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8章

    始皇:“是个英雄,只是更适合做一个征战沙场的将军,不适合参与政治。他与韩信一样,被刘邦、张良、萧何等人耍的团团转。”

    扶苏:“那……父皇要招揽他吗?”

    始皇:“扶苏,你68要记住,普天之下莫非王臣,只要朕想用的人,他就68要乖乖为我所用,若不然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扶苏心里虽然不赞同父皇随意杀人,但他也不想当众反驳父皇。天幕上那个扶苏的经历对他的打击太大了,在他重塑三观之前,可能68都无法坚持自己的主见68了。

    少年项羽沉默了,他没有想到这就68是自己的结局,英雄末路,自刎而死!

    项梁及时拍醒了他,“阿羽,不要胡思乱想,这是另一个人的结局,但绝不是你68的。”

    项梁心中的天平又向秦皇倾斜了一些,若是终究不能68复兴楚国,他也要为项家子孙后代寻一条出路啊……

    汉初人杰

    【西楚霸王项羽就这样死了,

    留下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传说,也留下了英雄陌路的遗憾。】

    【此战后,韩信的名号响彻天下,

    但“飞鸟尽良弓藏,

    狡兔死走68狗烹。”对于刘邦来说,韩信的作用就是制衡项羽,如今项羽都死了,留着韩信还有什么用。天下诸侯尽归汉王麾下,

    他已经不68需要一个能横扫天下的兵仙军神了。】

    始皇叹道:“刘邦韩信都没有退路了,

    他们68之间必有一死。”

    王翦叹了一口气,

    “为人臣不68知进68退,岂能见容于君王!”

    当68年,他带着秦国绝大部分兵力在楚国与项燕对峙,以慢打快,稳扎稳打。他知道始皇信任他,但这68份信任是不68能考验的,所以他时常上68书给始皇讨要金银田宅,

    就是想让陛下安心。陛下也明68白他的用意,始终没有对他产生68怀疑。

    君臣之间一旦出现裂痕,

    身68为臣子就必须退一步,

    让君王放心,

    不68然68你只能站在君王的对立面。

    韩信自以为功劳极大,

    却不68知人心难测,功高震主!

    少年韩信攥紧了拳头,

    虽然68天幕说了这68么多,

    但他依旧想不68明68白自己的到底做错了什么。自己有这68么多功劳,换了一个齐王之位不68行吗?项羽都是自己打败的,

    难道不68应该更进68一步得到更多的封赏吗?

    刘季:“以后见到此人,乃公定要教教他如何与人相68处,不68然68,怕不68是被人卖了还要给人数钱。”,尽在晋江文学城

    萧何:“你确定,他见到你不68会先揍你一顿。”

    他们68已经能预见韩信的结局,除非他毅然68决然68的谋反,不68然68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68202年)楚国灭亡后,刘邦来到韩信军中,夺了他的兵权,将他改封楚王,都城下邳。】

    评论区

    “第三次了,事不68过三啊!”

    “刘邦已经不68想忍耐下去了,韩信还对此一无所知。”

    【韩信衣锦还乡,与他离开之时仅仅过去了七年时间,他已经从68一个落魄蹭饭的穷小子,变成了楚地的王!以前68嘲笑过他的人都不68敢前68来相68见,但他却将带给自己胯下之辱的屠夫封为中尉,送给一饭之恩的漂母黄金千两,又给了曾经蹭饭的亭长一百钱,还嘲讽他“做善事有始无终。”】

    亭长:……

    我就不68该烂好心给你饭吃!

    亭长妻子:“要不68我们68去跟韩信道个歉,就说都是我妇道人家见识短,让他大人不68记小人过,不68要为难我们68。”

    亭长哼了一声:“道什么歉,我们68本是好心,结果好心没好报。再说,天幕已经透露了他的未来,将来的事情已经改变了,大秦不68会那么快灭亡,韩信想做王侯怕是没有机会了。”

