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章

    李子文主持了历史专家组的会议。

    相比起上几次会议的紧迫严肃,这一次会议的气氛就要尴尬得多了。第一是历史专家们等了太久毕竟有些不快,第二是李子文的咖位还是略低,实在比不上他那个经常在中央新闻上露面的上级。

    再有……李子文环视长桌边面容冷淡的三位专家,忍不住咳嗽了一声。

    他扬了杨手里的白纸,不出意外地看到教授们的脸色变得更加冷淡。

    当然这实在怪不了谁。尽管写作小组已经尽力润色,但沐晨泄露出来的细节仍然相当之烂俗狗血,充满了三流的气味。被召集而来的这三位已经算国内南北朝史学的大牛,让他们忍着恶心研究这么一份低劣的东西,心情不问可知

    “看过了。”来自紫禁城博物馆的古思道教授先开口:“但是不少细节并不吻合。确定是架空的南北朝?”

    “不错。”李子文解释道:“只不过架空的历史比较长。根据沐先生的反馈,好像是从东晋以后就开始架空,之后一百余年的历史都是独立演化的。”

    “一百多年的架空历史,那么出入会相当大了。”来自金陵大学的白河白教授揉了揉鼻梁,“我们掌握的知识未必能够有用。”

    “但演化的逻辑应该没有什么变化。社会形态与生产力的本质也不会有什么区别。”京师大学的陆机教授说:“但这需要非常详细的资料,才能稍微推演。目标那边还能提供什么吗?”

    “沐先生被劫持以后惊恐失措,来不及关注更多细节了。”李子文道:“不过他带回来了一些实物,可供参考。”

    他停了一停。

    三位专家的脸上都流露出了兴趣盎然的神色。之前他们已经鉴定过了沐晨送来的沉香木杯,确实是精美绝伦风格独特,对已有的南北朝器具历史是极大的启发。外加皇帝御用的身份,已经要够得上国宝的称呼了。但现在听李子文的意思,似乎这杯子尚且还不算什么?

    “我记起来了。”白教授突然开口:“我吃饭的时候听到工作人员讨论,说省里紧急调来了一批恒温恒湿的空气调节设备,难道就是保存文物的?那套设备少说得几千万吧?”

    “……喔,没有几千万。”李子文轻声道:“因为最近做了一些改造,所以设备的造价已经是上亿了,运过来还得五六百万的费用。”

    三个教授都皱起了眉:“什么?”

    虽然现在情势特殊,但上亿的资金也太过奢侈了。

    李子文没有说话。他轻敲桌板,木制的桌面立刻滑开,升起了一面闪烁着微光的屏幕。高清的屏幕里是暗淡发黄的纸张,以及墨色淋漓,龙飞凤舞的笔迹: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王右军真迹?”

    李子文迟疑了片刻。

    “不确定。”他轻声说:“我们紧急调了临江考古院和丝织品研究所的人来,检测的结果是墨迹和纸张都是东晋时代的造物。沐先生的描述也很可信。但具体的鉴定,可能需要三位协力……”

    他吐了一口气,不由心中苦笑。说到这句话,才是劳烦三位大牛来的本意。这三位在魏晋南北朝史上固然赫赫有名,但成就最高的却是在古董文物鉴定上的功夫。邀请他们牵头鉴定,才是最合适的。

    会议室内再次陷入了沉默。白教授与古教授彼此对望,终于还是看向了长桌另一头的陆教授。

    “老陆。”古教授低声道:“你是王羲之书法的专家,你什么看法?”

    陆教授没有第一时间答话。他俯身仔细观看笔迹,终于长长出了一口气。

    “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他喃喃道,“尽善尽美者,其惟王逸少乎?”

    这是唐太宗的《王羲之传论》,陆教授背诵此语,给的结论是显而易见。

    白、古二人都有些惊愕。片刻之后,白教授略微皱眉:“你能确定?”

