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8章

    6

    22

    、99

    8

    22

    、99

    10

    23……

    以此类推,基本隔两个月一次,多数为22日,鲜少提前或推后。

    右边是长长的名单:赵婷、吴妹儿、陈小佳……

    “这应该是福尔岱的聚会名单,只记了女性,没有男的。”

    老四眼力不错,伸手一指:“拉到最下面看看。”

    列表终止时间为去年2月,吻合福山岱的口供。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去年到今年,在数行空白之后,再次出现记录。

    时间:02

    12

    22

    名单:?

    没有名字。

    “福尔岱想再次举办宴会。”

    不难想到:“不过隔了这么长一段时间,没办法立刻确定名单。”

    “那他会去找谁?”

    小六抬头,打牙缝里挤出一个名字:“吴友兴!”

    “那些被折磨的女人提到过这个名字,他就是帮福尔岱物色受害者的中间人!”

    换言之,吴友兴很可能是最后见过福尔岱的人。

    入手点有了,再拖下去不方便下山,蒋深果断决定:“做好取证,十分钟后收队,下山。”

    “是!”

    小六像个新兵蛋子,慷慨激昂应着声,脑海里涌现一个词:报应。

    福山岱这种混蛋,肯定没有想到,在这场他心心念念、时隔将近两年的聚会举办之前,他自己先送了命!

    *

    从浪漫港江滨别墅,到A市出福家山别墅;从福尔岱到聚会,到名单,再到吴家兴。

    本以为案件线索明晰,理应柳暗花明。

    谁能想到,经过4时的极限调查,案子反而走进死胡同。

    ——

    据统计,在1999年至2001年间,福尔岱共举办过13次聚会,名单上共有98个姓名。

    即共有98名女性自愿、或被迫参加聚会。

    此次案件波及范围之广,以年龄、长相等条件大致排查,光在A市内登记过、同名同姓的女性就有近五百个。

    也就是说,想要找出所有受害人指证福尔岱、或是调查杀人嫌疑,都是不切实际的妄想。

    当然,还有吴友兴。

    吴友兴,男,46岁,五年前来到A市生活,期间一直作为福尔岱名下娱乐场所的管理人生活。

    这是表面信息。

    当专案组与其户籍地方公安局联系时,意外挖出更深的身份信息:

    吴友兴,原名吴家兴,来自z镇,曾与当地其他地痞流氓结拜七兄弟,有过多次偷窃、伤人、抢劫、猥亵妇女案底,最长被判有期徒刑一年零十个月。

    他于1987年初春入狱,1990年冬末出狱。

    当他再次进入警方视线,已是1995年,吴家兴及其六位兄弟手上握有巨大的关系网,横跨多省、多市,涉嫌参与大型走私烟酒、拐卖,以及非法卖阴活等活动。

    1996年,在埋伏长达半年之后,恰在警方决定实施抓捕计划的一星期前,吴家兴人间蒸发。

    怀疑行动计划被透露,警方提早行动,当日捕获七兄弟中的老三青龙、老五白狼与老七黑豹。

    之后数年,七兄弟其他余党先后落网,唯独改名为吴友兴的老大,吴家兴踪迹全无。

    “根据店员口供,18天前,也就是12月13日下午五点左右,福尔岱曾经来找吴家兴谈话。”

    老四边说,边将一张照片贴上白板。

    照片上的人面部线条圆滑,鼻头钝厚,长着一对弥勒佛似的长耳,瞧上去笑眯眯的,是那种让人难以提起敌意的长相。

    “由于福尔岱这个老板只挂名,对ktv经营情况不上心,很少来店里,所以店员们记得比较清楚,他们谈话期间多次发生争执、物品摔碎的声响。

    “谈话大概持续到六点半,两人出来的时候像是和好了,不但有说有笑,还拿了钱包去对面一起吃饭。

    “第二天下午两点,吴家兴照常到店清点结算营业额。中途接到电话,说出去一趟,之后就没人再见过他,也没见过福尔岱。”

    为了全面,他们对吴家兴的婚姻生活也有所调查:“吴家兴,未婚未育,只有三个情人。”

    “吴家兴的保密工作做得十分到位,她们并不清楚他的真实姓名,不了解他所做的生意,甚至连他有没有家庭都不知道,无法为我们提供任何有用信息。”

    “有关吴家兴的去向,我们已经申请省厅加派人手帮忙查找。鉴于他生死未知,我认为不能抱太大希望。”

    吴家兴的消失,有这么几种可能:

    1、近两年国家扫黑除恶行动抓得紧,他认为举办聚会风险太大,容易暴露自己,故而甩下一切逃之夭夭。

    2、吴家兴和福尔岱谈崩,为不留后患,杀人后逃跑。

    3、福尔岱因聚会被报复杀害,吴家兴作为介绍女孩的中间人,同样被杀,只是尸体尚未发现。

    不管哪个选项成真,摆在他们眼前的麻烦是,福尔岱死亡,吴家兴消失,参加聚会的男性集体隐身,线索到此中断。

    “吴友兴的住所,有被翻动过的痕迹,所有重要物品都不见了。暂时无法确定,是他自己收拾东西急着逃跑,还是他人入侵室内造成狼藉。”

    “好在——”

    眼看组员的表情愈发凝重,老四话锋一转:“按福山岱的口供记录,福尔岱名下ktv可能是聚会女性的来源之一。我们辗转找到多名99年到01年期间在ktv工作的员工,凭着他们提供的描述,大致锁定32位曾在ktv短暂工作过的女性,十有八九就是名单上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32位女性里,共有5名女性被报失踪,至今没有撤案。”

    疑似受害人32位,确认失踪5位。

    摆在明面上的比例已经足够惊人,试想,冰山一角下,又该是多么庞大的数字?

    接下来的工作,无非是大量走访调查。

    大家伙儿万万没想到,在这个环节,他们会再次碰壁。

    *

    两天时间转瞬即逝。

    警方已走访的三十个疑似女性里,五个失踪,三个结婚生子,听到福尔岱、吴友兴的名字,均是脸色大变,赶人出门;

    六个闭门不见,六个否认去过娱乐场所兼职,五个举家搬离A市;

    三个承认兼职、对聚会有所耳闻,自称从未去过聚会;

    数来数去,最终只有两个女孩愿意通过电话告知:当初吴家兴说的是,有钱人要在家里唱k,想找几个女孩子陪着唱唱歌、做做游戏,完事儿再把房子收拾干净。

    以绝对的高报酬为噱头,工作内容听起来简单又轻松,不少女孩动了心,抢着要去聚会。

    到了地方才发现,天上真的不会掉馅饼,原来那里聚集着全天下最丑恶的嘴脸,最下流的游戏。

    对方不把她们当人看,甚至不当猫、狗来看。

    她们本身就是游戏的一部分,主要的作用是被玩,玩到尽兴了,拿出照相机。

    手指轻轻按下去,再松开。

    咔嚓一声,连一秒钟都不到,女人的一生几乎就被彻底拿捏,如同覆灭的王朝,再也无法挣扎。

    “有没有死人我不清楚,其实那个事情我记不太清楚了。

    “白天记不清楚,到了晚上做梦偏偏清楚。

    “醒来忘掉,睡着又想起来,再醒过来再忘掉……这两年我过的就是这种日子,可能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一个女孩这样说。

    另一个女孩说:“我们都是分开的。他们人比我们多,看中谁就把谁拉到别的房间里去。有的运气好,就一个,有的太漂亮,好几个男的都要。

    “他们弄到大半夜,说要放过我们。后来又改口,说只有跑得快的能穿衣服走,谁跑的慢,抓回来再弄几次。我们怕死了,谁还敢看身边剩下几个,活的死的?我们就拼命地跑。

    “大晚上的,山上黑漆漆一片,一点光没有。我们看不到下山的路,看不到人,看不到石头,什么都看不到。

    “跑着跑着这个摔了,那个滚下去了,都没人敢去拉。就是跑。

    “我记得挺牢的,不是所有女人都被骗来。里面有几个女的是小姐,坐台的那种,她们就知道我们来这会被干什么、怎么样,她们来赚钱,不怕弄,不用跑,跟着有钱男人在后面笑话我们。

    “我只能说这么多了。”

    两个女孩,一个声音轻微颤抖,一个语气淡漠。

    回忆起往事,她们的态度截然不同。

    然而在被告知福尔岱的死讯之后,她们却像约定好了似的,说出同一句话。

    “警察同志,要是你们抓到杀了福尔岱的那个人,麻烦你,帮我说声谢谢。”

    无关文化程度,她们知道杀人是不对的。

    也知道凶手可能是更坏的家伙,可这并不影响她们谢谢他,谢谢他杀了一个恶魔,谢他做到她们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情。

    一句沉甸甸、又如释重负的谢谢他,作为挂断电话前的末语,给所有办案人员都留下,无比复杂的心情。

    *

    还剩最后两名疑似女性。

    “一个A大的大学生,张小鱼,读会计的;另一个林凑姝,住址不清楚,经常在一小校门口摆摊卖糖人。”

    小六同志不分昼夜跑了两天,仍旧干劲满满:“老大你走哪个?留一个让老五去。”

    蒋深正开着车,看一眼周围:“我刚好在A大附近。”

    “行,那我去一小!”