    亭长内心也有些担心,但他不68想让人以为自己是趋炎附势前68倨后恭之人,大不68了以后躲着点韩信就是了。

    【项羽的部将钟离昧与韩信交好,项羽死后,他前68来投靠,韩信收留了他。】

    【此事很快就被刘邦知道了,刘邦与钟离昧本就有仇,再加上68身68边之人的劝谏:韩信与项羽的部下纠缠不68清,是不68是也想谋反!这68种事不68能细想,刘邦本就忌惮韩信,又有钟离昧这68个导火索,于是,刘邦下定决心,剪除异姓王!】

    【陈平提议:“陛下的兵将皆不68如韩信,不68能贸然68前68去抓捕,不68然68韩信定会反叛。”于是,他们68设了一个圈套,刘邦前68往云梦泽巡游,到达陈县之时命所有诸侯王来见,等韩信前68来觐见时,一举将其拿下。】

    【韩信也感受到了危险的气息,他想一不68做二不68休,直接起兵,又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事,问心无愧;想直接去觐见刘邦,又怕有圈套,来回摇摆,踌躇不68定。他的幕僚提醒道:“陛下忌惮您是因为钟离昧的事,只要杀了钟离昧,陛下就没有借口找您的麻烦了。”韩信深以为然68。】

    扶苏:“既然68已经收留了故人,为何要半途而废,这68样一来,不68仅不68能解除刘邦的怀疑,还会让身68边之人寒心。”

    蒙恬摇摇头,“这68个韩信总是在关键时刻做出错误的选择。”

    当68初打下齐国,他就不68应该自请封王。后来既然68决定了留在刘邦麾下,就应该积极响应刘邦的号召,不68能给人拥兵自重的嫌疑。如今已经被夺了兵权,改了封地,要么起兵造反,轰轰烈烈的争一个结果,要么安分守己,谨守为人臣的本分,不68能摇摆不68定。

    【韩信去找钟离昧,钟离昧立刻便明68白了自己的处境,他就像是燕太子丹命荆轲刺秦前68的樊於期,但他不68甘心束手就擒,不68甘心用自己的性命去打消刘邦对韩信的怀疑。他据理68力争,“汉军之所以不68敢进68楚国抓你,就是因为我在这68里,你若是拿我去讨好皇帝,我死了,你也是自取灭亡。”他大骂韩信“你也不68是一个有德行的长者。”说罢,自刎而死。】

    钟离昧:……

    天下局势风云变幻,我还是等一等再做决定吧。

    燕太子丹:这68种时候还要把我拉出来鞭尸!

    最近总觉得身68边的人都在嘲笑我,都怪天幕……

    【韩信拿着钟离昧的头颅去拜见刘邦,被刘邦当68场拿下,韩信终于明68白了自己的处境,只能无能狂怒道:“狡兔死,走68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68烹。”】

    【回到洛阳后,刘邦将其削去王位,改为淮阴侯。】

    少年韩信有些怀疑人生68,我对你一片忠心,你却这68样对我,这68个世界还有老实人的生68存空间吗?

    【失去权利的韩信与刘邦积怨日盛,不68参加朝会,不68听刘邦诏令,他觉得自己功劳极大,如今却只能与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等人同处列侯的地位,十分羞耻。一次韩信拜访樊哙,樊哙以跪拜之礼恭迎,却只得了韩信一句“我居然68与樊哙这68样的人混在一起。”韩信以超低的情商成功得罪了满朝上68下,以至于没有任何人为他求情说话。】

    本来还有些同情韩信的樊哙:“呵呵,淮阴侯不68值得任何同情。”

    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对视一眼,他们68在对方68眼中看到了与自己一样的情绪,他们68恶意满满的想:韩信还是当68个无权无职的淮阴侯当68到死吧。

    萧何叹息一声,淮阴侯太自大了,这68种话也是能说出口的吗?

    【汉十年,代国丞相68陈欷谋反,刘邦亲自带兵平叛,韩信欲在京城起事响应陈欷,假传召书释放奴隶罪犯,让他们68袭击皇后和太子。】,尽在晋江文学城

    刘邦猛地起身68,死死盯着天幕:“陈欷谋反!韩信响应!”

    反应过来的诸将纷纷请战,刘邦压下了他们68的声音:“先听天幕讲完,乃公倒要看看他们68有多大能耐!”

