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不然就冲她这小模样,他都想撵人,农活还没干完呢,正是忙的时候,没功夫陪小孩子玩。“这是尺寸,这是要求。”方盈又递了一张纸道。
这种筐她做了大中小、特大、特小五种尺寸。
特小的1升容量,特大的100升。
“荆条一定要粗细均匀,干干净净。”方盈道:“先各编100个,你说多少钱合适?”
她上辈子还真没从老百姓手里买过这种东西,不知道价。
孙刚的呼吸重了一下,一样100个就是500个,算是大生意了!
“这,最大号的得2块钱一个,最小号的1...2毛钱一个,这个5毛,这个8毛,这个1块2。”孙刚有些忐忑地报了价。
“当然你要是觉得不合适的话,我们再商量!”
这话一出,就知道这不是个做生意的料。
“行,成交。”方盈痛快道。
她喜欢钱,她做起生意来锱铢必较,但是分跟谁。
从这些人手里扣几分钱,没必要。
“你们先做几个样品出来我看看行不行。”方盈道。
“好的好的!”孙刚已经变了个人一样,也不皱眉了,也不拉脸了,笑起来跟他爹很像。
“你等着,我这就去给你找人,找村里手艺最好的人来编!”他说找人也没出去,也是进了院子。
然后拿出一个完好的铜锣,铛铛铛的敲了起来。
方盈第一次知道,破锣和好锣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村里的人也分得出来。
很快,每个人家的房门都打开了,男女老少朝他家聚了过来。
这个村子很小,只有三十多户人家,一共来了三十多个人。
一番忙乱解释之后,二十八个人开始动手编筐了!
每个人都拿出了看家本领,想编得好看一些,被选中。
被选中的人,编一个筐多少工分!
工分也能换钱,能不积极吗?
第119章
哪个食品厂靠50个蛋养活?
村里人编筐,方盈也不闲着,她问道孙刚:“队长,你们生产队有人家卖种蛋吗?鸡鸭鹅的种蛋我都要。”
“这个季节你要种蛋干什么?”孙刚奇怪地问道。
他们农村人一般都是春天孵蛋,这样小鸡小鸭出来好养活。
“我听说种蛋更有营养,有吗?”方盈道。
“哦,还有这说法啊,有,你要多少?”孙刚问道。
“鸡鸭鹅的蛋都要,一样50个吧。”方盈道。
“好家伙,可不少,你自己家吃啊?”孙刚道。
“我是个食品厂的采购员,厂里用。”方盈随口道。
孙刚一边叫有蛋的人家过来问,一边小声嘟囔:“哪个食品厂靠50个蛋活着.....一听就不靠谱。”
方盈......这大叔外粗里细啊!还内涵她!
“来来来,队长大叔,我先把订购编筐的钱结了!不是逗你们玩,让你们编完了不给钱的。”方盈道。
孙刚瞬间转身,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小同志说的什么话,我可没这么想!小同志一看就是个讲文明懂礼貌守信用的好同志!”
第一次夸这么大的小姑娘,不会夸啊!
“那就都编完了再结吧。”方盈道。
孙刚笑容顿时一僵。
方盈掏出钱来笑道:“我就开个玩笑,大叔别介意。500个筐,都按照你说的价,一共470块钱。”
孙刚看着厚厚一沓钱,接过来的时候,手都哆嗦。
他不是没见过钱,每年卖公粮不少钱呢,比这多,但是分到每家每户,就不多了。
他们生产队也有人家偷偷去城里卖筐,可惜不好卖,一年也卖不了几个,赚不了10块钱。
现在,他一天卖出去500个,收入470块,多得像做梦。
周围人的眼神也火热地看过来,手里的活都下意识地停了。
孙刚深吸口气道:“你放心,我们肯定好好编,绝对不糊弄事儿!”
“我放心。”方盈道:“如果编得好,以后每个星期我都来定一批筐,如果编得不好,我就换个村子的人编。”
“什么?”孙刚惊呼:“还有?”
其他人纷纷表态:“好好编!我们肯定好好编!”
