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8章

    “您可以考验我!”科西莫非常肯定地说,显然他是一个对自己很有信心的人。

    路易莎和他说了这一会儿了,感觉他确实不是个骗子,想着也是这年头人才难得,送上门来的就更难得了。

    便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我交代给您一桩差事,现如今布鲁多不少商人都想加盟制造‘特鲁瓦红酒皂’。而我对此是有自己的要求的,他们生产必须按照我制定的法律来,并且小打小闹也不行。”

    是的,路易莎将特鲁瓦红酒皂的一些生产要求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了,就像上辈子历史上的马赛皂一样。这也算是此时的领主特权了,就是可以用一条法律做生产规范!一旦有人不守规矩,就可以抓人了。

    “按照这些要求,就只有资本雄厚,能一次大量投入的商人能加入进来了。但也有一些有能力、有眼光的商人,唯独受限于资本...这种时候,不就是贷款业务开展的好时候了吗?我给您一笔款子,您就去专给这类商人放款。”

    “给谁不给谁,给的话又给多少,就由您自己决定吧...最后以经营情况来决定以后的事儿,好吗?”

    路易莎只是出于考察的目的出了这个题目,再加上最近确实一些有能力的商人受限于资本,没法加盟生产...也是顺带解决问题吧。

    却没想到,听她这样‘出题’的科西莫立刻说道:“您果然是再懂行没有了!是的,这正是我们这等人大展拳脚的时候——一个庞大的、不断增长的、有机会的产业,才能吸引商人前赴后继加入,而只有他们前赴后继加入,才有我们发挥作用的时候!”

    “事实上,伽利略公司之所以最初就发展的很好,也是抓住了托斯卡纳地区纺织业的大发展。有那么多商人想要进军纺织业这个红火的行业,但他们缺乏足够的本钱,所以伽利略公司借给了他们......”

    还是那句话,金融要发挥作用,始终是要依赖于实体的。在这个时代,这更是颠不破的真理!没有足够繁荣发达的实体生产,银行业就没有诞生的土壤。

    第137章

    科西莫带着路易莎给的500镑就急匆匆离开了,看起来是等不及……

    科西莫带着路易莎给的500镑就急匆匆离开了,

    看起来是等不及要大干一场了——500镑并不是一个小数字,但既然路易莎不是让科西莫放小额贷,而是贷给有能力但缺钱的商人,

    加盟特鲁瓦红酒皂的本钱,那这个数字就是必须的了。

    甚至这都不够,

    如果后续来看效果不错,

    路易莎这里还要追加额度给他呢...也不用着急,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扶持一个产业、做起来一个银行,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而科西莫去经受路易莎所说的‘考验’后,路易莎的日常又恢复到了之前的样子,

    每天都在摆弄嫁妆的事。

    如果是普通的贵族少女,这事儿其实应该由她们的母亲主持,

    她们最多就是在旁提出一些建议而已,就像之前伊娃备嫁时一样。但谁让路易莎这辈子的生身母亲已经去世,

    而继母和她的关系又很生硬呢?

    当然,

    也是她有办事的能力的缘故。巴尔扎克伯爵,还有宫廷里其他人,

    见惯了路易莎主持集市、和领地内贵族过招、市政府内推行主张、动不动拨弄上千上万镑的金钱...本能就觉得只是准备嫁妆而已,完全由她自己主持,

    能有什么问题?

