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第134章
光——那里藏着泉州海商进贡的龙涎香,香膏下压着林氏灭门案的翻供案。慈宁宫的青鸾铜漏滴到申时,李太后腕间的迦南香珠突然崩散。
一百零八颗沉香木珠滚落满地,其中三颗内里嵌着金箔符咒——正是《安海志异》第五卷描写的厌胜之术。
"皇帝近来颇爱杂书。
"她染着蔻丹的指尖划过我袖中暗袋,那里藏着半页《海运漕程图》残页,"可知洪武爷为何禁海?
"我盯着她发髻间的点翠翔凤簪,簪尾沾着星点白垩——这与三天前坍塌的观星台废墟中的石灰成分相同。
御膳房突然传来尖叫,送血燕粥的小太监七窍流血,银针试毒盒里爬出只蓝尾蜈蚣。
"传尚膳监!
"冯保的呵斥声里,我捡起打翻的瓷勺,在燕窝残渣中挑出半片靛蓝鱼鳞。
这是东南沿海"蓝鳞传信"的秘法,鱼鳞上的针孔用闽南语拼出"林氏有冤"。
更鼓敲过三巡,我屏退左右独坐文渊阁。
暗格里取出的《海运漕程图》在烛火下显出奇异纹路——用白矾水绘制的等深线间,密密麻麻标注着暗礁与洋流。
当朱砂笔尖触到澎湖列岛位置时,图纸突然自燃。
青烟中浮出个戴斗笠的虚影,口中吟诵的竟是现代闽南民谣:"三月廿三风口开,沧溟王船载魂来..."这是穿越前在厦门海关听的走私犯招供词!
虚影消散后,图纸灰烬里露出枚青铜钥匙。
匙柄刻着"月港丙字库"——正是七日后被雷火焚毁的走私赃物库,灰烬中会出现刻着HS编码的宋代泉船残骸。
五更天,张鲸捧着福建八百里加急冲进寝殿。
塘报里夹着的海防图背面,用鱼血画着艘双桅帆船,桅杆断裂处形制竟与穿越前追查的走私船完全一致。
"漳州卫所击沉的这艘倭船,"我指着图纸上的炮口位置,"为何配备弗朗机铜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