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当然没问题。”方盈笑道,拿出了自己刚到手没两天的厂长工作证。方学也有自己的工作证。
照片、公章什么的都很清楚,应该不是假的。
这时候敢仿冒这个的不是没有,但是很少。
孙伟笑笑把工作证还给两人。
“你们都姓方啊?长得也有点像。”他说道。
方盈笑道:“我们确实是兄妹,我爸爸在商业部上班,叫方德,我公公在军工厂上班,叫林远山,他你可能没听过,但是林远方是我公公的堂哥。
“我对这些要倒闭的小厂不熟,所以麻烦我哥帮我打听打听。”
孙伟的嘴微张,林远方他还真听过!不可能没听过啊,经常上报纸上电视的人!
这靠山是真硬!那这两人是骗子的可能性更小了。
再说,真是骗子,房子转让了也不好使!他完全有理由把他们赶出去。
那剩下的就是好好谈谈怎么交换了。
“你真的愿意用1000斤粮食当房租?”孙伟问道。
“不是房租,是房款。”方盈道:“以后那个房子就是我们食品厂的了,只不过我们是分期付款,20年,每个月给1000斤粮食当房款。”
第103章
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傻子了!
孙伟一听,觉得这话没毛病。
现在让谁一次性拿出来24万斤粮食,也是不可能的。
分期付款很合理,一个月给1000斤,正好。
多了他们还消化不了呢!
而有了这1000斤粮食,他们这个街道办糖厂,就能维持下去了,解决很多困难户的生存问题。
“那我们得定好,这1000斤里得有200斤麦子,800斤糯米,你还得保质保量,不能用陈麦子坏麦子充数,糯米也是如此。”孙伟道。
“当然,陈麦子新麦子都一个钱,我没必要拿这个得罪人。”方盈道。
孙伟露出个神秘微笑。
陈麦子和新麦子一个钱?规定是这么规定的,但是落到实处,可不一样,这里面学问大了。
这话一说,他就知道方盈是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纯城里人了。
这种人不忽悠住还等什么?
不不不,他是诚心合作的!
“那我们来谈谈具体合同吧。”孙伟道。
他又开始不放心方盈的能力:“这么大的事,你一个人能做主吗?”
“我是厂长,我说了不算谁说了算?”方盈霸气道。
一看就没什么心眼的嚣张样子。
孙伟很喜欢.....就怕她没底气不嚣张啊!
“那能说说你是通过什么渠道弄到这些粮食的吗?我没别的意思,就是违法渠道来的粮食,我们可不敢要!”孙伟道。
“这食品厂是公社开的,公社你知道吧?随便说一声,粮食就来了。”方盈道。
她的工作证上只写了是“东兴食品厂”,没说是公社办的。
孙伟一听彻底放心了。
公社管着十几个生产大队,一个生产大队还管着十来个生产小队。
生产队就是生产粮食的,每年交了公粮之后,每个生产队还允许留下一部分“储备粮”,牲口要吃,人也要应急用。
比如说谁家遭了灾了遭了难了,吃不上饭了,总不能让他饿死,生产队会借给那家粮食。
条件好的生产队留下的粮食就多。
公社发个话让他们交个任务,还是很轻松的。当然会给钱,不是白交。
“那咱们签合同吧!”孙伟立刻道。
方盈笑笑:“我知道您的意思,怕我没能力提供这么多粮食,说实话,我还怕您反悔呢。
“等您从别的地方弄到了粮食,会不会立刻把房子收回去?把我们赶出去?”
房子升值,变成几亿什么的,这话不能说,不然会被人当成精神病,立刻让她滚蛋,合作都不跟她谈了。
就算说成升值成几十万,都没有人会信!
