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路易莎虽然在知道自己要回布鲁多后,紧急订制了一些世俗服装,但终究数量有限。总之,伯爵召集了十多名裁缝,负责为路易莎缝制最时尚的服装——中世纪中晚期,正是‘时尚’概念真正诞生的时代。在富有阶层内,无论男女都追逐着华丽新奇的服饰,甚至男性更甚于女性。
而富有阶层外,只要是稍有余钱的人也会尽力模仿富有者的‘时尚’。或许他们无法使用那么奢侈的纺织品和珠宝,但总会有近似的、可接受的‘平替’。
这种‘时尚’最重要的发源地就是各个大贵族的宫廷。某种意义上,此时的宫廷更像是乱世里的‘乌托邦’,不同于宫廷以外的粗俗、暗淡、贫乏,这里讲究的是优雅、华丽、富足...知识分子都汇聚到各个宫廷,歌颂着这里的一切。
更具优势的文化是有‘向心力’的,最后就是以点带面,凡有能力的都会学起来。嗯,虽然现在看起来是小众,但趋势是这个趋势。
“尊敬的路易莎郡主,您应该至少做两件斗篷,您这样尊贵的女士总是需要斗篷的。”一个裁缝将斗篷样品拿给路易莎看。是很华丽的面料,内里还衬着松鼠皮。
这个裁缝说的不错,此时‘斗篷’是女性时装中最重要、最具夸耀性的单品。几乎所有诗人的诗歌里写到贵族女性出场,都会提到她优雅地用一只手拢住斗篷的前襟,又或者她温柔地将某位骑士置于自己斗篷的保护下。
还有那些昂贵书籍的插图里,贵族女性也往往是身着华丽斗篷的。因为斗篷罩在最外面,面积又大,确实给人以相当深刻的印象。
路易莎不会给伯爵省钱,既然他包揽了这次做衣服的开销,裁缝说两件斗篷那就两件斗篷。最终,路易莎订做了一件红色天鹅绒材质,以银线刺绣出大尺寸菱形图案的斗篷,以及一件深蓝色丝绸面子,下缘有大量黄金刺绣,内里衬貂皮的斗篷。
除此之外,还有崭新的礼服、科塔尔迪长裙、无袖外罩袍,搭配的帽子、面纱、皮鞋、荷包......
裁缝们记下路易莎的需求后,其中领头的一位裁缝说道:“遵命,女士...不过,伯爵只答应支付布料的钱,还有我们的工钱。而按照您的要求,这些衣服上会使用到一些珠宝——您是打算通过我们向金匠订购,还是您自己出呢?”
虽然听起来是伯爵吝啬,答应做衣服了,却还要路易莎自理其中珠宝的部分,但实际不能简单那样说。中世纪始终是个资源相对匮乏的时期,即使是大贵族也是如此!别看大家都珠光宝气的,要知道珠宝是可以重复利用的。那是一个贵族个人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说起来都是有数的。
伯爵既然知道路易莎不缺珠宝,自然不愿意凭空多采购一批珠宝。
路易莎也没太在意裁缝的话,就让雨果夫人拿来了自己的珠宝匣...之一。
大部分是这辈子母亲留下来的,不过‘精品’却是来自路易莎的随身空间。别看路易莎上辈子的姑姑开网店卖自己设计的首饰,用的都是便宜的半宝石、养殖珍珠、培育宝石之类——此一时彼一时,其中不少在此时绝对是能让人挪不开眼的。
比如路易莎拿出的一盘珍珠。
缝在衣服上的珍珠大多不会特别好,一般就是以量取胜。像此时大贵族一件礼服,缝个一两千颗珍珠很正常。如果是女性贵族的婚礼礼服,大几千颗也是有可能的。这么多的珍珠,也不可能是精品了。
路易莎拿出来的珍珠是4mm大小的白色圆形淡水珠,一盘大约是一千来颗,也不是用在一件衣服上的——除非是不得不炫耀的场合,不然路易莎也很难接受缝那么多珍珠宝石,好不好看先不说,那个重量也很压人了。
裁缝看着那盘珍珠都惊呆了,他们是见多了富贵奢华的,但贵族拿出来缝衣服上的珍珠哪有这样的!