    “不能。”陆教授回答得很诚实:“这种东西肯定要长年累月的研究。但我练字三十几年,临摹过的兰亭集序少说千本,自问这点眼力还是有。与这个本子相比,神龙本失之刻板,天历本失之跳脱,褚摹本失之滞重,定武本失之遒劲,至于其余,更不必说了……”

    会议室里剩下的三人相顾失色,所谓神龙、天历、褚摹、定武四本,乃是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等人分别临摹的《兰亭》。试问天下书法,谁能力压虞世南褚遂良与欧阳询?那是呼之欲出了!

    犹豫了片刻之后,白教授还是劝了一句:“就算这样,鉴定也要小心……”

    “当然,当然。”陆教授连连颔首,抬起头来看向了李子文:“我们在哪里鉴定?什么时候开始?”语气俨然已迫不及待。

    李子文踌躇了一下,终于说出了今天会议的关键:

    “《兰亭集序》实在太过珍贵,临江省这里没有长期储藏和修缮的条件。上级研究之后呢,认为紫禁城博物馆、京师大学、金陵博物馆三个单位都有相关的技术实力,因此,考虑在这三个地方进行后续鉴定……”

    会议室里再次安静了下来。三个教授沉默了片刻,随即缓缓坐下。

    李子文的眼皮抽搐了一下。明明长桌之前一片静默,他却觉得呼吸之中毛发耸立,好像有隐约的杀气在半空中涌动。对面的三个教授都是面无表情,但神色之中却俨然闪烁着凌厉的锋芒。

    此次会议的本质,乃是讨论兰亭序的归属权。

    这么想一想,在座的三位教授居然还能面无表情保持平静,那简直是一等一的养气功夫了。

    但这种表面的平静显然无法长期维持。很快古教授就开了口,第一个打破沉默。

    “去年紫禁城博物馆和中科院有过合作,在华夏中古时代丝制品的保存上研发出了非常独特的技术,国际领先。”他缓缓说道:“王右军兰亭序以蚕茧纸书写,交给紫禁城方面再合适不过。”

    在座的诸位都是鼎鼎大名的文人,平日自然有书生的傲骨,本来不屑争夺什么世俗名利。但现在《兰亭集序》在前,那就只能当仁不让,先发制人,绝不能退后一步了。

    果然,白教授轻笑一声,果断反击:

    “所谓的保存技术,我也有所耳闻。相关研发完全是中科院负责,紫禁城不过是提供样品罢了。这种技术并没有专利限制,紫禁城博物馆可以用,我们当然也可以用,有什么区别呢?在这里我另外做一个保证,回去之后金陵方面会追加至少一个亿的投资,为《兰亭集序》打造专属的保护方案。”

    他停了一停,又抛出另一个筹码:

    “金陵故称建康,就是东晋的首都。逸少先生泉下有知,想必也愿意墨宝回归故里,寥慰乡愁。”

    古教授呵呵一笑,立刻回怼:“王右军的祖籍是琅琊吧?”

    白教授神情自若,显然是没把这句吐槽当一回事。

    长桌边“啪”的一声轻响。坐在左面的陆教授拔下了钢笔的笔帽,就像是剑客抽出长剑。

    “两位说得很有意思。”他淡淡道:“本来珍重秘藏,自然毫无问题。但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自古名家,无不奉为书中绝品。要是密不示人,岂不是辜负了书圣的笔墨?”

    剩下的两个教授齐刷刷瞪着他,表情相当之不好看。陆教授说得冠冕堂皇,野心却是昭然若揭。国内要论行书书法,陆教授算是泰山北斗级的巨擘。要想不辜负“书圣笔墨”,那自然是得让陆教授领头,“仔细研究”。

    彼此僵持片刻之后,古教授再次开口:“紫禁城内藏有神龙本、褚摹本等诸多本子。《兰亭集序》跻身其中,也不寂寞。”

    陆教授哧的一声轻笑。

    “要是虞世南等在天有灵,知道自己的笔墨还能与兰亭序相提并论,怕不是要感愧万分了。”

    古教授的脸色有些难看。老陆这句话几乎等于□□裸的拉踩,偏偏他不能反驳一句沐先生?”

