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章 不公

    大本堂门外。

    “四弟,父皇母后可真偏爱你,唯独你有女子伴读。”

    “父皇母后知弟愚钝懒怠,需要伴读提点监督,让二哥见笑了。”

    秦王朱樉面露讥诮,老四愚钝?惯会装乖藏拙,打量着徐玥说:“你这伴读姿容出众,比我府中舞姬略胜几分……”

    “二哥慎言!”

    朱玓严肃而凌厉地打断了秦王的话,侧一步挡住了徐玥,他的二哥如此打量一个女子,属实不妥。

    她不是秦王府的乐伎舞姬,不是你能随意出言轻薄的人。你也不想想,能进大本堂的女子,是寻常人家的吗?

    她是名将千金,若无徐元帅等一众武将出生入死,攘外安内,为国戍边,父皇焉能稳坐明堂?

    我等朱家皇儿,焉能在这“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安享荣华富贵?

    徐玥垂首立在朱玓身后,心中暗想:二哥?明初四恶之首!这个蠢材!

    史笔写他幼年聪慧,严毅英武,成年后却多行恶事,荒唐无度。

    据说,他是在洪武八年娶了邓愈之女为侧妃后,开始宠妾灭妻;洪武十一年去西安就藩,手掌实权之后开始性情大变,残暴不仁。

    “弟还要去御马场,先行一步,二哥自便。”朱玓说罢就走,徐玥紧紧跟上。

    徐玥,你能改变什么呢?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在这个尊崇程朱理学的王朝中,在这个主张女子“从父、从夫、从子”的牢笼里讨生活,保住小命已然不易。

    即便她是国公嫡女,在京师和皇宫里也不敢放松恣意。

    方才他那一侧步挡住自已的举动,令她心尖一颤,伟岸丈夫,无外如是,也不知为何,今日第一次见面,内心却对他无端生出信赖亲近之意。

    朱樉瞧着二人离去的背影,扭了扭脖子,心中疑惑,对身边的人说:“去问问,那丫头是何来历?”

    送徐玥到坤宁门外,朱玓问:“记得路了吗?”

    徐玥点头,他说:“你无需每日都来大本堂,陪着母后便好。”

    徐玥直视着朱玓,轻声问询:“燕王殿下,是嫌玥儿麻烦累赘?”

    朱玓不语,玥儿,一听这个名字,他无法严辞厉色,记心都是柔软温情。

    倒也不是嫌她麻烦,只是大本堂里都是男人,她一个闺阁女儿,多有不便,也不知母后是如何想的?

    可能她心血来潮就安排了,伴读,也该是让公主的伴读。

    徐玥说:“殿下放心,我保证安分守已,不给您招惹非议。一则,入宫伴读是皇后娘娘懿旨,小女不敢懈怠;二则,我很珍惜能聆听宋学士讲学的机会。”

    女子没有入国子监的权利,能入宫伴读,听名儒讲五经,机会实属难得。

    “也好。”

    他说罢就转身离开,百感交集,徐玥,她到底是不是我梦中人?

    颇有些进退两难,不上不下,如鲠在喉。对她太好,怕她不是,深情错付;对她不好,又怕她是,亏待挚爱。

    无论她是不是那个人,事实是,她是帝后钦定的未来燕王妃!

    朱家儿郎,婚事从来不由自主,每一个皇子的正妃之选,都是国事。

    父皇母后没有问过他愿不愿意,直接就把人塞给他了,一副你不要也得要的强硬姿态,令他无奈。

    若不是因为她名唤“玥儿”,更兼花容月貌,瞧着顺眼,让他想要探究她是不是自已想找的那个人,他压根儿就不想理对方。

    凭心而论,让皇子们与开国功臣联姻,是父皇在报答布衣之交,巩固君臣情谊,此举对于皇子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弊。

    毕竟对于皇子而言,就算不喜欢被安排的正妃,他们也可以纳自已喜欢的人为次妃。

    只是《皇明祖训》明令不允许皇子宠妾灭妻,明确区分嫡庶尊卑。

    在京师贵女中,论家世出身,论才情品貌,徐玥均是翘楚。

    有魏国公徐达让岳父,按理说他没有任何可抱怨的。

    只是朱玓他守着前盟,想予那人唯一和全部,所以指婚一事,令他生了被剥夺自由选择权的无奈。

    在明宫中,不能随心所欲的,岂止女人?纵使他贵为皇子,也有不得已之时。

    秦王府。

    “什么?你说今日老四身边的伴读是魏国公的嫡长女?”

    胡椒说:“千真万确,今日您未到之前,是燕王亲口对吴王说的。”

    十八岁的秦王朱樉捏紧了拳头,看来老爷子是要让老四娶徐达的女儿,凭什么?

    口口声声说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凭什么老四的婚事能定魏国公嫡女,却把战败俘虏塞给我让正妻!

    这不公平!

    “父皇还没有明旨赐婚,想个办法,把那个女诸生给本王夺来。”

    邓镇倒吸一口凉气,说:“秦王殿下,不看僧面看佛面,您犯不着跟徐元帅交恶啊!”

    胡椒说:“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殿下是亲王,徐达再功高,也是臣下,他敢怎的?”

    邓镇规劝道:“就算殿下得罪得起徐元帅,只怕圣上怪罪下来…赔了夫人又折兵。”

    胡椒咄咄逼人道:“你一口一个徐元帅,是生怕别人不知你爹是徐达部下吗?”

    “我…”邓镇气结,我怎么会与这种蠢货为伍,一味无原则地媚上讨好。

    邓镇是卫国公邓愈的庶长子,秦王的伴读,他出身簪缨世族,对徐达是敬畏的。

    他的父亲邓愈,乱世之中,天下英雄追随者众,领着万余兵马,本可自立,他却率众投奔了当时还籍籍无名的朱重八,戎马倥偬,凭实力挣下这国公荣光,是从龙之臣,开国功勋。

    而胡椒是胡惟庸的侄儿,一文一武,总是不对付。

    秦王朱樉捏着茶杯,不耐烦听两人辩论,恼火骂道:“闭嘴!”

    她是本王未来的弟妇,本王能如何?

    即便让老四这门亲结不成,难道这桩姻缘还能落到我秦王府?

    若没有后庭那个晦气玩意儿占着我秦王府的中馈之位,论长幼,这门亲事该是我的。

    如此一想,他心中愈加不平衡。

    朱樉的蒙古正妃王敏,是王保保之妹,她是作为“战利品”被俘虏来的。

    为了招降元朝名将王保保,洪武帝让二儿子朱樉娶王氏为正妃,但王氏始终不得朱樉欢心。

    帝后要求儿子以正妃之礼善待王氏,他却不听从,实是不良于德。

    邓镇策马离开秦王府时,觉得自已的前程就如天色一般晦暗不明,忧心忡忡。

    他迫切地想跟着父亲去打仗,不想留在京师空误年华了;实在看不惯他们的行事作风,不愿与蛇鼠为伍。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