珍珠不算大,但每一颗都正圆无瑕不说,还那样耀眼——这样的珍珠拿去镶嵌一些公主的王冠也足够了(不做主镶的话,小珍珠在王冠上也是有的)!
这些裁缝大约是不会想到,这些珍珠都是淡水珠...淡水珠普遍比海水珠黯淡,所以在古代就大多价值不如海水珠了,中世纪甚至对淡水珠有‘杂.种珠’的蔑称。当然了,用来缝缀在衣服上的珍珠,大多也是淡水珠。
只能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珍珠养殖也玩出花了,淡水珠养出这种‘小灯泡’一样的品种不稀奇。这比好的海水珠当然不可能,但是在古代,最好的野生海水珠也是少之又少,这已经可以和此时不少品质不错的海水珠相媲美了。
品质不错的海水珠对贵族不难拿出,可要一次拿出近千颗形状正圆、质地无瑕、大小和光泽都差不多的?这甚至不是钱的问题,毕竟珍珠平均价格在珠宝中其实不算高。问题是养殖珍珠出现前,以珍珠的生产规模,个人要凑出来真不容易。
第11章
寒冷的冬日清晨,路易莎早早就起床了。不是刻意早起,而是自然……
寒冷的冬日清晨,路易莎早早就起床了。不是刻意早起,而是自然醒。毕竟此时娱乐手段匮乏,即使是贵族,也就是偶尔夜宴宾客,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民要强那么一点儿而已。这种情况下,大家的作息想不健康都难!
至于路易莎,她倒是可以从‘随身空间’里拿一些后世的书看——她和姑姑都有一些‘藏书’留在家里。
但考虑到这个时代的照明条件,以及近视后的不方便,还是算了吧...中世纪其实已经有‘眼镜’这种东西了,不过相当粗糙,佩戴感受看着就不会太好。
早起后穿上衣服路易莎就开始洗漱,有侍女端来了女仆送过来的热水和其他东西。她心里庆幸这辈子好歹是个贵族,不然光是早起洗漱都会变成一件非常麻烦,甚至难以做到的事!
路易莎接过侍女递给她的‘牙刷’,这还是她命令工匠制作的。
华夏古代至迟在宋元时期就已经有人造牙刷了,但在中世纪是没有这东西的——不过,文明发展都有其趋同性,即使是在原始部落里,偶尔也可以见到‘咀嚼棒’(咬散一些适合的树枝的纤维,用以充当牙刷,华夏古代的‘晨嚼齿木’就是这个东西)。
所以,中世纪也有一些有护齿常识的人会刷牙,有的会用小棒裹上布来擦牙,有的则用‘咀嚼棒’一类的东西。当然,用的最多的人还是牙签,用牙签剔牙达到护理牙齿的效果。最常见的牙签是用荆棘刺制成的,贵族则讲究一些,会用黄铜或银的金属牙签。
路易莎让工匠制作牙刷,是用象牙做柄,马鬃做刷毛的。虽然有‘新意’,但并不惊世骇俗,大家最多认为她是一个格外讲究的人而已。
不过路易莎让工匠制作的牙刷她并不怎么使用,每次使用前她都要让人用热水烫过不说,但凡没有人看着她刷牙,她都会偷渡随身空间超市里的现代牙刷。使用感受、清洁效果好得多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尼龙刷毛不会像动物毛发刷毛那样容易积聚细菌、滋生真菌,导致口腔感染。
路易莎明知道此时牙刷不好用,还要让人制作,更多是为了给以后她拿出牙刷光明正大使用做铺垫。大家习惯了她使用牙刷,再拿出后世的牙刷,也只会觉得那是一种制作材料尤其奢侈的精致牙刷,而不会多想。
另外,也是一种洁牙的推广,让身边人慢慢有刷牙的概念。
今早有人盯着洗漱,路易莎就没有拿出现代牙刷,配合牙刷使用的牙膏也是她在这个时代自己制作的牙膏——主要成分是木炭粉混合着薄荷精油(不是纯薄荷精油,而是用橄榄油调配过的复方精油)。
木炭粉是摩擦剂,薄荷精油能清新口气,而且二者都能杀菌。考虑到荒野求生节目里经常用木炭做应急牙膏,这样的简单自制牙膏偶尔用用问题不大。
嗯,至于此时大家做牙膏或者漱口水主要原料的尿液,虽然路易莎理智上知道尿液中的氨确实有效,而且只要离开人体后没有被污染,尿液其实挺干净的...但果然还是接受不能。
洗漱完毕后,路易莎的舌头舔了一下牙齿,觉得还是挺光洁的,效果也还可以。为了自己这辈子有一口整齐白净的牙齿,她也是挺用心的了。
这不是虚荣,而是为了健康!牙好才身体好嘛。她可不想年纪稍大一些就吃饭也不香,饱受牙痛困扰。
再者,一般12到14岁间最后的乳牙也会脱落,换上新牙(智齿除外)。这些她一直都有记录,当下她只有第二大臼齿还没还完。也就是说,她的牙齿整体样貌也差不多定型,现在基本都是恒牙了。而一旦磨损厉害,或者龋齿、烂牙之类,可没有替换的。
至于此时理发师医生的补牙、拔牙术,路易莎可不想体验!
