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永和二十年,夏。随着定北军攻入西戎的伊那拉城,这场历时七年的战争,以西戎投降为终点彻底结束。
西戎左大当户王青手捧白旗和投降书,于北齐营帐前宣读。
城池攻破后,西戎兵卒若有人反抗,则直接就地诛杀,不留活口。若是立即投降者,缴纳军械,双手缚之,统一关押。
西戎将领皆被押送至肃州,恐再生事端。
后续的割地赔偿事宜,待两国使臣商议决断。
然而休战的消息并没有传到乔昭那里。
自乔昭冲出包围圈以后,带领着剩下的定北军向肃州方向逃去。西戎大军军心不稳,被分裂成两路。
一部分西戎军队选择继续追杀乔昭,这部分兵卒占少部分。在他们看来定北军只是强弩之末,趁机将其绞杀,了却心腹大患。而绝大部分西戎兵卒选择回到营地,将军已死,群龙无首,若是冒进,恐怕有更大伤亡。
因此西戎军队彻底分裂。
战马疾驰向前,扬起阵阵飞沙。
乔昭在前面带路,黄沙漫天,连接天际。后面敌人穷追不舍,片刻也不敢停下。
太阳狠命照在身上,距离他们奔逃已经过去四个小时,除了太阳越升越高,其他的完全看不出来变化,入目皆是黄沙,再无别的颜色。
林珩已经感觉自己有些脱水,毕竟一路上都在逃命,没有停下来休息过一次。尽管如此敌人还是如猎食的髭狗,成群结队跟在身后,
他抬眼看着乔昭,她沉默疾驰,几乎没有说什么话,仿佛被抽干了生气,只留一具躯体还在行动着。
林珩直觉乔昭的状态有些不对。
但乔昭自己是没有发现自己的问题,她现在精神高度紧绷,只想带着将士们早日回到肃州。
她现在不知道正面交锋情况如何。但父亲那边肯定早就发现了她出了事。
若是父亲进攻,西戎守城的兵力不足,北齐大军攻入肯定已经将其拿下。
若是父亲选择撤退,退守肃州,那也不会有太大伤亡。
所以现在只要回到肃州就是安全的。
乔昭心里在盘算着,现下最需要解决的就是跟在后面阴魂不散的西戎敌军。
目前跟在他们后面的敌人,虽然人数依然比定北军多上许多。但已经不似方才呈碾压之势,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与其这样耗着,不如直接发起进攻,速战速决。
前方沙漠空旷荒凉,没有连绵起伏的山丘,正适合作战。
乔昭猛然拉住马缰,骏马扬起双蹄,停了下来。
右手高举,握成拳头,将士们看见乔昭的手势,也拉紧马缰,快速停下。
乔昭转身,看着剩下的定北军,大家脸上都难掩疲惫,但还是撑住一股劲儿,一路前进着。
西戎敌军距离他们还有点距离。
将士们齐齐看着乔昭,他们是有些累了,但是大家都没有异议。因为他们坚信乔昭会带领他们回去,就如乔昭能够带领他们杀出重围。
乔昭脸上一片斑驳,血糊的到处都是,有她自己的,也有敌人的。
她扬声道,面上皆是决绝之色
:“将士们!与其苟延残喘的逃跑,不如拼死一战,换得转机!!”
“众将士听令!”
“是!”
“十一人为一组,二人前方防御,一人中间指挥,两人侧边掩护,四人手持长枪进攻,后方二人防守。列阵!”
随着乔昭不断下着命令,定北军的阵型开始发生变化,不再是像方才那般松散,只为逃命。
若从上方俯瞰,就能发现刚才还聚在一团的定北军,现在已经被分割为一个一个小团队,合在一起。
这样的阵法,使将士们不再是单打独斗,更多的是依靠合作的力量击退敌人。此阵法灵活多变,前能突进退能防守,让敌人难以捉摸,杀伤力极大。
西戎的军队追了上来,发现定北军居然停了下来,一时有些惊疑不定。
乔昭依然在队伍前方,她坐在马上,发丝被风吹得十分凌乱,身后的暗红色披风随风飘扬。
太阳很大,照得她双眼一时有些睁不开,乔昭微微眯着双眼,看向黑压压向前奔来的西戎军队。
高举着手里的鸣鸿刀,太阳落在鸣鸿刀尖上
,折射出绚丽的色彩。
“杀!!”