    完全没感觉到,

    让一个未婚少女自己给自己准备全副嫁妆,这说起来是一件多离谱的事儿。虽然从路易莎的感觉来说,

    备嫁本身的确不难,

    只是麻烦、琐碎、磨人而已——对于她,

    以及她身边被锻炼出来的人,备嫁其实是王者打新手局了,

    自然容易。

    而实际上,贵女备嫁,嫁的还是瓦松这样大国的王太子,从来都不简单!就看现在,几乎整个特鲁瓦的高端工匠都在为路易莎的嫁妆忙碌。而且不只是特鲁瓦,普罗万等布鲁多的手工业重镇,都多多少少有订单...也算是大大活跃了领地内经济吧。

    另外,国外采购的商品也有,毕竟布鲁多集市是做国际批发的,批发很少有真正的好东西的,古代社会下尤其如此。而路易莎的嫁妆又恰好只能是顶好的,一点儿不能差,所以就只能去原产地采购了。其中最多的是南下罗兰西采购的,但也有往其他地方去的。

    要调动这么多人、这么多物、这么多钱,本身就不会简单了。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疏漏、错误肯定会不断。即使是很有经验的贵妇人替女儿备嫁,也容易在最后关头依旧有各种问题,只能遮掩过去,让表面上看没问题,就是因为这了。

    就这样,又兢兢业业了有十来天,备嫁工作终于告一段落——其他人还要加紧赶工,但路易莎可以放一段时间的假了,下次再上心,又是一轮阶段性成果检查了。

    路易莎长长舒了口气,休整了两天,就去到了拉尼。按照她之前计划的,看看拉尼城堡情况怎么样了。

    其实不只是拉尼城堡,拉尼城本身就在进行一番改造,就像之前的特鲁瓦一样。当初特鲁瓦的改造获得了成功,然后第二年普罗万和巴尔就成了改造的第二批。之所以两座城市一起来,主要是因为普罗万本身就不错了,需要改造的地方少,工作量就小,两座城市兼顾也没问题。

    今年是第三年了,轮到的是诺戎和夏龙两座中型市镇,这两座市镇也有集市,只不过不像布鲁多六大集市那么出名而已(这六大集市也是狭义上的‘布鲁多集市’,但不代表布鲁多其他地方就没有集市了)。但也不差,和另外几座差不多的市镇组织起来的集市,在布鲁多境内算是仅次于六大集市的集市了。

    当然,这个‘仅次’,一下就差出了一个量级去。

    之所以宁愿改造诺戎和夏龙,都不优先改造拉尼,这也是有原因的。路易莎倒是想向巴尔扎克伯爵申请款项,但听说要用在拉尼,当时巴尔扎克伯爵就给否了——这就要说到六大集市的收入是怎么分配的了。

    六大集市中,普罗万冷集市正式开市后七天内的收入(不算准备开市的那几天时间),是被巴尔扎克伯爵伯爵永久赏赐给了圣阿乌尔修道院了。再其他所有集市的收入,除了拉尼集市的,就都属于巴尔扎克伯爵了,除非他临时将某一年或某几年的某部分收入,就赏赐给一些个人、团体。

    拉尼集市比较特殊,它从一开始就属于拉尼本地的圣比尔修道院,之后圣比尔修道院也保住了这个集市,至今依旧由他们经营并掌控其收入。

    这用膝盖想都想得到,拉尼集市的巨大收入和巴尔扎克伯爵无关,至于别的收入,那就是一个普通城镇的样子,和布鲁多境内一些小城镇没什么不同。这种情况下,巴尔扎克伯爵嫌弃还来不及,哪有花钱改造拉尼城的想法?

    过去巴尔扎克伯爵花钱到拉尼,基本都是出于军事目的,毕竟那儿离西岱太近了,让人不得不防备。就算确定了路易莎要和王室联姻,考虑到王室的兄弟们之间,更多时候是敌人而不是血脉亲人...这军事投入也是少不了的。

    也就是现在,路易莎的未婚夫纪尧姆是王太子,未来的国王,才要考虑停止对拉尼的军事投入。

    不过,军事投入没有了,却有另外一场泼天的富贵落到了拉尼头上。因为地理位置等原因,巴尔扎克伯爵给路易莎选择了拉尼作为她结婚后的宫廷所在地——这其实只需要改造、修缮城外的城堡就行了,但谁让路易莎有不同的想法呢?

