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3章

    她将锉刀锉去字迹的佛像底部照片亮给刘湘琴看,刘湘琴的神色僵在脸上。

    “这几个字被锉去了,看来不是你锉的,不然你为什么要说几个字她看到不代表什么?既然如此,那这几个字就是康家珍锉去的,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漂亮啊!颖姐。陆念文抑制着心中的激动,没有跳起来。

    刘湘琴的下唇在颤抖,看神色,她要扛不住了。

    “总之,康老师没有参与我杀人的事,都是我一个人干的。”每每到关键时刻,刘湘琴的“思想钢印”——咬死不说,就发动了。

    这时候,周颖的手机震动了一下,张志毅在群里发消息了:

    【刘燕刚刚招供,说杀人的事她是自己完成的,母亲只是帮忙抛尸。销毁证据和埋藏佛像也是她做的,和她母亲、康家珍无关。佛像上的字,是她自己锉掉的。】

    好你个刘燕!看到消息的陆念文额头青筋绷起。刘燕知道14岁以下不负刑责,当年她犯罪时不满14周岁,她是故意担责!

    如果不是当年大雨的早晨,饼店老板娘曾经和刘湘琴打过招呼,还问她“下这么大雨怎么还来摆摊”,如此有了确凿的目击证人。说不定刘燕还能谎称当时是她推了摊子去抛尸,和她母亲无关,这样就甩得更干净了。

    周颖看着咬死不说话的刘湘琴,一时有些无奈。于是在群里发了消息:

    【暂时中止审讯,我们得做下一步研判。】

    作者有话说:

    开V第三章

    ,案件陷入罗生门。

    颖姐:我也不是什么魔鬼。

    第二十一章

    她一直都有这样的毛病

    当天下午5点半左右,

    许云白在看微信群。她盯着微信群一天了,虽然一直在做着法医的工作,但这个案子还是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

    她看到了审讯中止,

    知道案子进入了僵局。这个案子,

    到底谁是主谋,谁是从犯,

    是必须要分清楚的,

    法律一是一、二是二,判决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容忍顶罪或逃脱法律惩罚的情况存在。

    不过许云白倒也不是很担心,审讯和犯罪心理学方面,周颖是绝对的专家,这母女俩估计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彻底坦白。尤其是刘湘琴,

    这个人的心理素质看来确实是比较差,

    她是突破口。

    令人毛骨悚然的是,

    如果刘燕当真是主谋,那么她就是在13岁的年纪,

    谋划了一出老练、谨慎、冷静的可怕谋杀,

    她杀死了亲父,

    并逃脱惩罚如此长的时间,哪怕如今落网,依旧有脱罪的可能。

    不行……许云白近乎本能地从心底抗拒这样的结局,

    并开始动脑子想办法,她也想为定罪出一份力。

    她想了想,

    向吴天吴主任打了个招呼:“师傅,

    我想提前下班。”

    “有什么事儿吗?小许。”吴天正坐在显微镜前,

    忽闻许云白这么说,

    他抬起头来。

    “嗯……我有点在意案子,想再去转一转。”许云白道。

    吴天笑了一声,扶了扶眼镜:“去吧,就知道你坐不住的。”

    “谢谢师傅。”许云白出了实验室。

    褪去白大褂,她换上外套出了省厅,招手打了辆车,往康家珍的住址而去。她想要去查一查,康家珍会不会对当年的事有所记录。

    令许云白没想到的是,她刚到康家珍居住的小区门外,就看到了陆念文的车停在路边,而她刚好下车往门口来。夕阳映照下,陆念文的身影拉得很长,面庞上架着的墨镜遮盖了她灵动的眸子,给她平添了几分冷峻的气质。

    “咦?你怎么来了?”然而这冷峻气质很快消散,陆念文一眼看到许云白,惊奇出声,随即摘下墨镜,扬起了招牌式的阳光笑容。

    “我想来问问康家人,关于当年的事,康家珍也许会有记录。”许云白微微眯眼,不知是被夕阳刺了眼,还是无法抵挡那笑容的魅力。

    陆念文刚好走到她近前,闻言笑出声来:“你社恐突然好了?”