几十万,那么多钱!那一个破房子怎么值?卖2万4,都刚刚好。
换24万斤粮食,简直是他们捡了大便宜!再也不会有第二个傻子来跟他们换了。
所以碰到一个,就得抓住。
孙伟保证道:“你放心,我们签了合同,房子立刻过户给你们厂,产权变了就是变了,就是你们的了。
“你以后要是违约,我就跟你打官司要回产权,只要你按照合同上写的都做到了,不违约,我打官司也赢不了啊,怎么要回房子?赶你们走?那你就跟我打官司!”
现在的经济纠纷案子是很少的,但是也不是没有。
孙伟这话说得是实情,也很诚心。
方盈还是不放心:“那再加一条,10年之内,如果哪天你们这糖厂不想办了,想解散或者想改行,我就不再提供粮食,不过可以出3万块钱算作补偿。”
孙伟和孙大妈看她的眼神已经像是在看傻子!
他们不干了,她还给3万块钱?她之前支付的那些粮食都不算钱了?还多给6000?
好得他们都不敢接啊!
方盈是为了防止他们将来回忆起来太后悔,找她的茬。
现在让他们便宜多占点,将来她也有话说。
关键是,听说这孙伟很能干,这个街道开了很多类似的小厂。
早晚得倒闭!
她还等着接手呢,不如给他个好印象。
反正又不是花她的钱。
“你们这么看着我干什么?”方盈道:“我已经了解了,你们这些街道办的工厂,目的都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
“我有能力,也想为他们做点什么,3万块钱而已,我们工厂几天就赚出来了。”
孙大妈眼眶都红了,拉着方盈的手摇啊摇:“小同志,你可真是个好同志啊!”
孙伟也道:“我们来写合同吧!”
不过他好奇地问道:“你们厂做什么的?这么赚钱?”
“我们跟铁道部、电视台,和部委几个部门,都谈成了合作意向,食品专供他们。”方盈道。
孙伟看她的眼神顿时不一样了!对这合作更没有疑问了!
就是有点担心,方盈真违约的话,他怕官司打不赢了.....
方盈功成身退,坐那继续装傻大姐去了,合同细节交给方学和孙伟研究。
不合她意的时候,她就在桌子底下踢大哥一脚。
大哥能不能领会,就靠猜了。
不过多踢几脚总能猜到的。
反正就往自己不吃亏上猜呗!
当然也得给别人留出足够好处。
双赢才完美。
一个小时之后,满满两大张纸的合同写出来了。
这在此时已经很难得了,此时基本没合同,就算有几行字就足够了。
人的坏心眼都没那么多,很多问题都想不到。
合同一式三份,街道一份,糖厂一份,方盈一份。
只要今天的粮食到位,他们明天就去过户。
今天是来不及了,人家都下班了。
“我们工厂生产任务很重,今天晚上就想用厂房,行吗?”方盈道。
“行啊!这有什么不行的!”孙大妈立刻道:“每个厂房都干干净净的,你们来了就能用!”
对方是个正经食品厂,业绩还好,他们就更放心了。
“我再把人叫来给你打扫打扫!”孙大妈道。
走之前还把钥匙留给方盈了。
方盈拿着钥匙回家了,果然没一会儿就见到了找来的钱来。
他身后跟着许多人,拉着好多白条鸡和鸭货。
今天下午王斌又来找林奇了,告诉他他们又追加了订单。
以前每天定100斤鸭货,明天他们要500斤!
列车员推销大法立竿见影,鸭货的销量猛增。
第104章
卖你了
方盈见了钱来就道:“正好,厂房我已经找好了,大家直接过去就行,在那边直接开工。”
“厂房找好了?还挺快!”钱来还挺高兴。
方盈笑道:“而且不是租的,是买的。”
“买的?”钱来一下子就笑不出来了,他捂着兜问道:“多少钱买的?多大的房子?”
