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平常不打仗的时候还好一些,大家各自管各自的,等于是分散购买了。可一旦打仗,
领主们就得为麾下的骑士们负责这些开支,到时候军队集结的地方,会吸引大量商人运送贩卖油脂,一下抽空周边地区。然而就是这样,油脂也总是不够用。
“因为最近本土没什么战事...”罗伯特先生也是懂行地说道:“这样大宗购入,一些屠宰业从业者的产出都归我们包下了。这有一个好处,我们不再捡着边角料用,肥皂的品质是有所提升的,但平摊成本却和过去差不多。”
路易莎理解,这就是大量采购的好处嘛......
之后路易莎又看了一会儿肥皂的生产制造,确定没什么问题,就离开了肥皂工坊。心里开始思索这些肥皂要怎么卖的问题——三万块肥皂想要在冷集市上卖出去并不是问题,说不定到时候以普通的肥皂商入场,也一样能批发售罄。
毕竟这些‘特鲁瓦红酒玫瑰皂’的品质是明摆着的,作为硬肥皂,卖价居然和优质软肥皂差不多,使用感受也不比进口的东方肥皂差...考虑到其中蕴含的巨大利润,不怕所有人都不识货。
但问题是,这不是一锤子买卖,之后肥皂工坊还会源源不断地出货。更不要说未来还有其他的肥皂生产制作商会加入进来,产量会极大扩大,她得为特鲁瓦的红酒皂找到一个稳定的出货渠道。
说实话,这事儿比看上去要复杂,绝不是特鲁瓦红酒皂品质出众、极具性价比就能解决的。哪怕是后世,也不是货好就一定能成功大卖的,在此时‘地方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
当然了,这盛行的‘地方贸易保护主义’不见得保护的是本土生产商,更可能是长期霸占这个市场的外地商人——路易莎甚至还听说过,前段时间慕伯汉一群橄榄油商人,把另一群橄榄油商人给告了!
原告那些橄榄油商人原本经营的是一种湖区特产的橄榄油,口味极为清淡,也是他们长期培养市场,才让慕伯汉的贵族和其他上层人士认可这种口味才是贵族的口味。于是产量少的湖区橄榄油得以在慕伯汉地区以高于普通橄榄油的价格卖出,他们赚得了超额利润。
被告则是一群想要将其他地区生产的橄榄油引入慕伯汉的商人...当然,告他们的理由不能是他们卖了其他地区的橄榄油,而是他们企图掺假。给湖区橄榄油掺上其他地区的橄榄油,以次充好不说,还意图以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地改变慕伯汉地区上层的‘高贵口味’。
这路易莎就很难评了,只能说同行是冤家啊!
有鉴于这些,路易莎很快将推广‘特鲁瓦红酒皂’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在布鲁多及其周边地区推广,这是比较简单的,毕竟她自己就是最大的地头蛇了!商人们再保护市场,很多时候也比不过统治者的一纸命令。甚至于,他们的市场特权,不少原本就是统治者的一纸命令带来的。
另一个就是这之外的地区推广‘特鲁瓦红酒皂’了,这无疑会比较难。大家都想保护自家市场,保住自家利益,肯定不会坐以待毙——路易莎也很难和这些人合作,让他们改换门庭,过去卖优质软肥皂和东方硬肥皂,现在卖特鲁瓦红酒皂。
人家之前卖什么,绝对不是单纯地觉得那好卖!大到能推动‘地方贸易保护主义’了,只能说明有其他千丝万缕的利益在其中。这利益绝对不是路易莎要推的‘特鲁瓦红酒皂’,作为一件商品本身素质更高,就能让他们斩断的。
一件事容易,一件事难,路易莎做事,如果不是特别紧急,或者特别难,激发她的‘逃避主义’了,还是喜欢先难后易的。所以她决定先破局布鲁多以外市场——对此,其实也有现成的解法,不过是‘用魔法打败魔法’,找他们本地市场说得上话的地头蛇合作。
地头蛇们还是有能量的,他们出手可比路易莎远远使劲,结果事倍功半要好得多。
