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0章

    所以行会最终评定的‘师父’,比实际入行的学徒要少不少。‘师父’可以看做是一行正式的‘职业资格证’,有的行业就是需要这个才能真正从事。没有的话不能做,或者只能做低端、初级的部分,收入微薄。

    对于中世纪城市里的广大学徒来说,他们如果有‘爽文’,那基本都是娶师父的女儿,并继承师父的作坊。这就是没有背景的小学徒,少有的上升阶梯...但想也知道,只有极少数人有这个未来,因为师父大多有自己的儿子。

    从这一点来说,马克西姆确实幸运。

    从来就不缺少勤劳肯干又聪明的学徒,他能继承师父的作坊,是有点运气在身上的。

    而命运对他的眷顾并未止步于此,就在半年前,一位骑士老爷找到了他,要买下他的玻璃工坊——马克西姆当然不愿意!这可是一大家子赖以为生,未来还可以传给孩子的产业!直到对方向他透露,有意买下玻璃工坊的是他的主人,未来的布鲁多女伯爵。

    她愿意付出一个马克西姆会满意的价格。

    马克西姆立刻就对金钱和权势投降了,说的明白一些,他做玻璃匠难道是因为喜欢这一行吗?还不是要生活。

    既然做玻璃工坊是为了挣钱,那给他足够的钱,他当然可以卖掉工坊。得到钱之后,无论是再办一家玻璃工坊,还是投资别的生意。甚至去乡下买一块地,做一个地主,都是好选择!

    不过马克西姆没有选择去买地做地主,即使他的岳父挺希望那样的。此时乡绅地主阶级比城市资产阶级地位高,类似华夏古代士农工商,地主比商人有政治地位——当然,西方古代‘农’对‘商’的歧视没有那么全面,更没有那么顽固。

    至于别的生意,马克西姆也不熟悉,他本打算再收一个学徒,开个小些的玻璃作坊的。

    嗯,高价收购玻璃作坊的条件之一就是,之前师父、学徒、帮工的劳动合同都要继承下来。毕竟路易莎买一个成熟的玻璃工坊,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熟练工人。所以马克西姆如果要重操旧业,就得另起炉灶,学徒都要再收。

    结果却因为玻璃工坊换主人后的‘大动作’,而鬼使神差留了下来。

    是的,‘大动作’。虽然马克西姆的玻璃工坊在此时已经算规模大的了,但路易莎还是不满意!工坊到手之后,按照她的指示,很快又挖来了两个技艺精湛的师父。他们原本就开办了小型玻璃工坊(就是一个师父、一个学徒的那种),干脆是连他们的学徒和帮工一起带着来的。

    这样一来,玻璃工坊就是雇佣工人二十人左右的大工坊了!在此时,哪怕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洗羊毛什么的,雇佣人数达到这个数字都不容易!玻璃制造显然不是劳动密集型,这个用工规模更是稀奇!

    之后发生的事,让马克西姆一直庆幸当初的选择——玻璃压延机的推出完全超出了玻璃匠的想象,他们轻而易举就得到了薄厚均匀、表面光滑的大玻璃板!这可比以前一个一个吹球、制盘、切割小块,然后才能一块一块拼一扇窗户容易多了!

    更不要说,这样得到的大块玻璃品质还更高,透光性更好!

    这样的窗玻璃,比之前是飞跃式的进步。其他玻璃匠,哪怕技艺再精湛,面对这种技术进步也是无法竞争的!这就是时代变了啊!

    几乎是立刻,新玻璃工坊生产的玻璃板就垄断了特鲁瓦的窗玻璃市场。凡是要用玻璃窗的,无论是房窗户、车窗户,都不会找别家。其他玻璃工坊真得庆幸,庆幸玻璃工坊制作窗玻璃不算主业,主业还是造各种玻璃容器,不然怕是要活不下去!