    许云白噎住,后知后觉自己满脑子追求真相的念头,竟然把社恐甩在了脑后,就这样来人家家门口拜访了。

    陆念文见许云白神色突然凝固,顿时后悔自己失言,竟然直接点出了许云白的弱点,没给对方留一丁点面子。

    她们俩的关系应该没到可以开这种玩笑的程度,她暗道自己偶遇许云白有些太高兴,乱说话的毛病又犯了,得意忘形。

    她有点想抽自己嘴巴子,她一直都有这个毛病,会在情绪上来时说些口无遮拦的话,冲动不过脑。这个毛病她有意识地改正了很长时间,已经大为改善,但仍然无法根除。

    许云白此时神色已然如常,也看不出来是不是生气了。陆念文略忐忑,于是转开话题,径直往小区里走,道:

    “走吧,这会儿也是吃晚饭的时间了,我想康家人应当在家。”

    “你也是来找康家人的吗?”许云白问她。

    陆念文见许云白还主动开口和自己说话,心知她没生气,暗自松了口气。

    “对,我想着也许我们上一次拜访康家人遗漏了什么,想再来看看。颖姐、组长、郦队和我也一个想法,不过我没想到你也来了,这说明咱们想一块儿去了。”她解释道。

    二人沉默着走完了从小区门口到康家的这一段路,并爬上了康家所在的4楼。陆念文率先敲响房门,不多时,康家珍的丈夫来开门。

    “你是……哦,警官,怎么又来了?”他从拉着防盗链的门缝向外张望,认出了陆念文的面庞。

    “嗯,上次拜访的时候,有些事儿没来得及问,这回想来问问清楚。啊……不打扰您吃饭吧。”

    “不要紧……我已经吃过了。请进吧。”康家珍的丈夫道。

    他目前是个67岁的独居老人,退休在家许多年,已经养成了早吃晚饭的生活习惯。而他的儿子已经独立出去,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上一回警方来访有提前给这家人电话通知,他儿子是因为不放心才来陪同。

    老人打开大门,迎二人进门。陆念文很贴心地掏出了随身携带的鞋套,并且给了许云白一双。不出意料,许云白来得太匆忙,没带鞋套。

    她感激遇到了陆念文,自己这一趟确实来得有些鲁莽了。她一直都有这样的毛病,如果陷入某件事的思考之中,她就会无暇他顾,满心满眼就只剩下这一件事,直到将其完成为止。说好听点是专注度高,说难听点就是太过自我了,很多时候会忽略他人的感受,造成他人的不愉快。

    这与她的家庭对她的教育方针有很大的关系,她的家里人都不是擅长社交的人,都是科研脑,理性、寡言、内敛含蓄,对小孩子的教育也要求孩子注重思考,注重自我涵养。儿时大量的造就了她极强的专注度和思考能力,自幼学习的绘画,以及的大量医学图鉴,造就了她敏锐的观察力。

    但遗憾的是,唯独欠缺了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她父母亲成长于集体生活的时代,缺点不显著,但到了许云白这一代,独生女、少玩伴,缺点就大大凸显了出来。

    这也是她在学校时一直搞不好人际关系,以至于被孤立,患有社交恐惧症的根源所在。学霸、校花,这些美名,反倒将她捧成了高岭之花。她连一个交心的朋友都很难拥有,唯一的一个,还带给她巨大的伤害,从此让她远离人际交往,只专心于学业。

    康家珍家中飘荡着的中药的苦涩味将许云白飘远的思绪拉回,她开始专注于当下的事。

    陆念文问道:“我们想看看康老师的遗物,您是否还保留有她的一些书信或者笔记之类的文字类的东西。”

    老人想了想,叹口气道:“她的东西,我大多都烧给她了。手写信这种东西,从很多年前就没有了,她还在的时候会定期自己处理,我也不管的。后来都用手机发消息,哪来的信呀。她的教案、笔记,大多都烧了,有些捐给学校了。”

    “那书呢?”许云白问。

    “书……倒是有几本她从前爱看的还留着,存在家里的书橱里,我给你们找找。”

    老人带着二人走进书房,打开书柜查找。不一会儿,指着一排架子上的书,道:

    “在这,这一排都是她爱看的书。”

    陆念文和许云白一眼扫过去,发现竟然都是悬疑推理。全世界的推理作家的名作,大多都汇集在这一排书架上了。

    “康老师喜欢看推理呀?”陆念文笑道。

    “是啊……可爱看了。其实我和她刚结婚那会儿,她还不怎么看这类书,那会儿她读世界名著。爱上推理悬疑,是大概十多年前的事,这一喜欢上就不可收拾了。她临终前,还在看呢……”老人陷入回忆。

    “看哪一本?”陆念文精神一震,追问道。

    “我看看啊……”老人把挂在脖子上的老花镜戴起,查找了一番,最后抽出一本东野圭吾的《白夜行》,仔细端详了一下,道,“应该就是这本。”

    陆念文带起手套,从他手中郑重接过这本《白夜行》,开始翻看。很快陆念文的眉头蹙起,看向许云白。她微微躬身,将书递到许云白眼前,与她一起看。

    首先,陆念文翻到扉页,指了指一个蓝色的印记,那是市三中图书室的印章,说明这本书并不属于康家珍,而是市三中借阅的书籍,康家珍并未归还。

    接着陆念文开始继续往下翻,她无声地指了指在书页的边缘未被印刷的空白处,那里有一些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这些小字一问一答,问话的字体与回答的字体迥然不同,问话的字体扭曲颤抖,像是手指不听使唤似的,而回答的字体工整漂亮,透着一股秀气与知性,显然是出自两个人之手。

    问:蛋白污渍该如何清除比较好?