    路易莎以拉尼即将成为她的宫廷所在地为理由,要改造拉尼,给拉尼市民一些好处,巴尔扎克伯爵没怎么反对就答应了——单纯说要做好事,给市民发福利,这巴尔扎克伯爵不见得认同。但如果说是邀买人心、展示巴尔扎克家族的气派,那又可以了。

    中世纪的贵族是这样的,统治方式就是层层邀买,对自己身边的骑士们好吃好喝、无所不包,就是要以这种方式保证他们的忠诚。而对下层平民,也是差不多的,见不到的时候就算了,凡是一些活动时见到了,慈善捐款,甚至直接撒币,都是最常见的了。

    既能安抚一些心有不满的人,又能展示贵族的排场,何乐而不为呢?

    说起来,拉尼的改造其实比当初的特鲁瓦更麻烦,因为这座城市不像特鲁瓦,很长时间作为宫廷所在地,到底还是讲究一些的。而且它也没有普罗万的基础,本身就运行的比较好,真要说拥挤肮脏,可以说更甚于当初的特鲁瓦城!

    要知道特鲁瓦还只能说63*00

    是保留了屠宰业,以及由屠宰业延伸出的规模不大不小的硝皮业。但拉尼真就是一个皮革的城市了!六大集市其他5个,虽然也有大量的皮子被交易,可拉尼的皮货交易是最旺盛的,他们也是唯一以此为主的。

    大量的皮革、毛皮,甚至生皮都被运送到拉尼销售,这些生皮不少干脆就近委托拉尼的工匠进行再加工。而之所以会汇聚这样大的皮货贸易,成为区域皮货交易中心,一开始肯定是因为本地就是最重要的产区之一啊!

    到现在为止,拉尼依旧出产大量的本土羊皮,以及一些牛皮。再加上外地商人来料加工,这座城市的气味可想而知...皮货加工真的是这年头最脏最臭的产业之一了,放在比较主流的产业中,甚至连‘之一’都可以去掉。

    也就是拉尼的规模比特鲁瓦小一些,特鲁瓦有大约5000个市民家庭,拉尼根据市政府的记录是3000个。而此时的城市么,一旦规模大一些,问题就是成指数上升的!所以拉尼还不至于比特鲁瓦麻烦太多,不然今年能不能完成基本改造,还不知道呢!

    路易莎来到拉尼的时候,城市还在做河流清理工作——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吧,主干河流玛恩河并没有堵塞,堵塞的基本是其他的小型支流。

    这主要是因为,玛恩河是重要航道,上下游不知道多少人靠他吃饭,修道院和贵族也有不少利益在其中。真要是任由皮匠在河中倾倒生产垃圾,别说是堵塞了,就是导致河流不畅、通航能力下降,那都是很多人无法接受的。

    所以市政府管的还挺严格的,就算有一些人时不时还是会去偷偷倾倒垃圾,也不会超过玛恩河的自我恢复能力。

    “河流清理还不错,那么,调整工坊的布局,做的怎么样了?”看到清运车、清淤船来来去去,路易莎想到了什么,询问身边的拉尼市政府官员。

    说到这个,官员也是一脸无奈:“殿下,您该知道的,这件事儿很难,非常难。要让那么多人改变自己的经营场所,这实在是......”

    虽然说,此时的人们也不是傻子,除了同一个行业的人往往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社区外。像是皮货加工这种尤其容易污染的产业,都会放到城市的下游和下风口。但谁让一开始聚居时,总有缺少规划,有些随心所欲呢?

    所以这时候再看,不合理的地方太多了!

    普通城市有些不合理也就算了,城市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之前路易莎在特鲁瓦等城市做改造,也很少需要调整经营场所的,这就涉及到产业搬迁,甚至拆迁了!那难度太大了,同样的成本和心力放在别的改造项目上,在此时无疑是更有‘性价比’的。

    问题是,整个拉尼城太乱太脏了,臭气熏天。城市的这种‘不合理’不是癣疥之疾,而是真正的膏肓之病......