洗漱完毕,路易莎还因为今天没机会用现代牙刷和牙膏,还用漱口水仔仔细细漱了一遍口——其实漱口也是此时,乃至未来几百年间非常受欢迎的洁牙方式。
牙刷刷毛很长时间里都有太硬伤牙和牙龈,或者太软没什么清洁效果的问题。而牙签弄伤牙龈、扩大牙缝也常有,只有漱口轻松简单,而且怎么也不会有副作用。
此时也有不少的漱口水配方,但路易莎都敬谢不敏。这些漱口水大多用了尿液,没有用尿液的,也有些成分在路易莎看来很可疑。她当然还是选择从随身空间偷渡一些来,偷渡来的漱口水也不容易引起侍女的注意,最多就是觉得路易莎奢侈,连漱口水也香喷喷的。
此时的一切香味几乎都是昂贵的。
不过话说回来,大贵族不都是奢侈的么?也就不以为然了。
路易莎上辈子家里的超市在城中村,以周边居民的生活日常来说,其实有用漱口水习惯的人并不多。不过大约是因为疫情的关系,人们空前关注起了消毒、清洁用品,搞得都成了普遍家用。漱口水也是乘着这一波热潮,上了超市的货架......
嗯,最近开封使用的这一瓶是苹果味的,是路易莎喜欢的味道。
“我们的采购账单呢?”路易莎洗漱完毕,吃早餐的时候,询问最近专门负责采购甜菜的骑士亚兰。
回到布鲁多后,路易莎立刻就安排一起从修女院来的让娜,进了城堡的大厨房,为的是方便给自己开小灶...中世纪的饮食她果然还是吃不惯。
还有为了显示虔诚,贵族女性普遍不吃的早餐,所以城堡的厨房也不给贵妇们准备。路易莎的早餐还是让娜给她准备的——比如说今天,她就吃到了牛奶、煎鸡蛋、煎肉肠的早餐,虽然简单,但很合她这个现代人的口味。
亚兰从七岁命名日后就在布鲁多宫廷成为侍童,在给宫廷贵妇跑腿的同时,学习读写,进行简单的军事训练。等到14岁时则顺理成章成为骑士侍从,做正式骑士的助手。骑士也教授他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吟诗。
布鲁多宫廷中从侍童成长起来的每一个骑士,伯爵都会有所关注,这些骑士必然会成为他统治布鲁多的核心力量。在过去,他对亚兰是有一些印象的,因为亚兰和他的父亲一样,表现出了出色的会计天赋。
这个时代已经进入中世纪中晚期了,军事贵族们暴力归暴力,却也开始聿修厥德。统治土地不再完全依靠武力,也很看重官员的文化素养。除了从神职人员中选取官员,部分骑士文职化也不少见。
只不过还没有到几百年后,武备废弛,贵族最大的标签就是优雅、孱弱的地步。
在别的大贵族宫廷里,出现亚兰这样擅长记账的骑士,能否得到重用先不说,至少在布鲁多的宫廷里是很吃香的。因为长期的重商主义,以及布鲁多集市的兴旺,这里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一直很大。
相比雇佣‘外人’,当然是亚兰骑士这种‘自己人’更让人放心。
亚兰的父亲如果不是因为精于此道,身为一个出身极为普通的骑士,也不会得到‘市场书记’这么香的职位。还能因为受重用,将自己的次子都送到伯爵宫廷里做侍从——虽然此时低阶贵族将子嗣送到高阶贵族那里学习是惯例,但大贵族的宫廷还是有门槛的。
亚兰将采购甜菜的账单拿给路易莎,此时的账单大多很容易看,上辈子学过一点儿心算的路易莎按照顺序看下来,立刻就能验算。
看过之后她点了点头:“看起来还可以,特鲁瓦一带合用的甜菜容易收集的都被收集起来了。唔...我想想,最近制糖工坊积攒了多少食糖...”
