侯老夫人的眉梢不自觉动了动,深深看着姜似。
姜似轻轻咬了咬唇,心悬起来。
话说到这个份上,外祖母若还是不肯谈及往事,那她只好另寻出路了。
气氛凝滞了一瞬,宜宁侯老夫人终于开口:“我与太后算不上交恶。”
姜似一怔,目不转睛望着宜宁侯老夫人。
宜宁侯老夫人苦笑:“至少不是寻常那种因为发生了什么龌龊而疏远。”
姜似忍不住问:“可我听说外祖母与太后本是手帕交,亲密无间,后来怎么鲜少来往呢?”
难道只是因为太后进了宫不方便?
“亲密无间……”宜宁侯老夫人喃喃念着,神色有些古怪。
“外祖母?”姜似唯恐宜宁侯老夫人好不容易打开的话匣子再关上,不由喊了一声。
宜宁侯老夫人收回思绪,看着神情紧张的外孙女自嘲一笑:“问题就出在亲密无间上,可这件事说出来实在有些荒唐……”
姜似乖巧替宜宁侯老夫人捶腿,柔声道:“外祖母,您尽管说就是,反正又没有外人听见。”
宜宁侯老夫人微微点头,面上古怪更甚,说出一句石破天惊的话:“我觉得她仿佛换了一个人!”
姜似手一抖,用力咬唇不敢出声。
宜宁侯老夫人眼神迷蒙,陷入了回忆:“我与太后是手帕交,这份交情直到我出阁也没有变淡,那时太后时常来侯府做客。可不知从哪一日起我就觉得她有些不一样了,明明容貌、举止乃至习惯性的小动作都没有变化,可我就是有那种感觉,总觉得她不是她……”
宜宁侯老夫人脸色有些难看,定定望着姜似:“似儿,那种感觉你能理解么?”
姜似眸光微闪,没有吭声。
宜宁侯老夫人其实并不需要得到答案,深深叹了口气,继续道:“每每看着她,我就觉得明明是闺中密友的皮囊,里面的魂儿却不一样了,我甚至想她是不是如野史话本那些故事里所说被孤魂野鬼给占了身子吧……”
说到这,宜宁侯老夫人苦笑更浓:“那些离奇的事终究只是故事罢了,我觉得自己大概是魔怔了,才会生出这种稀奇古怪的念头。可这样的念头一起就无法打消,再面对着她时我心中只有恐惧,疏远也就自然而然了。”
“这么说,当时太后并不知道您的想法?”姜似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冷静问道。
宜宁侯老夫人摇头:“我当然不会说,这种想法太荒谬了,怎么能说出来。”
姜似理解点点头。
如果一个关系不错的朋友跑来问她是不是被孤魂野鬼附体了,她定会觉得这人有病。
宜宁侯老夫人爱怜抚了抚姜似的发,叹道:“如果不是你这丫头追问,外祖母定会把这事带进棺材里。”
让后辈知道她年轻时想法如此离经叛道,她不要面子的么?
姜似抬眸望着宜宁侯老夫人,正色问道:“外祖母,您有没有想过,或许您的感觉是对的呢?”
宜宁侯老夫人浑身一震,涩声道:“似儿,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外祖母恐怕不知,福清公主在宫中多次遭到暗害,每一次都与慈宁宫扯上关系,十四公主甚至因此丧了命。如果说这事与太后有关,可太后样样圆满,几乎没有不如意的事,让人完全想不出有何理由会与一个公主过不去。我百思不得其解,听了外祖母的话又有了新的想法——”
宜宁侯老夫人听姜似说起宫中的惊心动魄,不由心惊肉跳,忙问道:“什么想法?”
姜似抿了抿唇,语气沉沉道:“如果太后从一开始就不是真正的太后呢?那么如此处心积虑顶替真正太后进宫的人定然有所图谋,而且所图不小。这样一来,这些想不通的事就能解释了。”
宜宁侯老夫人满脸震惊:“太后不是太后,那她是谁?”
姜似沉默半晌,问道:“外祖母就没有发现一点蛛丝马迹?”
宜宁侯老夫人寻思许久,还是摇头:“只有感觉不对,且没过多久她就进宫了,从此几乎没有来往,顶多年节上外命妇进宫请安时见上一面,哪能发现什么。”
见太后这边问不出什么来,姜似话题一转:“我还听说当时有个异族女子住在侯府上?”
宜宁侯老夫人脸色微变,下意识绷紧身体。
姜似顿了顿,问道:“那位异族女子与太后之间发生过特别的事么?后来又去了哪里?”