只听乔昭高声大吼,身先士卒,提着大刀冲到前面,一刀斩下了敌人的头颅,鲜血喷洒而出。
赤红的鲜血犹如战场的催化剂,战争一触即发,定北军齐齐出动,勇往直前。
看着定北军杀了过来,西戎也正面迎击。一时间两军陷入激战之中,厮杀声和刀剑铮鸣声响彻云霄。
可是渐渐的西戎军队便发现了不对劲,定北军的将士十分难杀。
他们以小队的形式作战,若你想要杀死其中一个,小队中的其他人就会扑上来,以一敌十,最后只能被定北军斩杀于刀下。
他们这样的阵法固若金汤,又兼具了进攻的属性,将伤亡降到了极低。虽然定北军比西戎人数要少,但是以此情形下去,西戎再多人都不够杀的。
等敌人反应过来已经来不及了,定北军不断前进,完全打入了西戎内部,所过之处,皆是西戎敌军的尸体。
见此情形,西戎这边就想要落荒而逃。
废话,再不走等着被全灭吗?
西戎撤退,乔昭也不会再追上去,
其一是快速奔走时不适合聚阵,其二是现下最要紧的不是将西戎全军歼灭,而是以最小的伤亡回到肃州。
虽然有些可惜,但是穷寇莫追。
就在那些剩下的西戎残兵以为自己捡回一条命,沾沾自喜的时候。
变故突然发生了!
只听见身后突然传来马蹄声阵阵,犹如雷声轰鸣。人数之多,千军万马,仿佛连地面都在不断摇晃。
乔昭愕然,她清楚乔愈年是无暇顾及她的,更没办法抽出人手来救她。
那么来的人又会是谁呢?
西戎那边的兵卒更加恐慌了,定北军居然有援军!
地平线上北齐的的旌旗缓缓露出。
此时西戎想跑已经来不及了,援军犹如潮水,排山倒海奔涌而来将西戎残军层层包围起来。
乔昭身后的将士们看到援兵到来,一时间都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乔昭定睛细看才发现这是两只军队,一队人马是定北军,另一队是......
净军。
眼前的西戎残军已经不足为惧,众人这才松了口气。
“定北军都尉齐褚。”齐褚向乔昭拱手。
他和乔昭平级,在军里和乔昭经常打照面,还算是比较熟悉。
乔昭回礼,打了个招呼,这才转头,目光定定的看着另一个人。
徐霁驾马上前,向乔昭拱手行礼,道:“在下徐霁。”
“乔昭。”乔昭简单介绍自己。
徐霁和乔昭已经交锋过好几次,两人对彼此的印象都十分深刻,但是还没有机会真正认识过对方。
见乔昭似乎对于他们的到来有些疑问,徐霁连忙解释道:
“元帅出发后,第二日清晨却迟迟不见进攻,掌印意识到事情不对劲,于是立刻下令,命我和齐都尉率军前来增援乔都尉。”
“看到乔都尉平安无事,如此甚好。”徐霁话语温和,淡然一笑道。
他性格更加平和稳重,但做事干净利索,不留把柄,是徐纾言手里的一员猛将,不可小觑。
“多谢掌印挂怀,乔昭日后定当面答谢。”乔昭微笑道,客气圆滑,没有过多的情绪。
见二人聊完,齐褚才询问道:“这些西戎残军怎么办?直接就地诛杀还是绑回去?”
西戎那边已经只余下几千人,成不了火候,现下他们已经军心溃败,其不了什么幺蛾子。
乔昭沉思片刻,道:“缴了他们的武器,双手缚住,带到肃州去。”
“若是西戎未投降,便将这几千人当做人质。若西戎不顾兵卒,便在开战时,当着两军的面直接屠杀,扰乱对方军心。”
“此计甚妙!”随后齐褚便吩咐下去,缴了他们的武器,双手用绳子绑着,让西戎敌军跟在马后面跑。
处理完这边的事情以后,定北军便开始浩浩荡荡的向肃州而去。
待乔昭回到肃州已经是一天以后的事情了。
城门依然紧闭,守在城楼上方的兵卒,依旧身姿笔挺,面容严肃。
“来着何人?”看到乌压压的一片人,朝着肃州的疾驰而来,后面还跟着衣衫褴褛的西戎残军。”
“定北军骑都尉乔昭!”乔昭自报家门,随后拿出腰侧的青铜令。
随后那守城楼的小将士,又问了问一同的齐褚和徐霁。见二人报上名来,才将城门打开。
刚进肃州众人明显发现城里的氛围不同。
更加轻松欢愉,不似以前总是紧绷,不敢松弛片刻。路上是三三两两的行人,脸上都挂着喜意。
齐褚还在疑惑,他才出去一两天,肃州变化如此之大,怕是出了何事,一时间他有些心虚。
乔昭驾马路过一处小摊,坐着肃州本地人在喝茶聊天,少有这么闲暇的时候。
只听见几人叹道,脸上尽是复杂之色。
“真是个大喜事啊!这么多年了,终于盼到头了!”
“是啊!战争结束了,一切都将慢慢好起来喽!”