    玻璃工坊并未止步于此,虽然玻璃不便运输,他们还是想办法用松软的稻草包裹捆扎,在木箱里塞得紧紧,给运到了附近城镇销售。首先就是离得近、市场又大的普罗万、巴尔,以及稍远一些,但完全处于特鲁瓦沿河上游的第戎。

    普罗万不说了,布鲁多工商业最繁荣的城市,人口多、平均消费力也比较强。

    巴尔作为布鲁多六大集市之一的举办城市,也很厉害了。而且要论陆上交通距离,它比普罗万更近——虽然从特鲁瓦运输有分量有体积的商品去巴尔,一般会走水路,因此要多绕一段,路程就不见得比去普罗万短了。

    只能说,此时水路运输成本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行程更长的水路也比短不少的陆路好。

    有的地区,因为修道院和一些领主沿河收过路费太多,商人或许会选择走陆路。但在布鲁多,重商传统下,过路费收的算少的了(还是要收)。更别说这是巴尔扎克家自己的生意,更不要担心过路费的问题...那当然是走水路了!

    另一座城市第戎,也是布鲁多的重要城市了,离特鲁瓦相对远。不过它们都坐落于同一条河流的直线上下游,运输速度是很快的,成本也不会比一些离得更近的城镇高。

    这还是玻璃工坊才开始专注窗玻璃半年,再过一些时间,特鲁瓦产的窗玻璃还能销往更远、更大的市场。

    比如说拉尼和西岱,这就是最近的目标。他们都是离普罗万非常近的城市了,一个是举办布鲁多集市的另一个城市,一个是瓦松的王都。尤其是后者,好大的市场!

    这个时候,熟悉玻璃制造,同时又在经营、销售方面都表现出不俗水平的马克西姆,就进入了路易莎的视野——路易莎总不好一直让手下的骑士帮忙经营一家工坊,这不符合此时的世情,骑士不见得愿意,而且也不一定能做得好。

    所以路易莎提拔了马克西姆做玻璃工坊的工坊主,算是让他‘官复原职’了。只不过,此时的玻璃工坊已经不是当初能比的了。而更令马克西姆激动的是,他现在搭上了布鲁多未来女伯爵的关系!

    是的,玻璃工坊已经不是他自己的产业了,但那又怎样?做一个普通的玻璃工坊老板,哪怕做的再好,将来也就那样。而搭上布鲁多女伯爵,替这位贵人办事,未来前途就充满了可能性,上限是马克西姆无法想象的!

    不过,即使马克西姆再乐观,也没想到,新的机会会来得这么快...他本以为,至少要等他在玻璃工坊多做一些成绩出来呢。

    这就只能说是他运气好了,谁让路易莎想到要做玻璃镜,这就要用到玻璃板呢?

    马克西姆在等着的时候,路易莎则是在和康奈尔骑士、尼古拉骑士谈一些事务。具体来说,就是蜡烛和食糖的事儿。

    因为路易莎的一个想法,康奈尔骑士这几个月可以说是来去匆匆。要画一个布鲁多及其周边地区的‘花粉地图’,以及找到足够多、愿意合作的养蜂人,这都是听起来简单,实际做起来十分繁琐的事儿。

    不难,可管理扁平化,而且很多事只能亲力亲为。结果就是几个月过去了,康奈尔骑士那张英俊的脸都粗糙了不少。果然帅哥美女大多是要注意细节才能有的,一旦忙起来就顾不上了。

    至于说尼古拉骑士,他其实不是路易莎的心腹。只不过作为近卫骑士,他当初站在巴尔扎克伯爵身后旁观了整个制糖过程,结果就是跑不了了!直接被扔去管理制糖工人——他自己其实也是被‘管理’的,要确保甜菜制糖的事不会被泄露嘛。

    只不过,他倒不后悔。现在是少了些自由,但他也借机从众多近卫骑士中脱颖而出了。

    所谓近卫骑士,其实就是领主从领地内骑士、骑士侍从中挑选出来的精英(也有可能是信任度比较高,但不那么精英的)。和此时每年只服役很短时间的普通骑士不同,他们是难得的‘全职军人’。

