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章

    哪怕农忙这段时间会有‘加班’现象,也不会太晚。有些活计或许不需要多少照明也能做,但人不累,牛也累了!

    非常现实的一点,别看现代打工人自嘲‘牛马’,实际上农业社会牛马比人贵重的多!而且人有耐力‘坚持’,牛马可没有,做不到就是做不到。非要牛马‘坚持’的话,它们是真能死给人看的!

    睡得早的结果就是,前一天再累也睡够了。这还是农忙时期,如果是非农忙时期,村子里的人是要晚上睡到凌晨时清醒一段时间,随便找点儿事做,然后再接着睡的。

    “...我瞧这事儿准成不了!”西蒙的妻子在丈夫大口吞咽啤酒和面包时,神神秘秘地说。

    为了不打破晚上斋戒,此时多数平民是不吃早餐的。农民上午要工作,是重体力劳动,也只会喝一杯啤酒,按照教会的说法‘液体不会打破斋戒’么。

    啤酒本来就被称之为‘液体面包’,足以提供不少能量了。更何况这年头农家自酿的啤酒往往很稠(酿酒时用的谷物还在里面),其实和粥没什么两样。而最近是农忙时期,除了一杯啤酒外,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还能吃一块黑面包。

    西蒙知道她说的是什么事儿,不过就是去年冬天,城堡里有人过来了一趟,命令庄园管家督促庄园里的农奴堆肥——往年大家也堆肥,对此门儿清,突然来一个城堡里的老爷指点他们这件事,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

    不过,那些肥料大多都是要用在领主大人的自营地中的,大家也无所谓。而且农奴们按照规定,每个礼拜本来就得为领主服两三天的劳役,做什么工不是做呢?

    之所以今天西蒙的妻子会提到这件事,还是因为前段时间春耕初期,大家要在犁地的同时将肥料一齐犁进去——很奇怪的是,往年大家的自留地和领主的自营地忙起来是一起忙的,所以经常会出现关键时期,庄园管家还要抽调劳役到领主自营地上的事儿。

    如果不是没办法,庄园管家一般不会下这种命令。这样很得罪人不说,那些安排到领主自营地上工作的农奴也不见得能安心工作,往往效率是相当低的。

    不过有时候就是要做选择。

    但今年不一样,庄园管家没有抽调人手到领主自营地上,反而是等大家春耕最忙阶段都快完了,这两天才开始让大家去服役。当然了,之前春耕忙时欠下的劳役要补回来,逻辑和‘调休’差不多。

    现在才开始准备种植小麦、黑麦等谷物其实是有些迟了。

    “那是老爷们的事儿,和我们没关系...说起来,自营地上到底要种什么?”西蒙自言自语地说。

    他们当然不会认为是庄园管家大发善心,让大家忙完了自家自留地再来忙领主老爷的。很容易想到的就是,今年领主的自营地上不打算种植谷物了,而另一种作物的春播时间要稍晚于小麦等作物。

    “我听磨坊那儿的人说,城堡里来人了,拿了一些甜菜种子,那些自营地上都要种上甜菜!”西蒙的妻子兴致勃勃地说。她是一个活泼的人,和谁都说得上话,哪怕是庄园里人人都讨厌的磨坊主。

    此时的庄园里,农户到磨坊磨面后,是要给领主上缴一部分的。谁也不会高兴自家辛辛苦苦耕种所得,到最后还要被剥削走一部分,也因此磨坊主们总是庄园里最被厌憎的人之一——因为磨坊‘税’的原因,大家都尽可能不去磨坊磨面。

    要么制作手磨,偷偷磨面,效率低了一些,但好歹不用被剥削。要么就干脆不吃面包,或者少吃一些,收获的谷物到时候直接煮粥喝就好了。

    “哦,甜菜...庄头似乎说过,今年的地租可以用收获的甜菜头抵扣,但不能是红菜头的那种。愿意的人可以去领种子,嘿,老爷们居然会准备种子!”西蒙喝完最后一口啤酒,咧着嘴笑了起来,有些嘲笑的意思。

    对他们这些农民,无论是农奴,还是自由民,那些‘高贵的老爷们’向来是极尽可能地剥削!现在居然送种子,这可真是难得的‘恩情’啊!