路易莎开始思考外地市场的破局点在哪里,首先托莱多,甚至整个伊比利亚是不行的,他们生产最优质的软肥皂,甚至说不定能生产硬肥皂。这种情况下,和‘特鲁瓦红酒皂’的竞争是最激烈的,而外来的打本土的,没多少胜算。
关键是那样,可不是打倒几个搞‘地方贸易保护主义’的商人就行的,得直接打垮他们本地的制皂业了。
然后瓦松和慕伯汉北方地区,乃至高登兰,也不太合适。他们通过北海航运,可以买到很便宜的、来自卡玛尔的肥皂。虽然那些肥皂在此时都是低端货,可价钱太便宜,量大管饱啊——当然,还是可以试试看这个市场的,中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不是没有共存的可能性。
这样看起来,倒是瓦松中部、慕伯汉中南部最合适了。除此之外,就连瓦松南部,也得考虑自家有港口,可以方便地从地中海接收来自伊比利亚的高档软肥皂,或者东地中海沿岸生产的东方硬肥皂。在这一点上,罗兰西也是一样地,地中海海岸线漫长,港口众多,离东方又近,进口硬肥皂已经是习惯了。
自家就在瓦松中部了,瓦松中部且没什么条件搞海贸的,不算小贵族领地,再就是罗纳公国、吉耶纳公国,以及王领中以西岱为核心的大区了(这些年王室兼并瓦松国内外其他土地,不相连的地块也拥有了不少,但西岱为核心的大区肯定是最重要的)。
至于说慕伯汉的中南部,那公国伯国就多了。而慕伯汉的中南部有一个好处,就是经济实力偏弱,更容易接受‘特鲁瓦红酒皂’这种高性价比的商品——当然,这是从终端消费来说,市场的现占有者、潜在占有者,很多时候考虑的并不是这些。
他们首要考虑的当然是维护自身利益,这个‘自身利益’和商品是否有比较好的素质、潜力是正相关的,可并不见得那是最大影响因素。
“唔...没问题,大事从小事做起,以点带面。”路易莎自言自语了一会儿,大致有了个思路,才对身边的人说道:“布鲁多本土市场是不用担心的,其他就是别的瓦松领主的地盘,甚至外国了。具体一些,就是罗纳、吉耶纳、西岱地区,以及慕伯汉中南部大大小小的公国。”
康奈尔骑士首先无奈地说:“慕伯汉中南部地区更麻烦一些,他们的领主更在乎短期收入,不在乎长远利益,往往税卡非常多。一个小领进入另一个小领必定有税,内部过桥税、过路费、进城税...实在数不清。”
“肥皂这种他们本土多少能生产一些,价钱也不算很好的商品,运输到他们那儿,除非卖一个很高的价格,不然就无利可图——利润都没有,更别说要抢占市场了,那些慕伯汉的批发商恐怕不太会愿意从我们这儿采购肥皂。”
这时候的商人大抵是没有先补贴抢占市场,占领市场后再把之前花的补回来的想法。一方面,是这个时代意外太多了,大家只能讲究落袋为安。再一方面,此时可以做到亏本经营,补贴一整个市场,资本如此雄厚的,还是太少!
就算是后世,补贴市场烧的钱也是投资人的钱!而且一旦经济情况不太好,市场上没有那么多流动资金了,投资人拿不出什么钱,那种补贴大战也是做不下去的。
“至于咱们瓦松,这方面要比慕伯汉好一些,但领地与领地的情况不同...”康奈尔骑士显然更了解瓦松内部的情况,详详细细地说了每个地区不同的情形,可能遇到的麻烦。
路易莎听了后也觉得收获很大,之前她认为推广特鲁瓦红酒皂最大的敌人是占据市场的既得利益者,简单来说,就是同类商品的经营者。其次,就是本地也大量生产肥皂的地区,肯定会有的地方行会和相关从业者。他们不见得强大,但这是他们的主场,又是为‘生存’而战,阻碍也不容小觑。
至于说税的问题,她当然考虑过。但税是所有外来商品都要考虑的,运输费也是同理,之前依旧有商品输入,就说明这至少不是无法逾越的障碍。
但现在依照康奈尔骑士的解释,以税为主、层层加码的运输成本才是关键!因为这是无法省略的,即使那方领主愿意特鲁瓦红酒皂进入他的领地,他也绝不会减免该落到自己袋子里的那份钱!
