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最后才有了一个小小的争议点,大概是有一位网友说:“怎么可能,苏唱主役的那是什么级别的IP啊?估计是生活里认识吧。”下面有维护苏唱的网友评论:“你不要这么说,好像唱唱只挑IP一样,其实不管大IP小IP,只要是好故事,她都有兴趣的。我觉得也别太关注IP了,只要用心制作,作为听众就很欢迎。”
是啊是啊是啊,于舟直点头。
关掉网上的讨论,她仍旧后知后觉地有一点难过。
哪怕只有一个人,非常不明显地,足够隐晦地,表达了她的故事配不上苏唱,她都有那么芝麻大小的,耿耿于怀的难过。
如果是别的合作方,她根本不会在乎,说不定还会贱兮兮地得瑟一句是啊我可真是沾光了。
但,是苏唱,就不行。
可能是因为,她用了几年的时间,都没办法有底气地说出,我和你足够登对,这句话吧。
和向挽玩了一天,一看时间晚上七点四十五。于舟和向挽打过招呼,拿着手机进卧室,测试了一下网络,等微信群的连麦。
余下的十五分钟在刷
然后微信电话就打过来了,说八点就是八点,雷厉风行的彭姠之分毫不差。
几个小伙伴的微信头像逐一点亮,后期老师和编剧老师一进来,都熟练地闭麦,于是于舟也跟着闭麦。
她精心准备过的自我介绍没有派上用场,因为这个剧组根本没有寒暄。
彭姠之的声音响起来:“都到了哈,那我们开始,《神龛》S101剧本围读,嗯。”
用“嗯”作为开场的习惯,于舟没有听过,更何况彭姠之的声音好听得要命。
大御姐音,一听就是10cm高跟鞋的那种。
彭姠之开始对着剧本梳理剧情,不懂的地方编剧会解释,涉及到场景搭建的方面,后期适时开麦讨论。
一切都井然有序,除了……
不知道当讲不当讲的于舟。
可能是对面的彭姠之发现有个人一直没说话,于是停了下来,问:“作者有什么意见吗?”
于舟跟被老师点名了似的。
她想了想,没开麦,打字说:“我没有剧本。”
彭姠之那头没说话,在微信群打个了“?”。
应该是发给没参与群通话的F看的。
然后闭麦的后期发消息:“,作者大大没收到剧本,给她!”
编剧跟风:“给她!”
第三个“给她!”,是彭姠之发的。
于舟在这头轻轻笑起来,突然觉得彭导也挺平易近人,挺可爱的。也会复读嘛。
F被艾特出来,私聊给于舟发剧本,以防万一,F加入了连麦。
彭姠之那边应该是起身去倒了一杯水,确定于舟收到剧本后,又继续顺下去。
到了第七幕的一个场景,彭姠之有点困惑。
对着剧本自言自语:“这个房间,是怎么布局的?三个人睡在对角的地方么?大概有多大,我彩排的时候让演员走一下位置,定一下声音的距离。”
于舟看一眼群聊界面,后期闭麦,编剧闭麦。
她正想开麦解释,彭姠之那端传来一个稍远的女声:“一个房间,原著第4章
有布局。”
清冷又磁性,好听得于舟头皮发麻。
她看见编剧的麦开了,瞬间又关上。
后期倒是稳如泰山。
顶上F的私聊消息弹出来:“卧槽,刚那是苏唱的声音???”
“???我不会是幻听了吧?”
“你听见了吗?”
于舟想了想,回复她:“听见了。”
彭姠之没注意两人私下的小动作,自顾自跑去翻原著,仿佛转头想要说句什么。
呼吸刚提起来,于舟听见苏唱轻轻的气声:“闭麦。”
风轻云淡又气定神闲的一个提醒,像落在人的耳边。听声音距离,似乎是坐在彭姠之身后不太近的地方。
彭姠之的麦克风关掉。
之后什么时候再开的,于舟不太记得,后面的围读,她也不是很专心。
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苏唱为什么会在那里。
她听了多久了。
此刻,还在吗?