    “...那些种子是从附近的村庄收集来的,听说根茎会更大,也更甜。”西蒙的妻子说出了自己的打算:“我算过了,用甜菜头抵扣地租更划算,我们不是还有一块地没有播种吗?不如用来种甜菜吧!”

    这些甜菜就是路易莎让天鹅庄园种的,不过修女院拿来的种子不够,一个天鹅庄园的自营地自己都不够。如果要让庄园里的农民也种甜菜,就只能用别的种子了。这些种子是收集来的,收获的甜菜大约是之前路易莎他们在周边收购的那样。

    虽然产量和含糖量很可怜,但因为食糖的价格足够高,所以利润还是高得惊人。

    “只要土地有肥力,根茎自然会长大长甜。”西蒙对于那些所谓的‘优质种子’不以为然。

    某种意义上他的看法也没错,此时的种子之间固然有优劣,但相比短时间内选育出的优势并不明显的种子,水热环境、地力之类对收获的影响其实要大得多。

    现代的农产品其实也一样,高的吓人的产量都是要靠化肥的!毕竟,凡是要讲科学,能量是守恒的,没有肥料怎么养的出那么多作物?

    各种新种子固然好,但一旦没了化肥,产量腰斩都是轻的!所以一些需要进口化肥的国家才那么难受,农业受国际行情波动影响很大。

    “你算清楚了吗?唔,甜菜头可比谷物要费地,要么用更多的肥料肥地,要么就得在养地、休耕上下更大的功夫...这些算上还更划算吗?”西蒙问妻子。

    此时的甜菜没有后世甜菜的产量、甜度,但相对的,其实也没那么消耗地力。它现在算是蔬菜的一种,需要费心的程度也不比其他根茎类蔬菜更高——菜地本来就和耕地不同,需要更精心的侍弄,水肥也会给的更多。

    农民的妻子也是农民,对土地上的事一样熟悉,这些西蒙的妻子当然也考虑过。点点头就说:“算清楚了,我们以前也种过甜菜头......”

    除了佃的耕地,农舍前头往往还会有小块的地,用来种植自家吃的蔬菜,有时还会圈养一些家禽牲畜。这些农舍菜地上种得最多的就是卷心菜、洋葱、大蒜、芹菜等,甜菜不算最常见的,但也不少见。

    “好吧,那块地就用来种甜菜...希望那能让我们今年多一些盈余。”西蒙嘀嘀咕咕的,但足够妻子听清了,她准备一会儿就去领取种子。

    就在西蒙和他的妻子,以及天鹅庄园中不少农民都有打算种些甜菜时,路易莎带着一些人手来到了这里...她是来看甜菜种植情况,以及为制糖作坊的建立做一些准备工作的。

    路易莎从马车上下来,庄园法庭前是早就等待迎接她的神甫、庄园管家、庄头、农事官、警役等人。

    神甫不用说了,此时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宗教,即使是在村子里也少不了教堂和神甫。不过有的村子规模小,是邻近的几个村子共有一座教堂。

    在平原广阔而肥沃的布鲁多,人口相对密集,何况是在巴尔扎克伯爵的庄园里,村子规模都不小。算下来一个天鹅庄园都有几个百户村了,所以虽然庄园内的村子共用一个教堂,但这个教堂是石头建造,雕刻漂亮,塔楼高耸,占地面积还不算小,也不比一些城镇的教堂差了。

