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3章

    土人参叶子没有怪味道,就是普通的菜,稍稍焯一下水会有更加利于它做成菜品。

    乔烟儿意犹未尽的揉着肚皮,尽管她平日无辣不欢,今儿吃这咸淡皆宜的食物,她也能吃得无比尽兴,“槐花姐,你做的炒饭好吃得不得了。”

    潘丞相在一旁看诸人吃得胃口大开,他的心情也跟着众人愉快起来,就他目下的身体状况只能喝粥,因此眼馋着没有敢吃槐花做的炒饭。

    “方姑娘,今日一尝你的厨艺,我真是佩服,你做的饭菜令人回味无穷,难以想象的鲜美可口。”

    陆琉心同是第一回吃槐花做的食膳,不由自主的舀了第二碗。

    寻常时候,陆家女眷都不爱再添饭食,没吃饱就多点菜肴也能填饱肚腹。

    “琉心,你还真别说,方姑娘真有一手堪比皇宫顶级御厨的好厨艺,皇宫御厨虽说个顶个的专业,可做菜的新意和调味未必及得上方姑娘。”

    丞相夫人又是一顿发自肺腑的猛夸,她也随潘丞相去过皇宫赴宴过数回,皇宫佳肴美轮美奂,也是非常新颖,长得极为漂亮。

    却也只是表面上看着光鲜亮丽,还不如槐花做的吃起来口感新奇。

    “夫人谬赞了,我这点厨艺怎么比得上皇宫的御厨?你们喜欢吃,也是图个新鲜罢了,久了也就厌倦了。”

    槐花见到过胡水仙的遭遇后,更加理解环境和人对自身做厨的影响有多严重,创新也会有穷尽之时。

    如果她将来没有新的菜品问世,是不是也要沦为胡水仙的下场?

    “方姑娘若能一直保持这股创新,你的厨艺必将能经久不衰,影响更多的大厨。”

    丞相夫人觉得槐花头脑灵活,是根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夫人,你这么夸我,我快要不好意思了,京城之中比我厨艺好的想来比比皆是,我不敢自高自大。”

    槐花深知京城是南朝最为卧虎藏龙之地,她才能来京城几日,都还没摸熟京城的地形呢,更别说了解清楚京城的那些食铺。

    丞相夫人在京城扎根多年,对京城的大大小小酒楼有一番认知,依她之见,槐花的厨艺绝对算得上是有实力,“方姑娘忒谦虚了。”

    “是夫人过奖,高看了我。”槐花保持着虚心的态度。

    潘悦儿这个小机灵鬼,人小鬼大,不由打起了槐花的主意,“方姑娘,你有没有兴趣到我们二公主府上做厨娘,我们二公主府缺厨子,我会请求我娘多给你发放月例。”

    且这样一来,槐花就与陆琉心断了往来,对潘如玉就不会造成威胁了,一举两得之事。

    潘如玉是个蠢的,完全无法领会潘悦儿的用意,反觉潘悦儿要倒戈相向,紧张的嘟嚷,“悦儿,你真要招她入府给你做吃的?”

    “如玉姐姐,方姑娘做菜有新意,我想给爹娘也尽一份孝心,还她做我们二公主府的主厨,这样一来,大伯和如意姐姐、弘宴哥哥,你们也能经常来我们的府上聚一聚。”

    此话陆琉心母女听得分明,潘悦儿显然是把陆琉心母女排挤在外了,她二人也很识趣,这么些年几乎没去过二公主府上。

    潘弘宴比较精明,都说到这份上了,立马便明白潘悦儿的意思,挖槐花墙角其实也有为了潘如玉的成分在内。

    第131章

    谈及丞相

    乔烟儿马上就替槐花一口回绝,“我槐花姐不会跟你走的,她来京城不单单是为了混口饭吃。”

    槐花是来京城当名厨,做食给天下人吃,在一个二公主府上如胡水仙般被人圈养,能做出个什么名堂来?

