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云雀扁扁嘴,顽皮一笑:“奴给公公也买了驴肉火烧,还热腾腾的呢。”胡马摇头笑道:“咱家素来不吃这些重荤腥的东西,姑娘留着自己用吧。”
说罢这话,胡马垂眸,看向睦儿,柔声打商量:“小木头是最懂事的皇子,你先回家睡觉觉,老奴保证,明晚上一定来看你好不好?”
“不要。”
睦儿委屈不已。
“那这样好不好?”
胡马忙笑道:“老奴明儿从御马监挑匹小马驹,给您牵来,等过两年小木头长大了,就能骑啦。”
“小马。”
睦儿似懂非懂,手指戳着胡马的侧脸,嘤嘤笑。
忽然,这小子指向我腰间系着的荷包,眨着眼,对我说:“要那个。”
“要这个呀。”
我忙将这个荷包解下,递给睦儿,同时给乳娘使眼色,趁他听话高兴的时候把他抱走。
谁知这小子打开荷包,从里面抓出一块小排骨,递到胡马嘴里,笑道:“大伴吃。”
我一愣,轻拍了下睦儿的屁股,笑骂:“你小子倒精,什么时候偷的肉?居然还藏在娘亲的荷包里,哎呦呦,瞧着手法如此娴熟,以前藏了不少回吧。”
睦儿羞涩一笑,小脸埋进胡马身上,居然不好意思起来。
而胡马显然目中含泪,嚼着那块早都冷了的排骨,声音有些哽咽,柔声笑道:“老奴多谢小皇子赏肉,这辈子都值了。”
正在此时,街道尽头响起阵急促的马蹄声。
很快,我就瞧见策马而来的是胡马的干儿子蔡居,这蔡居其实只比胡马小三岁,生的倒白净伶俐。
行至三丈之外,蔡居猛勒住黄马,跃下马,从怀里掏出腰牌给侍卫看,得到放行准许后,小跑到我们跟前,先恭敬地给我行礼,随后躬身立在胡马跟前,喘着气,不急不缓道:“公公,宫里出事儿了,陛下发了好大的火,让老奴赶紧宣您回去呢。”
“出什么事了?”
我忙皱眉问。
“回娘娘,好像是宝婕妤。”
蔡居给我见礼,笑道:“这会儿宝小主宫里围得水泄不通,奴也打探不到发生了何事。”
我心里一咯噔,记得今儿在御花园见到了宝婕妤,瞧着是往坤宁宫的方向去了,大抵,宝婕妤又生事了吧。
我摇头冷笑,让乳娘和嬷嬷们强把睦儿抱走,不理会这小子哭闹,忙对胡马笑道:“既如此,公公快回去伺候陛下吧,顺便叫陛下放心,本宫这边一切都好。”
“是。”
胡马给我见了一礼,担忧地看了眼睦儿,坐上马车,带着蔡居回去了。
我也扶着后腰,同云雀和一众宫人们回府了。
……
今儿在宫里提心吊胆了一整日,难免有些累,匆匆沐浴更衣,喝了安胎药后,我便睡下了。
可心里隐隐不安得很,总觉得会发生什么事,再加上身上热,肚子里的两个小人动得欢快,闹得我根本睡不着,我索性起床,吩咐嬷嬷,去给我做几个小菜来,再将云雀买的驴肉火烧热一下。
我原以为心里装着事,会吃不了多少,没想到眨眼间就风卷残云地吃了大半。
我一边喝着燕窝粥,一边盘算,该怎么让燕娇把给老陈的信带走呢?缝在肚兜里?不行,本就是用眉笔写的,若是被香汗浸湿,岂不是把字迹都弄模糊了。
正在我乱想间,忽然听见外头传来上夜嬷嬷敲门的声音:“启禀娘娘,御史台孙大人求见。”
“四姐夫”
我一愣,他怎么会来?
为了避嫌,他一次都没来过我这里,而且这是晚上,他一个外臣更不能来拜见我。
难道是四姐和恭哥儿出事了?
还是牧言出事了?
“快宣,让孙大人在外院的花厅等着,本宫更衣后就来。”
我忙起身,让云雀和侍女帮我穿衣,拾掇好后,就带着宫人们匆匆出门。
内府大,而我白日里又走多了,难免腿脚浮肿,便坐着藤轿往外院赶。
虽说一行十几个人看护,府中各处都悬挂着灯笼,时不时还有女卫军守夜行过,但冷风吹来,猛地瞧向漆黑之处,难免让人心底发憷。
约莫一刻钟,我就行到了外院。
外院是太监和家中侍卫所居之处,此时花厅亮亮堂堂,院里守着我府里的太监和四姐夫的心腹侍从。而四姐夫穿着官服、戴着官帽立在花厅正门口,皱着眉头来回踱步,他瞧见我来了,忙小跑着过来,跪下给我行礼:
“臣孙储心,叩拜元妃娘娘万安。”
“四姐夫……”
我忙轻咳了两声,忙虚扶起他:“孙大人快请起。”
过去我无名无分,叫他姐夫,而今我是元妃,自然得守着礼改口。
“孙大人怎么这么晚来?可是家中出事了?”
