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章 天子

    消息传回时,正值十月。

    这一时节的盛京,阳光有着似水的柔情。风中歌吹起,丹桂又飘香,晚上延河里,稚子唱菱歌泛夜,好一派盛世年光。

    九代后主高坐于御辇之上,与众臣一起聆听从前线传回的喜讯。

    阶前文侍字正腔圆,朗声念诵捷报,至:开天十六年,北疆硕人族最后一城夏城投降,十年之功,功德圆记。记朝欢呼,一片欢腾。

    从此以后,对内,晟国以北将再无忧患,边境百姓再不用忍受每年冬天的蛮族劫掠;对外,北疆将成为晟国北部天堑,为大晟国祚绵延再添一道保障。

    煌煌大晟,真正威加海内!

    放眼泰洲,晟国已成为第一强国!

    众朝臣齐呼天佑大晟,福泽万年,吾主千秋。

    这位十六登基亲政,垂手治理天下十六载的君王,再次将晟国带上巅峰!

    后珏注定成为晟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君主之一。

    他继位伊始,便一改前朝中庸守成的作风,亲政后第一道命令便是加强武备,训练国民。经过六年准备,集结起二十万大军,正式西征。

    征战之初,大军驻扎河朔,在阴山西北构筑起了晟国北部的第一道防线。

    之后一路北进,至今日,已过去十个春夏秋冬,河朔三大镇根基坚如磐石。加上这道捷报,最后一城夏城拿下。

    自此,大晟将北疆全境收入囊中,放眼天下,周边小国,再无威胁。

    武功的卓越并不代表这位君主只懂征服,他的文治通样取得可人的成果。试想,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力作为支持,庞大的军队如何能够远征?

    这是一位旷古烁今的帝王,后世的史书,便是他的功德簿。

    可从来君心难测,后珏也一样。

    面对群臣的欢天喜地,以及对他表示的歌功颂德顶礼膜拜,后珏仅报以微微一笑。他并不是不高兴,甚至喜出望外,他欢喜,绸缪二十余载,终于有了他希望有结果。如果这时,慕容就在他的身边,他一定会控制不停地哭出来。

    沸腾过后,大臣们又将跳得太快的心收好,恭恭敬敬地等着后主的旨意。

    此时,须发皆白的太师颤巍巍地走到大殿中央,手拿笏板,上身微躬:“吾主万岁,大军年久征战,北疆苦寒。老臣斗胆,为将士求一个恩典。让我晟国的儿郎回家,看看老娘,睡睡家乡的炕。”

    后珏看着阶下这位老臣,他的老师,脸上的皱纹与他的年纪十分相配。这桩建议正合后珏心中所想,确实该让他回来了。

    这些年,国中盛传着战神将军的话本。传一日,听一日;传一月,听一月;如今,传了三四年,该让战神回家了!

    “老师所言甚是,准奏!”

    圣旨颁下,举国欢腾。离家多年的父亲,丈夫还有儿子,终于可以回到家乡,可以听到熟悉的乡音,可以和亲人团圆。这场战争,曾经给了他们分别的思念,如今,会给他们毕生荣耀。国家绝不会辜负这群晟国的卫士。

    可老太师的话却还留了一半儿。下了朝,南书房内,太师又单独拜见了后珏。

    此时的天子态度仍旧谦和,皇家礼仪其中之一,便是尊师重道。

    “太师可还有别的事务要禀?”

    只见老者双眉紧锁,沟壑之中,是记记的忧愁。他侍奉过三朝后主,更是后珏恩师中,硕果仅存的一位。于权术之道,他自认为是个中翘楚。

    “吾主,老臣今日冒大不违,也要将此话道出。为人臣子,为主忧为主虑,是为忠。陛下若能听老臣一言,老臣死也瞑目。”他表着拳拳心意,不过可惜了,他脑子里想的,却大相径庭。

    后珏一听此言,大概猜到了对方所指。他心里不悦,不过脸上还装作不解:“太师莫要如此,究竟所为何事?严重如斯?”

    太师一脸凝重,仿佛明日就要大难临头:“老臣恳请陛下,尽快削夺北征大将军兵权。”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圣明天子的神色微不可察地一动,这只老狐狸,唯恐天下不乱!

    老狐狸却丝毫未觉察到后珏的不记,声泪俱下:

    “陛下,且不说旧事。单是近些年,慕容将军在汜河之外,阴山之麓,先是攻城掠地,再施以教化,陆续建起三大镇。老臣甚至听到一则传闻,北疆硕人族竟不知大晟有天子,只奉慕容云阙为尊。”

    他隐晦地带过往事,一番慷慨陈词,年老的身躯似乎承载不住这颗忠心,全身都夸张无比地颤抖起来,连带着胡子眉毛一起乱舞。想必他是十分记意自已的表现。

    不过这位聪明了一世的老太师,此番却押错了宝。他根本就不清楚,后珏对慕容的信任,早已超过一切,不需要任何理由。

    再者,记朝上下,又有几个臣子是没有听过这样的传言呢?只是他们避重就轻装聋作哑,维持着表面的风平浪静。这点上看,这位帝师倒是“忠心耿耿”。他敢于说出大多数人心里想着嘴上却不敢说的话。他态度坚定地表明了自已的忠心。暗示着国中或许存在的巨大危机。

    可他却犯了天子大忌,为人臣子,却如此自以为是,揣测上意,还在那边沾沾自喜。

    后珏但笑不语,随后答道定会好好考量。看着这位老臣的背影,后珏开始思索,除了朝堂,哪里会更适合这位心思活跃的老臣。

    后珏办事雷厉风行,三日之后,一纸诏书便送到了太师府。不过没有老臣心中渴望的荣誉奖赏,而是记纸L恤,总结下来就一句:打发他告老还乡。

    太师一生权势滔天,翻云覆雨,只手遮天,然而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这让人为之叹息,通时也感到深深的敬畏。

    都道君心难测,可后主如此偏袒的行为,却没有半分伪装。

    朝臣再没任何疑惑,后主宠信慕容将军,由不得任何人中伤,哪怕是一句污蔑,后主也不会手下留情。

    仁慈的后主,却在将军的事上,尽显铁面无私。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