    【此事被韩信的家臣得知,此人素来不68受重视,怨恨韩信,便将此事告知了吕后。吕后在宫中设宴,假意庆祝陈欷被灭,刘邦即将还朝。她担心韩信不68肯前68来,便命萧何请韩信进68宫赴宴。】

    【见萧何亲自来请,韩信不68疑有他,直接进68宫。他连樊哙都看不68上68,更不68会想到吕后一个女子居然68敢设计杀他。他跟着萧何进68了长乐宫,被埋伏的宫女侍卫擒获,当68场打死,诛灭三族。】

    评论区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生68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韩信手中的酒杯脱手坠地,他呆呆的看着天幕,看着茫然68无知的跟着萧何入宫的自己……

    这68就是我的结局!

    “呵呵,啊哈哈哈……”

    汉宫中,刘邦神色莫名,紧紧盯着皇后吕雉,像是第一次认识她一样。

    吕雉已经不68再年轻,她的眼角带着皱纹,眉间藏着一模凌厉之气,眼神明68亮,神情肃然68。天幕的诉说似乎没有给她造成任何影响,她依旧是端庄贤淑的一国之母,端的一副好气派!

    天下安定后,刘邦的身68体一日不68如一日,而刘盈软弱无能,无法担起天下,他想改立太子,大汉不68能落得秦朝二世而亡的下场!

    可68是刘盈是嫡子,是皇后唯一的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是皇后最大的依靠,她多次据理68力争,串联沛县老臣,力保刘盈,再加上68其他皇子年纪太小,这68才让他暂时打消了念头。但储君之事依旧像一根刺一样刺在他们68夫妻心上68,他们68已经很久没有好好说说话了。

    此时,看着镇定自若的吕雉,刘邦却突然68有了一些堪称惊世骇俗的想法,他觉得他终于找到了能将大汉江山平稳过渡的人。

    吕雉面上68不68动68声色,心中却波涛迭起,韩信居然68死在了她的手里!那时候她已经有这68般能量,能够决定一个功臣的生68死了吗?,尽在晋江文学城

    不68,这68是刘邦一直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刘邦在等一个机会,韩信叛乱就是最好的时机,所以萧何才会顺势帮她。

    萧何又叹了一口气,这68下子,韩信怕是要恨上68他了……

    【这68就是韩信的结局,他没有死在沙场之上68,没有死在谋反的路上68,反倒被自己一向看不68起的女子设计谋杀,想来九泉之下,他也是难以瞑目的。其实,他的性格缺陷早已注定了这68样的结果,身68为后人,我们68只是遗憾于一位兵仙没有在历史上68留下更多的光彩,一位百战百胜的军神憋屈的死在朝堂阴谋之下……】

    【刘邦回来后发现韩信已经死了,他既高兴又有些可68惜。当68他知道蒯彻曾劝说韩信自立,便将蒯彻抓了起来,要烹了他。蒯彻不68愧说客之名,他辩解道:“跖的狗对着尧狂叫,并不68是因为尧不68仁德,只是因为他不68是狗的主人。那个时候,我只知道有个韩信,并不68知道有陛下,所以才会劝韩信自立。”一番话既贬低了自己,又将刘邦捧成了尧那样的贤明68君王。说话好听又会来事,刘邦自然68不68会杀他。】

    【纵观韩信的一生68,他是上68下五千年历史中第一流的军事家,他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经典的兵法实战:明68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拔旗易帜,半渡而击,四68面楚歌,十面埋伏……他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是战争史上68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还是难得的战略家,他提出的“汉中对”成为楚汉之争的基本方68略。他和张良对汉初的兵书进68行整理68,留下《韩信》三篇。他不68愧“国士无双”的赞誉,不68愧“汉初三杰”的美名!】

    曹操: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着千载。

    李渊: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李世民:汉以六合为家,是赖淮阴之策。

    汉初人杰

    始皇赞赏道:“韩信打仗机智灵活,

    擅长68以弱胜强,与我大秦的将领大相68径庭,待他来到咸阳,

    你们要与他多多交流,

    针对匈奴与百越做好万全准备。”

    蒙恬等人当即恭敬应下:“唯!”

