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章

    不是说要隐世么?

    李天一脸冷漠高傲:“没关系,反正我们也不会出门。”

    只有他们这些人时,王土说道:“住到我旁边也好,到时山洞那边我的房子盖好后,这边后院和你们的房子打通,你们也方便随时回大蜀国住几天,只要不出门,哪怕来了官兵也可以随时回到这边。”

    李国槿点头同意:“确实如此。只要我在大蜀国,哪怕不出去,也能联系上效忠祖父的旧部,到时培养壮大军队需要庞大的财力。我身上的玉佩在这里好像很值钱,等我卖出,你在大埠村做事也不用再束手束脚。”

    李国槿天生脑子聪明,虽然几人一直闭门不出,但通过网络已经把这个世界的基本东西了解的差不多了,即使两边的文字不太一样,也很快融会贯通,看起来毫不费力。

    发现这个世界的金银玉同样价值不菲后,李国槿就打算把随身带的细软都卖出去,而且他们家被抄的财物只是明面上的,还有更多的财物都藏在其他地方,也许祖父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以他对祖父的了解,祖父这样做也不是为了造反,而是为家人留条后路罢了。只是祖父没料到的是,皇帝完全打了个他措手不及,如果不是遇到王土,他怕也早已没命,既然皇帝要李家被斩草除根,他李国槿自然不会束手就擒,他不是祖父,没有对皇帝的忠心耿耿,灭门之仇他势必要报。

    王土没有出声阻拦,他的网店目前生意虽然不错,但开销也大,现在支撑大埠村和周围几个村的建设不成问题,但要是要去支撑一个庞大的军队却是不够的。

    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李国槿:“北屿县令回信了。”

    李国槿闻言急忙接过信封拆开,匆匆看完后眼带笑意,“北屿县令答应了,他想要培养自己的兵力,但是缺少粮粮草,正好大哥你不是缺钱么?到时你带着我的回信,运粮到县城,县令他自会与你现银。”

    王土也高兴,他雇人上工通通给的是粮食,虽然正值天灾人祸,粮价飞涨,无数人买不起粮,他用粮食当工钱也很吸引人,但是他给的粮食都是精粮,最近得到粮食的人家想换粗粮来吃,结果发现粮店不给换,想卖了还钱,粮店又压价压的很低,他们想来想去都觉得不划算,卖给其他百姓也卖不出去,人家虽然也馋精粮,但是人家有这钱宁愿去买粗粮。

    所以这就导致了,做工的人有粮吃,但没钱置办其他的物什,短时间内没人抱怨,时间长了,总有人会提出想要铜钱。他一直在头疼这个问题,那些缺粮的灾民还好,就怕大埠村做工的村民突然脑子转过来问他要钱。

    现在这个问题突然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解决了,王土心下也是一喜,松了一口气。

    接着又听李国槿说道:“村子合并之事也无需再担忧,再雇些人手,把城墙也抓紧建起来,到时,北屿县令会派兵把手。等村子合并为城再考虑建城墙就太晚了,你把房子盖好之时,说不定就是一直觊觎的匪人抢夺之时,一群老百姓如何抵御匪兵?怕是最后竟为他人做嫁衣。”

    王土闻言如临大敌,深表同意:“大埠村闹出这么大动静,也没出过什么大事,我竟然没考虑到这些。”

    第48章

    李国槿紧接着皱着眉头,说道:“还有,山洞的秘密至关重要,以后搬运货物的人必须是自己人才行。”

    王土讶异道:“自己人?之前一直都是我大姐姐夫一家帮忙,只是现在他们也都有事忙着。”

    李国槿摇摇头说:“我说的不是他们,这种苦力活自然要让下人去干,而且要都是签的死契的下人。”

    王土恍然,“哦,你是说买人?行,也只能这样才保险。”

    不过,这些事都不着急,王土第二天没去大埠村,而是跑去买小猪和鸡苗。

    王土在养猪场看到了小猪崽,个个都挺壮实,见养猪场喂的都是饲料,不由开口问道:“这要是没有饲料,也没粮食,该喂什么啊?”