宜宁侯老夫人深深看姜似一眼,彻底沉默下来。
姜似不敢催促,垂眸等待。
屋内光线不甚明亮,宜宁侯老夫人的声音听着有些虚无。
姜似听她一字字道:“其实,那位异族女子才是你的外祖母。”
姜似猛然睁大了眼睛,错愕望着宜宁侯老夫人。
对于她和阿桑容貌相似,她曾有过一些猜测,可听外祖母亲口说出这些心中还是难免掀起惊涛骇浪。
最艰难的话说出口,宜宁侯老夫人后面的话就顺畅多了:“那年我出门踏青遇险,幸被一名异族女子所救,见她孤身一人四处漂泊就带回了侯府小住……后来她结识了一名进京赶考的读书人,那名读书人落第后却不见了踪影,结果没过多久她发现有了身孕,生下一对孪生女儿。”
宜宁侯老夫人望着姜似叹了口气:“那对孪生姐妹中的一个就是你的母亲阿珂。”
“另一个呢?”
“不见了。”
“不见了?”
宜宁侯老夫人苦笑:“是啊,就在她生产之后的第二日她就不见了,随之不见的还有孪生姐妹中的姐姐,而妹妹被留在了侯府。那时我恰好要临盆,半个月后生下一女却不幸夭折,于是把她留下的女儿当了自己的女儿来抚养。”
女儿不涉及争爵位、争家产的问题,培养好了一副嫁妆嫁出去对家族来说是不错的助力,宜宁侯老夫人这样做不足为奇。
“外祖母,您知不知道她是哪里人?”
宜宁侯老夫人沉默一瞬道:“她应该是乌苗人。”
【第807章
猜测】
姜似从宜宁侯府离开后,宜宁侯老夫人把老宜宁侯叫了过来。
“似儿知道她外祖母的事了。”
老宜宁侯一愣,不悦道:“不是说这件事对谁都不提了,阿珂不在这么多年了,你和似儿说这些干什么?”
女儿才出生不久就夭折,他是真的把阿珂当亲生女儿看待,姜家兄妹在他心中就是嫡亲的外孙。
在老宜宁侯看来,宜宁侯老夫人把这秘密说出来就是没事找事。
宜宁侯老夫人叹口气:“似儿和湛儿他们不一样,她是当上太子妃的人,有些事知道了至少能有个准备,而不是蒙在鼓里将来被有心人钻了空子陷入被动。”
真正让她瞒不下去的原因,是外孙女对太后的惊人猜测。
太后如果从一开始进宫就不是太后,甚至带着大阴谋,那就太可怕了,她不能为了自己的秘密置大周社稷于不顾。
她是女子,是行将就木的老太婆,可她还是大周人。
老宜宁侯还有些想不通:“这件事当时只有咱们知晓,最多还有一些亲近的下人,这些年来那些下人都不在了,你瞎担心什么?”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到了似儿这个地位,宁可知道多了心烦也比一无所知强。老头子,你这么不高兴莫不是担心似儿以后对咱们疏远了?”
“谁担心了,似儿不是这种人。”老宜宁侯讪讪道。
宜宁侯老夫人笑了:“这不就是了,快别板着脸了,你永远都是似儿的外祖父。”
老宜宁侯脸上有些挂不住,嘀咕道:“都说了不是担心这个!”
姜似匆匆赶回燕王府,打发人去前院喊郁谨。
随着郁谨身份转变,王府属官事情极多,时常聚在书房议事。
“殿下,太子妃请您过去。”小厮元宝才不管里面议论得热火朝天,对着门口就喊道。
打断太子议事一点都不重要,耽误太子妃相请才是自寻死路。
这些宝贵经验他以后说不定能换银子呢。
郁谨迈着长腿快步走出书房,留下众人看向老长史。
老长史摸了摸鼻子,无奈道:“继续。”
看他干什么,看他有用的话他天天揽镜自照。
每当这时候,老长史就忍不住怀疑人生:这样的王爷怎么就当上太子了呢?
郁谨很快回了毓和苑,挨着姜似坐下喝了几口茶,揉揉眼角道:“正听得昏昏欲睡,可算解脱了。去宜宁侯府有收获么?”
“问出不少事。最重要的一件,外祖母说我真正的外祖母是乌苗人……”
听姜似说完,郁谨有些唏嘘:“原来你与圣女阿桑是表姐妹,难怪容貌相似。”
姜似还有些疑惑:“虽然我与阿桑的母亲是孪生姐妹,可我们这么像还是有些奇怪。”
没听说孪生姐妹的女儿还长得一样的。
郁谨想了想道:“我猜这与你们的特殊血脉有关。”
“你是说——”
“阿桑是乌苗圣女,可她生前并未完全掌握御蛊术,掌握这门奇术的是你。我在想,或许你才是天选圣女,而阿桑因为流淌着稀薄的圣女血脉在某种玄妙原因下与你生得酷似,这可能是上天对乌苗一族的考验,才诞生两位容貌酷似又有血脉关联的女孩儿……”
姜似静静听着郁谨的分析,轻声道:“大长老也曾有过这样的疑惑。”
如果她才是圣女,而阿桑不是,那么前世她与阿桑究竟算是谁占用了谁的身份?真是一笔糊涂账……
“至于太后,如果宜宁侯老夫人的感觉没有错,那她很可能在进宫之前就被人取代了,取代她的十有八九是乌苗人!阿似,你对乌苗的易容奇术应该有所了解,你说有没有这种可能?”