    路易莎也知道官员尽力了,所以没说什么,就盯着拉尼城的地图陷入了沉思。地图上用不同颜色做了标记,主要有三个颜色,分别是蓝色的普通区,绿色的皮匠家庭居住区,以及红色的皮货加工区。

    按照路易莎的设想,普通区就和普通城市一样就好了,不同的社区林立,服务业穿插其间,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绿色区则是一个纯生活社区,从事皮货加工的家庭在此生活,没有其他产业在此,最多就是点缀一些服务业。

    红色区就有后世高新技术园的样子了,都是皮货加工的‘厂子’。

    之所以要改变现在家庭作坊常见的‘前店后家’模式,一方面是为了让生产区更集中,不至于因为家庭生活区也在,又臃肿扩大很多。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从事皮革加工的家庭,同样能享受到城市改造的成果。而不是其他地方光鲜干净,却将他们直接一起扫进垃圾堆了。

    至于为什么要单设一个绿色区,而不是直接将这些皮货工匠和他们的家人投入到蓝色区,做一个普通居民。一来是尊重此时的聚居传统,其次也是方便皮匠去红色区做工,在设计时绿色区就在红色区旁边...此时城市不大归不大,交通也基本靠腿啊,居住和工作地离得稍远一些都不行!索性就这样相邻规划了。

    皮货加工本来就是聚集在一起做的,只不过原本在拉尼分了几个小的聚居区。路易莎现在要做的,就是将最大、位置也选的最合适的那个聚居区拿出来,单独做一个红色区,今后所有的皮货加工都要在这里进行!

    因为只是做生产,居住生活分出去了,所以原本的大小容纳城里现有的皮货加工产业是可以的。如果将来还要扩大,也可以向外扩,毕竟这里已经是城市边缘了。

    至于绿色区的建立,就要搞一些拆迁工作了,将原本住在这里的人迁出去,又将从事皮货加工的家庭填进去。至于迁出去的人,就可以安置在被废弃的皮货加工区——这说起来是工作量最小、成本最低的方案了,甚至可以让废弃区的人和绿色区内原住民‘换房’。

    然而,这就是最理想的情况罢了,事情哪有那么简单?这又不是玩建设游戏,一键安排就行。实际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更别说现实的困难、利益的差别了,要想按照这个理想方案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思索了一会儿,路易莎有了一点点想法,说道:“是的,这样光靠政府命令调动市民非常困难,所以还是用‘市场’的手段吧。嗯,就现在划定的红色区域,不是也有空地吗?如果土地还是属于伯爵的,那就好,不是就买下来,然后修建作坊好了。”

    别看此时的城市挤挤挨挨的,其实规划分布很不合理,可能这边就是拥挤得转不开身的一块区域,旁边转角就有一块大空地。所以原本就是皮货加工聚集区的红色区域,有一些空地也很正常。

    市政府官员最近为了城市改造,就在和这些事打交道,十分熟悉,闭着眼睛都点出了几块空地。

    路易莎选了相对大的那块,就让工人准备修房子了。房子是让建筑师设计的,十分适合做作坊,有足够的开阔空间,操作台也多,仓库、晾货间更是少不了。这样的建筑按照此时皮货加工作坊的不同规模,大致分为了三种制式,然后就可以建设了。

    除此之外,路易莎还在绿色区域内找到了空地,开始修建居民住宅,这也是要给皮货工匠家庭的。

    人手足够的话,只是修建这种普通的二层小楼,甚至平房,那是非常快的。然后路易莎就召集了皮革行会,向他们说明了自己的计划,希望得到他们的协助。

    “简单来说,我希望大家可以搬迁到新修筑的工坊里做事,住当然也要住到新房子里,就在这儿...或许市民还不能相信我,所以他们可以等新房修建好了,再拿自己的老房去换。”路易莎将房子的示意图挂出来,让行会成员看。

    一个行会重要成员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您的意思是,您的意思是‘换’,不需要我们再花钱了吗?”

