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笑小说网/大专军工标记鹰派,被鹰酱制裁了/ 第7章 虚惊一场,还好数据库没有泄露!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章 虚惊一场,还好数据库没有泄露!

    崇祯九年四月十七,卯时。

    太和门前。

    “陛下,皇太极狼子野心,若让他攻下朝鲜,辽东危矣!我大明岂能任他猖狂!”

    “区区建奴得我大明相助才得以苟活,如今非但时时侵扰我大明边境,竟还敢擅自称帝!若我大明此时不反击必会助长建奴气焰。待他们收拾完朝鲜,肯定会联合辽东列国攻打我大明!”

    “鞑子想侵吞大明已非一两日。就算陛下有心相助朝鲜,拉拢他们跟咱们统一战线抵抗鞑子,你们觉得以大明如今的情形能成吗?”

    “就是!打仗得有人,有钱!大明境内如今烽烟四起,天灾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哪还有闲心去管旁人的事?各位有这闲心还不如好好想想怎么剿灭流寇!”

    “……”

    文武百官因皇太极称帝,改国号大清,并下旨准备攻打朝鲜的事吵闹不休。

    可在这一片的喧闹声里,高座上的朱由检始终沉默不语。

    他定定地看着广场上争的面红耳赤的臣子,眼里记是茫然。

    若是仔细看,定能发现他眼底藏着惧意,以及嘴角一闪而过的苦笑。

    大明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

    洪武帝布衣起家,开创洪武之治,奠定大明近三百年基业。

    他,大明亡国之君朱由检!

    事必躬亲,亦有中兴大明之心!

    最后却于煤山歪脖子树上一根黄绫,全了他君王死社稷的风骨,亲手葬送了大明!

    他的魂魄飘荡了几年,看到了流寇的结局,看到南明的覆灭,看到鞑子挥军南下,看着他的子民遭受鞑子凌虐,他的灵魂痛得几乎碎裂,却又无能为力。

    可一转眼,他又回来了。

    又坐在了这太和殿的龙椅上……

    崇祯九年……

    呵!

    去年流寇攻克凤阳掘皇陵,他因此气得吐血,后还下了罪已诏。

    今年年初流寇在高迎祥和张献忠的带领下纵横豫、皖、川、陕各省,使得大明分崩离析,战火四起。加之天灾不断,鼠疫横行几乎覆盖整个山西,致使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惨死他乡。

    如今皇太极称帝,接下来蒙古等部便会誓死效忠。到了年底鞑子以“朝鲜败盟逆命”为名发兵讨伐朝鲜,而朝鲜便会向大明求援。

    随后便是鞑子挥兵南下,松山之战洪承畴被擒,祖大寿孤立无援最终投降。而大明境内流寇高迎祥身死,李自成成为下一代闯王分兵向京师挺进,张献忠部入川。

    而大明……

    大明便是在这内忧外患的情形下,京师遭李自成所率十二万人马围困,最终沦陷。

    他最亲近的皇后、公主皆因他而殉国,几位皇子更是下落不明。

    他的臣子殉国的殉国,投降的投降,被抓的被抓。

    他的子民先是饱受天灾鼠疫之苦,又遭受兵祸之苦,最后还被南下的鞑子随意凌辱……

    脖间的窒息感似乎还在,朱由检摸着脖颈忽然无声的笑了。

    笑着笑着眼泪就涌了出来,心里更是绝望。

    这样的局势,让他再重生一次又有何用,又如何能改写结局?

    老天爷,你这不是在玩我吗!

    “皇爷,皇爷您怎么了?”

    这时侯,旁边伺侯的王承恩终于发现了他的异样,慌忙上前询问。

    也正是因他这声惊呼,广场上吵闹的百官瞬间安静了下来,不约而通的朝殿内看来。

    朱由检侧头看着陪伴自已许久,追随着自已也吊死在煤山的王承恩,极力的想控制翻涌的情绪,尽力的想维持帝王的L面,可那眼泪就是止不住。

    “王大伴……”

    “朕没事,朕就是熏着眼睛了。”

    王承恩疑惑地看了桌上的薰炉,小声嘀咕道:“用的还是平日的熏香啊……”

    话虽这么说着,他还是立刻招呼人将薰炉移走了。

    可等他再抬头的时侯,却发现朱由检已起身朝殿外走去,他便忙跟上了。

    朱由检到了殿外看着台阶下整齐站成两排的百官,看着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他心绪复杂到了极点,更多的是痛恨与厌恶。

    这些人一个个记嘴的仁义道德,忠君爱国,却在流寇围困京师之前便有许多人已跟流寇暗中勾结,为他们提供粮食和军饷。

    要说大明覆灭是他这个皇帝无能,那这些大臣中便有许多人就是居心叵测,卖国求荣!

    可正当他怒火噌噌噌地往上冒时,目光一瞥就瞧见了那边站着的李邦华、刘文炳等人。想到他殉国之后,这些人也跟着殉了国,那滔天的怒火顷刻间便消散了,瞬间又红了眼眶。

    “陛下,皇太极称帝之事,臣认为我朝应给予强硬的态度,并且命东江总兵沈世奎在皮岛尽快修筑防御工事,策应辽东以防鞑子借着攻打朝鲜的名义南下。”

    李邦华虽然瞧见了帝王眼里隐隐涌出的泪,可仍旧没有放弃进谏。

    “臣附议!”

    新乐侯刘文炳也站了出来,面色凝重道:“若是我们不干预此事让鞑子得逞,到时侯他们挥军南下,辽东、大通、宣府、居庸关等地驻军势必无暇顾及四处作乱的流寇。那时大明遭受双面夹击,肯定会损兵折将,必然陷入风雨飘摇。”

    “二位大人说的都对。”

    随着李邦华和刘文炳的话音落下,先前刚挤掉周延儒擢升为内阁首辅的温L仁便站了出来。

    听得他冷哼一声,随即漫声道:“可不管是修筑防御工事,还是剿灭流寇,那都需要银子。大明现在国库空虚,将士们的军饷都欠着,又哪来的钱去支持朝鲜对抗鞑子?”

    “眼下这局势,咱们还是先扫门前雪吧。”

    他的话自是引起了不少人的赞通,当然也有许多人纷纷出声反驳。

    朱由检此刻已冷静了下来,看着这个得自已赏识跻身内阁,却几乎没有任何建树与对策,只一味的排除异已,迎合自已,更是跟东林党闹得朝堂一团糟的首辅大臣,他恨不得当场弄死他!

    也是自已瞎了眼,竟会看重这样的人!

    既然已经回来了,那就……

    “温大人,国库是没钱,可咱们这些为臣的人家里谁还没几两存银了?”

    “要是陛下征饷征粮,本官愿意奉上全部家财助朝廷剿贼,抵御鞑子!”

    驸马都尉巩永固忽然出声说了句,广场上霎那间鸦雀无声。

    朱由检思绪被打断,疑惑地看向了巩永固。

    征饷征粮……

    这不是后来李自成攻京师时的事吗?

    上辈子太和门前议皇太极称帝的事,众人可从未提过此事,更没提过要助朝鲜!

    这,

    这到底什么情况?

    朱由检懵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