    第4章

    马术

    自从穿书之后几十天以来,沐晨是第一次睡得这么香。

    正因为如此,当沐晨从梦中醒来,看到窗外拂晓的浅灰色天空时,几乎感到了一丝沉重的遗憾。

    不过这种遗憾很快就消除了。他从宽阔的大床上跳下来,踩着光可鉴人的木质地板,到卧室自带的卫生间里梳洗完毕。刚刚穿好衣服,卧室的门就咚咚三声轻响。沐晨打开房门,走廊里是笑容满面的向亮……以及一辆热气腾腾的餐车。

    “昨晚休息得好吗?”向亮柔声道。

    沐晨赶紧点头:“太好了!真的万分感谢!”

    他这句话完全是真心诚意的。昨天与向亮李子文等谈判结束后,组织上迅速为沐晨安排好了的居住地。后勤组在临江省没收的房产里挑选了一栋风景绝佳的度假别墅,并在几个小时内做好了一切必要的安全改装。

    现在看来度假别墅那几个亿的身价确实不算虚高,双方都对这里的装修和布置表达了满意

    “那就好。”向亮点头微笑,将餐车推进了卧室,“那么请先吃早餐……因为不太清楚你的口味,所以我们选的是临江省的一些传统餐点。如果还有要求的话,下面的厨师可以立马预备。”

    他揭开了餐车上的盖子。上面热气腾腾的七八个骨瓷餐盘,依次是牛奶、蟹粉小笼包、糯米滋、鲜虾馄饨、肉汤圆、烫三丝,以及一碗雪白柔嫩,洒满了榨菜碎、花生米与辣椒油的豆腐脑。

    沐晨险些没忍住要当场开口欢呼。他急不可耐坐在床上,抄起筷子夹了个小笼包就是一口,然后眼泪都快下来了他们根本不懂怎么阉猪,那玩意儿的肉居然是特么骚的!”

    提到此处他悲从中来,忍不住仰头一口豆腐脑,表示自己愤懑之意。

    “南北朝生产力局限,食物当然会非常简陋。”向亮点头附和:“请放心,我们专家组已经在设计方案,一定能解决饮食方面的问题。”

    沐晨赶紧点头道谢,几乎要被这样诚挚的关怀感动得失态。他与向亮边吃边谈东拉西扯,速度快如风卷残云,十几分钟之后,餐车上已经只剩下凌乱的餐盘。沐晨毫无形象的坐在床上,几乎要忍不住打嗝。

    所幸餐盘上的食量经过精密的计算,仅仅过了数分钟,腹胀就完全消除,换为了饱食后愉快的懒散。站在一边的向亮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下一个日程,希望沐先生到楼下参加一场小型会议。

    心理学家对目标的情绪把握非常准确,在舒适的休息与惬意的早餐之后,沐晨对组织的信任度与积极情绪达到了一个顶点。他相当愉快的答应了向亮的请求,轻快地走下楼梯,踏进了一楼富丽堂皇、装潢精美的客厅。

    向亮快步上前:“这是信号事件小组的王选平副组长,负责相关事务的协调。”

    王副组长满面笑容,握着沐晨的手连连晃动,问候之中春风拂面含蓄体贴,看不出一丁点官气。寒暄了几句之后四人分别落座,王选平从桌下取出了一个公文包。

    “昨天晚上,中央已经对信号事件有了初步的结论。现在我来做一个传达。”他咳嗽了一声,扫视过正襟危坐的向亮李子文,以及颇有些紧张的沐晨:“根据中央的精神,共和国绝不能放弃任何一个流离在外、身处险境的公民,也绝不能将任何公民置于极端战乱、秩序完全崩坏的险恶环境。因此,相关部门必须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帮助,做出一切可以尝试的努力。”

    沐晨顿时放松了下来,忍不住大大松了一口气,满心里都是感激:

    “太感谢了!”