虽然路易莎看账单很快,但亚兰不会认为她是随便看的。最近的共事中,他已经见识过路易莎的计算能力了...那的确很让人意外,此时贵族并不崇拜知识,别说是贵族女性了,就是占有更多教育资源的男性经常也是不学无术的。
更何况路易莎是在修女院中长大的,这不禁让亚兰有些疑惑:现在修女院也会像修道院一样,教授修女诵经以外的东西了吗?
路易莎不知道亚兰心中的疑惑,只是根据收购来的甜菜和产出的糖算出糖率。最终得出一个非常可怜的数字,才2%!
虽然以当下的制糖技术,肯定不能将甜菜中的糖分完全制取出来,所以制糖术应该还有一些进步空间。另外,从丰特罗弄来原始的糖用甜菜应该也有助于提高甜菜出糖率。但不管怎么说,提升空间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有多大了。
第12章
出糖率才2%啊,这意味着一吨甜菜也才能出糖20公斤。此时1……
出糖率才2%啊,这意味着一吨甜菜也才能出糖20公斤。此时1磅大约是350克的样子,20公斤大约就是57磅(1镑其实就是1磅白银的意思,是个会计单位,整个中世纪都没有出过面值1镑的钱币。不过,中世纪中晚期1镑早就没有1磅白银了,因为1镑=240芬尼是确定的,而1芬尼硬币的含银量却一直在减少)。
当然,即使是这样,也非常赚就是了。1磅优质食糖在市面上的价格是2苏每磅(1苏=12芬尼),57磅就是1368芬尼。
而甜菜的收购价每芬尼10磅——甜菜头是价位中等偏高的蔬菜,毕竟其提供了中世纪少见的‘甜味’。不过蔬菜,特别是根茎类蔬菜总体上属于‘低贱食物’,如果不是特殊的,价格也高不到哪里去。
要知道,此时1芬尼的购买力还是很□□的,别看最好的珍珠要1000芬尼每颗,丝绸要一两百芬尼每码,觉得‘芬尼’很不值钱。实际那些都是奢侈品,如果是购买普通日用,1芬尼就很耐用了。
1芬尼在市场上可以买到2只鸡,或24个鸡蛋,或10来磅小麦,或1磅最便宜的水果干(一般是葡萄干、无花果干这种本土产的)......
所以1芬尼买到10磅甜菜头是很公道的价格了。
而如果按照每芬尼10磅甜菜头计算,一吨甜菜头也就是286芬尼左右,还不到出产食糖售价的零头(如果是自产甜菜,这方面成本还能极大压低)。而除了这个原料成本,人工、燃料等成本平摊在甜菜制糖中可以说不值一提——此时工资较高的技工,如木匠,日工资平均也不到3芬尼呢!
算清楚这些的路易莎干劲十足地投入到了工作中,这个冬天满打满算居然生产出了850磅的食糖。这还是因为原材料供应不足,不然应该能产出更多才对!
生产出这么多食糖,耗费的甜菜头用后世那种9.6米的大卡车一车就能拉走,但在此时,已经耗尽了特鲁瓦及其周边地区菜农的储存了!毕竟此时专门种植蔬菜的菜农极少。至于其他人,一般只种自己家吃的就够了。
甜菜又只是诸多蔬菜之一,就是想收购也是有限的。
850磅食糖其实也没多少,路易莎让人用装葡萄酒的木桶盛装。此时葡萄酒桶规格有大有小,路易莎用的是偏小的——一桶大概可以装三十多升的酒,这样的酒桶刚好可以用驴马背驼运输。至于比这更小的酒桶,一般就是走.私或者装格外珍贵的酒时使用了。
这样的桶用来装砂糖,一桶装大约125磅,只装了七桶不到。然后木桶是放在木箱里储存的,木桶和木箱之间的间隙填充了石灰,用于吸湿防潮,防止砂糖结块。虽然这增加了运输成本,但作为贵价商品,食糖值得。
更何况,路易莎估计伯爵不会卖掉这些食糖,也就谈不到运输成本了。
850磅的食糖,巴尔扎克伯爵自己就可以消耗掉——他当然吃不掉这么多糖,但整个布鲁多宫廷,再加上给扈从们的赏赐什么的,消耗掉850磅食糖轻轻松松。就像路易莎在市场上听香料铺的伙计说过的,高登兰的王太子一次购买的量,是1000磅呢!