“老汉我编了一辈子筐,绝对拿出看家本事来编,一个毛刺都不带有的!”
也有人好奇:“天啊,每个星期都要这么多?到底干啥用啊?”
“我们是食品厂,装食品用,所以编筐一定要干净。”方盈道。
“好的好的!”
有她这句话,本来编之前擦两遍的荆条,现在擦四遍五遍。
孙刚也深一脚浅一脚帮她收鸡蛋鸭蛋去了。
鸡蛋好说,鸭蛋很少,鹅蛋就更少了。
他骑自行车出去走了几个生产小队,才凑齐了50个鹅蛋。
而村里,大大小小的编筐已经编出好几个了。
方盈检查了一下,提了一些意见,修改一下细节。
甲方是大爷,给钱痛快的甲方是太爷。
她说啥是啥,她让怎么改就怎么改。
对方一点反对意见都没有,全是“是是是”,“好好好”。
方盈就对这乙方挺满意的。
“剩下的几天能编完?”她问道。
“明天,你明天来拿就行!”孙刚道。
别看他们生产队小,但是也有200来人,里面有100个会编筐的。
500个筐,小的不算,那小玩意就是塞牙缝的。
剩下400个,每人编4个,玩似的。
今天晚上他们就能编完!
“那行,明天你们直接送到我家里吧。”方盈道。
她留了地址。
至于怎么送,她就不管了。反正她是太爷,她给钱了。
第120章
跟你商量个事儿
方盈在村里转了转,又买了几个荆条编的鸡笼,几样农具,然后带着几个样品编筐回家了。
家里依然没人,她进了空间,选了10个鸡蛋,10个鸭蛋,5个鹅蛋放到笼子里,敲盆喂鸡喂鸭。
几只鸡鸭鹅欢快地吃完就发现了它们的窝和孩子...
可能是动物的本能,母鸡母鸭犹犹豫豫就趴进去不起来了。
方盈笑笑,那她就等着以后吃鸡了!
出了空间,她就去食品厂了。
现在已经是下午了,再不去估计钱来又要急眼了。
果然,到厂里的时候,钱来的脸拉的比驴都长。
“呦,方厂长来了,方厂长上的是晚班吗?”钱来道。
方盈把一堆样品筐放到桌子上,往椅子上一倒:“这人啊,就容易出力不讨好,我这一天天的为厂里忙的饭都没时间吃,却被人误会不干活,我这心啊,哇凉哇凉的。”
钱来表情一僵:“...你还没吃饭啊,忙啥去了?”
他看了一眼桌子上的筐:“逛供销社去了?供销社卖这种编织筐了?还挺好看。”
“逛什么供销社啊,我骑车跑了几十里地,去了乡下,专门找人编的。”方盈道。
钱来扒拉扒拉筐道:“也行,挺好看的,找人编的肯定比在供销社买便宜,就是你买这么大的筐干什么?”
100升容量的筐还是很大的。
方盈站起来打开盖子,像套娃一样从大筐里拿出几个小筐。
钱来眼睛一亮:“好看好看。”
方盈道:“大的3块钱...小的3毛钱,一样买了100个,你记得给我报销。”
她虚报了!
钱来眼睛瞬间瞪圆:“我凭什么给你报销?不是,你买这么多筐干什么?”
“装成品,送货,方便运输,省得天天拿蛇皮袋子装,掉价。”方盈道。
钱来顿了一下道:“那也用不了这么多啊,用最大的就行,这些小的没用,特别是这最小的,这么个小玩意够干啥的?”
方盈拎着1升的最小号盒子出去了,很快装了一盒子鸭货回来。
里面有一个鸭头,一个鸭脖,两个鸭翅,两个鸭掌,剩下鸭心、鸭舌、鸭肝一样一个,正好装的满满登登。
“这叫全家桶,懂吗?按理每样东西加起来零售价6块,但是如果买这个全家桶套餐,只要4块钱,合适吗?”方盈道。
钱来.....