    除非是到宫里做御厨,还能可名扬天下。

    潘悦儿倍受宠爱,向来没人敢说话忤逆她,都是顺着她的毛摸,哪里竟冒出个直言不讳的乔烟儿,她叉腰手指乔烟儿,满面的怒色,“你又是什么人,我们说话轮得到你来插嘴?”

    “我是槐花姐的妹妹,她的前途可不能毁在你的手里,你一个小丫头懂什么?”

    乔烟儿双手环抱胸前,抬了抬下巴,嫌潘悦儿不谙世事。

    槐花的志向可不在区区一个公主府!

    “悦儿,我们还是听听方姑娘的意思吧,方姑娘的妹妹也是我们府上的贵客,你们两个就莫要争执不休了。”

    潘丞相算是听出来了,槐花似有一腔的厨艺抱负要施展,然而到了二公主的府上,她的厨艺也就只能局限在二公主府内,赏识她的人也就少了,赶紧劝住一时争强好胜的潘悦儿。

    众人齐刷刷的把目光转到了槐花的身上。

    “悦儿小姐,请恕我失礼,多谢你的垂青和厚爱,我的厨艺还须多多精进,在二公主府上,我的厨艺只怕会倒退。”

    槐花婉言谢绝,胡水仙就是现成的例子,她不能重蹈胡水仙的覆辙。

    她看出潘悦儿是个吃软不吃硬的小丫头,加上是二公主的宝贝幺女,被宠得快要无法无天。

    以她们这样的平民百姓,能够有拒绝的选项已是天大的恩赐。

    如非她此来救了潘丞相,只怕潘丞相也不见得会帮她说话多多护着她,任性如潘悦儿,未见得会松口。

    “方姑娘,你真的不再考虑考虑?我们二公主府也不是小地方,你在我们府上做厨不仅能保你衣食无忧,你的家人也能到保障。”

    潘悦儿也不强求槐花跟她走,想到槐花对潘丞相有救命之恩,比那个乔烟儿说话好听得多,她也便软下语气,开出了优越的条件,希望槐花能思考清楚。

    “悦儿小姐,不用考虑了,我没有去二公主府上的想法,我来潘老爷的府上也无非是误打误撞,潘老爷能治个七七八八,我就要告辞,去做自己的事了。”

    槐花出皇宫本是去储聚贤斋,岂料马车被陆琉心的车夫撞坏,在陆琉心的邀请下,她来丞相府耽搁了数日。

    丞相府和二公主府虽好,可都不是她想来的地方,碍于心软,槐花迫不得已留在丞相府里做客,替潘丞相调养这副病入膏肓的身躯。

    “方姑娘不来就算了,我也不强人所难。”

    潘悦儿即刻兴致阑珊的作罢。

    享用过槐花做的炒饭,潘悦儿对槐花刮目相看,不似来时那般偏见深厚。

    毕竟吃人嘴软,潘悦儿年纪虽小,但也能分辨得出槐花是纯善的女子,不然怎会留在丞相府不要一分钱,医治她伯父潘丞相?

    其实槐花早就对潘丞相有疑问了,她曾观看过一些影视剧,丞相一般只有两位,分为左和右,而她在沛县就已经见过两位丞相了。

    一位姓张,一位姓郑,虽不知谁左谁右。

    那这么潘丞相又是怎么回事儿?

    槐花对那两位丞相印象还蛮好的,郑丞相更是对她抱着殷切厚望,对她大加赞赏,他的话不比丞相夫人所说的夸张。

    话说秦浔是皇子,回头问问秦浔不就水落石出了?

    这潘悦儿是二公主的女儿,按道理应当认识秦浔的吧,为何她好像没见过秦浔似的,包括潘丞相亦是,在朝为官不可能不认识皇子吧?