“这几年人心惶惶,总算是可以过几天安生日子了。”
第021章
第
21
章
听到乔昭率领定北军回到了肃州,乔愈年急匆匆的掀开营帐,驾马去城门前接她。
乔愈年这几天忧心不已,心急如焚。但他身为元帅,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镇定,不能将这些情绪展现在脸上。
隔着老远,乔昭就看到了乔愈年,他独自一人驾马而来,就只穿着常服,连软甲都没有穿戴。可见出来的时候心情有多急迫。
看见了队伍,乔愈年便停在远处,不再前进。
“参见元帅。”
乔昭一行人慢慢驾马到乔愈年跟前,众人皆向乔愈年拱手行礼。
看见乔昭脸上尽是鲜血,整个人难掩疲惫。乔愈年握着马缰的手就有些微微的抖,幅度很小不起眼,也没人注意到。
他脸上还是不苟言笑的样子,只让众人不必行礼。
“平安回来就好。”乔愈年沉声道,对着乔昭说的,也是对着身后所有的北齐将士说的。
乔愈年还想问几句战事的情况,但是看见所有将士都面露疲色,便止住话语。
只简单说了句:“先下去修整,明日再汇报情况。”
“是!”将士们齐声回复道,随后便原地解散,各自休息去了。
乔昭也累的不行,整个身体都是麻木的,只想回去躺着。
见众人都走光了,乔愈年才与乔昭近一些,脸上都是藏不住的担忧。
“父亲。”乔昭行礼,轻声道。
乔愈年一把扶住她的手,细细看着乔昭。
这次进攻虽然最后胜利了,但是从完整意义上来说算不上真正的成功,因为乔昭和那些精锐的骑兵险些丧命。
若不是他们拼死杀出重围,又善用排兵布阵。有可能就真的陨落在这场战争中,这是乔愈年最不想看到的。
乔序的死就像一场噩梦深深压在乔愈年的心里。若乔昭也死于同样的情况,对昌敬王府来说,就犹如天塌一般。
乔昭能够平安归来,且带领的一万精锐骑兵伤亡不足百分之五,乔愈年又是欣慰,又是心疼。
乔愈年看着乔昭,连平日不苟言笑的表情都有些控制不住。
憋了许久,乔愈年才控制住情绪,缓缓拍了拍乔昭的肩膀:
“昭昭,好样的!今日好好休息,旁的事明天再说。”
乔昭没再说什么,直接告退,然后回到了自己的营帐。
回到营帐,乔昭用清水擦了擦脸,清秀中带着英气的脸庞渐渐露出来,脸盆里的水都慢慢染成了红色。
随后将外面的披风,软甲全部都脱下来,简单换了个里衣。营帐里没有铜镜,因此乔昭不知道自己现在是有多凌乱。
她只想睡觉。
躺上床以后,乔昭觉得哪里都疼,尤其是胸口更是闷得喘不过气来。但是乔昭没怎么在意,只觉得是连日劳累,身体吃不消,只要睡一觉就好了。
乔昭紧闭双眼,渐渐陷入沉睡。
“我们到的时候,乔都尉那边已经结束了战斗。西戎死伤严重,最后不足五千人。所以我们并没有帮到什么忙,只做了战场扫尾的工作。”
徐霁细致的向徐纾言汇报这两天的事情,包括西戎残军的人数,定北军阵法。
以及乔昭
徐纾言没说话,低垂着眼睫,手里还拿着那本兵法书,修长的手指捏着纸页,偶尔轻轻翻一页。
也不知有没有在听徐霁讲话。
徐霁没有停下,徐纾言派他前去,除了去增援乔昭,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需要他能掌握战场的情况。
徐纾言毕竟是监军,不可能稳坐上位,完全不关心军中事物,只等着别人汇报。他也要实时掌控军里发生的事情。
徐霁继续汇报。
“乔都尉建议将人绑回来,若是这场仗还在继续,待两军交战之时,这群西戎兵卒有用的上的地方。”
徐霁对于乔昭的做法十分赞扬,乔昭做事干脆利落,不优柔寡断,在战场上更是智勇双全。
徐纾言对此没有表示,他仍然跪坐在书案面前静静看书。徐霁恭敬的站在他的面前一五一十的说着事情。
“但乔都尉似乎出了一点事情......”徐霁顿了一下,有点犹豫,没再说下去。
回想起乔昭这几天,她似乎兴致不高,也很安静,不怎么说话。
徐纾言这才抬眼,一双褐色眸子淡淡望向徐霁。这代表他对这件事感兴趣,让徐霁继续说下去。
徐霁只好把话说完:“乔都尉似乎身体有些不适,但她表现的很平静,所以属下并不确定。”
徐纾言沉默良久,手指捏着书页半天都没翻动。见徐纾言没开口,徐霁也不敢继续说下去,只等着徐纾言的反应。
片刻后,徐纾言才又翻了翻书,缓缓道:“她若是身体不适,元帅自会找军医前去。”
“也是,都几个时辰了,没听见谁唤军医,想必没有大事。”徐霁点头称是,暗道是自己多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