    这不奇怪,此时很多城镇的人口就是一两千人,和天鹅庄园是一个量级的。

    神甫因为宗教的特殊地位,所以站在众人之前,就如同大家公认宗教贵族比同等级世俗贵族地位更高一样。当然,地位归地位,实际权力是另一回事。

    在神甫之后站着的才是一个庄园的‘话事人’,即庄园管家。这个类比华夏古代的话,就是县令了,各方面是一把抓的,就是说原则上,庄园里什么事他都能管。

    一般庄园管家都是普通骑士家的小儿子,无法成为骑士不说,家里也没土地给他继承。如果还不想去做神甫、修道士,他们就会出来自谋生路。不过也有自由民能做庄园管家的,他们可能是商人、工匠的孩子,上过学,有做庄园管家的基础。

    就像华夏古代的县令一样,地方官一般都不能回家乡做官,这个庄园管家也是外来的。这样在庄园里行使管理权时,对上不容易欺瞒领主,对下也没那么容易肆无忌惮地欺压庄园里的农户——这就要说到庄园里的庄头了。

    庄头类似华夏古代县衙里,吏员的头头脑脑,立足于本地。一方面辅佐主官,另一方面作为地头蛇要比主官更稳固。他们直接对领主负责(虽然一般够不上领主,只能够上领主的代理人),一旦庄园管家有些事做得太过分了,他们是既能向上告状,也能纠集庄园里的农民‘武装反抗’。

    一些不当人的庄园管家,被庄头召集人手打一顿,甚至赶出庄园的也不是没有。一旦这种事发生了,不论谁对谁错,这个庄园管家都是当不下去了——至少他没能力掌控、管理庄园,这是明摆着的。

    庄头和庄园管家之下,如农事官、警役、林务官等就不必说了,类比县衙里的普通吏员,负责各项具体事务。

    第15章

    此时主流的是庄园经济,领主会在自己的领土上建立大大小小很多……

    此时主流的是庄园经济,领主会在自己的领土上建立大大小小很多个庄园。像巴尔扎克伯爵这样的顶级大贵族,更是庄园无数。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白湖庄园,那就在布鲁多宫廷不远,其自营地的产出,以及其他农户自留地的盈余出售,都会供给到布鲁多宫廷。

    就这还不够呢!哪怕白湖庄园已经是超大庄园了...由此可见宫廷消耗之大。

    瓦松这个国家的土地面积单位中有一个‘邦尼尔’,在路易莎看来,1邦尼尔和上辈子的1公顷差不多。此时瓦松的庄园普遍就小几百邦尼尔大,小于100邦尼尔的庄园也不是没有,而只有不到两成的庄园能超过500邦尼尔。

    而白湖庄园,面积达到了三千多邦尼尔!即使还有比这更大的庄园,尤其是那些王室庄园,一个比一个大...这也很夸张了,属于超大庄园之一。

    当然,之所以白湖庄园会圈的这么大,也是为了供养布鲁多宫廷。布鲁多宫廷的规模不小,周边如果没有足够的产出,就要从别的地方运输物资了。考虑到此时的运输成本,那可够难的。

    相比起白湖庄园,同样在特鲁瓦,眼下只不过离宫廷稍远的天鹅庄园就没那么大了。但也不小了,地契上表明1557邦尼尔,这就大约是1557公顷,或者23355亩啊!

    其中宅地9邦尼尔(既包括庄园别墅、教堂等占据的土地,也包括农舍占地),领主自营地288邦尼尔,林地240邦尼尔,18邦尼尔草地。以及占比最大、最重要的1002邦尼尔的出租用耕地——在庄园里生活的农民几乎都是佃地过活,无论是农奴,还是自由农。

    这样大的面积,还没算荒地和共有地呢!所以实际的庄园只会比地契上注明的更大。

    路易莎下了马车,庄园管家颇为谄媚地向前问好。打发过这些人,路易莎才能去庄园别墅休息。

    别看天鹅庄园也在特鲁瓦,和城堡的直线距离并不远,但这时的交通条件摆在这里,也是坐了半天的马车才到的。这马车可没有现代的车子舒服,布鲁多境内的路修得不错,那也比不上后世的硬化路面。这样坐上半天马车,舟车劳顿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路易莎很快来到庄园别墅,天鹅庄园的庄园别墅比较朴素,而且多数房间平常都无人使用,所以有一种接近衰败,但又不算衰败的气质。不过好在预计路易莎要来,这边提前打扫过,所以整体还是挺干净的。