    听秦浔的意思,皇帝生下的皇子也就太子和他兄弟二人,子嗣比较单薄。

    这顿饭吃饱后就各自散去了,潘府两兄妹不敢刁难槐花,陆琉心也很少发言,有潘丞相维护,潘悦儿亦对她有所改变。

    潘如玉识时务者为俊杰,收起那颗想要放肆的心。

    入夜时分,周围静悄悄一片。

    槐花和秦浔坐在屋檐底下,月色洒落在丞相府的小院,铺上一层朦胧轻纱。

    槐花说出她的疑问,“秦浔,你知道这位潘丞相吗?”

    “当然是知道,你打听他做什么?”

    秦浔好奇槐花为何要打听潘丞相,潘丞相只是个大鸿儒,跟做厨是八竿子都打不着,而槐花也不爱诗词歌赋之类的文艺。

    槐花回忆起那日在张县令在沛县招待的两位丞相,便是她做的厨,“我在沛县时见到过两位丞相,一位好像姓张,跟县令一个姓氏,另一位姓郑,南朝是能立三个丞相吗?”

    “这两位丞相,其中一位是潘丞相的学生,我听父皇说,潘丞相自炎夏时节病倒后,就托人递了辞官的信函,父皇并没有夺他丞相的官衔,暂时让他的学生张明义顶替左相之位。”

    秦浔回来后就听皇帝说起过这桩事,潘丞相曾是朝中顶梁柱,影响过不少朝堂上的文官,他对南朝的贡献只多无少。

    自他病倒后,左相的接力棒就暂且交到了他的得意门生张明义的手上。

    万万没想到这两位丞相竟然去了沛县,多半是寻他的吧,不然千里迢迢去那种穷乡僻壤干什么?

    槐花居然和他们还有所接触!

    秦浔表示很费解,为什么要拐弯抹角的去找槐花,而非是直接是找上他,该不是被这两个老狐狸察觉到什么了?

    他明明对槐花的感情藏得很好,这两只老狐狸是怎么发现的?

    槐花不知秦浔心中的那一连串疑问,“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南朝有三位丞相呢。”

    “南朝只有左右两位丞相,不会有第三位,等潘丞相病好,就会官复原职。”

    秦浔思绪万千,那两只老狐狸到底都查到了什么?

    他之前让念影跟踪他们,也只看到他们吃了槐花做的吃食,也没有听念影提到过别的,如今他复盘了一下,细细想来,此事貌似很是不对劲。

    第132章

    小打小闹

    既然以丞相的身份前来,沛县的张县令跟他们有所接触,他装作不知情的埋怨似的小声嘟嚷,“槐花,郑丞相他们来,你为什么都没同我说过?”

    槐花摊手,无奈的说道:“你要是早告诉我你是七皇子,我就不会瞒着你这件事了。”

    她以为秦浔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野男孩子,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也就没在他的面前提起过这些。

    至于丞相这种身份的人,秦浔一个平民百姓,说了也没什么用。

    秦浔明知故问,郑丞相等人来时,念影密切关注过这两人的行踪,“他们是不是见过张县令了?”

    槐花点了点头,“是的,他们在张县令府上做客,张县令请我过去帮忙,好好招待两位不远千里微服私访的丞相。”

    好似又想到了什么,槐花看着秦浔的眼睛,“他郑丞相还说让我到京城来帮一位贵人治病,莫非说的就是这位潘丞相不成?”

    “应该不是潘丞相,而且郑丞相也不可能料到你会做药膳治愈潘丞相的厌食症。”

    秦浔思索片刻,潘丞相生病,这几日也没见郑丞相到访,可见郑丞相上心的人不是潘丞相,只怕是另有其人。

    槐花到丞相府也有好几日了,这些风声不可能传不到郑丞相的耳朵里面。

    “也对啊,郑丞相哪儿那么能神机妙算的,猜到我会到京城来,也不知道他说的这位贵人到底是谁,改日你陪着我去他那里拜访,我问明此事。”

