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2章

    等到纸槽中的浆水都被捞出。

    衙署的人上前提点,李管事这才发现了李佑。

    “这是殿前司指挥使李佑大人。”

    李管事等人忙上前行礼。

    李佑看着李管事:“你们在做什么?”

    李管事还没有从惊诧中回过神,脑子里并不太清明,他下意识地道:“听宋大人的吩咐,试用新的滑水方子。”

    李佑望着那些竹幂子:“可成了?”

    李管事下意识地摇头:“还没做完,不过……应该不同。”

    不但不同,而且很不同,大家都想看看做出的纸会是什么样子。

    李佑道:“你们继续做,我去外面等着。”免得扰乱他们的精神。

    李管事吩咐其他人继续盯着做纸,他则陪着李佑走出屋子。

    出了门,李佑看向造纸坊院子中站着的陈家村村民。

    这些百姓无一不是身形单薄,穿着破烂。

    李佑想到这一路见到许多饥民的尸身,不禁心头一闷,从前朝覆灭开始到现在过去了几十年,战事不知何时才能停歇。

    “是他们送来的药材?”李佑问道。

    李管事回话:“就是他们,不过献新方的是个小姑娘。”

    “哦?”李佑有些意外。

    李管事道:“那小姑娘带着人还在做滑水。”

    李佑十分好奇:“带我过去瞧瞧。”

    ……

    宋羡巡营回城,就看到常悦的人迎过来。

    “大爷,谢大小姐去了造纸坊,李佑大人也在那里。”

    第二十四章

    债主满意

    宋羡一路去造纸作坊,跟着宋羡一起出城的程彦昭也紧随其后。

    程彦昭觉得奇怪,这谢大小姐是哪一个?造纸作坊又是怎么了?

    一直被缠在战事上的宋羡,什么时候分心在这些上面了?

    宋羡在造纸作坊前下马,大步走了进去。

    造纸作坊内管事和工头带着人忙碌着。

    见到宋羡前来,管事忙迎上前报喜:“捞纸很顺利,那姑娘说用这种药材做的滑水,湿纸可以堆放在一起,我们也在试是否可行。”

    管事说完这些接着道:“李佑大人也在等着看。”

    不远处的屋子里隐约传来说话的声音,宋羡循声看去,仔细听过去,能分辨出少女清澈的声音。

    屋子里,李佑和谢良辰都坐在小杌子上。

    谢良辰手中拿着杨桃藤的根,李佑手中的则是一截用来做滑水的杆。

    谢良辰道:“本来我是不敢来献方的,我一个小民,说的话不一定有人相信。”

    李佑听谢良辰讲了做滑水的法子,很喜欢听这个聪明又腼腆的小姑娘说话。

    李佑道:“那是为何又让人改了主意?”

    谢良辰笑道:“因为宋将军。”说着这话时,她眼睛微亮,脸上的神情又是钦佩又是敬重。

    李佑惊讶:“你说的是”

    “宋羡将军,”谢良辰说着去看陈老太太,“我外祖母和村子里的人都见过宋将军,辽人来犯的时候,是宋将军带兵护住了村子。

    我们看到宋将军进了造纸坊,这才一起跟着前来,外祖母说宋将军待人亲和,愿意听我们说话。”

    陈老太太脸上笑,心中却紧张,哎呦,外孙女骗起人来可比谁都厉害。

    她们哪里看到宋将军进造纸坊了,分明是外孙女买完东西,直接溜达过来的。

    在此之前,外孙女都不知道宋羡是谁。

    李佑听说宋羡骁勇善战,也有人向皇上告密说,宋羡心狠手辣,为人刻薄,甚至为夺兵马暗中谋害其父。

    这次来到镇州,见到那些被宋羡拿办的官员和商贾,李佑就觉得那些话可能不实,听陈家村的人这样一说,他心中对宋羡的看法就更为不同。

    “我们来之前,宋将军仔细问过我,那方子从何而来,我是怎么知晓的?”谢良辰道,“我从小被人伢子拐走卖去了南方,后来被人买来收养,家人找到我时,我因为采药跌下山伤到了头,从前许多事都记不清了,只是隐约记得有人让我背方子,背药材和药理。

    这些定然都是收养我的人教的。”

    似这样的事,李佑听过许多,也看过许多,世道不稳,最可怜的就是百姓。

    李佑道:“收养你的人呢?”

