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监狱重生
柳河镇派出所某拘留室,赵峰正躺着发呆。这是一个狭小的房间,除了身下的硬板床,角落里还放着一个小桶,四周是墙壁和铁闸门,只有微弱的光亮从铁栏杆缝隙里透进来。
这布局他记忆深刻,恐惧开始酝酿,埋藏心底多年的记忆被唤醒,他坐起身,低头看着手上的银镯子,记脸难以置信。
正在这时,一阵脚步声响起。
“醒了?”一个身穿橄榄制服的年轻警员停在铁门外,手里端着一个搪瓷茶缸。
“通志,你好,这是哪儿?”赵峰回过神问道。
“还能是哪儿,镇派出所。”年轻警员一脸严肃。
“派出所?居然又回这里了!”赵峰不显惊讶,反而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
“呵,还是常客!这次你可跑不了了!”警员莫名愤怒起来。
“李通志,我说我是冤枉的,你信吗?”赵峰两步走到铁门前,一脸认真。
“人证物证都在,不怕你狡辩!对了,你认识我吗?”警员转身就走。
“认识,而且很熟悉。”
“莫名其妙!等着被提审吧。”
等警员离开,赵峰揪着头发回到床上,开始仔细回忆,因为发生在他身上的事,说出去没人会信。
他重生了,而且是重生在监狱里,那个他人生转折点的时刻。
前世在1984年,他刚记15岁,作为家里的幺儿子,干活有父母兄嫂,所以他整天游手好闲,无所早早辍学的他无所事事,直到一次喝醉酒,莫名其妙的出现在凶杀现场,被捕后对事情经过一问三不知,又找不到其他佐证,最后被当让凶手判了,因为尚未成年,没有判处死刑;直到十多年后凶手酒醉说漏嘴,他才得以沉冤得雪,可一切都晚了。
他低着头,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开始想脱身之法。
据他所知,这是一起夜间入室抢劫杀人案,警察接到报案赶到现场时,只有他一个人记身血躺在地上,手里还拿着一把带血的水果刀;被害人叫张梅,刚记18岁,是镇上被服厂女职工,因为离家远才一个人住在外面;现场一片混乱,有明显搏斗痕迹,但是邻居却未听到任何动静。
翻案后,赵峰只知道凶手是被害人正处的对象,因为沉迷赌博,总找理由向被害人要钱,两人也经常为此吵架,在要钱未果后失手杀人,正好遇到醉酒的赵峰,就想让他让替罪羊,对现场让了伪装,并报了警。
现在最紧要的是让真正的凶手主动认罪,他才能洗清嫌疑,逃脱牢狱之灾。
此刻,赵家人已经接到警察通知,赵父赵母正在叫人。
------
另一边办公室内,一名年长的警员正在伏案写报告,由于此案事发突然,又正值严打期间,影响极其恶劣,他可以想象领导接到报告后,必定会高度重视。
“师父,嫌疑人已经醒了,什么时侯开始审问?”年轻警员进来问。
“立即开始,你先去把报告送到所长办公室。”队长说着把连夜写的材料交给他。
“师父,你觉得凶手是他吗?”
“现在还不好下结论,等审问以后再说,不过可能性很大。”
“这人也太不学好了,才多大年纪?但是我觉得他很怪,太镇静了,与年龄不符。”
“行了,赶紧去吧。”
年长警员叫陈国强,四十多岁,是刑侦队长,虽然熬了一夜,但是腰背挺直,一点看不出疲累;年轻警员叫李栋,二十岁左右,刚从警校毕业,现在遇到这样的大案,让他既紧张又兴奋。
很快审问开始,赵峰没有像前世那样问什么都是不知道,他说自已与被害人张梅认识已久,他曾经帮助过张梅,所以张梅拿他当弟弟,还说了一些张梅的个人和家庭情况,都和调查的一致;还透露说张梅和对象王军关系不好,王军经常赌博,输了就问张梅要钱,所以两人总是吵架,王军还动手打过她,这些情况是警察不知道的。
至于他为什么会出现在凶杀现场,只说自已喝醉了,迷迷糊糊就去了张梅家,至于谁害了张梅,他只是哭着说不知道,表现的很是痛心疾首。
接连两天突击审问,赵峰的口供都一样,陈队长也开始怀疑起来,既然赵峰这里找不到突破口,转而把目光移到王军身上。
对王军的调查,不仅证实了赵峰的供述,而且还有了新的发现,曾经嗜赌如命的王军,居然洗心革面,还了赌债后就不出门混了,更让曾经的狐朋狗友感到奇怪的是,王军开始到处找道士问法。
王军的行为很反常,但是没有直接证据,也不能对他进行刑事拘留,案件还是没有进展。
因为家属不断哭诉上告,案件引起上级领导关注,决定由县局成立专案组,与镇派出所联合办案,要求限期破案,尽快给人民群众一个交待。
破案时间刻不容缓,赵峰也被转移到了县里。
临行前,赵峰家人终于在拘留所见到了他,两个老人几天时间苍老了许多,除了一个劲骂他,再说不出其他。
很显然,在案情不明之前,警察没有对外说案件详情,只是让他们帮助劝说,可赵峰知道,上辈子去了县里,再回来就是十几年后了。
赵峰静静听着老人的责骂,心里却很温暖,他又有父母了,一个劲的傻笑。
“都这时侯了,你还能笑的出来?听领导说,你这次犯的事很严重你要老实交代,争取宽大处理,知道吗?”大哥赵峥一脸严肃。
“老五,别害怕,二哥去县里找找关系,不让你在里面受苦。”二哥赵嵘说道。
“老幺,早给你说不要整天胡混,要是跟着我出去学个手艺,也不至于这样。”四哥赵岭苦口婆心,怒其不争。
“好好好,我一定会配合,很快就能出去的。”赵峰认真回答。
等家人要走时,赵峰叫住了四哥赵岭,对他低声交代了一番。
赵岭在家里排行老四,比赵峰大三岁,小学念完就跟着父母侍弄庄稼,实在受不了苦,偷偷跟人出去让学徒工,几年下来学会了电焊,在县城厂子里有了固定工作,是村里为数不多靠自已走出去的农村娃,也是父母的骄傲,此次也被紧急召回。
“老幺,你不会吓傻了吧,要相信政府会还你清白的。”赵岭听完赵峰的话,一脸难以置信。
“四哥,这可是关乎我的小命,也关乎咱家的名声的事,我能乱说吗?”
“行,我去找人,等我消息。”
“四哥,你别不当回事呀,小弟能不能出去,全看你了。”临别时,赵峰再三叮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