    从昭襄王时代之后,大秦的军队都是强势的一方,被东方六国畏惧的称为虎狼之军,他们还68没有打过以弱胜强的仗呢。

    这样的想法真是太过凡尔赛了……

    少年韩信的心沉到谷底,

    他死了68,

    被皇后设计杀死。

    这种死法太过憋屈,

    让少年韩信攥紧了68拳头,眼眶发红,若是此刻见到刘邦等人68,他定要狠狠的揍他们一顿。

    他觉得自己需要好好想想了68,想想下一步给怎么走,眼看着大秦的天下一天天稳固下来,秦末乱世自己可能等不到了68。

    他本68也有心自荐进入秦朝的官僚体系,

    只是秦朝的举荐制度,还68没68有后世那68么完善,

    他必须找到一个能与咸阳有直接联系的人68,

    或者直接成68为当朝三公九卿的门68客,

    可他身无余财,

    穷困潦倒,根本68没68有余力前往咸阳。

    不过,

    此时倒是不用担心银钱问题了68,

    韩信想,始皇陛下一定会派人68来淮阴找寻自己,

    他只要等着就好。

    倒不如68趁着这几天时间,好好谋划一下百越之战,到时候直接向始皇陛下陈述自己的建议。

    【我们如68今非常熟悉的象棋,据说也与韩信有关,象棋的起源非常久远,具体时间已经不可考,有人68认为起源于68先68秦的六博,有人68认为它起源于68汉代的塞戏,还68有一种说法便是创始于68韩信。】

    【象棋里面的楚河汉界,就对应着楚汉相68争时,以鸿沟为界对峙的局面。】

    【“汉初三杰”中萧何自污保住了68官位性命,韩信被杀于68钟室夷灭三族,与他们并列的张良又是什么下场呢?】,尽在晋江文学城

    青年张良停下手68中的笔,抬起头看着天幕,摊在案上的竹简记录着一些零散的语句——他正在思索收拢天下人68心的方略,准备写68一份奏折试试水,若是始皇肯用自己的计策,他也不是不能归附秦朝。

    如68今天幕提起自己,还68与萧何韩信相68比,张良心里一咯噔,他的结局应该不会也这么惨……吧。

    “张良……”始皇咀嚼着这个名字,心中情绪莫名,天幕讲刺秦之时便提到了68这个名字,那68时是作为六国余孽的代表。此刻再次提起,却是作为一个时代的人68杰。

    若是此人68能像萧何、韩信一样拥有独一无二68的才能,大秦也不是不能容!

    【张良,字子房,战国末年韩国人68,他长68相68俊美,面若好女。祖父张开68地,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68。父亲张平,继任韩国二68朝的宰相68。但他的父亲早在公元前250年就去世了68,二68十年后,韩国才灭亡,据此我们可以猜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时,张良最少也有三十多岁了68。】

    张良有些不解,天幕为何特意强调自己的年纪。

    他不知道的是,因为史书上一句“面若好女”,后世对他的印象都是文68弱多病的少年、青年时期,似乎这个人68是不会老的。

    但事实上,大汉统一天下时,张良已经五十多岁了68。

    【当时的张家虽不是韩国丞相68,但依旧有三百多仆人68,有自己的封邑,算是当地有权有势的豪强。我们知道相68对于68六国,秦朝的法律更加公平公正,为了68保护普通百姓的利益,对于68贵族阶级限制颇多。在加上,秦朝实行郡县制,六国贵族原有的封邑必然不会得到朝廷的认同和保护。六国旧贵族子弟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失去了68很多特权,失去了68作威作福的崇高地位。】

    张良沉思良久,神68色复杂道:“或许,我需要去看看普通黔首的生活了68。”

    他自幼出生于68钟鸣鼎食之家,从未真正见过底层人68过得什么样的日子。如68今,张家失去了68贵族的地位,仆役都被遣散,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经很艰苦了68,而这一切苦难都是秦国带来的,这让他越发痛恨秦国统治者。

    但对比天幕曾播放过的普通黔首,还68有那68些在乱世中变成68路边枯骨的流民,他似乎在无病呻吟。

    此时的贵族子弟说的都是雅言,普通百姓听不懂也不会说,这两个阶层根本68无法交流。张良四处游历见到的都是六国贵族,普通百姓在他们眼里是随波逐流的,是没68有独立思想的。

    但这个世界原本68就是由数量最多的平民构成68的,没68有百姓,何来社稷,没68有子民,哪有君王!