    槐花恍然大悟的点头,不过郑丞相既然提到治病,她在潘丞相府小露了一手,去郑丞相府上不定能帮上什么忙。

    看着潘丞相逐渐转好,槐花对自己的厨艺越来越有信心了。

    她不光会一种药膳,还有好几种药膳槐花都会,主要的是须得分清患者得的是什么病,她才好对症下药,做好药膳。

    “好哇,等潘丞相的病情一了,我就陪着你过府找这老头子一叙,看看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秦浔早就想一会郑丞相了,上次在沛县时,郑丞相走得匆忙,原是想同郑丞相私底下会个面,然而郑丞相似乎并无此意。

    他脚底一抹油,人便消失不见了。

    此时潘悦儿讪讪回到二公主府上,听说宫里皇后举办了一场游园会,二公主府收到皇后命人送来的邀请函。

    不日便要参加宫里的聚会。

    潘家的死对头平阳侯府,游园会当日自也适时出现在此等重要场合里,李薰亦是通身嫩绿衣裳,同潘悦儿撞了衫。

    插肩而过之际,李薰恨恨地抬了抬下巴,从鼻孔里冷哼出一声,故意勾出右脚意欲绊倒潘悦儿,让她当着众人的面出丑难堪。

    这等小儿科伎俩,潘悦儿轻易就能化解。

    旋即一声惨叫划破了宾客盈门的游园会,李薰火冒三丈,奈何瘸着脚赶不上潘悦儿,干脆指着潘悦儿的背影咬牙怒骂,“潘悦儿,你眼睛瞎了吗?你是存心要踩我脚是吧?你欺人太甚!还不给我站住。”

    潘悦儿眨巴着无辜的清澈瞳眸,回身大大方方地走近李薰,“你是在叫我吗?我不知道踩到你的脚了,你为何一口咬定是我踩的。”

    “不是你还能有谁?先前就是你从本小姐身边经过,你别想赖账。”李薰一瘸一拐地指着潘悦儿的鼻子气得发抖。

    经过上次的教训,李薰再不敢明目张胆动手,换作是不久前,即使是不方便带鞭子的地方,遇上这种事她也早拳打脚踢仰仗蛮力揍过去回击了,绝不会吃哑巴亏。

    “堂妹,道声歉的事儿,想必李小姐也会原谅你的无心之过。”

    秦秋兰因不满潘悦儿袒护秦姝,堂而皇之一次又一次跟她们母女俩作对,打算趁着这场孩童间的闹剧,借此出一口恶气。

    而且这可是皇家游园会,听者只会认为她是在劝和,帮理不帮亲,反倒坐实了潘悦儿有报复之嫌。

    潘李两家不和众所周知,近期更是关系紧张,闹得不可开交,南朝都城传得沸沸扬扬。

    两个小女娃娃到底是年纪太小,教导无方之过还得归咎到家长处。

    “堂妹,你服声软,道个歉就完事,毕竟这是游园会,李薰若不依不饶就是她的不对。”秦姝对着潘悦儿附耳低语。

    李薰偷鸡不成蚀把米,理直气壮地叉腰讨要个说法,她脚受伤可是不争的事实,气涌上头怎么都咽不下这口恶气,“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欺负了我,说声抱歉就想息事宁人,本小姐有这么好打发?你们潘家的人没一个好东西。”

    秦秋兰选择缄口不言,心知李薰针对的非她,她何须当这个出头鸟,平白引火烧身。

    “成何体统,谁人在宫中喧哗?”皇帝身边的谢公公一甩浮尘,扯着尖细的嗓门大步往争吵的源头走来。

    潘悦儿眼皮子跳了跳,谢公公能来,证明她们已然惊动了当今圣上,游园会里全是王公大臣,又在宫廷举办,能火速传到皇帝耳中再正常不过。

    “是潘李两家的小姑娘啦。”围观者中,有人轻笑道。

    “这俩小丫头也真是的,父辈们不对付,她们怎地也照猫画虎?”长公主立在阁楼上摇头叹息,瞥了眼对峙不让的俩糯米团子,心中不无感慨。

    “姑姑不用担心,万事有父皇做主,她们不过是两小丫头片子,小打小闹罢了。”

    秦浔也参加了这次游园会,劝说着心慈手软的长公主,两小的终究还没有成气候,根本不足挂齿。

    小侯爷李仲南悄无声息的出现在秦浔身后,“见过七皇子殿下,见过长公主殿下,微臣倒觉颇有意思,往后就看我们潘李两家谁能更得陛下偏爱了。”

    秦浔不知李仲南这话是几个意思,难道他有心拥护自己为帝?

