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68章 为母则刚

    十月末,大将军唐匹敌率领宁军从苏州进入京州,不到一个月连下四城,却不费一兵一族。

    降将周牧,因此而得大将军重用,连升数级,被提拔为从四品将军。

    宁军大营,中军大帐中。

    大将军。

    周牧俯身道:属下来,是有一个请求。

    唐匹敌的视线从地图上收回来,看向周牧:是什么

    周牧道:属下想去天命军那边。

    唐匹敌微微一怔,很快就明白过来周牧是什么意思,他转身面对周牧:你可知有多凶险

    周牧道:属下知道。

    唐匹敌:给我一个你必须去的理由。

    周牧停顿了片刻后说道:大将军,原来我在闯军的时候,凡事皆不会靠前,能躲在后边就躲在后边,一步都不往前走。

    他看向唐匹敌,眼神里是一种他在闯军中不曾有过的光彩。

    闯军造孽,他们杀人的时候我躲,他们毁城的时候我躲,他们烧村的时候我也躲......我也不想让人知道我是闯军的将军,那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当初加入闯军也只是为了活着。

    我在闯军中从来都没有想过去用自己的命换什么前程,我在闯军做到将军也不是本意,上了战场,我不杀敌,敌就杀我,打着打着就成将军了。

    我家里还有一个婆娘,有一个女儿......

    周牧说:以前我从没有想过,穿着闯军的将军家回村子里去耀武扬威,可是现在,我每一天每一刻都想着,穿着宁军的将军甲回去,让村子里的人都看看......

    他看着唐匹敌,无比认真的说道:属下也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的想为自己求前程,我加入宁军晚,若想封侯拜将,必须有奇功才行。

    唐匹敌沉默了片刻后问他:如果我不答应你呢

    周牧撩袍单膝跪倒:还请大将军成全,如今我大军正面之敌,唯杨玄机一人而已,属下若能混进天命军中,便可想办法窃取天命军兵力布置,若能帮大将军击败杨玄机,属下这功劳,便可上达宁王。

    唐匹敌摇头:我不答应。

    周牧怔住。

    唐匹敌伸手把周牧扶起来:宁王的队伍里,可没有安排自己人去送死的惯例。

    周牧道:可是大将军,这是属下自己想去,并非大将军安排......

    唐匹敌笑了笑道:以你的才能,今日不封侯拜将,他日也会大有作为,我已经向主公举荐你,也许用不了多久,主公就会调你到他身边做事,你安心在军中等候消息就好。

    周牧心里一震。

    大将军说过,若他再下一城就升他为从四品将军,也会向主公报功。

    可是周牧没有想到,大将军会把自己举荐到宁王身边去做事。

    唐匹敌在周牧肩膀上拍了拍:先好好活着,再图功绩,别让你妻儿等回去的,是一套将军甲和抚恤银。

    周牧心中触动,良久之后俯身一拜:属下遵从大将军安排。

    唐匹敌招了招手:来,我问一件事。

    周牧连忙上前,跟着唐匹敌走到地图前。

    唐匹敌指了指地图上那些标注出来的黑点:看得懂吗

    周牧仔仔细细的观察,然后发现了自己设计打下来的几座县城,都被大将军用炭笔标注出来。

    他心中一动,再去看其他标注出来的地方,心中就豁然开朗。

    大将军,这些地方,皆有天命军驻守,多多少少,也必会有些存粮。唐匹敌笑了笑道:没错,所以你看懂我准备怎么打这一仗了吗

    周牧点头道:大将军不是要趁着天命王杨玄机攻打大兴城的时候,从背后突袭,而是逐渐收缩,趁着天命军无暇分心,咱们以蚕食之计,拿下来这些州县,等到天命军察觉,他们就不得不分兵了。

    唐匹敌嗯了一声:我说过,以你才能早晚都会大有作为。

    天命军打大兴城,那就让他去打好了。

    周牧继续说道:属下明白了,若我们此时去攻打杨玄机,反而是为楚朝廷解围,不如就这样让他们去打着,利用楚朝廷守城来消耗天命军兵力。

    唐匹敌道:既然看明白了,那你就去办这件事吧,在主公调令来之前,我分给你一万人马,我不管你怎么去打,不会干涉,唯有一个要求......不许吃亏。

    周牧肃立行礼:属下遵命!

    唐匹敌笑了笑道:去吧,你想封侯拜将,自有正途大道我为你安排铺陈,奇诡之道可用,但涉及生死而又不必要的时候,不要用。

    周牧再次行礼:属下谨记。

    不久之后,周牧带着一万宁军出发,他们的目标,就是把天命军已经控制的州县一个一个拔下来。

    天命军打大兴城,他们打天命军后院。

    与此同时,大兴城内。

    武亲王站在城墙上,看着刚刚退下去的天命军,总算能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贼兵已经猛攻多日,若非城中兵力不少,且粮草尚有储备,想挡住百万大军攻城,哪有那么容易。

    皇帝就在他身边,连续多日,皇帝都和士兵们一起在城墙上防守,一直都没有下去过。

    武亲王看到皇帝如此改变,心中也多了些欣慰。

    扛过这一劫,只要大兴城不破,楚就依然还有希望,可是这一劫......