至于说和既得利益者的合作又抗争,以及地方保护主义者的商战...这其实只要取胜就好了,输了就先不进驻,而赢了不就可以占有市场了吗?相比起税什么的,这都属于是可以解决的问题了。
会有这种‘疏漏’也不能说是路易莎不食人间烟火,生活了这么多年,主持事务也不少了,这都想不到。只能说,还是缺乏经验,过去她虽然也执掌生意,可想想那都是些什么生意吧!
玻璃受限于运输,基本在布鲁多本地销售,最多卖到西岱去。玻璃镜则是奢侈品,量少而价高,而且还是独门生意,谈什么关税、竞争对手?关税不值一提,竞争对手更是不存在的!至于蜂蜡蜡烛,看起来厉害,路易莎却没有将其做大的心,小打小闹而已,也不需要考虑那么多。
还有精油和食糖,前者其实和玻璃镜很像,也是奢侈品,只不过没有玻璃镜那么‘独家’而已。但其品质出众,且奢侈品内部竞争本来就相对不那么激烈,问题其实也不大。而后者食糖,则是另一种情况了,大家太喜欢食糖了,作为一种大量铺货的商品,依旧是增量市场,有多少就能卖多少,谈不到什么竞争。
路易莎这算是第一次经手一项市场已经相对成熟、竞争较为充分,但又并非是奢侈品,还要将其推广到各地的商品...没有考虑周全也算‘非战之罪’了。
“...当然了,王领、吉耶纳和罗纳地区,这都是很合适的选择。”康奈尔骑士看着路易莎的脸色说道。刚刚他属于是反驳了路易莎的意见了,这也是了解路易莎的性格后才敢的。然而饶是如此,也都注意着她的脸色。
“...而且这些地方我们很熟悉,有不少布鲁多的‘朋友’是很有力量的。想要将我们的肥皂打入当地市场,联络他们、和他们合作会容易很多。”显然,康奈尔骑士也想到了‘魔法打败魔法’。这不奇怪,这就是此时最常见的套路了。
他们现在都是将‘特鲁瓦红酒皂’当一个大产业来谈论,笃定将来的‘特鲁瓦红酒皂’不是一家、两家大工坊单打独斗,而是要成为支柱的大产业的。这样,才有讨论攻陷某某市场的必要,不然的话光是布鲁多本地市场就够吃了。
“听起来不坏,我们可以先从重点城市开始,城市总是人口众多、消费力更强,不是吗?”路易莎想了想说:“首先就是王领的西岱和奥尔良,然后是罗纳的第戎和纳维尔,还有吉耶纳的图卢兹和波尔多...当然,现有的产量不需要这么大的市场,可以一个一个来,立足一个点,再渗透到整个地区。”
“所以先是西岱、第戎,对吗?”
这不是随便选的,相比起相邻,所以牵扯更深的王领与罗纳地区,吉耶纳公国确实要差了一层。而且特鲁瓦的货物要卖到吉耶纳,中间要穿过至少两三个领主的领地,虽然这在慕伯汉就算少的了,也一样会带来负担不轻的税负。
而如果是王领核心区和罗纳地区的话,又肯定是西岱和第戎更合适了。西岱不用说,市场广大,而且和布鲁多的两座重要城市普罗万、兰斯都非常非常近,算是邻居了,之间的利益交织剪不断理还乱。
有时这种‘剪不断理还乱’是坏事,西岱想要影响到布鲁多时总是相对容易。有时这又是好事,反过来布鲁多想要影响到西岱的时候,也有的是路子。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就像是大家族里人多是非多,自己发达了总有人不劳而获要来沾光。但反过来说,如果别的家族成员发达了,自己也是可以没有任何理由去沾光的。
还有罗纳如今的首府第戎,特鲁瓦到第戎的距离并不比到西岱更长,它们之间是一条此时堪称繁忙的固定商道,也有一条河道相连。只不过到了差第戎还有一小段路的时候,这条河就到源头了,所以总有一段陆路要走。不比特鲁瓦到西岱,可以全程走水路。
“嗯,第一步就先联络一些西岱和第戎的‘63*00
朋友’。”征求过大家的意见后,路易莎拍板并命令手下人发动人脉,找出最适合合作的‘朋友’。
他们最好和肥皂行业有些联系,到时候才有渠道将特鲁瓦红酒皂推到西岱和第戎。其次,他们不能是原有肥皂买卖的既得利益者,至少不能是既得利益者中占据优势的一方。再然后,他们最好有一些别的好处,比如说在领主那儿,或者市政府那儿关系比较硬。