    “我们潘家历来出良相,一君一臣已伴随君王数代,为历代陛下殚精竭虑,死而后已。”

    潘弘宴已然凑近,两小的才刚闹完,这两个大的也开始连珠带炮战起来了。

    第133章

    来访

    长公主看这架势,眉心拧成一团疙瘩。

    潘家也好,李家也罢,都是南朝皇室的重臣,帝王的左膀右臂,经久不衰数年,在南朝各有各的根基。

    两家也从未此消彼长过,因此走到这一代仍在对垒。

    李仲南嗤笑一声,“只是到了潘公子你这一代,更加大不如前,忠君爱国本是臣子份内之事,即使挂在嘴边也显不出你的能为与真心。”

    话中不无所指,饶是谁都能听出李仲南对潘弘宴的质疑。

    “你们两个小辈别跟那两个小孩子似的,都消停一下吧!这是皇后举办的宴会。”长公主揉了揉发疼的前额,苦恼于两家的恩怨累积。

    果然,皇后这俩字镇压住了两个年轻人。

    “长公主殿下,请恕微臣失礼了。”

    两人之前还各执一词,现下却异口同声了,真是令人感慨万分的场景。

    “你们两个也老大不小了,这游园会啊,皇后的目的是来让你们相看的,省下斗嘴的心思,把终身大事给解决了。”

    长公主从来不是严厉的人,笑意盈盈的扯到旁的话题掩盖先前的不快。

    她说的也是大实话,皇后此番游园会并非只是吃喝玩乐,相聚一堂,其深层次真实目的还是为了未婚的年轻男女。

    两人终于无话可说,彻底被长公主堵住了嘴。

    秦浔看他俩大眼瞪小眼的,相顾无言,禁不住抿嘴偷乐。

    随即纷纷托辞向长公主告别。

    宫宴结束时,秦浔与长公主同行,长公主很惦念槐花,又时常听胡水仙把槐花的厨艺夸得天花乱坠。

    再听槐花在潘丞相府上的事迹,愈发觉得槐花是个可造之材,天赋异禀。

    “小七,你们离开丞相府,就把槐花带到我这里来吧,我也很想尝尝槐花的厨艺,你们上次走得匆忙,她刚来是客,我也不好意思让槐花给我做吃的。”

    长公主很馋槐花的厨艺,已到了望眼欲穿的地步,槐花能给郑丞相做出食能下咽的药膳,可见做厨的好处只多无少。

    这可是宫里御医都无计可施的病症啊,槐花一个稍懂几个医方的厨娘,照着方子根据病症加减,做出的药膳能唤醒郑丞相的食欲。

    “姑姑,待潘丞相病愈,我会带槐花来你府上做客,槐花对姑姑你极有好感,想必也愿意在姑姑面前露一手。”

    秦浔也为此感到自豪,槐花不仅厨艺精湛,还懂得运用厨艺和医术两者相互结合。

    匠心独运,做出可口的药膳。

    “小七,你也要好好把握住姻缘,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长公主勾了勾唇角,两弯眼睛笑得眯了起来。

    秦浔不自在的挠了挠头,槐花他还没追到手,也暂未想到完美的追妻方法,硬着头皮否认,“姑姑,我年纪还小,您还是别说笑了,况且我已有争储之心,婚配之事还早。”

    就算他追到槐花,与槐花两情相悦,可他是皇子,谈婚论嫁得要皇帝首肯。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