    从另一个角度说,路易莎要住的房间长期不住人,其实也是好事。要是之前一直在住人的房间,可不是一次打扫就能搞干净的。不说长期居住的地方,藏污纳垢,不好清理。就说此时几乎人人身上都有的虱子跳蚤,看不见的病毒细菌,更不是轻易能清除的。

    很多事真的不能细想。

    路易莎在房间里洗了澡,等头发晾干时,先在窗边借着还未暗下来的日光,庄园管家和庄头的记录。庄园管家的是工作纪要,而庄头就是账册了。庄头的一大工作就是记账,庄园的任何经济活动都由其记录。

    庄园管家的工作纪要还好说,天鹅庄园的庄园管家出身于一个颇为富裕的商人家庭,只不过家里孩子多,注定分不到太多遗产。他很早的时候就被送到修道院学习了,他父亲原本的计划是让他做一个神甫来着。

    虽然最后他实在不愿意进入宗教世界,但修道院求学生涯让他的能写会算——这里的‘写’指的当然是此时的通用文字‘拉丁文’,至于那种只会用本国、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在知识分子眼里不算识字,只能说是个‘半文盲’。

    靠着能写会算的技能,管理上的天赋,曾经在修道院跟随修士学到的农业知识(很多修士也是会参与到农业生产的),以及多多少少的运气,他最终谋到了天鹅庄园庄园管家这份工作...这确实是运气好,毕竟庄园管家和庄园管家也不同。

    一来天鹅庄园是大庄园,里面的人事多,不说开出的酬劳更高,就算是捞好处也更方便吧。二来么,他服务于巴尔扎克伯爵这样的大贵族,倒不是说因此搭上高大上人脉了,而是伯爵远不止这一座庄园,所以他这个庄园管家就能当的天高皇帝远,十分舒服。

    如果是那种名下庄园不多,甚至就那么两三个小庄园的骑士或乡绅(此时已经有了乡绅阶层)。那庄园管家几乎就是在雇主眼皮子底下工作,可想而知会增加多少难度。

    总之,庄园管家的记录还是很有条理的,字迹清晰、语言通顺。庄头就不行了,庄头不只是庄园本地出身,还是农奴们推选出来的...嗯,其本身也是农奴,算起来是农奴利益的代表,自由农倒是不关庄头的事儿。

    农奴出身就可以想象很难有受教育机会,很多庄头其实根本不会写字,本地的俗字都不会,他们的账册更像是画符。比如出产十只羊,可能就用三角形代表羊,竖线代表数量——充满了上古时代,人文初祖粗粗造字的质朴。

    天鹅庄园因为是大庄园,庄头不止一名,而是有三名。三个人负责不同的账,结果就是各有各的记法,更难理清楚了。

    “小姐不用在意这些,每年查账员也不会检查庄头的账册,只会让庄头口头汇报。”雨果夫人的丈夫,他就有过代表伯爵来各个庄园查账的经历,所以雨果夫人很清楚这些,解释道:“然后只要抽查汇报数字和庄园的储存就够了。”

    “没有抽查的,大致看看也足够了...只要不太离谱...”

    此时庄园的经济活动很简单,查账员照雨果夫人说的做,倒也不是不行。路易莎也不是来查庄园有没有做假账的,所以很快丢开了那些。站起身来,看向窗户外远处,延伸去的整整齐齐的条田。

    “嗳,我只是想看看种植甜菜的事他们办的怎么样了。”路易莎刚刚从庄园管家的工作纪要里已经了解一些了。至于庄头们的账册,倒也找到了一些相关的记录。只是乱七八糟的,也不知道他们做的好不好。

    路易莎很快也想通了,人都有擅长的和不擅长的,哪怕未来作为领主,她也不用搞清楚所有细节——特别是每一个庄头都用什么方式记录账目!

