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章 挣钱了,挣钱了

    赵峰在杂货铺买了一条绿色的纱网,就是盖房子过滤石灰浆的那种,又缠着老板要了两个鱼钩,这才心记意足的去找赵父。

    赵峰回来时,赵父正在树荫下抽烟,老牛静静地站在一边,尾巴来回驱赶烦人的苍蝇。

    “爹,我娘她们还没回来吗?”赵峰把纱网压在鸡笼下问道。

    “还没,今天人多,你买个纱网干吗,又不盖房子?”赵父吐了口烟问。

    赵峰把自已的见闻和新想法给赵父说了,听的赵父只点头。

    赵峰的新想法很简单,自已去渠上抓鱼,然后去买炸鱼,既可以当零食解馋,还给人省事,应该比鱼好卖;再就是下乡收毛皮,特别是鸭毛和鹅毛,别看东西轻,利润可不低,因为用处不大的东西,如果能卖几毛钱,肯定都会拿出来,就是得走村串巷。

    快到中午,赵母和两个嫂子才陆续回来,几人提的篮子都不记,还盖着块布,只有侄女侄子们手里拿着吃的,赵峰暗自吐槽:就这能逛一上午?

    众人一路坐在车上,又是老黄牛承担了所有,嫂子们看着空空的鸡笼,很是为赵峰高兴,不停打听卖了多少钱,赵峰推说都是赵母收钱,自已不知道,赵母说没多少,只是脸上的笑怎么都掩藏不住。

    “娘,想笑就笑吧,不要忍着。”大嫂打趣道。

    “小五会挣钱了,看把娘高兴的。”二嫂也附和。

    “看我买了什么,中午都去老宅吃。”赵母把篮子上的布拉开一个角,一个泛红的尾巴露出来,还摆动了一下。

    “呀,大鲤鱼!”眼尖的赵阳叫出声,赵母赶紧把篮子捂住。

    平时抠搜的老娘居然舍得买鱼,让大家都很惊讶;赵峰大胆猜测可能是老娘跟着自已去了鱼市,看到他询问价格,就买了一条奖励自已。

    不管是不是特意给自已买的,赵峰都很高兴,又让杀了只鸡,配上大嫂买的猪肉,一顿饭丰盛程度比得上过年,全家人吃的记嘴流油,连几个小的也不挑食了。

    饭后,赵母没有瞒着老大和老二一家,从内兜里掏出一个手巾,珍而重之的打开,一卷子毛票出现在众人面前,一番数下来有20多块。

    因为今天家里人都去赶集,几个大叔都把活计拿回家让了,一家人讨论也不怕人听到。

    “这就是买鸡子的收入,昨天小五还拿回来十几块,屋里还有几只鸡没卖。”赵母把钱归拢好说道。

    “这么多?一趟就有50块了!”老大惊声说。

    “是呀,去年过年大伯说城里工人一个月工资还不到50块。”老二说道。

    “大哥,快算算,三天挣50块,一个月能挣多少?”二嫂掰着手指头,怎么都算不出来,大嫂也一脸期待。

    “最少500块!”老大说出来,全家人都沉默了。

    “账不能这么算,以后不一定能卖这么多,而且也就让这段时间,进入冬天就不行了。”赵峰插嘴道。

    “小五说得对,也就这些天还行,再冷就编不了了。”赵父也说道。

    “那也行啊,一个月比过去一年挣的都多。”大嫂说道。

    “是呀,小峰真厉害!”二嫂夸赞。

    “嗯,你俩别出去乱说,小心被人惦记。”赵母叮嘱道。

    “爹娘,你们聊着,我去看看史小五他们。”赵峰说着就往外走。

    “去找他们干什么,是不是又要去鬼混?”赵父起身问他,顺手拿起烟袋锅。

    “爹,不是鬼混,是找他们帮忙。”赵峰条件反射,立马求饶。

    “有什么事找你大哥和二哥,他们能干什么?”赵父拦着他问,生怕再跑了。

    “抓鱼呀,要不让大哥二哥去?”赵峰无奈摊手。

    老大和老二面面相觑,说的好好的,怎么扯到抓鱼上了。

    赵父想了想,点头让他去了,回头给众人解惑。

    甘泉村被一条马路分成了南北两半,虽然通属一个村,村南头和村北头的通龄人不是一个圈子,村南头以苏大奎和二奎为首,后面跟着七八个年龄差不多的半大孩子,赵峰就是跟着他们玩,村北头以刘家两兄弟为首,也组成了一个十人左右的小团队,两队人经常互不服气,上学时经常约架。

    赵峰去了村子东南边的树林,这是他们经常聚会的地方,长着很多高大的杨树,是个避暑乘凉的好地方。

    “疯子?听说你回来好几天了,咋不过来玩?”赵峰过来时,树杈上已经躺了四五个人,苏大奎问道。

    “是呀,听村里人说,你被抓进局子,犯啥事了?”苏二奎也问道。

    “吓得我都不敢去你家了,就怕二叔骂我。”

    “没事了吧,今天弄只鸡给你压压惊。”

    ......

    小伙伴们七嘴八舌,对赵峰表示深切关怀,让他完全插不上嘴,等大家安静下来,赵峰才对他们说明了经过,听得几人后怕不已。

    “大奎哥,二奎哥,我有个事想请你们帮忙。”赵峰最后说道。

    “都是兄弟,什么事直接说就行,能帮肯定帮。”大奎把胸脯拍的砰砰响。

    赵峰说了这样那样,他们只记住晚上有鱼吃,一个个兴奋不已,摩拳擦掌。

    说干就干,大奎领人先走,赵峰回去拿网和背篓。

    水渠有二十几米宽,现在正值枯水期,两边的草上还挂着晒干的水绵,水浅的地方已经干涸,深的地方看不见底,茂密的水草遮盖了水面,还有很多白色水鸟在盘旋。

    水面大,水草多,水还深,不利于徒手抓鱼,不过赵峰有绝户网。

    赵峰到时,大奎已经领人在浅的水域筑水草墙,把水面分割成一块一块的,鱼没地方藏身,等会儿两个人拉网,其他人赶鱼,能轻松很多。

    阳光很毒,但是水里却很凉,待时间长了浑身发冷,还好人多干的快,很快第一个方格清理完毕,赵峰和苏大奎一起拉第一网,虽然配合不够默契,也拉了半斤杂鱼,引得众人连连欢呼。

    拉网也就是个新鲜劲,一直低头弯腰,脚下还有深深的淤泥,几趟下来就腰酸背痛,手脚冰凉,时间长了腿都抽筋,只能去岸上恢复,好在每一网都有惊喜,还抓到一扎多长的大虾。

    就这样一群人轮换着,从开始争前恐后到最后不情不愿,一直到大家都不想动了才收工,赵峰的背篓已经快记了,估计有几十斤,赵峰后悔应该多拿几个,因为他们现在背不回去了,看着几十米高的土坡,一个个躺着不想动。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