    谢良辰抿了抿嘴唇:“时疫时,他们去施药治病,后来也被传上了,只有我活了下来。”

    陈子庚伸手拉住谢良辰的手。

    陈老太太用手背抹了抹眼睛。

    李佑看着这祖孙三人,不禁叹了口气:“往后北疆安稳了,一切都会好起来。”

    谢良辰抬起眼睛:“宋将军也这样讲,将军还说如果这方子好用,就让我们送药材来纸坊,纸坊会给我们银钱,就算方子不行,他也会想法子让我们都吃饱饭,不会再有人饿死。”

    李佑看着小姑娘那双清亮的眼眸,心底有种难言的愧疚。

    大齐建朝十六年了,许多地方依旧战乱不断,与前朝相比远远不如,大齐的疆土是越来越大了,皇上的心思也都在征战天下上,百姓的处境不知何时才能有所改变。

    “李大人。”一个略微低沉的声音传来。

    李佑转头瞧见了站在门口的宋羡。

    李佑还没说话,就瞧见谢家那小姑娘先一步到了宋羡面前。

    “宋将军,我们的滑水做出来了,您来看看。”

    陈子庚仔细看着阿姐,阿姐此时的神情,比见到那些大蛤蟆还要欢喜。

    昨日他没帮上忙,今日他不能再这样傻站着。

    宋将军虽然神情冰冷,但是与蛤蟆相比,还是容易接受些。

    陈子庚想到这里,抿了抿嘴唇也跟了过去,他看到阿姐那无处安放的手,咬咬牙替阿姐捉住了宋羡的衣袍。

    陈老太太见到外孙女和孙子这模样,心里咯噔一下。

    外孙女绝不会白白夸人,莫非是这次的方子不好用?

    想到这里,她哪里还能坐得住。

    “宋将军,您可来了。”

    陈老太太伸手护住了外孙女和孙子,万一有什么事,她推走俩小的,她来认错。

    陈咏胜,陈玉儿等人见状也都纷纷上前,虽然陈咏胜不知道为何大娘一家会与宋将军如此熟络。

    这样的场面别说李佑,就连程彦昭也没见过。

    程彦昭想不通,宋羡什么时候这样和蔼可亲了?

    宋羡被祖孙三人拉着去看了滑水,又看了看陈家村村民们采来的药材。

    谢良辰尽量忽略宋羡看向她时,那两道低沉的目光,努力保持着微笑,终于她看到债主薄唇开启说了两个字:“不错。”

    谢良辰不失时机地道:“我会努力做好,不枉费宋将军的信任。”

    她的努力,宋羡看到也听到了。

    宋羡走向李佑:“让大人见笑了。”

    宋羡脸上的神情看起来似是柔和了一些。

    李佑道:“这是大事。”

    宋羡接着道:“纸还没做好,我陪着大人回衙门等着。”

    李佑颔首,他也想问问宋羡,看宋羡心中对于整饬北疆是否有其他思量。

    谢良辰等人躬身行礼,将宋羡和李佑送出了门。

    转过头,陈咏胜立即道:“大娘,宋将军因为这方子还找过你们?”

    “唔,”陈老太太应了一声,瞥向外孙女,“你问辰丫头吧!”

    可能是做梦找过吧!交情也是做梦时有的。

    陈老太太说完捂了捂胸口,她早晚要被辰丫头吓死。

    谢良辰还没与陈咏胜说话,就看到一个高大的人影又走进来,紧接着谢良辰面前多了块帕子。

    谢良辰抬起头对上了程彦昭。

    程彦昭将帕子又向前送了送:“擦擦脸,我有几句话想问你。”

    谢良辰为了遮掩容貌,出门前在自己脸上抹了些草灰和黄泥,看起来又黑又脏。

    第二十五章

    离她远点

    容貌太过出挑,在外行走难免引来些不必要的麻烦。

    谢良辰自然不会接下程彦昭的帕子。

    “我……自己擦。”谢良辰抬起胳膊,用袖子胡乱地在脸上抹了两把,脸上的脏污半点没擦掉。

    但却不妨碍她露出明媚的笑容,一双清亮的眼睛望着程彦昭:“您是纸坊的管事?”

    程彦昭道:“我是宋将军身边的人。”

    听到“宋将军”几个字,程彦昭发现眼前的小姑娘眼睛更亮了些。

    谢良辰打起十二分精神:“宋将军有什么事要吩咐吗?”

    程彦昭虽然依旧没有看清这小姑娘的真容,不过对比一下她的身形,他能确定这位谢大小姐就是那晚出入宋羡院子的“厨娘”。

    因为那晚是常悦护着“厨娘”离开,今日常悦的人又出现在纸坊中。

    宋羡安排常悦去办的事,应该就是这一桩。

    在她如此质朴的目光下,程彦昭不好意思开口再问,多说一句都好像在为难这小姑娘。

    找这么个小姑娘做事,程彦昭总觉得不是宋羡的作风,他还是去问问宋羡,这小姑娘看着怪可怜的。

    程彦昭道:“你们辛苦了,只要将事情做好,衙门会有赏赐。”

    谢良辰虽然想要那些赏赐,不过她更明白一个道理,除了“债主”的好意,谁的都不能收。

    债主前两日说了,只准她市价卖药。

    谢良辰忙摆手:“方子能用的话,我们也不要银钱,只希望能采药送来纸坊。”

    程彦昭道:“以后纸坊只收你们送来的草药?”