    如果她真的非常在意这一点,还不如以后有空了,造出标准的账表来,让庄头只管填阿拉伯数字。

    此时用的也是阿拉伯数字,就算庄头不会,学起来也很容易。

    头发晾干,床上也换成了带来的寝具。路易莎一点儿不把烦恼带到梦里,一觉睡醒时,天还没亮呢!

    不过再也睡不着了,她干脆起床。侍女就打着呵欠给她穿衣,下楼倒来热水。

    等到吃早饭时天依旧没亮,不过天鹅庄园已经从睡梦中醒来了。此时还算是春耕农忙时期,天蒙蒙亮就出门干活的农民并不少。

    他们扛着自家农具,有的还赶着牛,穿过整齐农舍间狭长的小路、弯弯曲曲的田间小径,去向要工作的土地。

    天鹅庄园的村子都建设得不错,特别是距离庄园别墅最近,就隔着一座石桥的石桥村(村子就是由这座桥得名的)。

    大约是为了体面顺眼(领主住在别墅时可能看到,而且教堂也在庄园别墅不远处),整个石桥村呈扇形展开,屋舍一排一排十分整齐。

    而且农舍没有特别破烂的,它们普遍用木头、泥土、石头等材料搭建。屋顶是茅草的,但明显经常维护,所以看起来很厚实,足够遮风挡雨。

    农舍前的菜地种植着蔬菜,有的还栽种了果树。一旁的草棚是牲口棚,这只有更为富裕的农户才会有,因为不是人人家里都有大牲口。不过家禽是很多人家都有的,一般是鹅或者鸭。相比起鹅、鸭,鸡饲养起来总需要一些粮食补充,所以喂养较少。

    天亮后,路易莎站在窗边,向更远处眺望。秋耕时种下的谷物此时绿油油一片,而春耕时犁过的条田则翻出深处黝黑、湿润的泥土。

    第16章

    “看起来还不错,庄园里比我想象的要好。”路易莎由衷的说。

    ……

    “看起来还不错,庄园里比我想象的要好。”路易莎由衷的说。

    或许是对中世纪有太多糟糕的刻板印象了,总觉得中世纪的贵族都难熬,平民更是过不下去。要么是乱世中如浮萍,就像华夏五胡乱华时期那样,所有人都朝不保夕。要么稍稳定一些的岁月里,庄园里的农奴被压榨到死。

    这样的刻板印象对,也不对。

    对是因为,中世纪早期确实是那样。在罗马崩溃后蛮族入侵——然而这显然不是这片土地上居民的至暗时刻,因为之后还有第二波的蛮族入侵!

    相比起此前的蛮族入侵,其实第二波蛮族入侵要混乱黑暗的多。因为严格意义上,第一波在罗马的‘尸体’上强大起来的蛮族,很多都不是真正的蛮族。他们要么此前就受罗马影响很大,要么干脆已经是罗马统治下的边陲民族,罗马化是非常明显的......

    这种情况下,权力的交接还能有一些平稳(虽然不多),原本的乡土秩序并未全面崩溃。

    第二波则是所谓的更为‘野蛮’的民族,他们再来入侵已经‘入主中原’、企图建立秩序、进行可持续地竭泽而渔的前·蛮族。这才真是烧杀抢掠,只考虑‘竭泽而渔’,而不会想到建设,即‘可持续’的那部分。

    不对是因为,等到这段时期过去,到所谓的‘中世纪盛期’,即十世纪左右,要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也就没那么难了——蛮族们要么被‘招安’,要么基本被抵御在一定范围外,已经很难长驱直入一路掠夺了。