    【始皇二68十一年(公元前226年)新郑发生了68叛乱,此时,秦国兵力一大部分都在北方扫灭燕赵两国,而魏国楚国尚未被灭,秦国还68要拿出一部分兵力陈兵秦楚边界,为灭楚做准备,留守关中的兵力十分薄弱。韩国旧贵族抓住了68这个机会,发动叛乱想要复国。】

    【秦国调动兵力迅速扑灭反叛的火焰,韩王安被杀,涉事其中的韩国贵族也以罪论处,受到更多的限制。可以想象,张家可能没68有参与其中,但必然受到了68波及,以至于68,后来张良生活拮据,想要找人68刺秦却苦于68没68有银钱,甚至他的弟弟病死都无法安葬。】

    始皇:“李斯,这个张家参与新郑叛乱了68吗?”

    李斯回忆了68片刻,答道:“据廷尉探查出来的消息,张家并没68有参与其中,但因为此事,陛下废除了68韩国贵族很多特权,张家也被波及。”

    张良倒抽一口凉气,他的弟弟身体很不好,这些年一直病恹恹的,但弟弟怎么会死呢!

    他迅速起身,握住小弟冰凉的手68,“你怎么样,兄长68这就去给你找大夫……不,我们这就动身去咸阳,大秦皇室定然有办法治好你的病。”

    说是立刻出发,但要收拾行礼,雇佣马车,自然不能拎包就走,兄弟二68人68又坐下来继续听天幕的讲解。

    【这是公元前218年,始皇二68十九年,秦始皇东巡,路过博浪沙,张良多方筹措资金,终于68请到了68一个大力士,埋伏在路边的灌木丛里。】

    天幕上出现了68后世拍摄的画面,只见,张良与大力士屏息凝神68等待车队的到来,但很快他就遇到了68一个麻烦,始皇多次被刺杀,对付刺客已经很有经验了68,他准备了68车辆都是四驾,张良不知始皇在哪个车中,只能随机选了68一个。

    大力士的大铁锤猛地砸向中间那68个最华丽的车,马车当场散架,车中人68身死当场,但张良很快就发现,他选错了68。意外发生时,所有内侍近卫都在护着另一个车架。

    可惜,这么好的机会只有一次,张良立刻遁走,不敢久留。

    秦始皇看着天幕心里抽抽,他不由得将自己代入天幕中的始皇,惊出了68一身冷汗。

    【始皇幸免于68难,他十分愤怒,发下海捕文68书,抓捕刺客,但他们根本68不知行刺之人68是谁,自然也无法锁定张良。张良在各地都能找到愿意藏匿他的六国贵族,很快便顺利脱身,始皇的抓捕也只能不了68了68之。】

    【始皇遇到的刺杀太多了68,这只是一次失败的刺杀,都不值得史官大书特书,若不是另一个主角是张良,根本68无法在历史上留下痕迹。】

    张良:……

    没68想到有一天他还68会被自己坑。

    看来有些秘密必须带进坟墓中,即便当事人68都死了68,也不能说出口。

    【史书上记载的张良前期的事迹很少,除了68博浪沙刺秦,还68有一件事流传了68下来,那68便是“圯上受书”。】

    【刺秦后,张良一度躲避在下邳,一次他在桥上散步时遇到了68一个老翁,老翁见到张良后故意将自己的鞋扔到桥下,招呼张良将其捡起来。张良忍住心中的不满,本68着尊老爱幼的高尚情操将老者的鞋捡了68起来。谁知老者却又傲慢的伸出脚,命令张良给他穿上,张良想打他的心都有了68,但他最终还68是忍了68下来,蹲下身,给老者穿好鞋。那68个老者一句道谢都没68说就大笑而去,独留张良在桥上沉默无言。】

    张良嘴角有些抽搐……,尽在晋江文学城

    【那68个老者走了68很远又返回来,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一样:“小子,你很不错,五天后的凌晨来这里等我。”张良不明所以,但他还68是答应了68下来。】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