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农家饭。
姜有容一笑,对陈亮老婆说道:大嫂,孩子们饿了,让他们先吃饭吧。陈亮老婆点点头,给孩子们盛饭,分菜。
几个孩子跟饿狼一样,把鸡蛋羹就给瓜分了。
薇薇很喜欢那盘小鱼干,低声询问姜有容:母亲,我能不能在这里吃一碗饭那个鱼干,好香啊。
姜有容好气又好笑,摸出一枚银币,交给陈亮老婆:大嫂,我买你一碗饭,给我女儿吃,可以吗
不不不,你们是客人,我们不能收钱。
陈亮老婆急忙拒绝,给薇薇盛了一碗饭,夹了好几个小鱼干,递在薇薇的手里:姑娘,吃吧。
薇薇道谢,尝了尝鱼干小米饭,又从锅里夹了一块切开的红薯,吃得津津有味。
陈亮搓着手,对叶坤讪笑:大人,要不……你们也吃一点
我不饿。
叶坤摇摇头,又问道:你们家里六口人,一共有多少田地啊
陈亮摇摇头:也就二十亩庄稼地,还有十亩桑园。
叶坤皱眉道:怎么就这点耕地,是附近耕地不够吗
耕地倒是给我们划分了几十亩,但是开荒开不动。陈亮叹气:
山上开荒很难,土地里都是碎石头,还长着树木。要开荒,就要先砍树、挖树根,把石头全部捡走才行。我们就夫妻俩干活,孩子们太小,要读书,帮不上忙。
每年,要上缴多少税粮啊
每年两千斤谷子,要上好的谷子,或者晒干的玉米粒。
那剩下的粮食,还够吃吗
那只能省着吃了,好在现在有红薯,还有玉米,倒也饿不死人。
山区老百姓,还是不容易啊。
叶坤叹口气,对身边的丁丁说道:师妹,我记得前年修路,我们不是对这里,进行过一次帮扶吗为什么看起来,这里还是很穷
丁丁耸耸肩:山区,交通落后,灌溉条件不好,就这样了。这两年,因为大规模修路,因为我们的帮扶,条件还好了许多。
两年前,这里还有三分之一的百姓,在温饱线上挣扎。
姜有容看看四周,皱眉道:山区里的人口,也在快速增长,这以后岂不是日子更难过
陈亮接话道:是啊,有些家庭,有两个老婆,一个汉人老婆,一个异族小老婆,家里养了十来个孩子,每天吃饭,都是满满一大锅。大家都在说,以后土地不够,没饭吃了。
薇薇吃着饭,给陈亮出主意:做生意很赚钱啊,陈大叔,你怎么不出去做生意
陈亮苦笑:我走了,家里就没办法种地了,孩子们吃什么
全家一起出去做生意嘛,去涿郡,随便做个小生意,也能养活一家人。薇薇张口就来。
哪有这么容易啊,人生地不熟的。陈亮摇头憨笑。
薇薇,你别出馊主意了。
叶坤翻白眼:你知道一家六口,全部去涿郡,路费和盘缠要多少钱吗去了以后找不到工作,在哪里安身做生意,需要多少本钱哪一种生意好赚钱,你知道不
薇薇讪笑:父亲,你帮帮人家,不就行了
可是天下人这么多,我帮助一家两家,解决不了问题啊。所以,我们要一个有效的办法,让所有人都富裕起来才行。
叶坤一笑,又问陈亮:太行山的道路修通了,对你们的日子,有些好处吧比如说,去外面卖一些山珍或者粮食,是不是方便一些
陈亮点点头:的确好一些,山外有人过来收购菜干,我们种了许多扁豆和豆角,都晒成菜干卖了,可以补贴一下生活。还有羊皮,中草药,都有人来收购。以前道路不好,商贩都不愿意来。
要想富,先修路,这个道理是千古不变的。
叶坤点点头,对丁丁说道:师妹,大山里的百姓,会记住你的。
师兄,修路是你的决议,我只是执行者。
丁丁一笑,低声说道:公孙师姐曾经跟我说过,山区的税赋,还是重了一些。十税二,很多家庭负担吃力。如今朝廷不缺钱,能不能降低一下山区的税赋
叶坤笑道:回去以后,划定全国贫困区,税赋降为十税一好了。对于特别贫困的地方,再来一次帮扶,安排部队过来开荒,扩大耕地面积,进一步修建道路。
太行八陉,是八条主道。
但是大山深处,还有许多小路,也可以修一修的。
让道路四通八达起来,减少交通成本和时间,才便于山区脱贫。
姜有容说道:江淮地区,还有大量耕地,能不能让条件不好的百姓,移民出去
移民当然更好,成本更低,就怕百姓不愿意啊。
叶坤看着陈亮:陈队长,如果朝廷帮助你们移民去平原地区,再给你们一套这样的农家小院,给你们几十亩水田,你愿不愿意
陈亮皱眉:朝廷帮我们盖房子,给我们水田
是的,一切开支,都算朝廷的,你们愿不愿意搬走
那我当然愿意搬走了。
陈亮咧嘴一笑:我听说,还有人全家移民去交址,然后就做了农场主。朝廷还分配免费的劳工,帮着干活。可惜啊,我们去不了。
叶坤闻言大笑:谁说去不了现在朝廷有政策,只要愿意全家移民,去了交址或者天竺,都是农场主。至少给你五百亩水田,给你四五个不要钱的劳工,还给你两个小妾,帮你干活。只要提出申请,都可以全家移民。
一路上的吃喝,都算朝廷的。
陈亮不相信,皱眉道:真的有这样的好事那朝廷图什么
朝廷要控制海外的土地,当然要派我们汉人过去啊。海外耕地太多,没有人管理,就荒废了。
叶坤笑道:我们的人去了海外,都当了大地主,别提多舒服了。每天吃香的喝辣的,自己不干活,全都是异族劳工干活。
陈亮讪笑道:好是好,就是不能回来了。
有饭吃,日子过得好,你回来干嘛
叶坤翻白眼,又说道:再说了,未必就回不来。因为朝廷的大轮船,速度很快,来来往往的人,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