再者,出于保密需求,大量出货前不要让人知道布鲁多能生产食糖也是有必要的...至于说以后能不能长久保密,那等以后再说。
当然,说是要保密,也不可能事先什么都不做,只管生产,到时候直接就去销售。此时商业贸易的渠道非常有限,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处处都是,每一个市场几乎都是有主的。所以即使是非常走俏的商品,也很难在没有确定订单的情况下立刻销售(零售无所谓,大宗批发就是这样了)。
最多就是走俏的商品更容易谈成订单而已。
所以路易莎以布鲁多未来领主的身份邀请了佩巴蒂公司在布鲁多的合伙人,即菲利波·佩巴蒂先生。
此时当然已经有了‘公司’,而佩巴蒂公司还是‘超级公司’呢!超级公司在当下还算新事物,不过其初出道就影响力大的惊人了——超级公司是新事物不错,但它不是突然出现的。
很早以前,各地的领主就意识到了,自己领地内的‘市场’是很值钱的。尤其是将市场以特许经营权的方式出售给少数商人,利益还能更大...充分竞争或许有利于大众,但那不一定对封建领主更有利。
给予某些商人特权,甚至垄断权,以此换得大笔金钱,以及更多的贷款。这对于中世纪总是在打仗,又十分喜好奢华的贵族领主来说,已经是维持领地内运转、支撑地位必不可少的润滑油、强心针了。
什么样的商人能有如此巨大的资金流,给穷兵黩武的领主贷款打仗?只有做‘大生意’的那些。无非是在纺织品、粮食、香料、宝石等领域内占据巨大份额的,他们资本雄厚,贸易网络广大。
在他们给领主提供贷款的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更多市场——贷款本身的话,只要不亏本就好了。
要知道此时领主们都是赖账的高手,贷款利率再高,人家一赖账也等于没有。算起来,占用了这么大资金流的高利贷生意,其实回报率很低,为负也不是不可能。
说到底,还是为了别的生意才会给一个个信誉不良的领主借大笔的款子。
总之,这些商人以血缘、地域等团结在一起,出具股本,组成公司,也就是‘超级公司’。
罗兰西的佩巴蒂公司是这个年代的超级公司之一,菲利波·佩巴蒂是佩巴蒂公司的合伙人,也是其在布鲁多的分公司主管。一直以来,他和另外几位在布鲁多深耕的超级公司合伙人,都是布鲁多宫廷的座上宾。
路易莎观察着菲利波·佩巴蒂,这是一个有着一头黑发,皮肤呈橄榄色,眼睛炯炯有神的老人——说老人好像有点儿不对,菲利波只是过了年富力强的年龄段,但给人的感觉并不老。
或许是因为他挺拔的仪态,又或许是因为他精明强干的神态,他给人感觉比实际还要年轻一些。
他是佩巴蒂当代掌门人的堂弟,不过大家族子弟众多,堂弟身份不算什么。如果不是有能力,他也不可能成为合伙人,管理布鲁多的分公司(一直以来,布鲁多的分支机构就是极为重要的。这既是因为这块土地人口稠密而富庶,也是因为‘布鲁多集市’)。
在路易莎观察菲利波·佩巴蒂时,菲利波也在观察路易莎,观察这个未来会统治布鲁多这片富裕土地的女继承人——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路易莎,但他得承认,这位路易莎郡主第一眼就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当然,这是一位非常可爱的女士,气度高贵而清新。菲利波以自己的经验和眼光断定,菲利普王子未来会有一位绝色佳人做妻子,如果再算上她的嫁妆,富有的布鲁多,这真是梦里才有的好事!