    “这是我们的职责。”王选平微微一笑:“当然,具体措施必须根据现实调整,这也是此次会议的目的……沐先生,既然你能借由积分穿越内外,是否可以在穿越的同时,携带相关物资与人员?如果可以,这种携带有无上限?”

    “根据上限的不同,我们可以决定援助的计划,考虑相关影响。”旁边的向亮补充道:“比如说,如果携带的人员能在一千以上,允许一定的重武器,那么六个月之内统一南北朝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沐晨:……

    他迟疑了片刻,小声交代了系统的规则。

    “携带的人数和物资是由我的积分决定的。”沐晨解释道:“以我现在的积分,最多也只能携带五十个人,外加每十天一百吨物资。但是那就只能执行B方案了

    他沉吟片刻,微笑着发问:“以南朝规制,宗室往往都要列土封爵,镇守一方。不知道沐先生有没有得到什么爵位?”

    沐晨有些茫然。他穿越之后焦急忧虑杜门谢客,还真没怎么关注过这些东西,回忆了好几分钟之后才能确定:“应该封了我一个……衡阳王?”

    王选平明显松了一口气。

    “那就太好了。”他笑道:“根据历史专家组的意见,南朝历代最重宗室,亲王郡王都有开府建衙,征辟属官的权利,更能直接插手地方行政、建立亲卫。是相当有影响力的政治实体。因此……”

    他伸手轻轻敲击耳机,同时取出一份文件,递给了沐晨。

    沐晨接了过来,雪白封面上是四个宋体黑字:

    《援助协议》

    “这是一份借款协议。”王组长语气平淡:“考虑到衡阳王封地所遭受的人道主义灾难,以及共和国公民在灾难中所可能遭遇的危险。经财政部联席会议批准,国家开发银行将提供一百亿元的无息贷款,为衡阳王府的经济复苏与战后重建注资,并接受相关的融资请求。同时,国开行愿意指派一定的人员,为相关设施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

    沐晨瞠目结舌,大为震惊。第一是这个数额实在过于惊人,第二则是这显现属于他人赠送,完全违背规则……

    然而系统毫无动静,并未对这一举动表示任何意见。

    李子文咳嗽了一声,开口做了解释。

    “国际法专家断定,对政治实体的借款并不等同于对政权控制者的借款。”他言简意赅的解释道:“比如我们显然不能认为洋基国总统欠下了数十万亿的债务……简单来说,这并不是我们向你借贷,也不是国家向你借贷,而是由我们代表赛里斯政府,向沐先生代表的衡阳王府实行借贷,属于完全的政治领域,而与个人无关。”

    这个方案是昨天分析系统逻辑之后得到的结果。与会的行为学专家强调,该系统虽然具有极高的智能,但在执行规则上相当死板、一成不变,尝试利用逻辑漏洞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当然,即使把握住了逻辑漏洞,组织上仍然否决了诸如直接赠款之类较为激烈的提议,防止刺激到系统的情绪。

    沐晨的眼睛鼓了起来。

    他翻了翻文件,最后一页上果然已经签上了王选平的名字。他毫不犹豫,伸手拿起桌上早就预备好的钢笔,龙飞凤舞签下了大名。

    按照历史的惯例,也许应该称呼为临江协定,或者沐-王协定,

    王选平接过了协议,又递来一个小小的白玉印章。

    “相关账户已经预备好,款项会在一天内划拨。”王选平道:“这是您的身份证明。盖章核实之后即可取款,具体细节都可以通融调整,不必紧张。”

    沐晨接过了印章。这枚小小的玉印光华莹润质地细腻,俨然是高人手笔。他摸着却觉得手心发烫,实在接不住这一百亿的重量。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