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笑小说网/《沉香如屑》/ 第7章 墓地啊墓地干尸啊干尸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章 墓地啊墓地干尸啊干尸

    王小二在青石镇上干了二十多年跑堂,还是头一回见到如此俊秀的人物来下馆子,不由感叹今日掌柜的提早开门是对了。

    颜淡坐在桌边,握着筷子:有什么菜,端上来就好。

    王小二一呆,赔笑道:姑娘,这才早上,小店的掌勺师傅要到中午才来,吃热菜恐怕还太早了罢

    只见那位眉目如画的少女抓着筷子往桌上一敲:什么管饱的就端上来!

    颜淡露出的那种饿汉气魄让店小二肃然起敬,立刻下去忙碌了。

    唐周慢慢倒了一杯茶,颇为惊讶:你真有这么饿

    你可以试试二十天只喝过一口恶心的洗澡水,完全不进食,这样你就知道会不会饿了。

    这样说来,之前说的妖也要吃东西,那些话都是真的

    王小二端着一笼热气腾腾的包子放在桌上,问道:厨房里还有半只昨日剩下的烧鸡,要不要热一热给姑娘端上来

    颜淡将一小锭银子放在桌上:还有多少都拿过来。

    王小二将银子拿在手中一掂,大约有三四两重,这样出手很是大方了,何况还是在青石镇这种不算繁华的小镇。

    我没事说着好玩的,你千万不要相信。说话间,颜淡已经咽下一个包子,用筷子戳了第二只咬了一口,眼中还盯着第三只。

    唐周倒了杯茶推过去:慢点。姑娘家这副吃相,也不怕难看。

    颜淡瞥了他一眼,斯斯文文地撕下一块包子皮,斯斯文文地嚼了几下才咽下,斯斯文文地开口:吃相难看有什么关系最重要的是吃得快吃得多,撑死自己就能饿死别人,你懂么话音刚落,又继续风卷残云。

    唐周低下头,轻笑出声,笑了好一阵才停下。

    颜淡满足地喝了一口茶,长吁一口气:这样最舒服了。

    吃饱了那该办正事去了。

    啊,中午还有热菜呢。

    唐周作势要走。

    颜淡连忙拉住他:等一下,再等一下。眼波一转,笑得有些狡黠:你这是第一次独自出远门么

    唐周长眉微皱,复又缓颜了,带点少年人特有的清稚:是又怎样

    乱坟岗就在那个地方,也跑不掉是不是所以早去晚去都是一样的。但这里是青石镇,镇上的人一定知道比那个传闻还多的事情,你说什么地方最适合听故事

    唐周看着她:你那点小聪明要是用到正道上就好了。

    颜淡轻摇手指:不不,我这是历代圣贤推崇的大智慧,迟早要让你见识到的。

    唐周笑了笑,手指划过她手腕上的镯子:我只知,你现在还是阶下囚,那种大智慧见不见识有差么

    颜淡嘴角微动,左思右想,最后还是不说话了。

    临近中午时分,饭馆里的客人也渐渐多了起来,人声嘈杂,中间混杂着几个北地口音,闹腾腾的一片。

    我看两位面生得很,不是镇上的人吧一人操着当地口音走过来,拖开板凳坐下。那人獐头鼠目,形容猥琐,露出谄媚的神情。

    唐周微一颔首,淡淡道:是头一回来这里。

    颜淡看着掌柜身后的竹削牌子,念得又轻又快:爆炒猪肝,黄焖仔鸡,炒三鲜,水晶丸子,醋溜排骨……一口气报了十几道菜。王小二满头大汗:这位姑娘,你们才两位,四道菜已经很多了。颜淡瞥了唐周一眼:这位公子付账,一分银子都不会少。对了,还要加上一碟酱猪肚。