不过最让菲利波印象深刻的还不是这个,印象深刻来源于反差。此前他已经知道路易莎成长在一所修女院,做好准备会和一位有些古板的女士交流了。但第一眼见到路易莎他就知道,她绝不是那种常见的女士。
她见到他,一个大公司的合伙人时的神态,既不鄙夷,也无所仰视,甚至谈不到好奇。那是什么都看过、尝试过的淡定,而不是无知——菲利波见过不止一打的贵女,其中就包括眼前这位女士的姊妹。
她们对‘佩巴蒂公司’这样的存在一点儿也不了解,要么以他们攫取利润,违背了神明的旨意而鄙视他。要么将他们视作普通商人,最多就是更有钱一些,完全意识不到他们是如何深刻地影响这片土地。
偶尔也有地位高贵的女士知道他们拥有何等‘权力’,态度就会转变为忌惮或者嫉妒。
但路易莎·巴尔扎克,或者按照传统称她为‘布鲁多的路易莎’,她显示出了一种平常感、松弛感。明明完全了解了‘佩巴蒂’意味着什么,却好像这很普通,她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她完全明白该怎么和它相处,一点儿不排斥、不畏惧。
不只是修女院,世俗世界也找不出几个这样的女性,何况她还这样年轻。
第13章
嗯,怎么说呢,路易莎完全不知道菲利波会对自己评价这么高。如……
嗯,怎么说呢,路易莎完全不知道菲利波会对自己评价这么高。如果她知道了,也只会哑然失笑吧——曾经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她,当然会对‘佩巴蒂公司’这种超级公司适应良好!真要比的话,相比起现代社会‘资本’,这个时代的‘资本’们还差得远呢!
哪怕资本的力量已经露出了獠牙,但此时资本无疑还是依附于权力的。而在现代社会,世界的多数地方,资本就是权力本身!
此时的资本家们大概不会想到,自己未来的后辈们是何等的青出于蓝,做到了他们梦里都不敢想的事:在资本化的国度中,资本可以决定政治、操弄舆情、影响国计民生,高高在上地追逐每一滴利润,并且再邪恶的财富也可以被合理化。
“佩巴蒂先生,不必多想,我们只是有一桩买卖要谈。”路易莎笑着对菲利波说道,是这年头少见的开门见山。
菲利波更意外了,这样直来直往的作风,哪怕在商贾之中都不多见呢。不过身为商人的务实让他并不对此持反对意见,迅速接过话:“买卖?恕我直言,女士...我实在想不出来,是您,还是伯爵大人...”
“您可以认为是伯爵大人,但实际的工作会由我来做。”路易莎轻轻颔首,对于对方快速进入状态很满意。
菲利波心里谋算了一番,更确定巴尔扎克伯爵对继承人颇为满意,未来受伯爵夫人的影响,改选伊娃小姐做继承人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这样的话,佩巴蒂公司应该更重视眼前这位女继承人了。
此时越是大公司,做生意越不是纯粹的商业行为,当然,在后世也有这个倾向。生意越大,其中的政治意味就更浓厚!如他们这种远离总公司的合伙人、代理人,相比起在商业上的才华,更要紧的是搞好和领主的关系。
这种‘私人关系’,大部分是切切实实63*00
的利益交织。不管之前有没有关系,分支机构的合伙人能给领主搞来足够的贷款,领主就会将其当做是座上宾、极为尊贵的客人。不过不可否认,在‘利益’差不多的情况下,其他方面的影响也是有的。譬如分支机构合伙人和代理人的出身、智慧,甚至是人格魅力。
因此,布鲁多继承人选再无疑惑,以及巴尔扎克伯爵积极地让女性继承人参与到领地实际事务中,对菲利波这种超级公司在本地的合伙人,是非常重要的信号。这决定了他们要如何和这位女继承人相处,要在她身上投资多少。
要知道,此前因为路易莎一直在修女院,不少人都认为,巴尔扎克伯爵已经打算将长女送去侍奉主了。至于继承人,如果实在不能生出合法的儿子,自然由小女儿伊娃来担当...因为这个,菲利波也曾讨好伯爵夫人和伊娃小姐,送出不少好处呢。
这也没什么可说的,在这个年代其实不少见,伯爵只不过是平等地冷淡每一个子女。即使伊娃长在布鲁多宫廷,和他培养感情的机会要多得多,他也没因为这个特别钟爱这个女儿。