    “啥?你这没饲料,没粮食?这猪还能养得胖么?难道你想圈地放养卖有机猪?那可难养了,可以喂猪草,麦麸,蚯蚓也行。”

    “是难养,先养几头试试。”

    最后,王土没敢多拿猪,怕养不起,鸡苗倒是拿了很多,反正鸡吃得少,实在养不起了就直接吃了。

    大埠村村民虽然跟着王土吃得好,但还是馋肉啊,知道山上的养猪场多了十几头猪崽子后,都跑来围观,有的甚至看着小猪崽流起了口水。

    “村长,现在是还有猪草可打,不过天马上要冷了,猪草没了喂什么啊?之前种的庄稼都旱死了,也没有麦麸喂猪啊。”

    “对啊,这年头人都没得吃,哪里还能顾着养猪。”众人纷纷担忧这群猪长不肥。

    “哦,你们说的这事我也考虑到了,听说猪也吃蚯蚓,家里有孩子的让他们帮忙多挖些蚯蚓,不白拿。”到时要是实在没得东西喂猪,就把它们都宰了吃,反正也是养来给村民们吃的。

    王土看了看日头,天还早着,既然早晚要买人,不如现在就去吧,“我要去镇上买些下人,帮我收拾几间宿舍出来,那个上下床怎么安装找木工师傅们问问就知道了。”

    村民们一听王土要买人,顿时不淡定了,想想他们之前还是去镇上找工都没人要,苦哈哈地种地的,也就这两个月托王土的福,住上了镇上的人都没得住的楼房,现在他们村长竟然到了买下人的地步。

    有些村民在羡慕佩服王土,可有些村民就想的多了,王土买了下人以后是不是就不再需要他们做工了。

    “村长,你买下人做什么?有啥事直接吩咐我们去做不就行么,干啥花那冤枉钱?”

    王土也打算跟村民们说清楚,村民们有时候太热情随意分不清彼此,“我哪能吩咐你们?我要买的这些下人是签的死契,要在我宅子里伺候我的,他们只做我自己家的事。你们别想着帮我了,这是两码事,以后就是你们做工忙了,我也不会使唤他们帮你们的。”

    听到王土这样说,那些想多的村民也不担忧了,买的下人并不会抢走他们的工作。

    镇上接到王土这个大客户的牙人则笑得看不到眼,边领着王土去看人,边说,“您找我就对了,这镇上就我家人最多最全。您要是去别家,这要卖身的壮劳力肯定不多,大都是老弱病残,我家就不一样了…”

    王土打断牙人的话,问道:“既然愿意卖身的壮汉不多,为什么你这里反而有这么多呢?”

    牙人听王土这样问,不由得意地说道:“也是我心善,当初我去闹灾比咱们这严重的北边买人,路过某地,听说一个大户被灾民们闯入了家门,把粮食搬光了,这户主人在外地是没事,就是恨那些下人护卫全都不顶用没帮他守住家财,打算杖毙泄愤。当时我也于心不忍看着这些人就这么被打死,就出面说和户主把人卖给我,也算多少收回点损失不是?白白打死了可就啥也没有了。”

    王土闻言倒是一喜,“也就是说这些人之前都是帮那家大户的守卫?”

    “也不都是,守卫有七八个人,其实守不住家门也不怪他们,当时那些灾民有几百号人,都发了狂似的,抢了不止那一家大户,有一家直接全家人都没了。”牙人怕王土以为这些护卫无能或者贪生怕死,不想要他们,赶紧解释。

    王土听完牙人的解释也理解地点点头,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这不要命的人一旦发起狂来谁都惹不起。

    他买人的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搬运货物,有点武功能看护房子也只是锦上添花。

    说着就到了一间破旧狭窄的房子外面,牙人从怀里掏出钥匙打开木制大门,走进院子,喊道:“人呢?抓紧都出来,有大老爷来看人了。”