--------------------
“在…的30s,他是在,还是在…”这个句式出自《图书馆停电许愿30秒》,这个帖子可以搜来看看,很唏嘘。
第10章
“闭麦。”
两个字,于舟想了一晚上。
在于舟看来,没有画面的声音是最蛊惑人心的。因为它最大限度调动你的情绪的同时,还最大限度地催生你的想象力。
想象力啊,想象力是无敌的。
譬如刚才,苏唱提醒闭麦之前,有一页纸翻过去的声音,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她并不着急,气定神闲,还在翻一页书。
当然也并不担心被于舟发现。
这页书可能是随手的一本杂志,也可能是她提前打印出来的剧本。
如果是前者,她可能是在棚里结束工作后,顺耳一听;如果是后者,她可能专程去棚里找到刚工作完的彭姠之,她有备而来。
直到工作结束,苏唱也没有再出声,哪怕到最后大家集体开麦,说“辛苦了,”时,她也毫无动静。
于是于舟的想象力又用在了猜测上,猜测她究竟走没走。
哎,她把手机扔一边,躺在床上,觉得苏唱参与,恐怕不是自己的幸运,是劫数。
门被轻轻叩响。
“你开门吧。”于舟坐起来。
向挽推门,只矜持地探了半个身子,问:“我听里头无甚动静了,是否结束?”
“结束了,累死了。”
向挽莞尔:“于姑娘是否饿了?晚膳未用太多。”
“不饿,我一会儿洗洗就睡了吧。”
向挽道:“询问于姑娘是否饥饿的意思是,我饥肠辘辘了。”
靠。用她的话,来将她的军。
于舟翻身起来:“出去吧,我给你煮碗面。”
还好,做点事转移点注意力。
向挽很懂礼貌,没有跟大爷一样坐在沙发上等着,她只是和监工一样站在于舟身后,小心探看。
先是按下烧水壶的按钮,烧一壶水。
于舟从冰箱旁边的储物箱里掏出两个圆柱状的盒子,撕开包装,又打开几个小袋子,往里投放调料。
向挽欲言又止。
这巴掌大的小袋,和于舟抖动的动作,实在像极了投毒。
可二人无冤无仇,于姑娘又怎会如此蛇蝎心肠。于是她呼出一口气,好生安抚自己。
备好料,于舟勾着脖子一边玩手机一边等水开。
不大一会儿,壶里的水便滚起来,按钮“噔”一声弹出,于舟拎起水壶,往食盒里加水,然后盖上,叉子在上头一插,端出厨房,放到餐厅的餐桌上。
向挽盯着那花花绿绿的食盒:“于姑娘说,是‘煮’面?”
难以置信。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差不多。”
二人大眼对大眼地静置几分钟,于舟瞥一眼手机:“可以吃了。”
率先打开,喷香扑鼻,于舟食指大动,埋头吹几下便嗦了一口。
吃得好香,向挽支起一边眉头,视线上下牵引几回,才执着叉子照虎画猫。
“好吃吗?”于舟嚼着面条问她。
有些奇异的味道,不过,不难吃,何况还叨扰了于姑娘深夜劳作。
“很好吃。”向挽抽纸擦拭嘴唇,笑眼弯弯。
于舟看着她的表情,心里很舒服,如果向挽能吃得更香一点,那就更舒服了。就像小碗碗每次吃到好吃的湿粮,都要嗷呜嗷呜地淌下眼泪。
作为投喂的主人,那满足感,那成就感,约等于有一天她起床在长佩发现昨天新章的评论上了两位数。
于舟吃着面,忽然想起了正事:“我跟你说,今天我参加了剧本围读,实在是大开眼界。”
“这专业配音是不一样哈,和我听配音秀是不一样。”
说来也讽刺,在和苏唱在一起时,她刻意保持距离,从来没有这样深入地参与过。
“你是没看到,彭导,后期老师,编剧老师,那叫一个厉害,专业术语听得我一愣一愣的。而且特别高大上。”
“我感觉自己在拍电影似的。”
向挽半懂不懂,很安静地听着。
“所以我的结论是,这行大有可为,你得入行,而且,得认真点入行。”于舟想做一个推眼镜的动作,抬手发现自己没有眼镜,又放下了。
向挽沉吟:“那,我要如何入行呢?”
于舟看着她温顺的长发,和姣好的眉眼,心里迅速盘算。
片刻后,她抽身从一旁拿出ipad,昨天起就被设置成全繁体的界面看得她有点吃力,她打开浏览器,输入几个字然后查找。
最后满意地把屏幕递给对面的向挽。
“咱们先打基本功。明天起,每天早上7点起来,练绕口令。”
“绕口令?”