    路易莎点点头:“的确是这样,不过更换的房子大小、作坊大小,要按照他们原本的房子大小来,并不是随便可以选的。他们可以实地去看房子,觉得满意就报名更换——我可以和你们说实话,等到换得差不多了,我会和市政府拟定法律,让皮货加工只能在这片区域开业。”

    路易莎说着指了指那张用红蓝绿颜色标记过的拉尼城市地图,手指点在红色区域上。

    能来的行会成员代表因为太过惊讶,一时之间都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才忍不住说道:“这些都是砖房...真的就这样交换了吗?不需要付出别的吗?”

    工匠们住的房子也有好有坏,但总的来说就是这座城市的普通水平,多的是木头、树皮、泥土做建材。而路易莎要做的房子,那就是砖房了!砖房在此时真的是好房子,路易莎让人设计建筑的房子即使也很朴素,但材料就赢太多了。二者交换,居然不用补差价!?

    因为此前就是准备对拉尼大改造的,提前让相熟的商人过来开设了砖窑(都是有信任基础的,所以看不到前景时也敢过来做前期准备工作),倒是不缺砖...估计等路易莎的换房计划透露出去,更多商人会过来开砖窑吧。

    路易莎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一本正经地说:“不必,嗯,或许需要他们遵守新的生产区法律,过去那种处理垃圾的办法,还有污染极大的生产方式,这些都得按照新的法律改。你们应该知道特鲁瓦城的硝皮街是什么样的规定吧?就和那个差不多。”

    这也是经过验证的做法了,可以直接拿来用。

    别的城市的同行业规定,拉尼的硝皮匠们很少有关心的,那又不是自己的生活。不过自从路易莎一声令下,拉尼开始了大改造,至少皮革行会的核心人物们,也打听了一下特鲁瓦城改造的细节,好心里有个底...所以是大致有数的。

    “您...您真是仁慈,这,我们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行会会长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道。当然,不好意思归不好意思,这么块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那肯定是要接住的。

    拉尼有3000个家庭,其中一半都是皮革加工行业从业者。这些从业者又一半是帮工,在大作坊或者家庭小作坊打工,不掌握任何生产资料。他们就算了,关键是家庭小作坊,也就是家和作坊是一起的那种,他们是换房计划的主要覆盖对象。

    至于说大作坊,非常少见,路易莎就只管作坊换作坊了,对他们住宅换住宅就不存在了——大作坊本来就不会用来住人,上工的工人过去从家里来工作,换新地方了也是一样的。同理,去家庭小作坊的帮工、学徒也不用管,过去他们大多和雇主一起住,现在也可以。

    总之,满打满算,就是700套住宅,720间三种不同制式的作坊...都是砖房的话,那可要花不少钱的——所以行会会长才说路易莎‘仁慈’,是真的在做慈善了。

    心里也确认了,他们这位未来的领主,真的就像传闻一样,对自己的领民非常好。另外,那些争抢着要做宫廷所在地的城市,果然不是白来的,这真是有利可图啊——估计,就算不会有拉尼这样的‘大馅饼’,那也是有别的好处的。

    “...我和本地皮匠们还缺少信任,所以一些事需要你们出面,本来这是一件好事,我不希望有人贪心,导致好事变坏事。譬如,我现在就有皮革行会的文件,知道哪些人才是皮匠,有自己的作坊。如果到时候有不在文件上的皮匠跳出来,说自己也要换砖房,我是不认可的。”

    “而且,他今后也会无法经营,除非进入划定的区域,购买下建设作坊需要的土地,自己新修作坊...我之前和你们说过的,今后会专门出一条法律,规定拉尼的皮货加工,只能在这块红色地区进行。”

    这么多砖房,路易莎的确要花不少钱。但一来她是直接包销了砖窑的砖块,其他建筑材料也是大采购,所以在管理得当的情况下,平均成本其实是要低不少的。

    另外,人力也有节约的办法,比如家里有人报名建筑队,做够了工时的,他们的房子和作坊可以优先分配下来。当然了,建筑队给这些人的报酬肯定是偏低的,就恰好卡在一个有些低,但为了优先分到舒服干净的砖造新房,不是不能接受的限度上。

    第138章

    决不能忽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很多人看上去家里脏兮兮、乱……

    决不能忽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很多人看上去家里脏兮兮、乱糟糟的,对生活都麻木了

    ,似乎他们并不在乎?其实不是的,

    只不过是条件有限,只能如此罢了!