最后一点很重要,如果有这个好处,至少能保证‘公平竞争’。那样的话,凭特鲁瓦红酒皂的价格和品质优势,也能打商战打得对手招架不住了。
说干就干,而要找到这样的‘朋友’,其实也不难。作为此时的商业重镇,特鲁瓦本来就有各个地区各个行业的代理人长期驻留。作为邻居的西岱和第戎,更是不少人在此。他们有的是自己讨生活,也有的是替人办事,后者之中总有肥皂业相关的。
而通过他们,再要联系到合适的‘朋友’就很简单了,稍加调查就行。
很快,一份名单送到了路易莎手上,名单上有十来个名字,都是西岱和第戎的大商人,又或者有贵族身份(至少是个骑士),同时也涉足商业的。
他们不见得每个人的产业都和肥皂相干,但要么是足够强力,又很有进取心,利润足够的话,跨行业无所谓的。要么就是相关、有渠道,却因为没有占据先机,或者进货渠道不如等原因,成为了业内竞争的失败者。依旧能在业内生活,却差着意思呢!
“这些都是能够联络上的,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代理人给他们写信。其中总有会动心的,我们可以每个地区挑两个合作者——西岱和第戎这样的大市场,两个合作者不算多,而这样分到头上的利益也足够他们付出一些资源帮助特鲁瓦红酒皂了。同时,我们也不至于将希望完全放在一个人身上,且不说未来会不会尾大不掉,就说当下,其中一个失败了就要从头再来,也够麻烦的。”
康奈尔骑士将整理好的名单拿给路易莎看,其实准备工作都做好了,甚至包括信都提前写好。不过这种关键的决定还是得路易莎来下,而路易莎也果然不出所料的,对这个十来人名单没有任何反对的意思,直接就点头答应了。
得到路易莎首肯的康奈尔骑士转头又找到了那些代理人,让他们将信送去了西岱和第戎。因为距离特鲁瓦都不算远,信到的很快,回信也不慢。大约一个礼拜后,康奈尔骑士这边就陆陆续续收到回信了。
总的来说,直接拒绝的人很少,只有一个西岱的商人拒绝了。看起来他是个已经心灰意冷的,根本不愿意再多事。其他人至少都答应来看看——这也是应该的,这桩生意看起来将来是有机会做的很大的,但这个过程中恐怕没法‘和气生财’,还要动用不少资源抢占市场,怎么也不是信里能够简单说清楚的。
来看过之后不一定会入伙,但他们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了,时间宝贵,如果不是本来就有一些意思了,也不会这么积极要来看看。再一想到特鲁瓦红酒皂本身的出众,康奈尔骑士并不觉得最后会不够西岱和第戎2个合作者的目标。
又问过了路易莎后,康奈尔骑士就和这些有意来看看的商人说明了每座城市大概只会有2人,甚至更少的代理商的计划。然后定下了十月初的会客时间——路易莎是准备特鲁瓦冷集市开始大规模出货的,当然要在此前就定好代理商,不能临时抱佛脚。
第110章
作为‘客人’来到特鲁瓦的兰伯特,一直看着马车外出神——特鲁……
作为‘客人’来到特鲁瓦的兰伯特,
一直看着马车外出神——特鲁瓦名声在外,又离西岱近,作为西岱大商人的他当然是来过这儿的,
不过最近一次也是6年前的事儿了,其他时候都是代理人帮他打理这边。
此时多数城市别说6年了,
就是16年、60年也不见得会有什么不同。但特鲁瓦确实和他印象中的特鲁瓦不同,
整个城市变得整洁、井然有序了许多。过去这里除了比西岱要小一些,
缺少一些足够气派的宫殿建筑,城墙也不如西岱外,和西岱感觉没什么两样。
现在,却是要把西岱给比下去了!像一座精巧、清洁、舒适、繁荣,
各方面都很好的城市,让人一看就觉得适宜居住。
兰伯特思索着特鲁瓦城这样大的变化,
想起了这边的代理人提到过的,路易莎郡主对城市的整治...那显然是个不一般的女继承人!