    唐周全当没听见,只是说:小二,再加副碗筷。

    那个凑过来坐的当地人脸上立刻笑开了花:小兄弟真是爽快人。

    唐周道:不知这镇上有什么新奇有趣的事情

    那当地人摸了摸脸,眼巴巴地望着王小二端上来的菜肴。颜淡微微一笑,拿了双筷子递到他手中,又悄悄指着角落那一桌坐着的几个身上佩剑带刀的大汉:大叔,我们一路过来,就见过很多像这样的人,一脸凶霸霸的,他们来这里做什么

    那当地人夹起盘子里的热菜,流水似地往嘴里送,含含糊糊地说:你这小姑娘一定是顽皮,从家里偷跑出来的吧

    颜淡点点头,一脸惊讶:大叔你怎么知道的

    那人哈哈大笑,甚是得意:我还知道这位小兄弟是你的情郎,你们这是瞒着家里人私奔吧

    两人同时在心中咒骂了一句。

    颜淡眼波一转,笑得很乖巧:大叔,你是在故意扯开话题了,其实你不知道那些人来这里是干什么的吧。像这种混吃混喝的人,往往又很爱充面子,这样一说,他立刻就会把心里话往外倒了。

    我怎么会不知道,嘿,你这小姑娘!我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了,还有什么不知道的。那人果真受了激将法,放下筷子,他们是来找娘娘墓穴的。

    唐周道:当今皇上怎会把自己的妃嫔葬在这里

    不是现在的皇上,是已经亡了国的那个皇帝。那时候你都还没生出来呢。当时天下三分,北燕、南楚、齐襄各据一方,我说的是齐襄的那位贵妃娘娘。

    唐周更是怀疑:既是皇族,定有自己的皇陵,又怎么会葬在这里

    那当地人笑了:那时候,现在皇宫里的那位皇帝还没当皇上的时候,是南楚的大将军。他灭了齐襄之后,齐襄的亡国皇帝带着他宠爱的贵妃,在手下那一批人的保护下逃走了。当时南楚那边追得很紧,到了青石镇的时候,那亡国皇帝手下人叛变,就把那皇帝杀了,而贵妃娘娘和亡国皇帝伉俪之情甚笃,不愿独活就自尽了。他们出逃的时候从皇宫里带出很多金银

    多金银珠宝,随身带着钱财外露,很容易招致杀身之祸,于是就想了一个法子,为那个娘娘修了一座墓穴。一来在墓穴里藏着珠宝,可以随时来拿;二来也是因为那位娘娘是含恨而死,怕她死不瞑目化为恶鬼,也想用这座墓穴镇着。这就是娘娘墓的由来。

    颜淡随口道:你定是也去找过这座娘娘墓了。

    找是找过,不过,他看了看左右,低下声音说,那位娘娘鬼可凶了,一定是只厉鬼,谁拿了这里面的宝贝,就会死!我们镇上的人,宁可绕道也不从乱坟岗里走。他拿起筷子,继续往嘴里塞热菜,又无暇说话了。

    唐周在桌上轻叩:想来这也是传闻,越传就越走样。

    那人摇摇头,嘴里含着排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颜淡想起之前在兰溪江上碰上的那个江洋大盗,他也说过关于青石镇的传闻。她抬起手,将一块蝶形玉璧在那当地人的眼前一晃:我昨日傍晚经过乱坟岗的时候,还捡到了这个玉。

    唐周斜斜地看了她一眼。

    昨日傍晚,她明明还关在玉葫芦里。

    那人嘴唇抖索,脸色发青:你这小姑娘!快,快把这玉扔了,小命都不要了吗!

    颜淡嘟着嘴,一副不乐意的模样:为什么,这玉很好看。

    我告诉你吧,我们镇上有个年轻小伙,生得可壮实了,家里穷,又没什么亲戚,老爹死了也没钱埋,只好埋到乱坟岗上去。他挖着挖着,就挖出几个金银杯子还有几块玉,不出十天,就死在自家里了,我从来没见过那么难看的死状……啊,还是不说了,吃饭,吃饭。