姜似不由点头:“假若两个人本就年龄相仿,脸型身段相似,以乌苗的易容之术完全能够以假乱真。”
郁谨摩挲着茶盏,神色凝重:“阿似,你有没有想过,你那位真正的外祖母很可能是这个李代桃僵计划的实施者。”
姜似眼帘颤了颤,一时无言。
郁谨握住姜似的手,分析道:“宜宁侯老夫人、异族女子、太后,她们三人在那个时期有了短暂交集,之后太后进宫,宜宁侯老夫人则觉得手帕交仿佛换了人,那么异族女子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如果阿似你是异族女子,出现在宜宁侯府的目的是什么?”
姜似良久才道:“如果我是带着李代桃僵计划接近外祖母的乌苗女,通过外祖母与准太子妃有了接触就能观察她的言行举止,从而使取代太后的人毫无破绽,顺利成为大周太子妃,继而成为皇后、太后——”
说到后来,一种大恐怖在姜似心头蔓延。
太后入宫是数十年前的事了,如果从那时候乌苗就开始布局,未免太可怕。
姜似用力握紧郁谨的手:“阿谨,你说乌苗到底图谋什么?总不会想颠覆大周万里江山。”
“如果是这样,太后要对付的就是父皇,而不是福清。”
“阿谨你莫忘了,让太后出手的除了福清,还有废太子。”
郁谨摇头:“乌苗想颠覆大周江山还是说不通,乌苗人虽有些神奇手段,可族人稀少,统治南疆十几个部族尚且吃力,颠覆大周江山对他们有何好处?一个人或许可以抛开利益,可站到一个部族的层面上为的必然是利益。他们的目的或许还是与圣女有关,要知道乌苗这些年的危机就出在圣女空缺上。”
姜似点头赞同,蹙眉道:“猜测乌苗的目的还可以放一放,当务之急是揭穿太后底细,让她不再兴风作浪。”
太后借刀害死了废太子,又屡次对福清公主下手,而今阿谨成了太子,有天狗吞日的算计在先,太后以后下手的目标显然是他们。
无论坐以待毙还是见招拆招都不是她想要的,她要的是主动出击解决大患。
“证据呢?”郁谨叹气,“太后被李代桃僵完全是咱们根据宜宁侯老夫人的感觉做出的猜测,更重要的是太后在进宫之前就换了人,对父皇乃至所有与太后打过交道的人来说,她一直是那个太后,从未变过。”
【第808章
召见】
一个入宫几十年,熬死了先皇和一群太妃稳稳当当坐着太后位子的女人,跑到被她抚养成人的皇上面前说这个太后是假的,这已经不是简单作死了,这是作大死!
郁谨摩挲着茶盏,语气微沉:“更重要的是我们根本不可能从太后的家族寻找突破。”
比起跑到景明帝面前说太后是假的,跑到太后家族说太后是假的更荒唐。
太后双亲早已不在人世,当年连父母都没察觉异样,更遑论别人。甚至可以说就算父母察觉到女儿换了人,为了家族利益也会守口如瓶。
一个铁板钉钉的太子妃,不管真假,对太后家族来说一定是真的。
到了现在,太后家族正是得享太后恩泽的时候,除非疯了才会站出来。
“这件事的突破口还是要落在乌苗那里。”郁谨道。
姜似目光投向南方,喃喃道:“大长老曾说,多年前阿桑的外祖母带回一个女婴,便是阿桑的母亲。阿桑的外祖母从此再未离开过乌苗,直到过世。”
阿桑的外祖母,也是她的外祖母。
“真相除了阿桑的外祖母,恐怕就只有乌苗大长老最清楚。可乌苗怎么会承认把大周太后李代桃僵?真要承认了,父皇就是再好的脾气也会与乌苗不死不休。”姜似分析完,一咬唇,“无论如何,还是要试一试。”
到现在已经不是他们自身安危问题,而是关乎大周数百年江山社稷。
姜似从暗格取出一枚小小的令牌,正是乌苗的圣女令。
她把圣女令交给阿蛮,低低吩咐一番。
阿蛮领命而去。
不出半日,一名模样寻常的婆子从燕王府角门走进去。
“见过圣女。”与姜似相见后,婆子忙行礼。
姜似打量着婆子,微微一笑:“花长老,咱们有些日子未见了。”
花长老微弯的腰直起来,笑道:“还以为短期内没有与您相见的机会。”
姜似从乌苗离开后,花长老就奉大长老的命令再次来到京城,以全新的样貌与身份留下来,为的就是方便与姜似联系。
对乌苗来说,姜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姜似回道:“我也是这么以为。”
尽管现在知道自己身上流淌着稀薄的乌苗血脉,可对她来说,她就是大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