“嗯,”于舟的手在ipad上点一点,“八百标兵奔北坡,我刚特意搜的。”
向挽垂眸看,搜索栏写的是“中戏一般练台词的时候练什么绕口令”。
于舟跟着她的目光看过去,解释:“我不懂配音啊,也不知道有什么学校,咱们俩门外汉,只能各方面都借鉴一下。中戏你知道吧,很多明星都是中戏的,可火了,杨宓就是。”
向挽抬眼:“杨宓乃北电人。”
于舟大惊:“你怎么知道?”
向挽垂下头,继续看屏幕:“你在屋里时,我想看书,便求助这黑匣,不当心开启一方书页,上书美人若明星,头一位,便是这杨宓姑娘。”
“我一点她的画卷,便现出其生平,我仔细,略知一二。”
于舟听得目瞪口呆,很想纠正她,那不是说“美人若明星”,而是浏览器推荐栏“美女明星”。
但她没有,因为更重要的是,她很怀疑,古人都这么聪明的吗?
“你这记性,不记台词可惜了。”于舟讪笑。
向挽仍有问题:“7点,是什么时辰?”
于舟掏出手机查:“辰时。”
“为何是辰时,有吉时讲究么?”
“没有,”于舟摇头,“就是显得勤快点。你想啊,你以后要是出名了,上访谈忆往昔,说早上7点起来练功,跟说11点起来练功,那是一回事儿吗?”
她抱起胳膊,忽然觉得自己好像经纪人啊。
向挽将ipad收起来,吃下最后一口面:“记住了。”
“你先练着,我想办法给你办个身份证。”于舟说。
第11章
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改变什么?
足够剧组将剧本围读对完。
足够向挽念顺溜了“八百标兵奔北坡”和“四是四十是十”。
足够向挽在于舟的带领下和小区的老年人打成一片,成为小区象棋界和围棋界的传奇。
也足够于舟开始叫她挽挽。
可一个月又太短,短到天气预报里还是没有雷阵雨这一项。
于舟拎着西瓜开门,暑气把她都快蒸臭了,锦衣玉食的向挽却不嫌弃,面不改色地伸手将西瓜接过去,肩膀随着西瓜的重量一沉,又面不改色地抱好了,往厨房走。
“可是要放入冰箱?你曾说,西瓜若不是冰的,那便是死的。”向挽柔声说,轻车熟路地打开冰箱的门。
很自觉,于舟很满意。
她一边脱鞋一边说:“有个好消息。”
“请讲。”
“今儿我回来的时候,东门的检测台撤了,我问小区的大妈,说是除了西门,别的都撤了。现在疫情稳定,不用扫码了。西门的台子留着,以防疫情反复。”
“哇。”向挽关上冰箱门,这个反应是向于舟学的,她用得很不熟练。
“好不走心。”于舟撇嘴。
“你应该说——我可以出门啦!”她笑着去卧室拿衣服,准备洗个澡。
拖鞋吧嗒吧嗒地来来去去,由远及近,于舟又补充:“这个月咨询了律师,托了人去打听,都说没有什么别的合法途径上户口。我寻思,等能出门了,我还是带你去派出所一趟,问问情况。”
“好。”向挽扬声道。
淅淅沥沥的水声透过木门传出来,向挽关上厨房的门,趴到阳台看天。
她就要可以出门了,不晓得,外头的世界是什么模样呢?
发了会儿呆,见沙发上于舟的手机一直在震,她对这物件已经算有基本认知了,因此等于舟擦着头发出来时,向挽提醒她:“有人找你。”
于舟弯腰拾起手机,打开,是彭姠之在“神龛剧组”的微信群聊消息:“明天开棚,12点,作者过来吧。”
下方是分享的一条地址。
“A座15楼,晨曦录音棚。”
于舟想了想,回复:“我要去吗?我一个人?”
后期老师,编剧老师呢?
一条语音:“后期忙,编剧在出差,你来吧。明天是预告,听众对声线的第一印象很重要,你来把把关。毕竟,作者比较了解原著人设,以及书粉的期待。”
于舟有点尴尬:“我没什么书粉。”
“……那咱们也要,尊重原著。”
看出来了,彭姠之没有怎么导过没有书粉的IP改编广播剧。
于舟叹气,打字:“好的,明天见。”
“明天见。”
紧张,略一点点激动。
于舟瞟一眼看电视的向挽,摸摸自己的脸,早知道今天出去就打把伞了,刚照镜子好像黑了一个度。
走到浴室,在洗手台前蹲下,翻箱倒柜地把离职后收起来的化妆品一一摆出来。
粉底会不会过期了啊?用了比较久了,有没有必要新拆一份气垫?