    至于压榨农奴什么的,说是农奴,就路易莎看到的现在,他们‘奴属性’并没有那么强,感觉和佃农差不多。人身依附强度很低——这和沙俄历史上那种顽固的农奴制不太一样。

    或许是宗教原因,不能用自己的同胞为奴,还有以主教为核心的城市要和领主为核心的庄园争夺人口。

    又或许是各个领主和国王的利益分歧...总之法律上对农奴的权力与义务规定并不苛刻。更不要说,法律还规定他们一旦逃出庄园三天,领主就没有追回他们的权力了。接着他们一般只要去城市住满一年,就能成为自由民。

    再或者干脆就是人口原因,到此时其实已经有些人口过剩的问题了。此前几百年的开垦潮,比较容易开垦的土地都开垦完了,人均耕地在最近一些年都在减少。这时,有些庄园是真的养不下那么多张嘴了!

    如此,将农奴束缚在土地上的力量自然放松了不少。

    “布鲁多的土地总是肥沃的,而且伯爵对待为自己耕种的农夫很好。”雨果夫人恰到好处地说道。

    她说的都是真实的,布鲁多是一个物产丰隆的平原,至于伯爵对佃户不错——倒不是他有‘民本思想’。应该说大多数大贵族的庄园里,农民都要过得比小贵族、乡绅、修道院的庄园里更好。毕竟这只是大贵族众多产业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且山高皇帝远,管理本身就不可能太严格。

    而且巴尔扎克伯爵有钱,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商业,自然不必挖空心思专一压榨农民。

    和雨果夫人聊了一会儿,路易莎就和赶来的庄园管家去‘视察’了,主要是想实地看看甜菜的播种情况。虽然城堡的命令,庄园管家等人应该会当做头等大事执行,但总有阳奉阴违的。这件事又事关重大,过来看看总不会错。

    天鹅庄园自留地的部分,甜菜播种已经完成了。至于自愿种植一些甜菜的农户,也陆陆续续在播63*00

    种。路易莎对照着庄园管家的工作纪要看实际的播种情况,庄园管家人还在一旁解释。

    “...是的,小姐,我们按照吩咐准备了肥料。不过这种肥料之前没见过,所以说不准用处大不大...”

    庄园管家说到的‘肥料’,其实也是路易莎让人过来指导做的,只不过庄园管家不知道这个内情罢了。毕竟他很难想象,路易莎这样的贵族小姐,居然会懂得农业上的事儿,还和‘肥料’有关。

    和后世国内网传的,中世纪西方人不会用粪肥,所以人类和牲畜粪便得不到利用,从而导致城市肮脏、屎尿横流,以及耕地产出极为低下不同(耕地产出低下是存在的,却不见得是不会用粪肥导致的)。

    中世纪的农民当然会用粪肥——有经验的农民知道种植一些特定的作物能帮助恢复地力,草木灰、泥灰和旧年的秸草更是不错的肥料,中世纪的人们也用粪肥。

    只不过堆肥的技术肯定比不上精耕细作的同时代华夏就是了。

    此时大家堆肥手法很粗糙,而且庄园普通农户能够得到的粪肥有限——从城市运来粪便,考虑到运输成本,以及农民愿意为粪肥付出的成本,除非是居住在城市边缘的农民,不然根本不可能!

    所以到头来,庄园里大家只能用点儿自产自销的,甚至自产自销的都不一定全属于自家。

    因为此时庄园领主有所谓‘圈养权’,即一年之中,农民时不时得将牲畜圈养在领主休耕的自营地上...这显然不是什么给农民的福利,让他们有地方放牧。庄园里的共有地基本都是草地,为的就是放牧方便,而且放牧显然也和圈养不能等同。

    这里图的还是牲畜粪便可以养地。

    路易莎考虑到天鹅庄园的实际情况,派人过来指导用河泥与泥炭土复合发酵,这就是庄园管家口中的没见过的肥料。而除此之外,其实也改进了堆肥技术——路易莎能懂这些(虽然也只知道个大概,完全是纸上谈兵),还得感谢后世的网络。

    作为网络爱好者,真就是‘见多识广’...穿越这个题材里,主人公总是能整出各种活儿,让人了解到各种冷知识。只不过里面真真假假,有可行的,也有不可行的。

    “...甜菜头是蔬菜,比起谷物更消耗土地,农民都很在意肥料的问题,粪便的话...”