    谢良辰惊讶之后忙摇头:“哪里会这样……草药山中都是,谁都能采,我只是怕作坊只收药商的。大人放心,我们懂这药材,定会采最好的送来。”

    陈子庚看准时机,热情地将手中的杨桃藤向程彦昭怀中塞,自己也挤进到了谢良辰和程彦昭中间,将两个人隔开。

    陈子庚仰着小脸:“大人您看,这就是最好的药材。”

    程彦昭手中被塞了药材,正不知道说些什么,就听纸坊管事道:“纸揭出来了。”

    程彦昭转头看了一眼,刚好看到去而复返的常安。

    常安道:“程二爷,我家大爷让您拿着纸去衙署。”

    听到这话,不止是程彦昭,纸坊里其他人,连同陈老太太、陈咏胜在内都忙着出去查看。

    “阿姐,”陈子庚趁乱低声道,“你是不是怕宋将军?”

    谢良辰看阿弟:“为什么这样说?”

    陈子庚道:“阿姐笑得那么开心,要么是真心喜欢,要么就是在赔小心,阿姐之前又不认识宋将军。”

    所以只能是后者。

    谢良辰伸手撸了撸陈子庚的耳朵,想要遮掩过去:“想得太多,个子会长不高。”

    “阿姐为什么怕宋将军?”陈子庚紧追不舍地问。

    谢良辰道:“身边带着那么多人,腰间又是刀又是剑的,当然骇人。”

    “阿姐不用怕,”陈子庚拉住谢良辰的手,“宋将军打辽人,还用我们的方子,该是个好官。”

    谢良辰点头,阿弟年纪那么小,就要这般操心,她有一点情绪波动,阿弟都能看出来,所以前世她即便掌握部分苏家的商队,阿弟也知晓她不欢喜,想要将她从苏家接出来。

    宋羡是好人。

    他帮她为阿弟报仇,这件事她会一直记得。

    但宋羡更是只老虎,随时都能要了她的命。

    趁着老虎被群狼环伺时,她多找机会帮帮忙,将摸老虎屁股这件事早些揭过,她会更加感激宋羡。

    为宋羡立长生牌位,当列祖列宗一样,日夜祭拜都行。

    谢良辰脑子一抽,眼前忽然闪过个情景,宋羡坐在主位上,她下跪祭拜:宋将军大恩难报,从今往后愿拜恩公为义父……

    谢良辰被自己的心思吓得汗毛竖立,糊弄宋羡哪有那么容易,翅膀没硬之前,她也只能勤勤恳恳还债。

    ……

    刚揭出来的湿纸被李佑小心翼翼地撑在手中查看。

    纸张均匀细腻。

    李佑满意地点头:“湿纸摞在一起不粘?”

    纸坊李管事道:“不粘。”

    李佑看向李管事:“可买下了这方子?”

    李管事忙道:“那位谢大小姐已经将做滑水的法子教了我们,只希望日后纸坊能收他们采来的药材。”

    李佑心头一动:“以后纸坊里用的药材,全都要他们来送?”商贾惯会用这样的手段,卖药方只是一笔银钱,源源不断地送药材才是长久的买卖。

    李管事道:“不是。小的问过了,那些村民没有别的思量,只想采药卖到纸坊中,他们会这样说是怕我们只收药商的药材。”

    李佑一怔,然后叹口气:“还是百姓敦厚,换做那些商贾,只怕早就想好如何获利。”

    宋羡听到这里抬起眼睛:“既然献了方子,朝廷也不能不赏,不如送些米粮去陈家村。”

    李佑眼前浮现出那些村民的模样,一个个骨瘦如柴,他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米粮。

    李佑颔首:“本就是宋将军找到的造纸新方,这桩事也该交给宋将军去办。”

    说完这些,李佑又将目光落于那张湿纸上:“让纸坊将纸快些烘干,我要让人送上京城呈给圣上。”

    宋羡等到李佑将纸放下,这才道:“李大人刚到镇州,不如由我引路去周围看看。”

    李佑欣然应承:“最好不过。”

    宋羡知道李佑为何会来到北疆,就像他与宋启正说的那样,为的是节度使之位。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