    答:用洗涤剂或者漂白剂都能去除。

    问:这两者有什么不同?

    答:洗涤剂的去渍对象主要都是油脂、蛋白和固体颗粒污垢,它们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增溶、乳化、搅拌等物理过程来达到去污的目的。而漂白剂的洗涤对象主要是有机色素污渍(如血渍、茶渍、红酒渍等)和部分蛋白污渍(如尿渍、汗渍等),它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化学反应,放出氧化性极强的原子氧,将衣物沾染的或自身泛黄形成的各种色素氧化成无色物质,从而使衣物尽量恢复原有的鲜艳色彩。

    问:那么,漂白剂市面上有哪些呢?

    答:很多,不过市面上目前最容易入手的,应该就是84消毒液了。

    问:84消毒液也是漂白剂吗?

    答: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NaClO具有漂白性,其漂白原理是NaClO水解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次氯酸)。

    HClO是一种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要弱。但其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氧化,使其变性,能将细菌、病毒细胞破坏。因此,含氯或含氧漂白剂同时也是消毒剂。

    ……

    老人家里的暖气开得很足,但陆念文和许云白此时的手脚是冰凉的。二人将书翻到了最后一页,在空白的最后一页上,有着康家珍的手书,落款还有日期——2017年1月12日,距离她离世的15日只剩下3天时间,字迹虚浮无力,这恐怕就是她的绝笔了。

    “这……”老人也是第一次看到了妻子的绝笔,惊讶万分。当时恐怕老人因为陷在即将失去妻子的悲痛之中,根本关注不到这些细节。妻子过世后,妻子的遗物都被他封存,他也再没翻开来过。所以完全不知。

    【如果,当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死后这本书应该会被人找到。我家先生和儿子都不爱看书,也许会过上几年吧,我想总会有人看到这里的。

    15年了,我无时无刻不在后悔自己当初所为,也许我能采取更好的办法去避免悲剧的发生,但当时的我如同被魔鬼附身,我没有这么做,而是任由悲剧上演。

    我太过怯懦、犹疑,不敢也不忍心将一切揭开,我无数次想让它烂在肚子里,可这么多年,它一直折磨着我的神经。我想我患癌早逝,也是上天对我的惩罚。

    我对不起我的丈夫和儿子,我也对不起她。她是我付出最多的学生,我一手塑造了她,如今我要亲手毁了她。

    现在,我知道我的人生走到最后了,我想将这一切做一个了结。

    ……】

    作者有话说:

    老师的留言。

    第二十二章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

    【2003年8月9日傍晚,

    学生放学归家基本走光了。我下班时路过三中后门口,看到了我的学生刘燕和她的父亲在一辆黑色桑塔纳车边纠缠争吵,并发生打斗。那个魔鬼用佛像殴打刘燕,

    致使刘燕周身多处破口流血,

    右手小指被车门夹断。

    我将她救下,匆匆带她到医务室包扎。那会儿医生都下班了,

    我用不大熟稔的手法给她做了粗略的处理,

    这个过程中她一直哭着要我不要声张,尤其不要让她母亲知晓。但这不可能,当日晚间我把她送回家中,看着女儿一身的伤,她母亲泣不成声。

    那个缠绕在她们身边的魔鬼找回来了。他蹲点在三中,抓到了刘燕。他扬言要找回他的妻子女儿,

    重新过家庭生活。

    这个魔鬼,

    他是个盗墓砍佛头的罪犯,

    他喝醉时曾和刘湘琴说他杀过人,为什么这样的人能一直逍遥法外?1998年,

    我离开支教地前,

    曾给当地警局写过匿名信。但是举报未能抓住他,

    他一直用假身份生存,连刘湘琴都不知道他到底叫什么。周康盛这个名字,在当地查无此人。

    但举报至少让他不得不出逃,

    也让母女能够离开火海,进入大城市寻找契机。

    怎么样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不再被这个魔鬼纠缠?母女俩都这样问我。她们好不容获得的契机,

    怎么能就此被这魔鬼毁灭?我想除了消灭魔鬼,

    别无他法。他太能逃了,

    连警察也抓不住他。

    但刘燕母女不能逃,她们半步都不能逃。

    我想当时母女俩和我产生了一样的想法,但我们谁也没有宣之于口。随后没两天,刘燕路过我的办公室,在我的桌面上放了一本从学校图书室借阅的东野圭吾的《白夜行》,书里面有她的疑问。

