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笑小说网/大乾憨婿无错版/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人人笑尉迟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人人笑尉迟

    当高士莲带着郡王服和一众赏赐来到了秦府的时候,秦相如都懵了。高公,我儿,又立功了

    是,景云攻下了天象国国都,扩土千里!高士莲笑着道:陛下高兴着呢,这会儿正头疼,改派谁去镇守天象国!

    这王八犊子!秦相如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前两个月,才来了赏赐,给家里那些毛孩子们,全都挨个封赏了一遍。

    这一次可倒好,他家的君王直接世袭罔替了。

    虽说依旧没有封地,可世袭罔替四个字的分量太重了。

    大乾独一份!

    郡王,该接旨了!高士莲提醒道。

    能,能不接吗秦相如道。

    您就别为难我了!高士莲苦笑连连,这封赏,是景云奔走万里得来的,名至实归!

    陛下没有别的意思秦相如小声问道。

    高士莲拍了拍他的手,放心,没别的意思,功劳簿上,景云把所有的功劳都分给了下面人,雨露均沾。

    他作为主帅,统筹四方,根本不需要这些功劳。

    现有分裂北奴之功,后有援助南番,协助双安世子,稳定南番政坛。

    而今,又攻下泥婆罗,天象国数国,力克北奴大军。

    新一代的将领都脱颖而出,这正是陛下想看到的。

    之前那些人塞进去的纨绔,足有百余人,一个个的都得了功劳好处。

    这份情,欠大了!

    到了秦墨这个份上,功劳半点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做好这件事。

    如果奔着功劳去,时间一久,必然功高盖主,就像是柳成虎一样,天天躲在家里。

    可如果是奔着做好这件事去,那就没必要了。

    那名单上,众人的功劳,就足够说明秦墨明白了自己此刻的定位。

    他写回来的信,一不求女人,二不求功劳,就求退休,完完全全写进了李世隆的心坎里。

    试问,这样懂事又能干的女婿,谁不喜欢

    高士莲心里门清,就秦墨这闲云野鹤,无私的性子,正是李世隆希望看到的。

    秦相如点点头,倒是放心了不少,那行吧,我这个老子,也沾沾儿子的光,以后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就可以往死里败家!

    是这理儿!高士莲会心一笑。

    这就对咯,你一个异姓都是世袭罔替的郡王了,还要那么多名声作甚

    贤王的名声是留给皇帝儿子。

    秦郡王,换上郡王服进宫吧

    会不会太招摇了秦相如嘴上这么说,脱衣服的速度仅次于新婚夜。

    高士莲愣了愣,旋即大笑起来,哈哈,正合身!

    秦相如戴上了进贤冠,看向其他人,看看,本郡王,俊不俊!

    大山等人不住的笑,俊!

    走,去找尉迟老狗!秦相如快步跑出去,碰到一个熟人,就炫耀一番。

    看的他们是咬牙切齿。

    特别是尉迟信雄,全程都不敢吭声。

    秦相如那一身刺眼的郡王服,刺痛了他的内心。

    哎哟,这郡王服哪儿都好,就是穿起来不方便骑射,要是上了战场,都施展不开手脚!秦相如特别大声的道。

    尉迟信雄蛋疼的很,他再也忍不住了,当下啐道:猪鼻子插葱,你装什么象呢,哪个好人穿着王服去打战的。

    也是!秦相如赞同的点点头,我说,尉迟啊,你上次不是说,要当个亲王吗你的王服呢

    尉迟信雄脸当时涨的黑红黑红的,旁人更是哄笑起来。

    这秦相如,损起人来,可比秦墨还要厉害。

    可笑着笑着,他们就笑不起来了。

    人家的儿子,都从老一辈将领手里接过了棒,统领大军,他们的儿子只能在屁股后面吃灰。

    原以为他们笑得是尉迟信雄,可他们人人都是尉迟信雄!

    而那些附属国的使臣都瑟瑟发抖,为了表达自己对李世隆的崇敬,热情的献上了自己国家的舞蹈,供这位‘天可汗陛下’欣赏。

    李世隆今天没有喝烧刀子,而是听从秦墨的嘱咐,喝起了大乾春,只有重要国宴的时候,才偶尔喝两杯烧刀子。

    毕竟自己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看着这些附属国的使臣,他第一次觉得,他们是如此的擅歌擅舞。

    宴会结束之后,李世隆把一众大臣留了下来,事情,你们都知道了,景云呢,现在正在攻打天象国,怕是要不了半年,天象国就要尽数归乾

    那是一片比南番更大的土地,而且土地丰饶。

    朕的意思是,重新划分天象国的,以邦国划分州府,派遣二十万大军镇守天象国!

    二十万大军

    众人面面相觑。

    杜敬明出列道:陛下,这一时半会的,哪来的这么多大军而且,大乾距离天象国有几千里之遥,就算从南诏过去,也是路途遥远。

    二十万大军路上所耗的辎重,恐怕都要二三十万石粮。

    下半年,先是支援了秦墨两万精锐,以及大量的军备,第二批的物资也已经发了过去。

    明年准备北伐北奴,军备还需准备。

    陇右,吐谷浑,苏毗,二十余万大军,就算不战,每日的耗费,也是个天文数字。

    这又是近年关,年前还要结算响银,还要准备酒肉粮衣,这又是一大笔的支出。

    二十万实在太多了!

    诸葛遂也站出来道:陛下,户部是有点银子,可来年总要留预算吧户部五年内的计划,您可是知道的,预计花费最少要一千五百万两银子,总不能把明年的钱都用了吧

    那臣只能去街上拿个募捐箱,问老百姓捐款了!

    再募兵吧!李世隆想了想,朕从内帑拨三百万两银子,但是话朕说前头,明年等阿罗那顺那些人押进京城,那些缴获的金银,就全归朕了!

    对啊,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

    诸葛遂连忙道:自古战获,大半都要归入国库,这是规矩,陛下岂能因私废公

    内帑就算再有钱,那也是陛下自己的钱,国库可是关系到天下万千百姓。

    这样吧,二十万大军太多了,再募十万兵,去镇守天象国!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app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app

    最新章节。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