    成为近卫骑士后,他们就要全年为领主服役了...由此得到的好处是,首先可以拿工资,而且很多开销基本都由领主包了。

    至于说打仗得战利品他们可拿更多,平时协助领主治理领地,有相应职位工资或隐形收入,更是相当吸引人。

    一般养得起近卫骑士的,也就是王室和大贵族了,而且就算是他们,近卫骑士的规模也不可能很大。如巴尔扎克伯爵,他身边近卫骑士的数量长期维持在20名左右——这样的骑士真的上战场,都至少是当中层军官用了,平时就算是‘中央文官’吧。

    说起来,康奈尔骑士也是近卫骑士来着。不过从巴尔扎克伯爵将他安排给路易莎后,他就是路易莎的人了,他也是在路易莎手上才受重用的。倒是亚兰骑士,路易莎手下第一个得用的骑士,他其实不是近卫骑士。

    他就是一个普通骑士,不过因为是在布鲁多宫廷长大,并学习成为一名骑士的,混在布鲁多宫廷也不显眼。

    但他现在既然成为了路易莎的心腹,未来成为近卫骑士也是迟早的事。巴尔扎克伯爵不用他做近卫骑士,路易莎也是要的,估计陪嫁都要带上他——身份足够高的女性贵族出嫁时,有骑士做嫁妆也不奇怪。

    “新月庄园今年的甜菜春耕、追肥、整理都没有出错,现在看起来一切都好...包括自营地和租赁耕地,总共种植610邦尼尔...还有制糖工坊,也已经在新月庄园建好了。只等到制糖季,一切都像去年一样。”

    尼古拉骑士难得回宫廷一次,将过去近半年的事都说了一遍。虽然他是巴尔扎克伯爵的人,但实际和他对接食糖这块儿的还是路易莎。而康奈尔骑士对于自己搭上未来领主的线,也没什么不满的。

    路易莎听他做完报告,又挑了一些细节问,没发现不对也就没什么了——她应该还会检查一下尼古拉骑士带来的工作日志和账册,但那不是一会儿能做完的,还是等人走了再慢慢看。

    第44章

    “...如您所愿,我们从养蜂人那儿获得了第一批蜂蜡。”尼古……

    “...如您所愿,

    我们从养蜂人那儿获得了第一批蜂蜡。”尼古拉骑士之后,康奈尔骑士也开始汇报起了蜂蜡的事。

    路易莎让康奈尔骑士操办‘花粉地图’和联络养蜂人的事,是在今年采蜜季正要开始时。这导致了现在很多加入的养蜂人,

    其实是没赶上这一季的。不过这也不要紧,这个采蜜季没赶上,

    或者没完全赶上,

    还有下次,

    这又不是一次性的。

    不过就算很多养蜂人没赶上,也多少有了一些蜂蜡出产,再加上普通收购的蜂蜡,足够开工做第一批蜂蜡蜡烛了。

    康奈尔骑士颇为惊叹道:“您让工匠制作的蜂巢,

    可比那些养蜂人原本用的好多了!他们过去最多一年收一回蜜和蜡,现在不需要等蜜群恢复数量,

    就可以直接进入下一个采蜜季...一年就能收两次蜜、蜡。春夏季采蜜后和秋季采蜜后都可以取。”

    “如果气候合适、花粉充足、养蜂人照料得好,一年三次也不是不可能!春、夏、秋三个季节采蜜后,

    各取一次。”

    活框蜂箱确实是一次极大的技术革新了,

    一下将蜂蜜的生产增加了好多。路易莎还记得,上辈子听蜂农说的,

    他们养蜂,一年是至少收两次,

    这还是花粉零星的情况。一旦蜜源充足,

    一年收三四次才是正常情况呢!