    王土跟在后面走进去,原先就不大的院子站了几十个人后更加拥挤不堪。

    王土仔细打量了一番,牙人倒是没有夸大,这些人个个正值壮年,身板看上去也结实得很,“这些人我都要了,你开个价吧。”

    牙人大喜,“这些人我当初可是花了一百两买下来的,再加上路费和这一段日子的食宿,算下来一百五十两,不能再便宜了。”

    王土也没想着跟他讲价,“行,马上帮我办好手续。”李国槿给了他几千两的银票,他带了几百两在身上。

    “好嘞!”遇到这么爽快的大客户,牙人高兴,效率也快,王土没等很久,就拿到了这些人的卖身契。

    王土也不多留,带着新买的几十号下人返回大埠村。

    见每间宿舍的上下床都已经安装好,便领着他们进了一间专门用来存放床铺被褥的房间,说道:“被褥、床单、枕头、被子,你们自己每样拿一份。以后你们就住在刚刚经过的那些宿舍里,谁要住上铺、谁要住下铺你们自己商量,不许起争执。不准随地大小便,从这往南走就有厕所。暂时就这些,你们早些休息,明天我再吩咐你们做事。”

    吩咐完的王土想着明天就开始搬运粮食,送往县城。

    王土拍拍脑袋,突然想到运送粮食的马车不够啊,现在做的话是来不及了,只能在周围村子借几辆,再不够的话就去镇上租几辆。

    第49章

    王土建在山洞的房子还没有完工,但是山洞口这里一个单独的相当于仓库的房间早就建成,所以搬运粮食的时候并不妨碍房子的建设。

    经过一天的观察,王土发现下人中一个叫肖武的人颇有领导才能,其他的下人隐隐地都以他为首,而且肖武看上去并不自负,干活勤快踏实,也不多嘴。再看他的着装,应该之前是大户的护卫,会点功夫。

    说起来,这些人穿的还是之前大户裁制的专属下人服,衣服前后都绣了大户的姓氏。王土觉得他也有必要学习一下大户,以后穿上他专门定制的衣服出去,谁见了都会知道这是他的人。

    王土走到正在搬粮食的肖武身边,“肖武,你叫上几个人去镇上租几辆车拉回来,有几辆租几辆,越多越好!”

    “是!”把粮食放在地上,站起身的肖武非常激动,王土刚买下他们,就敢放手让他带人独自去镇上,说明王土这个新主人信任他们,而他更受到了新主人的重视。

    王土对肖武说完之后,又去了秀坊,“刘婶,你找几个绣娘先停停手里的活,我记得库房里有几匹蓝布,你们用这些布帮我把下人们的衣服裁剪出来,这次急着用,也不用太过精细。”

    刘婶听到王土说明天就要成衣,便抓紧喊上几个绣娘去取布做衣,因为时间太紧,晚上还点了油灯。

    王土拿到衣服的时候,看到疲惫困倦的刘婶也是感到很内疚,便放了她们一天假,让她们休息一天。

    王土拿着衣服回到山洞,见十几辆马车都已经装满,而地上还有一堆粮食堆在那里,不由皱眉,马车还是不够用,这样的话一来一回还要再去要花费太多时间。

    扬了扬手,让肖武把他手上的衣服分发下去,“这是你们的新衣服,你们现在身上穿的衣服以后就不能再穿了。我不管你们是扔了、烧了还是送给其他人,要是让我再看到你们穿,就罚俸半旬。”

    下人们把旧衣脱了之后也不舍得扔,这衣服虽是下人服,可比起普通百姓的补丁叠补丁的衣服好多了,能被卖的人都是苦过来的人,怎么舍得扔掉这么好的衣服呢。可是不扔以后也穿不了,一时众人也拿不了主意该咋办。

    王土只是看着并没有出声,最后还是肖武建议把衣服捎带着去县城放到当铺当出去,王土点头算是同意了。

    穿戴一新的众人拉着粮食跟着王土启程前往县城,初期离开他们镇子的时候道路还很荒凉,基本见不到一个人影,越来越接近县城的时候,路边的人就多了起来,但是王土看得却越来越心惊。