    现在路易莎要给大几百个家庭换新的好房子,

    作坊也给换新的,

    这些人在乎吗?当然在乎!立刻就被刺激着行动起来了。

    有行会做中间人,

    建立起基本的信任后,最先一批可以换房的人已经确定。他们有人是走通了行会重要人物的关系,有人则是报名了建筑队,后续得在建筑队低价做一定工时的工呢!

    对于此,

    其他沾不到这份好处的市民就有些酸溜溜的了,不过也就是说说酸话而已,

    无碍大局,毕竟这是发福利的好事儿。对此时的民众,

    每一份福利都是‘中奖’,

    还没有能要求别人有的我也要有的认知,毕竟‘人人平等’的观念未深入人心,

    只是宗教上的一个说法而已。

    再说了,他们其实多少也能享受一些好处的。比如说这样大开工、搞基建(不只是修房子,

    还清理河流、修特鲁瓦那种半暗半明的排污渠等),

    到处要用人,他们也就能轻易找到一份报酬不错的工作了。

    至于一些专业的建筑工,

    还有建材供应商,

    那更是最大赢家......

    “您最近花了太多钱了,

    早就超出伯爵给您的改造拉尼的额度了。”路易莎身边负责管账的亚兰骑士,和她一起站在已经成了一个大工地的拉尼城城墙上(这里是城中一个制高点),

    如此提醒路易莎。

    亚兰骑士算是子承父业了,就和他父亲一样,是个做会计的好手,更重要的是他非常仔细、谨慎、可信。所以路易莎在最开始乏人可用的阶段过去后,就不再让他出去办具体的事了,而是专门负责会计、审计这一块。

    由他带着一些会计,专门给路易莎算账、查账...下面的人将他当成是督察组之类,尤其是心里有鬼的,总是怕亚兰骑士带着人就突然来查账。

    “超出的额度我会和伯爵说。”路易莎叹了一口气。其实超支的部分,她并非补贴不起,只是不能由她来出这个钱,现在的布鲁多领主还是巴尔扎克伯爵呢!

    “好吧,如果您都想清楚了的话......”亚兰骑士也没有啰嗦。在他看来,路易莎是一个对平民抱有充分怜悯心的领主,再加上手头散漫,花钱从不在乎,会有这样的举动倒不奇怪。

    另外考虑到,今后拉尼就是路易莎的宫廷所在了,来这么一次收买人心也不是不可以。虽然花钱实在多了一些,但效果也是真好!上上下下喜笑颜开,即使过去拉尼对巴尔扎克家族不太感冒,一下也亲近了起来呢。

    只能说,利益是最好的润滑剂,能带来好处的统治者就是头顶有光环的天使。反之压迫太甚,就是拿着草叉的恶魔了。

    “行了,城里也没什么可看的了...接下来您得多照看拉尼这边儿,无论是城里的工程,还是城堡的工程,账目都要清楚干净。我并不在乎出钱,但不允许拿钱养活一些只想偷我钱的人——主要还是城里这边,城堡那边,雷欧大师还是可信的。”

    路易莎在城墙上看了一会儿,觉得乱糟糟的工地也没有什么可看的。就一边走下城墙,一边叮嘱跟随的亚兰骑士,亚兰骑士自然是点头称是。

    之后路易莎就回了拉尼城堡,城堡的修缮改造也是一部分一部分地做的,不用担心正在修缮中就没有可住的地方。所以路易莎他们来到拉尼,还是住在城堡里的,主要住一座留待之后再修缮的塔楼,以及其他附属的小房子——现在优先修缮改造的当然是主宅。