    “因为这样,今年才取了第一次蜂蜡...”康奈尔骑士还在感叹。

    正常情况下,

    养蜂人都是秋天采蜜季结束后,

    取蜜的同时也取蜡——以之前那种毁巢、杀蜂的取蜜方式,

    也只能是二者一起进行了。

    而路易莎搞活框蜂箱,省掉了蜂群的恢复期,

    一年能取两次蜜,当然也就早早取了第一次蜂蜡。

    这是因为,蜜蜂分泌蜂蜡、制造蜂房(蜂房就是六边形的蜂巢格),其实是酿蜜的一个前置行为,有了蜂房才能在里面酿蜜。而且蜂蜜充满一个蜂房之后,蜜蜂为了更好地保存这些蜜,还会分泌蜂蜡给蜂房‘封盖’。

    这就是所谓的‘封盖蜜’,是蜜中极品,比没有封盖的蜜更为浓甜。

    所以取蜜和取蜡其实是伴随一起的,一年能取两次蜜,当然也就能取两次蜡。不过如果是后世,不少蜂农倒是会尽量取蜜不取蜡,或者干脆自己用买来的石蜡混合蜂蜡给蜜蜂先造好蜂房的巢础——后世蜂蜡虽然也能卖,但蜂蜜才更有经济效益。

    而且,蜜蜂泌蜡造蜂房本身就会耽误酿蜜,更别说要泌蜡,工蜂还得先吸饱蜂蜜。生产1公斤蜂蜡,就得消耗3.5公斤蜂蜜呢!

    “...我们能够控制的养蜂人共有118人,他们每人一般照管50箱蜜蜂,如果采蜜季一切正常,按计算能够收获17000磅左右的蜂蜡。”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都算,无论哪种控制都是能收购到蜂蜡的。

    定点养蜂要简单一些,一个人就能照顾好(此时原本就主要是定点养蜂)。但因为蜜蜂采蜜范围就2、3公里,除非是周边蜜源极其丰富,不然最多就是养40箱蜜蜂左右。

    而如果是流动养蜂,后世蜂农养100箱左右也没问题,只不过这样的话就得两人或两人以上照看了。考虑到蜂农往往是夫妻一起的,这一点倒是没问题。

    至于康奈尔骑士说的,每人照管50箱蜜蜂,说是‘每人’,其实养蜂人往往也有妻子、子女做助手。这样养蜂人手是不缺的,问题是如果是流动养蜂,此时无法像后世那样方便地搬迁,由此就不可能养100箱左右了。

    总之,因为蜂种、养蜂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定点养蜂加流动养蜂,平均每个养蜂人50箱蜜蜂是没问题的。

    路易莎心里计算了一下,一个标准的活框蜂箱,是有10张活框的。换句话说,一张活框的蜂房取蜡3磅左右。3磅换算成公斤,其实就1公斤出头。相比起后世出蜡算很少了——后世哪怕是含蜡量最低的‘老脾’,一张活框也能出2两,10张也是1公斤了!

    之所以会有这种差别,路易莎估计可能是蜂种不同、饲养方式不同等原因造成的。

    康奈尔骑士显然不觉得这个出蜡量少,事实上,他是觉得太多了!一年出两次蜡的话,不就是34000磅蜂蜡了?这还是控制的养蜂人不增加的情况。

    “...这次因为准备不足,实际收取到的蜂蜡只有六千多磅。”康奈尔骑士有些遗憾地说,还是没赶上这一季的养蜂人太多了。

    六千多磅,具体是6400磅左右,按照此时蜂蜡蜡烛每磅6芬尼计算,就是160镑的货物,其实也不能算少了。而且这还是第一次,以后稳定获取至少17000磅,每年还两次的话,就是一年850镑打底的生意了。

    这个生意决不能说小,毕竟不是所有生意都能像食糖那样的...事实上,看遍全世界,这个时代能比食糖更好的生意也没几个了。

    问题是,这门生意的成本是多少。

    那些由路易莎直接控制的养蜂人,生产资料(如蜂箱)、原材料(蜜源等)、生产场所等,都是由路易莎提供。从他们那儿获取蜂蜡几乎不要钱(这些养蜂人可以得到蜂蜜),至于蜂箱、蜜源等,要么是不大的一次性投资,要么原本就是白放着浪费的,成本真的很低。

    而间接控制的养蜂人,只是从路易莎这里得到了活框蜂箱的做法,附带的新式养蜂法,以及一些不在巴尔扎克伯爵私人土地上的蜜源信息的——巴尔扎克伯爵私人的庄园、森林里的蜜源,肯定是要给直接控制的养蜂人用的。