如果她只是经营一些诸如玻璃镜的产业,
兰伯特也只会当她是个善于经营的商业人才,
但她居然还会关心城市治理,并且一出手就这样成功——和一个这样的人打交道,
还和单纯的商业人士打交道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
后者最看重经济利益,
前者的话,
为了其他方面的考量,很多时候一句话就能放弃经济利益。
思索着这些的兰伯特最终落脚在自家在特鲁瓦的货栈,
这样的货栈前面是店面,
后面是仓库。但楼上或后面有住人的房间也不奇怪,
伙计和管事都是要住在这里看店的,现在兰伯特也打算住货栈的房间。
这也不是他抠门,
而是此时旅馆的条件普遍就那样,而且还有安全问题,还不如就住自家地盘呢!就算简陋一些,至少它安全啊!
兰伯特来到货栈后先在货栈呆了半天,期间还顺便查了查这边货栈的账。大问题没有,其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至于真正去这边肥皂工坊的时间,却是第二天的事儿了——他正是被路易莎和康奈尔骑士邀请来的潜在合作者之一。
‘兰伯特’的这个‘兰伯特’是姓氏,这家族是西岱二十个名门望族之一,而且还是其中极其稀罕的中产阶级家族。他们家族主要是商人,经营范畴包括金融和运输两大块,制造业也有涉足。
靠着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对西岱的影响力也是很大的。而且如今还与同为名门望族,上层关系比他们通顺得多得波尔东家族联姻,更是稳当。
不过兰伯特家族也大了,不是所有家族子弟都能涉足家族核心业务的。眼下这位兰伯特,就属于家族旁支子弟。只不过因为自身非常能干,所以也算是有了一番局面,在自己的产业上可以当家作主。
他主要做实业,经营有一家大型的纺织作坊、一家啤酒工坊(虽然瓦松大量出产葡萄酒,但不代表更廉价的啤酒就没有市场),另外他还是脂肪生产商——就是从屠宰场弄来炼油的原材料,加工成方便使用、也更好储存的油脂。
正是因为他有脂肪生产商的身份,才和肥皂行业扯上关系的。他在军需官那里没什么关系,所以除非是有大战,油脂供不应求的时候,都轮不到他去接军队的单子。所以他另辟蹊径,将自己的主要客户定位肥皂制造商...这在脂肪生产商中还是比较小众的。
从兰伯特成为西岱城里大大小小的肥皂制造商主要的原材料供应者后,他就对这一行有了想法。当然,苦哈哈地做最廉价的肥皂,和自己那些客户抢饭碗,他觉得意思不大。那些客户说的好听是肥皂制造商,实际就是煮肥皂的人,每个人的生意都小的可怜,刚刚够糊口而已。
这一行是真没多大利润,不然早就有人掺和进来了。他为什么能这么顺利供应城里大半肥皂制造商原料,也有这方面的原因。那些肥皂制造商利润微薄,体现在采购原料上就是锱铢必较,让他这边也要压缩各方面的成本...饶是如此,利润还是低。
这种生意,能有什么人抢?就算有人在乎,也因为他姓兰伯特,不愿意为了这三瓜俩枣和兰伯特开战,于是就算了。
兰伯特瞄准的是那些中高档肥皂的买卖,进口自东方的硬肥皂,又或者来自托莱多等地的优质软肥皂...不过这块的买卖不是那么好做的,因为它比较赚钱,所以从者甚多,其中利益纠缠也很复杂。
兰伯特倒是能想办法从托莱多那边进口一些优质软肥皂,他有那边的人脉,但要在西岱卖这些肥皂就是另一回事了。甚至软肥皂的竞争还要比硬肥皂更激烈一些,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门路去东方进口货物,又或者和那些进出口商建立合作的。