    其实看拉尼城堡的修缮改造工作,更多是路易莎想要散心的理由,真的来到拉尼之后,反而是关注拉尼城的市内改造比较多。这个过程中,她倒是熟识了不少拉尼城的重要人物,心里对这些人有了数,今后在拉尼设立她的宫廷时,也更能如臂使指吧。

    就这样,路易莎在拉尼呆了有一两个月时间,直到七月末,又得回特鲁瓦检查嫁妆进度了。这次不只是之前修改的改完了,新制作出来的也同样要检查,另外外国采买来的嫁妆,这时也到了大半了,路易莎也得去看。

    “这些织锦缎全是罗兰西进口的,品质不错,都装进箱子里吧!别忘记放一些防虫蛀的香料进去,这可是名贵的布料,得小心保存。还有这些蚕茧绵兜,很好,得抓紧时间将它们做成丝绵被。”雨果夫人检查过一批采购而来的嫁妆后说道。

    她得到了路易莎的授权,一些不需要路易莎‘试’的嫁妆物品,如果价格相对而言又没那么高,那雨果夫人检查合格就可以...这大大减轻了路易莎的负担。

    蚕茧绵兜也是路易莎经常委托去东方的商人带回的商品了,自从用蚕丝绵兜做出丝绵被,得到一致好评后,她每年都会做。自己是够用了没错,还可以送礼呢!这份礼物是不贵,但真的很有用、很贴心,人情赚得毫不费力。

    这次路易莎是要结婚,无论是东方传统,还是西方传统,准备一些新铺盖总没错!所以蚕丝被也得抓紧时间多做一些新的出来。

    检查过织锦缎,又安排了有经验的女仆去做蚕丝被,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就过去了。等到她回到红塔二楼时,路易莎正在试一些长筒袜...此时的布料没什么弹性,袜子要贴脚就完全靠剪裁和缝纫技巧了,而且都要试过才知道合不合。

    现在是夏天,路易莎原本没有穿长筒袜,只是穿了一种轻薄织物制成的小腿袜,这在此时就算是短袜了,连膝盖都没盖过呢。不过因为要试长筒袜,那双轻薄的,有精巧镂空花边装饰的‘短袜’被脱下来放到了一边。

    路易莎淡绿色绸子的裙摆被拉开,一只羊毛料子,颜色鲜艳,还有拼色几何花纹的长筒袜正被一点一点拉起来。穿好后路易莎看了看,还用缎带绑好固定,然后才站起身走了两步,确定袜子穿上后走路的感觉。

    “这双没问题...”路易莎点了点头,然后飞快地脱下长筒袜。这双袜子于是又被放到一边,待会儿还要熨烫一下才能重新收起来。

    试袜子比试衣服要容易,穿脱还可以坐在凳子上让女仆辅助,更加节省体力。所以到现在为止,路易莎没有之前试衣服的那种不耐烦。但她依旧试图‘逃课’,指着一盒剩下的三双长筒袜:“它们是同一个裁缝制作,料子也相同,直接和这双比着看一下就行了。如果是一样的,这一盒就不用试了。”

    大家都知道路易莎的心思,但在多数情况下,他们其实也愿意‘配合’路易莎。比如说这次,路易莎都这样说了,也没人反对,很快有人上手去比对袜子去了,路易莎则如愿可以稍稍休息一会儿,吃一个冰淇淋恢复体力、平复烦躁的心情。

    这种‘烦躁’,除了因为备嫁的事又多又杂又无趣外,也是因为这时候天气很热吧?至于说婚期逐渐逼近,这很难说带给路易莎的是消沉,还是紧张,烦躁反而少一些......

    就在路易莎的烦躁心情被甜美冰凉的冰淇淋有力平复后,一个女仆急匆匆地上了楼:“小姐!小姐!纪尧姆殿下来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