    则只签了优先卖蜂蜡的合约,要得到他们的蜂蜡,还是得付出真金白银的。

    市场上1磅蜂蜡蜡烛要价6芬尼,但那是制作好的蜡烛,而且是市场价呢!至于从养蜂人那里直接收的蜂蜡,那就是另一个价了,最多3芬尼每磅。

    各种渠道得到的蜂蜡,再算上一应人工,以及其他虽然占比不多,也的的确确存在的成本。路易莎心里算计了一番,她生产蜂蜡蜡烛的话,生产成本大约是每磅2.5芬尼的样子,一年至少挣差不多500镑吧。

    当然,以后可能会扩大规模,但就目前的情况,已经值得去做了——此时一个男爵,普遍年收入都达不到500镑呢!而男爵可不是什么低级爵位,而是真正的高级贵族。男爵以下的各种骑士,才是所谓的低级贵族。

    还是近代文学作品的锅,那个时候贵族爵位早就大贬值了,很多花钱就能买一个。搞得男爵这种高级贵族守门员,仿佛不值一提一样。

    蜂蜡蜡烛这门生意,路易莎是给巴尔扎克伯爵做过报备的。但因为蜂蜡蜡烛是已经是很成熟的生意了,就算路易莎用了活框蜂箱和不同的经营方式,其利润也没有叫巴尔扎克伯爵太在意。不是说伯爵就看不上几百镑了,而是没必要掐在手里。

    所以他就让路易莎自己做,赚到的钱也是她的。当然相应的,成本也是路易莎自己出,到时候是要自负盈亏的。这其实也算肉烂在锅里,整个布鲁多未来都是路易莎的,还在乎这点儿?

    这也算是让路易莎平时用人办事花钱,有个稳定的财源...还是那句话,如路易莎这样的贵族少女,手头或许有不少值钱的珠宝、衣服等,但现钱却很少有。

    这一点,华夏古代的大户人家小姐好像是一样的。别看《红楼梦》的姑娘们,穿戴使用都极尽精美,绫罗绸缎、金银珠宝这种都算是平常的了。但要用钱,除非是贾宝玉这种有当家夫人补贴的,不然也就那每月二两银子月钱,多了没有。

    如果63*00

    路易莎是普通的贵族少女,用钱的地方有限,倒也没什么。但她作为布鲁多的继承人,巴尔扎克伯爵会让她办一些事,而做事就是要花钱的——当然,有些事不仅不用花钱,还能从中获利。可那就是另一种做法了,再说也不稳定。

    “哦,没关系...嗯,这些蜂蜡就先储存起来,一定要小心储存。等到秋季采蜜季过去,再收上一批蜂蜡,然后一起制作蜡烛好了。我们正好可以趁这段时间建一个蜡烛作坊,您找到能提供烛芯的供货商了吗?”路易莎听了康奈尔骑士的‘遗憾发言’,表示了理解。

    “是的,您要求的三股棉绳的烛芯,还得编制得松散一些...这样的烛芯没有现成的,得向制绳匠订制。我已经找到了一个女制绳匠,她专门制作棉绳,可以胜任这份工。这是她做出的样品,您瞧。”康奈尔从荷包里拿出一卷棉绳给路易莎看。

    路易莎看了看,觉得没问题就点了点头。

    “做得很好,我没什么可说的,蜡烛作坊一切按照之前计划的做就好。贩卖也不用担心,首先可以供应布鲁多宫廷。”路易莎这是连销售都想到了。

    此时王室和大贵族的宫廷,照明费用是很高的。

    一些重要场合,如晚宴、世俗庆祝、宗教庆典等,一次耗费的蜡烛能达到数百到数千支不等...这都不说,就说日常耗费,虽然在宫廷的房间里,不见得比一个市民的房间里点更多蜡烛,可宫廷里点蜡烛的人多啊!这就积少成多了。