而托莱多那边,同属基督世界,和瓦松也近,这就方便多了。
因为竞争激烈,就不像硬肥皂那边还有空子可钻,他靠着‘兰伯特’的姓氏,进来多少卖多少也没人说他——这当然是因为,硬肥皂也不可能大量铺货,能进来的始终有限。而在市场还未饱和的时候,仗着家族势力,同行这也能忍,毕竟自家生意受到的影响不算大。
软肥皂则不同,行会内对软肥皂已经是‘配额销售’了。即不是能贩运来多少卖多少,而是允许你卖多少,你才能卖多少。凡是做这个生意的商人,都是紧着自家的配额去托莱多那边进货的。或许会玩一些小花招,多进一些、多卖一些,类似于‘走私’,但这破不了大局。
兰伯特靠家族和自身,争到了入行资格,配额是每年6000磅...6000磅能干什么?每磅9芬尼的优质软肥皂,营业额也才达到225镑——这是营业额,可不是利润!刨除掉各项成本,利润可能就三十镑左右而已。
每年三十镑左右也不是小钱了,对很多贵族都是这样。所以行会对给他这么大的配额,自觉是一种‘恩典’...但还算那句话,大小多少这种概念都是相对来说。对兰伯特这种大商人而言,每年三十镑是完全不能满足他的胃口的。
尤其是这样大的市场摆在眼前却不能碰...他也和行会的人争取过,甚至斗争过,但结果显然是失败了。其实到了现在,他已经不单单在乎那些利润了,还有一种要赢回来,然后扬眉吐气的心态。所以几乎是接到特鲁瓦这边的信,他立刻就决定要来看看了。
说起来,这也和兰伯特一直以来顺风顺水,唯独在肥皂生意上栽了跟头有关吧。人都有不甘心,但像他这样强烈,尤其是人到中年还这样不甘心,就不多见了。
第二天,兰伯特是和仆人走着去肥皂工坊的,虽然路有些远,但以此时的城市大小,再远也有限。他特意提前出发,就是想看看特鲁瓦市面上的情况——即使是为了肥皂生意来的,也不妨碍他借机观察市场,看看有没有发财的机会。
一路看过来,发财的机会倒是没见到,这也正常,发财的机会要是那么容易看到,获得成功的人也不会那么少了。不过,特鲁瓦现在的变化的确让他感慨良多,昨天还只是马车上走马观花,今天看的更多了,才能察觉这是怎样的难得!
去肥皂工坊,即他们约见的地方,要穿过屠宰区,这味道可不好闻。即使路易莎整治过城市卫生了,这也是无可解决的问题。不过好在兰伯特是生活在城市的中世纪人,即使本身富贵,也不会对这类臭味没有抵抗力。抽出一条手帕,洒了一点儿精油,就捂着鼻子穿过了屠宰区。
“...肥皂工坊建在屠宰区附近,难道他们制作肥皂,用的是动物油脂,而不是橄榄油吗?”兰伯特是一个敏锐的人,再加上他自己也是脂肪生产商,一下就有了这个联想。
此时要有这个联想可不简单,不懂行的人就算了,在懂行的人脑子里,硬肥皂只能由植物油制造,这简直是思维定式一样。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兰伯特没能深想。一方面是他都觉得这太异想天开了,另一方面是因为他遇到了一个熟人——几个骑马的人从他身边经过,本来都已经过去了,却忽然停了下来,然后有人转过头看向他。
“兰伯特先生?哎呀!真没想到会和您在特鲁瓦碰面。”这是个年轻人,至少比今年45岁的兰伯特年轻,年纪不上30岁。他笑着和兰伯特打招呼,让人一见就觉得他是个真诚热情的人。
“吉拉德先生?”想到了什么的兰伯特走上前去和他交谈:“是的,您好...这真是巧。当然,我猜这样的巧合不是天降,而是我们特鲁瓦的朋友的安排,您一定也是被特鲁瓦肥皂工坊邀请来的,对吧?”