孙御史暗暗给我使了个眼色。
我会意,率先走进花厅,嘱咐心腹嬷嬷们:“守好宅院,去给孙大人沏壶正山小种来。”
说话间,我扶着后腰走进花厅,坐到最上首。
抬眼瞧去,孙御史也紧跟着走进来,他立在原地,没得到我的“恩准”,未敢坐下。
“大人快坐。”
我下巴努向下边的四方扶手椅,示意云雀,将果子端给孙御史。
“臣谢娘娘赐座。”
孙御史坐下后,仍紧蹙着眉头。
“到底怎么了?”
我也顾不上喝茶,紧张地心咚咚直跳,忙问:“可是四姐出了事?”
“娘娘放心,臣家中一切都好。”
孙御史沉吟了片刻,环视了圈花厅立着的女卫军和七八个嬷嬷太监们。
我忙道:“你们都下去,只留两三个伺候便是。”
等人都走后,孙御史端起茶,猛灌了数口,面色严肃,看向我:“娘娘,今夜宫里来人宣陛下口谕,着臣立马进宫面圣,来的蔡居公公,说宫里的宝婕妤娘娘小产,命悬一线。蔡公公还说,臣入宫时正好能路过娘娘的府邸,陛下说娘娘今儿动了胎气,叫臣过来探望下您,娘娘,您、您身子可好?”
“本宫一切都好啊。”
我恍然笑道:“本宫记起了,今晚上睦儿把我的肚子当成了藤球,用力拍了一下,不过没事,已经让杜老仔细瞧过了,一切都好。”
我心里甜滋滋的,手抚着大肚子:“本宫直到今儿才知道,原来腹中怀了双生子,杜老今儿在坤宁宫直言,说这两个可能都是男孩儿。”
四姐夫听见这话,眼里也是惊喜,眼角眉梢的高兴遮掩不住,忙起身行礼,含泪笑道:“上苍眷顾娘娘啊,臣、臣真是,哎,请娘娘恕臣失仪了。”
“大人快坐。”
我忙笑道:“我就说,我这肚子怎么比上次怀孕时还大。”
见了家人,我不免唠叨了些,猛地记起四姐夫方才说的那番话。
我皱起眉头,将茶盏放下,轻声道:“怎么,宝婕妤又怀了?不对不对,又小产了”
我越来越疑惑:“不对啊,宫嫔小产,陛下宣外臣进宫何意?没道理啊。”
“不止宣了臣。”
孙御史正襟危坐起来:“臣方才过来时,瞧见了刑部尚书梅大人的车驾,前头也有个公公引着呢,似乎是往宫里走。”
“怎么回事。”
我心里的不安越来越重,今儿听宝婕妤的话,她似乎知道自己不可能怀孕……怎么就莫名其妙小产了。
“娘娘。”
孙御史打断我的沉思,沉声道:“陛下既叫臣先来您这里,想来是让娘娘给臣说些事,敢问娘娘,今日您进宫,可是发生了大事?”
“没有啊。”
我摇摇头,皱眉道:“今儿进宫叩拜皇后,我一切都按着礼数来,磕头、敬茶一桩都没少,殿里当时还有记录后妃起居注的女舍人,可谁都别想揪出我的错儿来。”
我手按了下发痛的太阳穴,忙道:“若说有事,那也不打紧,不过是萝茵公主心系母亲,和睦儿打了一架,睦儿把公主的头发揪掉一撮,可后头陛下也未生气,说不过姐弟俩打架拌嘴,小事罢了。”
“听着仿佛没什么。”
孙御史起身,在花厅来回踱步,忽然停下,扭头看我,问:“娘娘仔细想想,还发生了什么?与宝婕妤有关的。”
我细思了片刻:“今儿本宫走的时候,皇后郁结于心,吐了口血,可太医诊断,说她是中了暑气,好生休养便是。后头我同贵妃在御花园散步,正巧看见宝婕妤带着宫人嬷嬷往皇后宫里走,那妇人嘴里唠唠叨叨,说什么不敢想陛下的恩宠、也不奢望能怀龙裔,只想给她儿子陵儿挣个爵位。”
我喝了口茶,接着道:“后头本宫同贵妃也没理会她,行至游廊上观皇宫之景。不防头瞧见皇后的家嫂林氏追萝茵公主,那两人言语间有提到宝婕妤,说宝婕妤又到坤宁宫聒噪,惹得皇后不得安生。”
“嗯。”
孙御史连连点头,再次在花厅踱步,他眉头几乎拧成了个疙瘩,忽然问:“娘娘,陛下之前可有跟您说过有关皇后的事,您再想想。”
我冥思苦想:“本宫封元妃后,因胎气不稳,并不太想见皇后,可陛下笑着说,还是见吧,见一次就少一次……”
我心里猛一咯噔,隐隐有了答案。
孙御史怔住,低头杵在原地,口里喃喃自语,想了许久,忽然眼前一亮,皱眉:“陛下素来是谋定而后动的人,凡事不会明言,既叫臣来给娘娘请安……”
说到这儿,孙御史转身,朝宫里的方向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沉声道:“臣明白了。”
“怎么说?”