    因为这些人里面大部分都是逃难的灾民,只有一小部分是普通百姓,但却行迹匆匆,只顾埋头赶路。还有零星一点是跟王土一样身边有许多护卫的赶着马车的商户。

    而这些护卫非常警戒地查看着四周,手一直按在腰边的佩刀没有离开过。王土从他们的神情中能感觉到现在局势的危险,只是看着自己身边一群空手赶路的下人,摇摇头感叹自己的出事牛犊不怕虎,明明有牙人口中大户的前车之鉴,自己却没放进心里当回事。

    幸好他们队伍几十号人都是壮汉,即使空手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暂时没有歹人敢动他们。再比较庆幸的就是没人知道他们马车里拉的是粮食。

    到了县城的城门口,有守门的侍卫在挨个检查进城的人,两边各有一群士兵拿着□□,看上去威严肃穆。

    正在排队进城的王土注意到驻扎在县城城门外的灾民们一个个都面黄肌瘦,虚弱无比,大部分人都虚坐在地上,有小部分则来回穿梭在他们这些等着进城的人中间,上前乞讨。不过大都被拒绝了,就是王土也一样,倒不是王土没同情心或者怕惹什么麻烦,而是他出门时根本没带干粮,袋子里的粮食他不能暴露,给铜钱的话他们也没法进城买到粮食。

    转眼间就到了王土的队伍,守城门的侍卫看了后面一串马车一眼,问道:“里面装的是什么?我们要开袋检查。”

    王土赶紧上前小声说道:“这位大哥,这马车上装的是县令要的粮食。”

    侍卫闻言迟疑了一会儿,接着让王土等着,自己跑进城门通报上头。

    没过多久,就有一个将领引他们进了城门,最后到达县衙大门。

    为他们引路的将领说道:“你们暂且在此等候,我进去通报县令大人一声。”

    王土赶紧从怀里掏出李国槿写的信,叫住他:“大人,还劳烦把这封信一并呈给县令大人。”

    县衙内,一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子正在跟坐在上面位子上的县令说话,县令还很年轻,看上去有些文弱,眉宇间带着深深地愁痕,“大人,城门外的灾民越来越多,已成大患,再不想办法,北屿县必定会大乱啊。”

    “师爷你说我能有什么办法?我上奏了多少折子了,朝廷一句回话都没有,北屿县粮仓已空,朝廷的赈灾粮不到,我也无粮可赈啊。”

    这时,一个侍卫来报,“报,大人,一支队伍说马车上装的是大人要的粮食,这里还有一封让我转交给大人的信。”

    “哦?”县令闻言大喜,拆开信封看完后又哈哈大笑起来,“好,门外确实是我要的粮食,本来不抱希望,没想到他却给了我个惊喜。”

    师爷也是大喜,问道:“大人,可是他派人送来的粮食?”

    “信里说送粮食的人是他最信任的人,已与他结拜成义兄弟,让我们不要有什么顾及,以后凡事可与这个人商量。”县令默认。

    “这个人可是之前信里提到的大埠村的王土?”

    “对,此人以后能为我们助力良多。不多说了,我们抓紧出去迎接,不可让人等待许久。”说完,县令便脚步匆匆地往外走,师爷在后面也赶紧跟上。

    第50章

    王土在县衙外面等待的时候,脑子里则想的是李国槿告诉他的关于北屿县令的信息。

    北屿县令曹路宴如今二十有八,是大蜀国内阁大学士曹起荣的庶子,出身不好且不受父亲重视,要不是他自己善学考中进士,这县令他可能就当不了了,而是在家靠着兄长仰人鼻息。

    曹路晏作为一个文弱书生却意外跟武将出身的李国槿父亲脾性相投。

    就是不说他们一个是文人,一个是武将,他们两个的身份地位也是天差地别,可偏偏他们就是成为了至交好友。

    李国槿父亲非常信任曹路晏,所以当初亲卫带着李国槿逃到北屿,一是因为北屿地处偏僻,利于躲藏。二就是因为曹路晏是北屿县令,可庇护他们一时。

    正想着,县衙的大门就重新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个年轻的文弱男子。

    男子疾步走向王土,问道:“你可是小瑾说的王土公子?”