这个方向明显也是往肥皂工坊去的,再一联想到‘吉拉德先生’是做什么生意的,就很容易得出这个结论了——这位‘吉拉德先生’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祖父是一位男爵,而且在王室宫廷做事。不过他的父亲是次子,没能继承爵位,最终也只是个骑士而已。
因为没机会娶到一个带土地的贵族妻子,这位精明的骑士趁着父亲还在,这块招牌还能用时,谋到了一桩婚事。其妻子的父亲是个大商人,更妙的是只有一个女儿...靠着这桩婚事,可算是发了一笔大财,比娶一个伯爵、公爵家的小姐还赚呢!
毕竟伯爵、公爵家的千金,其嫁妆也是要看他们嫁什么人的。如果只是嫁男爵的次子,一个无爵位的骑士,一般嫁妆也会相对少。
之后吉拉德先生的父亲就两面交好,一面凭借着不俗财力,始终没有离开西岱的贵族圈子。一面又在商人圈子里,靠着贵族身份,以及在贵族圈子里的人面,取得了各种优越地位,越发有钱了。他的钱与他的贵族圈地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吉拉德先生有这样的父亲,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不过就像他的父亲一样,他也是次子。不过靠着父亲的财富,他即使是骑士的次子,也一样能成为骑士。而且不同于爵位只有一个,只能给长子,其他资源也得极大地集中于长子。现在家里最多的是钱,即使长子继承产业,也不妨碍吉拉德作为次子分走一些其他不那么核心的产业。
吉拉德分走的是油烛、蜡烛产业,他家的油烛、蜡烛不只是普通地发卖,王室宫廷的订单也是给到他家的。另外,还有行会里给他家的优质软肥皂份额,这也给他了——份额给他,就是这桩生意给他的意思,毕竟优质软肥皂能卖多少就是看份额来的。
也是因为这个,兰伯特和他加入了同一个肥皂行会,彼此不止一次打过照面,还算是熟悉。事实上,吉拉德还向兰伯特购买过优质脂肪做油烛,因为那一次原本的供应商出了一些意外......
兰伯特虽然是脂肪生产商,但他并未涉足此时脂肪的一大下游产业‘油烛’。主要是这一行的门槛比煮肥皂更低,竞争也更激烈。事实上,很多人根本不去买加好了烛芯、塑好了形状的油烛,都是直接买脂肪,自家自用自作的。
吉拉德做这个生意风生水起,那是因为人家有宫廷和很多贵族人家的订单!人脉的作用而已。
“是,的确如此,肥皂可是我手中非常重要的一笔生意。这一点和您还不太一样,您的根基不在这儿,是不是?”吉拉德干脆下马和兰伯特一同步行:“如果有可能,我当然有动力将这份产业做大做强。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像那位康奈尔骑士说的那样了...”
“照他的说法,他们能够生产硬肥皂?这可真是大新闻,不是来自东方的硬肥皂...不过,这倒是能帮助我们绕过行会的配额限制。配额一向是针对软肥皂的,硬肥皂就要宽松不少了。如果不是没有可靠的货源,我倒是也愿意倒卖硬肥皂。”
兰伯特摇摇头:“都很难,如果特鲁瓦真的能生产硬肥皂,那时候原本做硬肥皂生意的家伙,立刻就会变了脸色。本土能够生产,和能从东方进口来,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形,后者运输艰难而需求极大,来到西岱的始终有限。”
“市场供不应求,当然能大家好好做生意。但本土生产的话,量可不会小...”
“不管怎么说,能够先卖再说其他了,至于说其他的打压,到时候再说。”吉拉德也不知道是真乐观,还是在兰伯特面前有所保留,最终只是这样说道。
就这样,两人走到了肥皂工坊。从外面看,这间大工坊和此时的大型工坊相比要显得干净不少——此时的大工坊和家庭作坊不同,除了看守外,没什么人会住这儿。所以宽敞归宽敞,却往往比家庭作坊更破烂,基本就是能用就行。
是的,背后的工坊主有钱,但那也不会用在这种看不见的地方的......