小猫碗碗在门口蹲着,老神在在地看着她。
“你干嘛。”于舟撕开一张面膜,对着镜子仔细贴上。
剩下的精华液把脖颈和手背也护理一下。
顶着面膜走出去,向挽被吓了一大跳,看她的眼神好像在看跳大神。
于舟梳着头发,嘴唇没怎么动:“面膜,护肤的,用了皮肤好。”
眼神闪着光问她:“你知道我这张面膜叫什么吗?”
向挽摇头。
“前男友面膜。广告里说你要用了它,皮肤会焕发新的生机,光彩照人,见前男友的战役能赢得漂亮。”
“前男友……战役?”向挽蹙眉。
“你不懂,你还小。”于舟坐到沙发上,又问她,“你说我这头发,像样吗?我要不要去烫一下啊,显得多点儿,最近掉得挺厉害的。”
头发多,颅顶高,显脸小,骨相好。
“听不大懂,不过我瞧着,”向挽偏脸认真看她,“你怎么样都好看的。”
清甜的嗓音说这种话,要命不要命啊。
于舟的脸有点红,幸好面膜挡着。默念了三遍“我是拉拉她是直女”清心减欲,心里轻蔑一笑,直女的基本操作,小场面。
然后眼睛无神地望着电视,心里迅速盘算明天搭配哪一套衣服。
想了足足十分钟,她无声哀嚎,真的没什么衣服穿了。
这句话在于舟穿着简单T恤和短裤,披着不太直的直发走到天音大厦时,十分具象地表现了出来。撑场面的那柜子衣服被猫毛滚过后,一直懒得再送去干洗,毕竟她也离职了。而要提前一天再送去,也来不及了。
倘若特意再去商场买一身,又过于隆重,传出去感觉这个作者很掉价。
因此她只能从普通层级的衣服里,找出几件不是很显旧的。
随意点好,随意点,显得她没有那么上赶着。
尽管事先在手机里搜过,天音大厦还是比图片中更金碧辉煌,高大开阔的大堂,制服笔挺的保安和大堂经理,旋转门带出典雅的清香。正好遇上饭点,都市丽人们从电梯间走出来,扫脸穿过闸机。
于舟刷不了脸,自觉走到一边的服务台做访客登记。
录音棚在这个大厦里,有没有必要啊?租金很贵吧……
她在迅速盘算这个广播剧的成本。
等电梯时给F发微信:“F老师,我再跟您确认一下,如果这个剧亏本了,我的版权费不会收回去吧?”
F回得很快:“???”
好的。于舟从高级电梯里下来,看着门廊上方黑金牌子镌刻的15F。
一个左右指示牌,三声工作室在右手边,半层都是,指示牌上还写了英文名,很高级。
没有前台,进去是一个简单大方的前厅,不太大,白色调,看着很舒服。除了发着淡蓝色光晕的logo以外,就是几盆精心修剪的盆栽。
由前厅转过去,是一个会客厅和休息室,落地窗把阳光铺得暖融融的,地毯像蒸得正好的糕点,左边一排陈列奖杯奖状和名人合影的展柜,再几列书架围成一个精致的阅览角,右手边是桌椅横陈的休息室。
彭姠之坐在那里,翻着一本书。
于舟曾在,但她不爱发照片不爱露脸,因此也不知道她究竟长什么模样。但于舟看到她的第一眼,就知道她是彭姠之。
和声音的感觉太像了,白衬衫,包臀中裙,乌黑的长卷发,卷翘的睫毛和阿玛尼400号唇釉,红得很正,气场全开。
彭姠之抬头看到她:“哈喽。来了。”
笑意盈盈的,没有只听声音那么难以接近。
“怎么过来的啊?”她把书往桌上轻轻一扔,点头示意于舟坐,“等会儿吧,她们还没来。”
于舟大方地打了招呼,坐到彭姠之旁边:“打车过来的,怕堵车,我提前来了。”
“今天这个点儿应该还好。”
“是,一点都没堵,20分钟就到了。”于舟说完,有点尴尬,于是往前面找话题,“今天都哪些老师来啊?”
彭姠之给她一份剧本:“我帮你打印了。主协役四个都来,不过这个预告,苏唱的独白比较多,我让她先来,其他几个晚一点。”
懂,来早了等着也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