按照他们一开始定的零售价,这一盒子就值3块钱,批发价就更便宜了。
但是按他们翻倍的零售价就贵了,现在又回头说打折,卖4块,还问他合适吗?
这套路钱来虽然第一次经历,但是他算过账来了。
如果他是买家,他要喷她一脸,但是他现在是卖家。
“合适,太合适了!”钱来捧着小盒子道:“一盒子便宜2块钱呢!还送个盒子,东西吃完了,这小盒子当个针线盒也非常不错啊!”
“关键是这里面每样鸭货都有,让他们都尝尝,以后喜欢什么就专门买什么。”方盈道。
“成本才3毛钱,便宜吧?”她问道。
钱来连连点头,一点不觉得贵了,这么一装多卖好几毛钱呢。
“这个大的,也能当礼盒。”方盈拿着4号几升的筐道。
“这太大了吧,这一盒子装满不便宜!”钱来道。
然后就看见方盈在里面装了一只熏鸡,中间加了个纸壳隔板,旁边倒了一个“全家桶”。
看着有点少,那就倒两桶!
或者一盒里可以装两只熏鸡。
“这么一盒,卖12或者14块钱,送礼非常有面子吧?”方盈道:“还都是肉,收到的人肯定很喜欢。”
钱来.....他无话可说!
“正好我姨过两天过生日,我拿一盒送礼去。”他说道。
到时候这礼物肯定惊艳所有人!
“那这两个大箱子呢?总不能也是送礼的吧?这...一般人真买不起了。”钱来道。
剩下两个型号的箱子,一个30升,一个50升。
“这两个是给我们自己装货用的。”方盈道。
“那也用不了200个吧,买多了。”钱来道:“能退吗?”
“不能,剩下的你不用我就自己用,装衣服,装杂物,正好。”方盈道。
“当然我自己用的我自己花钱。”她说道。
那就没有任何问题了,钱来乐呵呵地把方盈一顿猛夸。
方盈笑呵呵地听着,看他心情不错,终于开口了:“叔,跟你商量个事儿。”
“什么事儿?”钱来随口问道。
“我想开个厂,挂在你们公社名下,所有开支和收益都我说了算,就挂你们公社个名,但是我每年给你们50%的分红。”方盈道:“你可以光拿钱不干活了。”
钱来僵在椅子上了,反应过来之后脸都吓白了,疯狂摇头:“不行不行不行,你这是要走资本主义啊!孩子,你还小,不懂,这事儿不能干!”
“这怎么能是走资呢,那我换个说法。”方盈道:“厂是公社集体的,我当这个新厂厂长,收益一半给公社,一半给厂里,这不跟现在的食品厂一样吗?”
钱来糊涂了,是啊,一样啊。
“唯一不一样的就是,这个厂只有我一个工人,所以那一半,就是我自己的。”方盈道。
钱来.....
“这,理论上是没毛病,但是你一个人怎么开厂?卖什么?”
方盈拍拍桌子上的东西道:“卖筐。”
这东西的市场大着呢!
“农民的手工制品是可以买卖的,我们新厂收进来,卖出去,都是我一个人操作,我一个人出本钱,到时候公社就坐享其成,等着收钱就行。”方盈道。
钱来:“...你不用挤兑我,叔也是上过学的,还坐享其成,别以为我不知道这是贬义词!”
“你就说是不是就完了,亏钱算我的,赚钱算你的,你没有任何风险。”方盈道。
“我怎么没有风险呢,你这,这...”钱来说了半天没这出来。
公社开的厂,一半收益给公社,一半收益给工厂,这是他们东兴公社所有社办工厂的规矩。
明面上看,方盈的要求没有任何毛病。
她还不用公社出任何成本!收益却能分一半。
唯一的毛病就是这个工厂只有一个工人,但是谁规定工厂不可以只有一个工人呢?
他们公社还办了个豆腐厂,就俩人!
“我预计你们每个月的分红有几千块吧。”方盈道:“如果你不愿意就算了,我问问其他公社愿不愿意。”
“行行行,怕了你了!”钱来立刻道:“我这就回去跟我儿子商量去!”
第1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