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老了,装糊涂。
叶坤又叫来文阿秀,整理阮亮提供的信息,准备在报纸和广播上,发布寻人启事。只要阮亮的妹妹还活着,应该是可以找到的。
这些年,为了帮助当年在战乱中离散的百姓,朝廷的报纸,专门开辟了寻人版面,还有专用的寻人杂志,发行各地。
民间许多离散的家庭,都通过朝廷的渠道,联系到了自己的亲人。
安排了寻人启事,叶坤看着阮亮,缓缓说道:阮亮,我任命你为御书房特使,正二品官员,负责巡查各地异族劳工生存状况。
有可能的话,改善大家的生活条件。做好文化教育和培训,定期举办开考提拔活动。
每年……我给你一万个名额。你可以通过公正的考试,择优提拔一万劳工,让他们成为所在单位的基层管理者,领取俸禄,享受国人待遇。
如果岗位不需要,也可以将这些人考试通过的人,送去各地插队,成为农民。我会给你两个助手,安排户部和移民部,和你对接。
阮亮听明白了,感激涕零:皇上,我一定不负重托,竭力报效朝廷!
叶坤点点头,亲自给诸葛洪写了一封信,交给阮亮:你拿着这封信,去涿郡找诸葛洪,听他安排就行了。
阮亮接过信,再次感谢。
叶坤又吩咐王大海:你派两个人,护送阮亮去涿郡。
王大海叹气:这小子,倒是因祸得福了。
叶坤走出办公室,沉默良久,对文阿秀说道:
你通知太子和诸葛洪,匈奴、扶桑、交址、辽东、夷洲岛……其实都是远古华夏后裔,和我们一样,黄皮肤黑头发。如果这些人听话,爱学习,就放宽标准,允许他们成为自由民吧。
有些劳工,来到华夏九州,已经很多年了。
语言交流,完全无障碍。
严格来说,他们已经变成了华夏人。
而华夏九州的大建设,也进入了尾声。
渐渐的,就不再需要太多劳工了。
文阿秀点头,去起草电报。
叶坤摆摆手,带着大家上船,再次出发。
遇上阮亮这事,让叶坤心里有些不痛快。
异族劳工待遇问题、管理问题,叶坤在目前,只能装糊涂,含糊应对。
还有海外的问题。
如果善待每一个人,那么,华夏一族移民海外的人,就是去扶贫的,不是打江山的。
而现在,叶坤觉得自己也老了,精力不够了,某些事,能装糊涂就装糊涂吧。
今天提拔了阮亮,每年给他一万个名额,让他去帮助那些劳工,也算是叶坤的一点良心。
再次登船后,叶坤吩咐道:全速航行吧,沿途不必再停靠了。
再停靠,又会遇上一些小事,耽误时间。
游轮全速前进,两岸景色,迅速向后退去。
时速表上显示,现在的航速,是每小时五十二公里。
乘船的人不觉得,但是在岸上看,这个速度很厉害了。
刘月娟喝着茶,盘算道:估计两天能到天门郡,然后休息一夜,再花一天功夫,就能到平野县了。
叶坤笑道:现在的天门郡到平野县,开通了两条大道。交通情况,和以前大不一样了。马车上路,只需要六个小时,就能到平野县。
以前,平野县到天门城,需要一天半。
叶青阳后来在天门郡和平野县、慈姑县、陵山县一带,下了大本钱,修建了好几条大道,贯穿东西南北,形成了两纵两横的交通网。
平野县到西屏山之间,原本有一条小河,还经过开拓,变成了大河,可以进行航运了。
平野县到长沙,也是一条大路,穿过了双丫山。
毕竟这是皇帝故里,皇后故乡,又出了六名大元帅,基础建设肯定是全国顶级的。
姜有容问道:听说双丫山和西屏山,现在都变成了小城市,是吗
叶坤点点头,笑道:
以前的西屏山,就是一个新城。双丫山,是军事防御重地,高峰时期,有几十座碉堡。后来不打仗了,我让人把碉堡全部拆了,就地建设房屋,修路修桥,贯通东西,成为一个重要的大驿站,和物流仓储中心。
如今人口多了,商贸繁华,围绕着驿站,就自发形成了一个城市。
姜有容笑道:姜河头的轮窑厂,还在吗我记得,当初还是我们投资的。
叶坤笑道:轮窑厂应该不在了,现在的平野县,整个都是保护区。建设所需的砖瓦,都是从慈姑县过来的。
姜有容点点头,又问:平野县的乡亲们,现在还种地吗
种地的人,肯定还有,但是应该不多了。
叶坤想了想:去年,我看过平野县的生产报告,全县人口,现在有十二万人。农业人口,只有四万多。其他人,都是做手工的,做小生意的,做工匠的。
姜有容不解:都做生意,哪有那么多生意做
平野县,有旅游产业啊。
叶坤笑道:每年上百万人,去平野县旅游参观。乡亲们做点生意,服务外地游客,都有生意做的。
说话间,游轮乘风破浪向前。
两日后,游轮从长江航道,来到天门郡。
当年的水寨还在,但是改成了商用码头。
姜老五和关勇,都在家乡养老,亲自来到天门郡江边,迎接叶坤。
叶坤拉着关勇和姜老五的手,感叹道:我们老兄弟,今天又见面了,可喜可贺啊!
是啊皇上,我们在家乡相聚,更加不容易。
姜老五眼圈红红的,笑道:可惜,燕六亥和王大奎,都早早地走了,没看见这一天。
关勇也说道:如果燕六亥和王大奎还活着,该有多好啊。他们没见过汽车,没见过轮船,没见到今天的华夏,拥有四海的局面……
他们的在天之灵,会看见的。
叶坤也有些伤感,笑道:我会安排时间,去燕六亥和王大奎的陵园,祭拜一番。
王大奎和燕六亥,遗体或者骨灰,都安葬在老家。
叶坤这次回来,当然要顺便祭拜。
姜老五和关勇,又拜见姜有容等人。
姜有容笑道:都是自家人,就不必客气了。你们也一把年纪,还百里奔波而来迎接我们,叫我心里不过意。
姜老五笑道:就因为是自家人,所以更要前来迎接啊。
众人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