我身子不禁前倾,心紧张地咚咚直跳。
孙御史转身,对我躬身道:“娘娘,臣瞅着天上乌云密布,方才隐隐传来几声雷鸣,怕是要变天了,您夜里务必要关好门户,免得着凉。”
说罢这话,孙御史直直地看向我,眉头拧成了个疙瘩,用嘴型说了两个字:废后。
第126章
下红
再也不能生育
四姐夫和我说了几句话,
就匆匆离开了。
我返回到绣房里,坐在书桌前久久不能平静,废后?这么快?李昭怎么没给我透露一星半点,
今儿还让我入宫拜见皇后,
甚至萝茵和睦儿打架之后,他还亲自去了趟坤宁宫探望素卿。
若说变故,
恐怕还是出在宝婕妤身上,好端端的,
她怎么会突然小产。
此时,
天空隐隐传来一两声闷雷,
将我吓了一跳。
我抓住桌子起身,
端着烛台走到纱窗跟前,轻推开往外看,
门外守着值夜女卫军和守夜的嬷嬷,妖风忽起,将院中的树叶吹得飒飒作响,
更将花瓣卷得飞上半空……天上一道鲜红闪子划过,紧接着炸雷响彻云霄,
豆大的雨点子倏忽而至。
我的心也被吓得随之咯噔了一下,
手中的豆油小灯亦被风吹灭。
此时,
守夜的嬷嬷察觉到我立在窗边,
忙小跑着过来,
柔声问:“娘娘起来了?可是要喝热水?还是身子不适?”
“本宫无事。”
我将灯盏放在窗台上,
皱眉道:“打雷了,
你们待会儿过去瞧一下睦儿,他若是害怕,就抱过来。”
说罢这话,
我将窗子合住,慢悠悠地返回到书桌前。
心里实在是烦,我从锦盒里取出朱九龄从前赠予的那卷手抄《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又裁了一沓宣纸,将蜡烛挑亮些,坐下抄经静心。
抄了几行后,竟将字写歪了,我揉掉纸重新抄,可总不能静下来,最后,我将藏在裹胸里的那两方丝帕拿出来,铺平在桌上。
低头一看,我身上的冷汗热汗早都将帕子弄得微潮,字迹有些都看不清了。
我打算将信重抄一遍,可猛地察觉到,局势如今正在变化。
譬如张达齐,这个人我还需要老陈帮我调查么?再譬如李璋,我还需要提防么?
外头风雨大作,雨点子噼里啪啦地砸在门窗上,我将帕子点燃,扔进铜盆里,烧焦羽毛味登时蹿上来,弄得我恶心的不行。
正在此时,肚子两个小人动的频繁,有些疼,我压根不敢再耗神想这些事,忙高声喊人,去把外院住的姜太医找来。
没一会儿,太医就过来给我请脉,说:无事,吃一剂安胎药便好,再点上些能凝神静气的香蜜,千叮咛万嘱咐,娘娘如今可不能忧思过度,更不能熬夜了。
姜太医诊完后,我还是放心不下,让人去杜府将杜老请过来,再帮我瞧瞧。
约莫一个时辰后,宫人来报,说杜家的两位太医都连夜进宫了,到现在还未回来。
这事闹大了?
一个宝婕妤,竟能劳烦杜老父子出手?
如若废后,张家会不会狗急跳墙,将我母子扯进去搅浑水?
我该如何应对?
谁知只要一想,肚子就疼。
为了腹中两个孩子的平安,我也不敢再耗神琢磨这里头的关窍,莫怕莫怕,若要咬我,我前头有四姐夫孙储心和前夫梅濂顶着,更何况还有李昭呢。
我就在这种忧思重重之下,艰难入睡。
梦里也乱糟糟的,一会儿梦见十六岁时和素卿一起劈线做刺绣,一会儿梦见素卿拿着尖刀划开我的肚子,狰狞地叫嚣着,说要剪断我儿子的头,可谁知一照镜子,竟发现我的脸变成了宝婕妤。
那么我到底是谁?
妍华还是春旭?
双腿狠蹬了下,我醒来了,下意识去摸肚子,仍高高耸起,两个小人也安静得很,不再闹腾。
扭头看去,天已经大亮,但瞧着纱窗灰沉沉的,仍能听见雨声。
屋里已经静立了好几个嬷嬷和宫婢,端着热汤和漱口的茶水,见我醒来了,忙过来伺候我洗漱穿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