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第353章
此时己是红日西斜,阳光照射在枝叶间,五色斑斓,风光旖丽,大有洞天福地之概。这里己近山巅,洞口上峭壁连云,旁边有小径可上。
洞外石坪下也是悬崖峭壁,正不知是从哪里上来的。
老尼指着坪石的豁口说:“这就是上下的道路,二位看看是否好走?”
二人走近看时,这里离地也有西丈多高,不过崖壁上有稷坎可攀,估计可以下得去,就点了点头。
老尼带头先下,略一弓身,大袖一扬,轻轻一跳就着地。
接着王宗汉和艾珍也小心地一步步移下崖来。
跟着老尼穿过一道密林,走到一道山梁上,顺山梁往东北走了十来里。
老尼指着脚下山坳里丛林之中的一簇房屋说:“下面就是慈云庵了。”
三人脚下都快,说话间己到庵前。
庵子不大,山门匾额大书慈云庵三字,泥金己剥蚀不少。
庵前有十来株古松,浓荫蔽日,庵子背靠石壁,右临深壑,左边却有一条山涧与山路隔开,一条小石桥横在涧上,下山的道路蜿蜒曲折隐没在树木山石之间,风景极为清幽。
老尼带领二人过了石桥,进入寺门,迎面是韦陀神象,穿过天井就是大雄宝殿,一个西、五十岁的尼姑迎了上来,叫声:“师父!
回来了。”
忙接过王宗汉背的草药,向厢房叫道:“智清,师祖回来了,还来了客,快端茶!”
艾珍王宗汉跟着老尼,从大殿左侧进到后院。
这里有个小天井,栽着些花木,还有几树芭蕉,天井旁是几间静室,老尼的方丈就在这里,室内炉香袅袅,收拾得极为清洁。
刚刚坐好,一个二十上下的年青尼姑端上茶来。
这尼姑身材中等,相貌憨厚、淳朴,向艾珍笑了笑,低头给各人斟上一杯茶,恭敬地退了下去。
王宗汉见慈云庵环境很好,悟明师太武功绝伦,就想请悟明师太收下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