    我在当天晚上给了她回答,并于第二天早上将书还了回去。

    第二天中午午休,我再去看这本书,还在书架上,但里面有了新的提问,我给了回答。

    如此往来了四次,到了8月11日,这本书又回到了我的桌面上,我看到了刘燕最后的留言,只有简单的谢谢二字。我知道事情不妙,她们可能真的会动手。

    大雨滂沱,那几天学校都停课了,学生们也不在校。我家所在的地方也淹水了,我风湿犯了,待在家中寸步难行。我内心忐忑,但隐隐之中,又希望能一切顺利。

    8月14日,三中附近的大水基本退去了,学校重新开课。护城河发现无名男尸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整天学校里都有人在议论这事儿。

    那天刘燕请假,没来上课。我深感不安,犹豫着到底该不该去家访一下。但想来想去,我还是不愿太过深入地卷进此事,毕竟我要为我的家庭负责。

    那天,我也在担心三中的花圃。那里有我种下的一株新梅树,根系还很嫩,经不起水泡。我早间去了一趟,查看了一下。梅树虽小,但生命力顽强。

    我想起了那个女孩,她就好像这株梅似的。

    当日晚间,我像是有所预感一般,放学后没有回家,而是在办公室里加班。我思考着该如何处理这本《白夜行》,可以肯定的是,我是不能把它还回去了。我脑子里乱乱的,总觉得有些地方被我忽略,佛像、汽车……我想她们如果真的做了,汽车该如何处理,佛像又该如何处理。

    我又担心那株梅树了,于是打算去看看。我拿了电筒下楼,走到花圃外的路口时,老远就看到一个娇小的身影蹲在那里,蹲在那株梅树下。我没有上前,也没有惊动她。但我万分的紧张,那是我这辈子最紧张的时刻。

    那阴影在梅树前蹲了一会儿,走了。我上前,发现梅树树根附近的土有些松,于是拿着小铲将土拨开,我发现了埋在里面的佛像。那一刻我的心都要跳出嗓子眼了,我呆呆蹲在那里十多秒,又重新将土盖了回去。

    我依旧每天都会去照顾花圃,看着梅树一日日长大。刘燕也回来上课了,她未能好全的鼻青脸肿的模样,还是引起了同学们的议论。刘燕每天也都会去梅树下,我知道她是去确认佛像所在的。

    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直到三个多月后,入冬了,花圃要翻新,梅树要移植到10米开外土更深的地方去。我得到消息比刘燕要早,11月29日,我早早到校,将佛像挖出来,用布包包裹严实,并拿到工具房旁的水池边冲洗干净。中午休息时,我将佛像带回了家里。此过程没有人发现。

    当日下午的活动课,大家都去操场上玩了,刘燕却脸色煞白地在我的办公室外徘徊。我知道她在担心什么,于是我出门,领着她到空无一人的教室里,揽着她的肩膀从教室窗户向下方的花圃看。那里,工人们已经开始挖土了。

    我说,等梅树移植到合适的地方去,树苗就能把根扎得更深,就能吸取更多的养分,枝繁叶茂,开出漂亮的花朵。梅树是顽强的,凛冬腊月,花朵也能盛放。再寒冷的日子,只要挺过去就好了。

    她扬起脑袋认真看着我,我忘不了她的表情,我知道她听懂了我在说什么。这孩子太聪明了,她之所以把佛像藏在那里,是因为她知道花圃一直是我在打理着,如果真的被发现,我也是最大可能的第一发现者,我是她的最后一道保险。

    这就是我做的全部事情,我为她提供了消灭痕迹的办法,也为她藏匿了关键物证佛像。作为她们的最后一道保险,我一直恪守着秘密。我们谁都没有明说过这件事,但我们都心知肚明。杀人的主谋是刘燕,其母刘湘琴为从犯,整个犯罪计划是她们商议着策划出来的。

    母女俩其实是很善良的人,但善良并不意味着会永远地软弱下去。当人被逼到绝境之中,就会爆发出恐怖的反抗力。

    最后我要告诉你们的是,我为刘燕办理户籍和学籍时发现的秘密。她其实是88年出生的,晚了两年才上学,案发时她已年满15周岁。

    每当我擦拭那尊药师佛尊像时,我都会想起那句宏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赎罪吧,这才是解脱。】

    ……

    周五一早传来消息,王明乾、李东越、佟嘉华三人在秀州的调查有了结果。查明周康盛确为秀州十多年前的一伙窃盗团伙的成员之一。秀州当地多所寺庙、古建,以及陵寝皆遭盗掘,大量佛像被窃取,都是这个团伙所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