    宫廷照明消耗的灯油、油烛和蜡烛是很多的——‘油烛’就是动物脂肪制作的蜡烛,和蜂蜡蜡烛相对应说的,一般说‘蜡烛’不做更多解释,就特指蜂蜡蜡烛了。

    灯油先不说了,油烛和蜡烛的话,其中蜡烛占比可能连110都不到。没办法,1磅蜂蜡蜡烛看着不贵,但架不住那是消耗品,而且消耗得很快呢!所以哪怕是王室和大贵族的宫廷里,也用得很吝惜,只有宫廷里处于金字塔塔尖上的少数人,才能日常使用。

    但不管怎么说,一个布鲁多宫廷,一年用掉两三千磅蜂蜡蜡烛是很合理的。毕竟,此时一个‘有名望’的家庭,一个月消耗100磅蜂蜡蜡烛算是普遍情况了,何况是宫廷里呢——这个账其实很容易算。

    对比蜂蜡,油蜡因为动物脂肪熔点更低、更软等原因,得做得相对粗,1磅牛脂也只能做8根蜡烛。

    蜂蜡蜡烛的话,底面直径为2厘米,长度为12厘米左右的标准教堂蜡烛,1磅蜂蜡可以做17根半。而这样一根蜡烛能燃5个小时左右,前提是剪烛花得当。当然,如果用路易莎做的蜡烛,就不太需要在意剪烛花的问题了。

    100磅蜂蜡蜡烛总的燃烧时间也不过8750个小时,按一个月30天计算,就是每天290个小时的样子。但一个名门望族,偌大宅邸不可能只点一根蜡烛,再加上时不时宴宾客、过节什么的,蜡烛消耗量可不就上去了么。

    这样看的话,100磅甚至算那些‘名门望族’很节省了。

    康奈尔骑士却有些犹豫:“查塔姆先生怎么说呢?”

    查塔姆是布鲁多的宫廷总管,负责主管照明这一块的‘小管家’是查塔姆的下属。

    像布鲁多宫廷这样的地方,照明消耗是很大的。而蜂蜡蜡烛又是照明采购,乃至宫廷所有消耗中,油水最丰厚的一块...简单来说,这不单纯是采购本身。

    “我们只管按照市价卖给他,至于他们拿到的好处,过去是多少,之后也差不多。”路易莎不以为然道。

    蜂蜡蜡烛的宫廷采购报价并不比市价更高,这一方面是因为蜂蜡蜡烛作为一种成熟商品,市价是相当透明稳定的。同时,作为一个支出大项,巴尔扎克伯爵也不可能忽略。

    另一方面,更现实的原因,却是因为中间过手的人,有别的方式可以攫取利益。

    最简单的,一场盛大的晚宴后,最后一次续上,但没烧完的蜡烛头,这个收集起来就是一大堆了。宫廷里,上到作为宫廷总管的查塔姆,下到伺候宴会的仆人,都或多或少要来分享这份收益呢!

    “蜂蜡蜡烛相比起油烛,总是供不应求的。我想,布鲁多宫廷的蜡烛供应商,也没有花很多钱买通查塔姆先生,才得到这份订单。”路易莎不是真正的中世纪深闺贵女,这些事还是看得明白的。

    突然想到了什么,路易莎笑了笑:“不,这也说不准,说不定查塔姆先生之后会后悔——我们制作的蜂蜡蜡烛会比之前耐用,报损耗的机会也会更少。而且,以后就用不太到剪烛工了,这个职位可能得撤除。”

    “当然,撤除几个剪烛工,这不损害查塔姆先生的利益,问题不大。”

    其实不是问题不大,而是问题没大到得和路易莎这个布鲁多继承人对着干。

    康奈尔骑士是见过路易莎用新式烛芯制作的蜡烛样品的,知道路易莎说的没错。

    也忍不住笑了笑,道:“我想这没什么,不管使用多少蜡烛,最终分到的也只有最后一次续上后,剩下的蜡烛。有什么分别呢?说不定因为我们提供的蜡烛质量更好,查塔姆先生还收益更高呢!”