    唐周知道再问不出什么事来了,便低头用饭,举止斯文,像是出自大户人家。

    颜淡突然说了一句:那个人的死状,你就是不说,我也能想得出来。

    那当地人只埋头猛吃。

    他家里没有其他亲人,等有人发现的时候一定连尸首都烂了,身上爬满尸虫,有老鼠啃他的肉,还有苍蝇四处乱飞。颜淡夹起一块醋溜排骨,他的尸首啊,就和这块排骨一样,骨头都软了,上面沾着肉。

    唐周一向细嚼慢咽,闻言也不禁噎了一下。

    那当地人正要去夹那块最大的排骨,听了这句话,筷子一拐,去夹旁边的爆炒猪肝。只听颜淡立刻道:他的肝也定是烂了,就和这猪肝一样,是酱色的。

    那人脸色焦黄,去夹水晶丸子。

    唉,那人的眼珠应该还在吧。听说死人的眼珠就是白生生的。颜淡夹起一个丸子,咬了一口,不知道是不是像这个水晶丸子一样有韧劲,有嚼头。她伸过筷子,点着盛酱猪肚的盘子:听说这种酱的东西要在酱缸里腌很久,所以很多乡野小店都把那些发酸发臭了的内脏和肉腌起来。那些奇怪的味道被酱汁的味道盖过去,就尝不出来异味了。不知这里的是不是这样还有,那个人的尸首不会被黑店腌着当猪肉卖了吧

    话音刚落,那当地人脸色青白,踉踉跄跄地奔出去趴在门口呕吐不止。

    颜淡看着唐周,又问了一句:我说的对么

    唐周面无表情,取出一张符纸。

    颜淡立刻道:我错了我错了,我知道错了……

    唐周站起身,招来店小二结了帐,然后左手拉起颜淡,右手拎包裹,把她往饭馆外边拖:我看你还是喜欢待在法器里。

    颜淡诚恳地说: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敢了,你再给我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嘛。

    唐周看了她一眼:真的不敢了

    颜淡脸上的神情更是诚恳:真的。

    唐周松开手:走罢。

    他们到乱坟岗上时,已经有五六个江湖人聚在那里了,看见他们走来,立刻有人拔出兵器。倒是身后一位杏黄道袍的年老道人抬手阻拦:这位是唐周贤侄,是凌霄观主的弟子,都是自己人。

    唐周上前施礼:唐周见过凌虚子前辈。

    那年老道人摸了摸胡子:听说你师父近几年还收了女弟子,就是你身后这位姑娘罢

    唐周顿了顿,点头道:这是我师妹,还不懂规矩,失了礼数,各位莫怪。

    颜淡小声嘀咕一句,摆出怯生生的神情:师兄……

    其他人都笑了,连连摆手:唐兄太客气了,我们还怕吓坏了你那个小师妹。

    唐周又寒暄几句,方才转过身,压低声音说:等下不要打歪主意,也不准装神弄鬼,听明白没有

    颜淡微微一笑:师兄尽管放心。

    唐周想了想,又问:你叫什么

    颜淡很是老实,立刻回答:颜淡。颜色的颜,清淡如水的……还没来得及说完,唐周已经转身往前走去。她立刻就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拖着往前,不由叹了口气,这阶下囚的滋味果真不好受。

    忽听唐周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十分清晰:等下你跟紧我。那些人当中有心术不正的,暗中多留个心。

    颜淡看了看周围,其他人似乎都没有反应。

    这是用内力传音的功夫,所以他们都听不见。唐周似知道她在想什么。

    忽听前方传来一个女子清脆欢快的笑声,宛如铃声叮当。身边立刻有人铮的一声拔出兵器,拿在手中。

    一位雪白衣衫的少女站在枯树下面,手中抓着一把小米,正在喂树上的鸟儿,还时不时做出倾听的模样,轻声对着鸟儿说话。她突然转过头来,柳叶眉弯弯,未语先笑:鸟儿说,今儿镇上来了很多客人,果真不假。她拍了拍手,很是欢喜:我好久没有看到这么多人,这样热闹过了。可是鸟儿却说,人多,坏事也多。因为人大多喜欢作恶。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