    王土连忙行礼,回答道:“正是,县令大人称呼我姓名即可。”

    曹路晏也不多虚与委蛇,点头询问道:“好。王土,这马车上装的都是什么粮食?”

    王土答道:“县令大人,这马车上一半是大米,一半是面粉,共计五万斤粮食。”

    曹路晏听到后,脸上露出喜色,站在后面的师爷也同样。

    只是再怎么高兴,也得亲眼看到实物心里才会踏实,便道:“打开几袋让我瞧瞧。”

    王土会意,让下人带着侍卫随意挑选几袋子粮食来打开,露出里面白花花的大米和细腻的白面粉。

    曹路晏眼睛一亮,复又皱眉深思,问一边的王土道:“怎么都是这么精细的粮食?只需粗粮即可,要是用这种精粮,小瑾和你哪能一直供应得上?”

    王土也无奈,说道:“我也想给粗粮,可是只能弄得到这种精粮,不过县令大人放心,这些精粮的买价并不贵,这些粮食只需要1000两白银。”

    “什么?才1000两白银?”曹路晏听到五万斤粮食只需要1000两白银时,彻底惊呆住了。

    “怎么如此便宜?如今县城里,就是粗粮也比这个价格贵上许多。”

    王土故作高深莫测,一副你懂得的表情回答道:“这其中当然有看在县令大人的份上给的便宜,至于其他的就不便多说了,槿弟说过这粮食的出处至关重要,不可多说。”

    曹路晏听完果然露出一副我明白的表情,深沉地点头,吩咐侍卫道:“快领着他们把粮食卸下来,师爷你去取银子过来。”

    最后对着王土说道:“王土,你随我进衙门坐会儿,让他们忙着便是。”

    王土回道:“是,大人。”

    等在县衙大厅坐好,曹路晏又着急地问道:“小瑾身体可好?当时情况紧急,要不是受到了他的来信,我差点以为他…”

    王土赶紧回答道:“槿弟身体安康,未曾受伤,当时他们并没有躲到深山里。保护他的亲卫倒是受伤严重,不过现在已经完全康健。”

    曹路晏松了一口气,说道:“那我就放心了,要是小瑾出了意外,我怎么对得起他九泉之下的父亲。也是我官卑力弱,不但帮不了他父亲,也保护不了他。”

    王土劝解道:“大人您已经在保护他了,槿弟如今要做的事就需要您啊,要不是大人,我在大埠村要做的事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曹路晏也只是在信里了解到大埠村的事情,只知道小瑾想让大埠村要扩大成为跟县城似的,成为他控制的地盘,其他的具体怎么建法并不太清楚,心里也是好奇。

    “能帮忙上小瑾的忙,我心里也甚是宽慰,说实话,我心里也好奇得紧,建成之后,我定要去看看。”

    “求之不得!只是,为着建城墙我还要求大人帮忙呢。”

    “什么事?”

    王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建城墙需要的人手不够,我来时看县城门外好多逃难来的灾民,便想着从里面挑些人,不知道行不行?”