    庄园管家并不避讳在路易莎这个贵族少女面前提到屎尿,主要是此时的人们随处可见这些——厕所有限,人们也没有相应的卫生意识,导致此时人们对屎尿之类有一种平淡感。

    即使人类的本能觉得这些东西肮脏恶心,宗教上也说痰、尿和粪便是‘人类□□的污秽与卑贱’。但这就像后世的一些国家的民众,如天竺,他们当然也知道屎尿是肮脏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和那些东西‘和平共处’。

    “看起来很好,您的工作完成的不错。”路易莎称赞了一下庄园管家,然后就对照天鹅庄园的地图,点了一下上面靠近林地的荒地边缘位置:“这里看起来不错,方便收集燃料,离河流还不远,新的作坊可以建在这里。”

    之所以选择在天鹅庄园建制糖工坊,首先就是因为这里离布鲁多宫廷这个统治中心极近,但又是距离特鲁瓦城区较远,比较好控制制糖的秘密。

    像白湖庄园,就是因为挨着宫廷和城市,人多眼杂才不在考虑中的(当然,也有白湖庄园的产出要满足宫廷消耗的原因。那些消耗的农产品大多单位价值不高,也不适合从别处运)。

    庄园管家还真不知道要建的作坊是制糖用的,最多就是觉得城堡里的大人物特别重视这件事,说不定这个作坊生产的东西会很了不得——没有相关知识,怎么能一下想到‘食糖’?中世纪知道食糖是怎么生产的人不多,而即使是知道的,看到种植的是甜菜,也不会想到制糖吧。

    知道甜菜能制糖,那是近现代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事了。

    就这样,在路易莎的‘钦点’下,制糖作坊的选址确定了下来。只不过现在是农忙时节,抽不出人手来,还得等到春耕后到夏季农忙之间这段时间,再组织庄园的劳力修建——夏季农忙是要收获去年秋耕种植的作物,然后还有秋季农忙,这是连轴转,所以也只能利用这段农闲了。

    第17章

    视察和选址后,路易莎在天鹅庄园又呆了几天,算是‘乡村度假’……

    视察和选址后,路易莎在天鹅庄园又呆了几天,算是‘乡村度假’了。或许此时的贵族会觉得庄园里的乡村生活很无聊,城市居民更是鄙视乡村的无知和野蛮。但在路易莎看来,宫廷和庄园其实差不太多,都很无聊。

    或许宫廷的生活条件会稍微好一些,但庄园还比宫廷悠闲,环境也更干净呢(宫廷的人口密度太大了,以此时的卫生条件、卫生意识,卫生情况基本不能细想)!

    几天之后路易莎离开,等到她下一次来天鹅庄园,就是秋末甜菜头要收获的时候了。

    这个时候天鹅庄园的农民也发现了种植甜菜的又一个好处,它和谷物的农忙是微微错开的。虽然也有春耕和秋收,可微妙的都能慢谷物种植与收获一步。以往领主自营地也种谷物的时候,这上头都是一个大难题呢!