今天肥皂工坊外原本早有康奈尔骑士和罗伯特等着了,这会儿康奈尔骑士在里面招待已经来了的客人,罗伯特依旧在门口等着。所以兰伯特和吉拉德一来,他就迎了上去,自我介绍道:“先生们,在下罗伯特,正是肥皂工坊的管事,专为路易莎郡主办事。”
一个工坊管事没什么让人在意的,但如果是为布鲁多女继承人办事的,那就有些让人在意了。简单聊过后,知道他也出自一个骑士家庭,吉拉德就对他更亲近了一些。
他们的出身是有些相似的,只不过吉拉德祖父是一位男爵,他的父亲也不是什么普通骑士,所以他身为骑士次子也能轻而易举当上骑士。罗伯特就没有这样的命运了,身为普通骑士幼子的他,只能走出家门自谋生路,而且基本没法沾原生家庭的光。
在兰伯特和吉拉德也到了之后,没过十几分钟,又来了两个结伴而来的客人,他们都来自第戎。这样一来,今天的客人就算是到齐了,于是康奈尔骑士和罗伯特也开始了正篇,带所有人去了一间仓库。
怎样制造肥皂是不能让他们看到的,至少在特鲁瓦红酒皂大规模生产,形成集群效应,如东方肥皂一样不大在乎所谓‘泄密’前,不能让这些有能力大量生产肥皂的人看到——来的‘客人’们,就算自家不生产肥皂,也都是行业相关的。
上下游都是通的,转而制造肥皂没什么难度。
这个仓库是以酒窖的标准建造的,阴暗但不潮湿,通风条件不差。是晾皂两个月,已经可以出售的肥皂暂存的地方。这些肥皂在这里用一种柳条或藤条编织的带盖筐子装着,200块装一筐,大概就是20公斤的肥皂吧。
眼下,仓库里大概有100筐的肥皂,就是20000块,等于是说路易莎要求的冷集市前备货的最低目标已经完成。事实上,此时晾皂间里也有和这差不多数量的肥皂,就像之前预估的,冷集市前准备好30000块肥皂的货不是问题——另外还有50000块没到晾皂期满。
“先生们,我们早就知道今天的目的了,所以在下也不废话。是的,正如信件里说的那样,特鲁瓦有一大批硬肥皂需要找到它们的市场,如果一切顺利,这还是一个细水长流的买卖。”康奈尔骑士朝左右点了点头说道。
“我不再重复那些信里说过的东西,今天我们将谈得更细节。当然,诸位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直接询问我。如果是我不能回答的专业问题,罗伯特先生也能回答,这间肥皂工坊一直是由他来主持的。”康奈尔骑士指了指身旁的罗伯特,罗伯特也冲其他人点了点头。
之后康奈尔骑士就说明了这桩肥皂生意的做法,其实说起来也简单,不会比此时其他生意复杂。无非是特鲁瓦肥皂工坊出货,各地的代理商销售。为了保证这些代理商的利益,每座城市的代理商都是有限的。而相应的,他们每年的拿货量也必须有一个最低限制。
除了这些最基本的,其他细枝末节都可以慢慢谈,谈到合作双方满意为止...毕竟每个人、每个市场情况都不同,而那些也不会动摇这桩生意的根本了。
“您的意思是,你们的硬肥皂产量足够大,足以稳定供应本土,再外加西岱、第戎两个市场,不限量?”兰伯特挑了挑眉问道。‘不限量’这一点是他没有想到的,就靠这么一间工坊?
虽然不是不能拿到订单之后就扩产,但兰伯特本能觉得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扩产可不是增加几间房子,多招几个工人就行的。具体到肥皂这个行业,还是有些技艺门槛的,工人也不是来了就能用。另外,原材料也是极大的问题,制作硬肥皂要用的橄榄油和苏打灰都是紧俏货。
这时候,他又想到了之前那个猜测...特鲁瓦的硬肥皂可能是用动物油做的。
这个猜测让他觉得荒谬,但同时又十分激动——如果真的能用动物油制作硬肥皂,作为一个长期浸淫这个行业的商人,他用脚后跟都能想到这其中是多大的市场、多大的利润!
“是的,完全可以。”康奈尔骑士给了兰伯特一个肯定的回答,又说道:“或许这些市场全面敞开的话,现在不能完全供应。但市场可不是一下敞开的,是不是?一切都得慢慢来。我只能说,我们扩大生产很容易,至少比诸位开拓市场要容易得多。”
“总之,只有这一点,是完全不用担心的。”
第111章
特鲁瓦能够保证肥皂的供应,至少现阶段是‘不限量’,并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