    曹路晏本来还在为这些灾民的处置问题烦恼,王土这个要人的要求反而是帮了他的大忙,“行,当然行。你尽管挑人,到时我出面下令,就是不愿意的也得愿意。”

    王土可不愿意逼迫对方,摇摇头道:“不需要麻烦大人出面,只是建城墙需要的人太多,我怕他们里面有些人会生歹心,我们没有任何抵抗之力,所以想要大人借给我一些士兵去保护大埠村。”

    “好。”曹路晏当然会同意。

    时间弹指而过,师爷手里托着一个木匣子走了进来,“大人,一千两白银拿过来了。”

    曹路晏示意把银子交给王土。

    王土立即站起身双手接过木匣子,木匣子有点沉,王土身子晃了晃差点没接住。

    曹路晏见此轻笑出声,见王土面色微红,解释道:“怕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银子,银子重得很,所以一般外出之时都是换成银票。不过,衙门里库房现银最多,所以就用现银结账。”

    王土使劲抱住木匣子,点头道:“不妨事,现银比银票更踏实。”

    告辞时,曹路晏亲点了几十个士兵跟着王土。

    王土把木匣子放在马车上,用破粮食袋子盖住才觉得安心。

    待看到马车上的衣服,忙招呼肖武道:“你领着几个人去把衣服当了之后,到城门那里找我们。”

    肖武应是,带着两个人把衣服一抱便走上县城的街道去找当铺。

    “掌柜,我们这些衣服值多少?”

    当铺老板拿起衣服仔细看了看,反问道:“你们这是换了有钱的新主子?竟然舍得把这些好好的旧衣全部都不要了?”

    “嗯。”肖武听到当铺老板的问话没有生气也没有觉得被冒犯,简单的应了一声。

    当铺老板满足了自己的心下小八卦后也不再多问,这些衣服用的布料好,只要把衣服前后这两个大大的姓氏洗掉重新染色,就会变得很抢手,确定了衣服没有损坏和数量后,把银钱给了肖武。

    第51章

    王土此时正在县城城门外的灾民聚集区中,身后跟着一群士兵,所以那些灾民都畏惧地远离他。

    王土不得不大声喊道:“招工啦,只招壮劳力,管一顿午饭,月钱要现银400文,要粮食30斤大米。”

    王土话音刚落,本来离得远远的灾民瞬间挤到他的面前。

    有人自我推销道:“东家,要我,我力气大。”

    有人不甘示弱道:“东家,我力气大吃的还少。”

    各种杂七杂八的声音在王土耳边响起,分辨不清,只好喊道:“不要吵,合格的人我都要,大家排队站好一个个的来。”

    人群又是一阵手忙脚乱,过了不到一刻才终于像模像样的排好了队。

    这时,肖武也早就与王土汇合了,王土看到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队伍有些头疼,他还急着赶路回大埠村,实在没有太多时间一个个的来挑选。

    想了想还是带人回大埠村后交给其他人管吧。他不怕人多,就怕人少,反正建城墙需要的人手越多越好。

    也不管排队的人里面有没有太年老或者太年幼的,爬上马车站起来伸手使劲摇了摇,吆喝道:“排好队的人跟着我走。”

    于是就出现了前面是一辆辆的马车,王土坐在最后面的马车上,两边是县城的侍卫,马车后面跟着长长的一排队伍的场景。一时之间,道路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有些普通老百姓忍不住拉住队伍里的灾民好奇地问道:“你们这是跟着去做什么?”

    灾民便如实回答,这些普通百姓中有人也忍不住动了心,虽然他们还不至于跟这些灾民一样逃灾到外地,但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啊,世道艰难,想找份工糊口也不容易。

    于是,便有些普通老百姓偷偷加入到长长的队伍中。

    而这些灾民也是有很多是拖家带口的,况且他们大都是一家之主,刚开始男人们跟着要走的时候,她们还没反应过来,等人走出一段小小的距离后,反应过来的人抱着孩子、搀着老人也匆匆跟上长长的队伍。

    跟着王土的队伍越来越庞大,而县城门外的灾民则立刻少了一半。不说守在城门的士兵看到灾民少了一半之后的喜悦,只说王土冷不丁抬头看向马车后面的队伍,发现乌压压的一群人里既有妇人孩子还有老人时的惊吓。

    王土感到额头上冷汗直流,朝离着他最近的灾民喊道:“后面那些妇人孩子是怎么回事?我不是说过我只要壮劳力么?你往后传一下,就说她们即使跟着去了,我也不会用她们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