“1亩多的院子,十来间房子,24万斤小麦和糯米买的。”方盈道。
钱来一口气没吸上来,就要抽过去。
“24万斤粮食?卖了钱叔也没有啊。”齐强在后面道。
不过他一点不关心钱来到底值多少斤粮食,他问道:“新厂房在哪呢?我这就带人过去。”
方盈看了方学一眼,放学立刻道:“走,我带你们过去。”
一行人又浩浩荡荡地骑着自行车走了。
方盈把钱来叫进屋,他现在腿脚都不利索了,不适合骑自行车~
“叔,别怕...”
钱来一拍桌子:“我能不怕吗?24万斤粮食,卖了我儿子也没有啊!”
他猜到方盈打什么主意了,这粮食肯定让他们公社出。
但是他儿子真没这本事,一张嘴要24万斤的粮食上来,那他就到头了。
“你听我完。”方盈道:“不是一次性要24万斤,是分20年给,一年只给1万2000斤,一个月只给1000斤,200斤小麦,800斤糯米。”
钱来这才一口气喘上了,浑身舒坦了。
他干了桌子上的水杯,瞪了方盈一眼:“你早说啊,吓我一跳!这么点,还差不多。”
一个月1000斤,10个大队分下去,一个大队100斤,每个大队差不多10个生产小队,一个生产小队一个月交10斤的任务,毛毛雨啦。
这也是先有24万斤比着,才显得毛毛雨。
如果方盈上来就说一个月让他拿1000斤粮食出来,他肯定这事儿那事儿的不高兴。
不对!
钱来很快反应过来:“不是租房子吗?你怎么还买房子了?用钱买不行吗?还非得花粮食?”
“用钱买人家不卖,再说用钱人家开价5万,你买吗?”方盈道。
钱来:“....那肯定不买,我脑袋大才花5万买一亩地,我们公社的一亩地,500块钱就行。”
方盈不跟他犟哪块地值钱,她道:“你说是5万块钱买下来合适,还是一个月出1000斤粮食合适?”
钱来又喝了一口水道:“你个小家雀儿,不用在话伤忽悠我,我为什么要买?我一个月出100块钱租不行吗?”
方盈看着他,这个老家贼真不好骗!
她小声道:“叔,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私下再签个协议,我现在就把这房子从厂里买下来,我给你5万块钱。
“不过我也要分期付,一年给厂里1万,5年之后付清,到时候房子就是我的了。”
钱来顿时挣扎了!
方盈又道:“叔,5年之内咱们厂肯定要扩大规模,那1亩地绝对不够用,到时候我们肯定就搬迁到别的地方去了。”
她把合约摆了出来:“但是按照合约,厂里还得继续支付粮食,20年!这样你就亏了,我不能让叔吃亏,这房子我收了。”
钱来顿时看着她:“你有这么好?”
方盈的表情不好看了:“我要是真不好,我现在就去找富强....”
“嘚嘚嘚!我错了!你真是太好了!”钱来道。
但是他还是没有一口答应下来。
老家贼就是老家贼。
方盈又小声道:“叔,跟您说实话吧,其实是我相中了那个房子,托厂里的名义买下来,不然人家不卖给个人。”
这才合理。
钱来问道:“你家都那么大的房子了,你还要个大院子干什么?”
“叔啊,你也看见了,我家院子虽然大,但是我爸、我姐、我小叔子、小姑子,一大堆人住里面,时间久了,那到底是谁的家啊?所以我想把他们都请出去。”
钱来.....他就说这丫头没有好心眼!家人都容不下。不过这么说就更合理了!
这是人之常情。
“行,卖你了。”他说道。
方盈微笑,她也不是真的小家雀啊。
第105章
你是不是有点啥毛病?
方盈找来纸笔,写了个协议。
那个厂房5万块钱卖给她,她从今年开始,分期付款,一年一万,5年之后那个房子就由她自己支配了。
这合同现在过不了户,把厂房卖给个人,现在还没有这先例,她拿出去不但过不了户,反而会逮住批评。
但是再过几年政策宽松了,这合同就好使了。
前提是钱来别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