    挂断电话,停车。

    A大的女生宿舍楼,离他们所在的美食节不到百米远。蒋深领着姜意眠,直接推开学校宿舍阿姨的门,说明来意,询问里头是否住着一个叫张小鱼的女孩。

    阿姨一脸避讳莫深,闭口不答。

    十分钟后,自称张小鱼班主任的陈老师匆匆赶来,满头大汗。

    双方碰面一谈,才知道,张小鱼早在两年前离开学校。

    “她是98届会计班的,成绩好,长相好,人又努力,老师们印象都不错,不知怎么的,突然就不来上学了。

    “学校这边了解到她家境不好,以为她们家嫌读书太花钱,不读了。——

    女孩子嘛,这种事情偶尔也有发生,读着读着就要回家嫁人去了。当时她班主任还往她家里打电话来着,想建议她申请读书补贴。谁知道她家里人说她根本没回家,非说我们学校把她女儿弄丢了,过来闹了好一阵。

    “就刚才,您说张小鱼的案子,我还以为她们家报案了,或者这孩子在外面犯了什么事情,才吓得立马赶过来问问情况。”

    年轻貌美,家境差,一个没报案的失踪者。

    蒋深没有放过这条线索,要求与张小鱼的舍友谈话。

    陈老师一口答应,私下言辞委婉地请求,万一张小鱼涉及案件,希望警方不要对外提起A大。

    “就这了。”

    脚步停在一间房前,敲门,里头探出两个脑袋,一个短头发,一个长头发。

    “小鱼吗?”

    好久没有提到这个名字,这个人,两人对视一眼,都有些恍然。

    “她人不错。”

    短发女孩说得真心实意:“一心都在读书上,每天天不亮就去教室,一直到天黑了,宿舍门快关了才回来,我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爱学习的。”

    “——她是农村户口。”

    长发女孩补充:“她不见之后,她爸妈坐三天三夜的火车赶过来,讲得都是我们听不懂的方言。年纪看着大,至少五十吧,头上全是白头发,一走到校门就坐在那儿哭。“把陈老师给吓得,到处找人跟他沟通,最后才知道他是小鱼的爸爸,花了家里全部积蓄来A市,接小鱼回家。”

    “可学校也不知道小鱼在哪里,没人知道。

    “找不到小鱼,叔叔阿姨不肯回家,坐在校门口一天到晚喊还我女儿,大家看着都怪心酸的。”

    蒋深问:“他们现在还在校门口?”

    两个女孩同时摇头:“不在了。”

    什么时候开始不在的呢?

    姜意眠想到这个问题,却没问。

    她静静听着。

    当失去视觉之后,听觉是如此灵敏,能够捕捉到他人言语之中,字里行间所有细微的情绪。

    女孩们说起小鱼失踪的那天:“下午两点多吧,星期六,我一觉醒来看到她难得穿了条裙子,还问她,打扮得这么好看要去哪里。她说要去赚钱。”

    “下午四点到晚上七点,三个小时能赚五百块钱,我不太相信有这种好事,可是小鱼很高兴,还主动提出,回来的时候给我们每人带一碗排骨面。”

    谁知她再也没有回来。

    “我们到第三天早上才发现不对劲,因为小鱼不可能不来上课。我问阿芳——”

    吱呀。

    宿舍门被打开,走进一个扎马尾辫的女孩,眼神冰冷的一扫,声音比那双眼睛更冰冷、沙哑:“这谁?我们说过不把外人带进宿舍。”

    “是警察啦,来问小鱼的事情。”

    听到回答,女孩身形一定,指尖颤抖着,哦了一声,拿起不锈钢水盆,转头出去。

    “那就是阿芳。”

    短发女孩歉意地笑:“她是小鱼的老乡,本来很好相处的。可是自打小鱼不见,她把声音哭坏了,就变成现在这样,你们不要介意。”

    说话间阿芳回来了。

    眼是红的,水盆是空的,可见并没有去打水,而是掩盖情绪。

    不等蒋深开口,她拉开椅子,重重坐下,先声夺人:“那份工作是我的。”

    “那天该去的人是我。”

    *

    小鱼和阿芳是老乡,来自同一个村庄,是村庄里唯二成功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念书的女孩。

    小鱼家境较差,胜在家庭氛围好,父母爱儿又爱女,远近闻名的不偏心。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