    庄园管家要保证领主自营地的生产,大派劳役是必然的,可农奴们都挂念自家的自留地。即使迫于庄园管家的权威,到了时候就去领主自营地工作,也会留力气,方便之后用到自家田地上——俗称‘摸鱼’!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也。

    “这里就是工坊了吗?”路易莎打量着建在荒地这边的制糖工坊。

    建筑本身很普通,但为了防火(熬糖用火很多),完全是以砖石建造的。周围还有高大的围墙,阻止了外人的窥探...以后常来这里工作的,除了之前就已经懂制糖的,也就是天鹅庄园的雇农了。

    雇农属于农奴的一种,相较于普通农奴,他们一般没有自己的自留地。除了农舍后的菜地外,主要在领主的自营地上干活儿。毕竟领主那么大片的自营地,完全靠其他农奴劳役耕种也不行,要有基本的人工维持。

    雇农和领主的人身依附更强,‘奴’属性也更重,庄园里其他自由农和农奴一般也和雇农少有交集。所以从保密的角度来说,用雇农确实更好。而工坊外的围墙,也是防止庄园里其他人窥探,将制糖细节流传出去的。

    当然,这些都只能延迟秘密泄露的时间,这个独门生意做不长久,路易莎心里也是有准备的。

    从制糖工坊唯一的大门进入,前面的大片空地挖了一个水池。水池两头都通着流经庄园的一条河,所以这是个活水。到时候收获的甜菜拉来,应该是先放进水池里清洗掉泥土,再运到一边的大石盘上压成泥状。

    这个大石盘完全是照搬的酿苹果的设施,整块石头凿成,有一个小亭子大小。到时候启动,应该是用牛马拉动连轴,带动一个石碾,到时就转着圈将石盘上放的甜菜头碾碎成泥了。这个设施上方还搭了一个棚子,应该是为了下雨时也可以如常运转。

    除了这些外,围墙内就只有四排房子了。这四排房子似乎并不讲究保暖,可以看到窗洞开的很大,而且就只有窗洞而已——这里也确实不需要保暖,制糖季整天都燃着炉灶,在这里面工作的人根本不会冷!而且到了真正的冬天,估计也就做完了,这就是个季节性工作!

    路易莎又走进头一排房子里,发现一进门就是一个‘榨汁机’,同样也是仿照酿苹果酒时用的榨汁机。只不过路易莎凭借现代人的见识,略做了一些改进而已。比如将榨汁机受力的部件都改成更坚硬的金属件,成本高一些也无所谓。

    不要小看这一点,只这一个,甜菜泥就能更大程度榨干,多出许多甜菜汁来呢!而且做起来还更快。

    这一排房子是‘通间’,完全打通的,站在榨汁机这边就一眼望得到头。对面是一排九眼的灶台,相比起路易莎在城堡堡场里让人砌的要大很多,一次能熬更多糖。也不用担心之前熬糖的人不适应,他们那次在堡场熬糖之后,秘密熬糖时就都是用的这种更大的灶了。

    然后是最里侧,是‘翻砂’时,用于翻搅、搓擦的操作台。这也比较大,可以围一圈人同时进行操作。另外,装桶的地方也在这旁边,翻砂完毕的糖就可以用小号的木桶装起来了。先暂时堆垒到一旁,等专人过来再运出去。

    除了第一排房子,后面三排房子其实也是一样的。而且三排房子后方还有空地,将来如果需要扩大制糖工坊的规模也有空间。不过现在么,暂时只是堆放了许多木柴,预备熬糖使用。

    制糖工坊很简单,路易莎很快看完。等到第二天,之前有过制糖经验的工人也到位了。他们将是这个制糖工坊的骨干,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住在天鹅庄园,只不过自由度会比过去近一年时间高一些。

    毕竟,制糖工坊都开始运转了,雇农也参与了进来,再监禁他们也没意义了。只要当他们和雇农一样,让他们生活在天鹅庄园里就行。

    随着庄园里的甜菜收获上来,源源不断的甜菜头就往制糖工坊这边运送。实在是太多了,只能先靠墙堆放,用草垫子盖着——一开始制糖工坊的效率并不高,有经验的骨干工人太少了,只能由他们带着一组雇农一起做。也就是说,只有一排房子里有开工。

    只有最初的一些雇农学会了,才能分出人手开第二组。这时候,又有新的雇农加入、接受培训......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