    王叔。

    皇帝靠着城墙坐下来,喘着粗气说道:快坐下来歇歇吧,贼兵也许很快就再上来了。

    武亲王挨着皇帝坐下来,这才注意到皇帝身上竟有血迹。

    武亲王连忙要招呼医官过来,皇帝摆了摆手:不用。

    他看向身边不远处的那具尸体,眼神悲伤。

    那是一个小太监,大概也就十六七岁年纪,进宫还没有多久呢。

    就是他,这个本来还不该体会世间艰辛的少年,却把人间疾苦都体会了一遍。

    因为穷苦而入宫,因为忠诚而送命。

    天命军刚才爬上城墙的时候,是这个小太监扑过去,为皇帝挡住了一刀。

    是甄小刀让他上来的,本来只是让他来伺候朕在城墙上的饮食起居......

    武亲王重重的叹了口气。

    他本不喜欢这些阉人,一点儿都不喜欢,大概是因为曾经的权阉刘崇信。

    朕,还没有记住他叫什么。

    皇帝闭上眼睛。

    这些为朕而死的人,朕都该记住他们。

    武亲王道:陛下不用太过伤神,臣这就安排人将他厚葬。

    皇帝摇头,自言自语似的说道:厚葬其实有什么用......活着比什么都好。

    武亲王一时之间竟是不知道如何应答,皇帝这话说的实在过于颓丧。

    王叔,打到现在,朕还有几个大敌

    皇帝忽然问。

    武亲王思考片刻后回答:宁贼李叱,逆贼杨玄机,闯贼李兄虎,还有越州贼翟礼,如今拥兵自重之人,也就这几个了,其他人,暂时不足为虑。

    皇帝睁开眼睛再次看向那具尸体:如果有机会,朕把他们的人头做贡品,祭奠为朕而死的每一个人。

    武亲王又长长的吐出一口气,还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陛下,休息一会儿吧。

    良久后,武亲王劝了一句。

    王叔,朕一直都在思考一件事。

    陛下请说。

    朕想着,如果逆贼杨玄机一直不退,咱们还能坚守多久

    皇帝问完了这句话之后,武亲王又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城中现在粮草还不算太缺乏,可也早就开始节省着用,以现在的存粮来看,再坚守两到三个月应该问题不大,超过三个月,贼兵还不退的话,那就要出大事。

    武亲王的沉默,其实就是答案。

    皇帝问:王叔不说朕也知道,若贼兵再有三月不退,算日子就又过了一个年,三月后就是正月末,城中无粮,又逢寒冬......王叔也想过很多次了吧,这种局面到底如何破解。

    武亲王点头:臣,确实想过。

    皇帝再问:那王叔可有办法

    武亲王这次回答的很快,因为他确实早已想到了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

    回陛下,若贼兵三月后还不退,臣就会率军杀出去,为陛下杀出一条血路突围。

    皇帝看向武亲王,眼神里都是愧疚。

    他现在已经不是原来的他,心中也没有那么偏激,皇后教会了他如何去体会人心,体会的多了,便也学会了将心比心。

    王叔,朕很感激你,可是朕不能再让你去冲杀了。

    皇帝抬头看向天空,语气有些低沉的说道:朕也想了个法子,朕知道王叔一定不答应,可是朕想试试......

    武亲王怔住,他因为皇帝这几句话,而有些不详的预感。

    朕现在什么都不怕了,自然也就不怕背负什么骂名,只要能让大楚得以延续,别说背负骂名,就算是后世骂朕万年,朕也不在乎。

    皇帝扶着城墙起身:王叔,你听朕说完,不要急着反驳,仔细想过之后再告诉朕到底可行不可行。

    他看向武亲王:其实我们都知道,我们没有援兵了,大楚也只剩下一座都城......若再无人来破杨玄机,都城也守不住,我们没有自己人的援兵,只能想办法靠敌人,和敌人的敌人。

    两天后。

    杨玄机正在大帐里休息,手下人急匆匆的进来,俯身道:主公,抓到了不少夜里想突围出去的楚军士兵,从昨夜到现在,已经抓住了四百多人。

    嗯

    杨玄机眉头一皱:这区区几百人,突围要做什么

    手下人道: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一封信,是......是给宁王李叱的。

    杨玄机眉头皱的更深:把信拿过来给我看。

    手下人将一封信递过去,在杨玄机拆信的时候,那人继续说道:昨夜里,应该有不下千人,绑着绳索从城墙上下来,分散逃匿,我们抓了四五百人,还在追捕,但......可能抓不住全部。

    他说着话的时候,杨玄机已经把信拆开了。

    看完之后,杨玄机脸色大变,猛的站起来,一掌拍在桌子上:他才是杨家的逆贼!他到底要做什么!

    大楚都城被围困一年多之后,皇帝杨竞派遣无数信使突围,向天下传讯。

    他愿意将皇位禅让给宁王李叱。

    还说,待宁王李叱大军进城之际,他亲自手捧玉玺,带文武百官,开城门迎接。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