    “这可不好说,他们往外卖的是蜂蜡本身,论重量出售给宫内宫外。”路易莎轻轻摇头,却也没说更多了。

    蜡烛头不只是能出售给宫外的蜡烛商人,融化后制作成新蜡烛。也能给宫廷里的人使用,大家日常照明也用得上。

    蜡烛的事到这里也差不多了,路易莎再和康奈尔骑士说了几句,勉励了一番就目送他们离开了。

    到这时,在外等候了半个小时左右的马克西姆才被请了进来。

    在马克西姆行礼坐下后,仆人适时地送上一杯冰镇过的柠檬水——路易莎习惯拿饮料待客,这在此时倒也不是什么破天荒的举动,只不过其他人基本是用‘酒’这种饮料待客。

    路易莎不喜欢酒,更不要说谈正事的时候给人拿酒了。而要说茶、咖啡这种更合适的饮品,还未传到西方,所以也只能搞些水果茶、果汁之类的了。

    眼下正当夏日,柠檬水就很合适。而且这也不是路易莎首创,应当说柠檬水本来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软饮料之一。

    嗯,软饮料是相对于酒精饮料来说的...柠檬水应该在古埃及就出现了,而且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夏日消暑好搭档。路易莎最多就是让人制作柠檬水时,柠檬汁外,加一些柠檬皮熬制的蜂蜜就行了,不要‘赶时髦’,堆加一些有的没的香料。

    马克西姆走进这间大客厅时还有些拘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被房间的豪华给震慑到了。这有些像后世的普通人,走进一间超级豪华的酒店大堂,难免也会有些束手束脚。想要订房间又担心负担不起,而且一旦问出口,再说不需要,就怕被人看不起。

    路易莎居住的红塔二楼,整个二楼都由她一个人使用,这里确实是整个塔楼最豪华的地方——这座圆形塔楼内部,整层都是六边形的空间,二楼也是。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二楼被划分成了两室一厅,其中一半就是个大客厅了!

    路易莎在这里接待一些客人,日常也可以和侍女们消遣。不必去城堡大礼堂用餐的时候,也是在这里和少数几个人一起吃饭。

    就是这个大客厅,完全超出了马克西姆的想象。其实这里并不是诗歌里唱的那种大礼堂,动辄几百平方米大小。这里大概‘只有’七八十平米的样子,但实在是小而精美。

    大客厅南北都开了两扇对开的四格窗,引入充足光线的同时,也让空气充分流动,夏天也一点儿不闷热潮湿...这些窗户都做工精美,窗框被漆成了细腻的奶油色,两边还有石灰石雕刻的石柱做装饰。

    另外,客厅还按照路易莎的要求,使用桃花心木做护墙板——墙腰是石膏做的装饰条,墙腰以下是打磨的光洁的长方形木板排列,以上挂着当初在普罗万买下的长挂毯,古罗马圣贤的故事图画总体风格是淡雅宁静的。

    这样搭配,既深沉富丽,又清新典雅。

    还有客厅的屋顶,这是房间里唯一施以壁画的地方。这在此时贵族城堡的好房间里可不多见,好房间的话,往往墙壁上就要涂画许多壁画了。

    具体的,这屋顶的壁画,绘制的是满天繁星!其中黄道十二宫的星星还特地镶嵌晶莹的彩石示意,而不是画上去的。

    白天这就很美了,可以想象如果是夜晚,点上足够的烛火,‘星星’闪闪发光的样子能有多奇妙!

    地板则是彩色陶砖拼成图案,颜色鲜艳、平整紧密、一尘不染...这本来也够让人眼花缭乱,艳羡主人的豪富了。但在这间客厅里,这竟然是相对不值一提的地方。

    马克西姆能够看到西南角有一座大理石砌的大壁炉,和他曾经见过的富裕人家的壁炉完全不一样。现在想来,那只是对大贵族的拙劣模仿——那些炉台也是石制的,但不是大理石,那些富裕人家常常会将那些大理石粉刷一番,主要就是为了仿冒大理石!

    而且马克西姆真没见过这么大的壁炉,他曾进过一个骑士老爷的城堡礼堂,他敢说那间礼堂用的壁炉都没这个大。而大有大的好处,那就是不用再做复杂的雕刻,靠着那扎实的用料、庞大的体积,也能让人觉得不凡。

    甚至不怎么做雕刻,还更显得古朴大方呢!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