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正当南中在我们的努力下,各项事务蒸蒸日上,团练也训练得颇具成效之时,远在成都的朝堂,却被一片阴霾所笼罩。</p>黄皓,这个在宫廷中翻云覆雨的宦官,凭借着刘禅的宠信,权势愈发膨胀。他得知北地王刘谌在南中不仅与蛮人交好,还编练了团练,势力逐渐壮大,心中顿生忌惮。在他狭隘的认知里,任何可能威胁到他权威的力量,都必须被扼杀在摇篮之中。</p>
于是,黄皓开始在刘禅耳边不断进谗言。一日,刘禅在宫中悠闲地赏着花草,黄皓卑躬屈膝地凑上前去,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却话锋一转道:“陛下,近日听闻北地王在南中,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实则大肆招兵买马,与蛮人勾结,恐有不臣之心呐。”</p>
刘禅听闻,微微皱眉,脸上露出一丝疑惑与担忧:“北地王向来忠心耿耿,怎会如此?”</p>
黄皓见状,心中暗喜,赶忙添油加醋地说道:“陛下有所不知,南中远离成都,天高皇帝远,人心易变呐。如今北地王手握团练,又掌控着铜矿,势力渐大,难保不会生出异心。若不及早防范,恐成大患呐!”</p>
刘禅生性懦弱,又耳根子软,被黄皓这一番说辞搅得心烦意乱,心中的疑虑渐渐生根发芽。“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刘禅无奈地问道。</p>
黄皓眼中闪过一丝阴狠,恭敬地说道:“陛下,可下旨令北地王即刻返回成都,一来可试探其忠心,二来将他置于陛下眼皮子底下,也好监视他的一举一动。”</p>
刘禅思索片刻,觉得黄皓所言有理,便点头应允。很快,一道诏书快马加鞭送往南中。</p>
此时的南中,刘谌正与我在训练场上看着团练成员们进行模拟战斗演练,对成都朝堂的风云变幻浑然不知。信使快马赶到,宣读诏书:“北地王刘谌接旨,陛下念你在南中辛劳,特命你即刻返回成都述职,不得有误。”</p>
刘谌听完诏书,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将诏书狠狠摔在地上,怒声道:“这定是黄皓那奸贼的阴谋!我在南中一心为蜀汉谋划,竟遭此猜忌!”</p>
我心中也是气愤不已,但此时必须保持冷静,劝道:“殿下,莫要冲动。如今陛下听信谗言,我们若公然抗旨,正中奸人下怀。不如先修书一封,向陛下表明忠心,详细阐述我们在南中所做之事,皆是为了蜀汉的江山社稷。同时,我们也加快团练的训练,做好应对一切变故的准备。”</p>
刘谌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点头道:“阿牧,你说得对。只是这朝堂被黄皓之流把持,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说罢,刘谌立刻命人准备笔墨,亲笔修书,言辞恳切地向刘禅说明南中局势,以及自己对汉室的赤胆忠心。</p>
然而,远在成都的刘禅,能否看到刘谌的一片赤诚之心,又是否会继续被黄皓的谗言左右,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与变数,而南中的未来,也因此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