一来,此时领主有巡游领地的传统,伊娃在特鲁瓦城堡中,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其实也见不到父亲。二来,此时贵族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式,本来就不强调父母子女的情感联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疏远多的是。
自从伯爵对未来有个合法男性继承人不抱希望后,他要考虑的就是由哪个女儿继承的问题——他并不是更爱路易莎,只是单纯地认为,只有两个女儿的话,其中一个放在修女院太不保险了,而且还‘浪费’。
中世纪死亡率很高的,一个女孩子谁也说不准就能活到生下继承人。再者,一个用于继承领地,另一个用于联姻,就这伯爵还觉得不够用呢——如果是私生子女,联姻的价值会大打折扣。
“当然,很乐意为您服务。”菲利波低下头恭敬地说。即使面对的是一个女性,而且还是个孩子,他也表现出了恰如其分的姿态,这是权力的作用。他面对的并不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而是脚下这片土地未来的主人。
“是的,佩巴蒂先生,那么我就直接说了。我听说佩巴蒂公司一直在寻找更多的食糖供应商,毕竟相比起你们的竞争对手,这方面差的有些远。”路易莎依旧很直接。
这其实也是佩巴蒂公司成为头号候选合作者的原因,首先他们是超级公司,资本和渠道摆在那里。布鲁多未来生产出来的大量食糖通过他们分销各地是可行的,这是合作的基础。
其次,佩巴蒂公司在超级公司中第一梯队的末流,相对于‘顶流’要更好合作,方便路易莎拿到不错的合作条款。然后,佩巴蒂公司本身在‘食糖’一项上的弱势,也是路易莎看好他们的原因之一。相比起锦上添花,当然是雪中送炭更让人重视。
当然了,佩巴蒂公司的信誉,一直以来和布鲁多的合作愉快、有不少利益绑定等,也是重要原因,这能让佩巴蒂公司尽量为布鲁多保密...路易莎还想隐瞒布鲁多食糖出产一些时间呢。她不至于觉得这样大的动作能一直瞒下去,但还是那句话,能瞒多久就瞒多久吧。
此时的食糖,基本是从远东走海上商路进口来的,而海上商路其实并不在本土商人控制中,中间商另有其人。某种意义上,那些超级公司这方面也受制于人,和中间商关系紧密的,进货渠道就多。反之,就是另一回事了。
佩巴蒂公司恰好在这块是弱项,他们的长处其实在纺织品上,而且还是本土纺织品。从高登兰进口大宗优质羊毛,在北方低地国家及周边进行加工,那是毛纺织品贸易。还有各地都有的亚麻布,本土刚刚兴起的棉布(本土长期打不过天竺的优质棉布,所以才刚刚兴起),以及罗兰西本地的高端织锦缎......
这些汇聚成了佩巴蒂公司的财富,虽然他们也和其他超级公司一样,涉足粮食、香料、宝石、酒水等等行业。但显然每一家超级公司都有自己更具优势的领域,只不过有的没有明显短板,有的则不是。
当然,佩巴蒂公司在‘食糖’这一项上的弱势并不是问题,因为他们香料这一大项的渠道是在的(食糖是香料的子项),不妨碍他们和布鲁多合作。
不过食糖只不过是在现下的分类中,混在香料大类里,其实相比起其他香料,它要有潜力的多。
香料贸易的体量就那么大,个别香料现在其实就有些触顶了。食糖就不同了,销售量年年看涨,而且始终看不到尽头——路易莎站在未来的视角,这一点看的更分明。未来大航海时代,开辟了那么多海外种植园,虽说也有种香料的,但主要还是甘蔗种植园!
为的就是糖,可以说正是甜蜜的糖带来了血腥杀戮、黑奴贸易!
回顾地理大发现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世界,可以说没有比糖更国际化的作物了。毕竟其他的商品或许还需要培养市场,糖却是不需要的。人类对甜味的喜爱是刻在基因里的,在遥远的时代,对人类的祖先来说,这个味道意味着生存!
菲利波是真没想到,路易莎说和他们有一桩买卖要谈,真就是字面意义的谈买卖!要知道贵族和商人的交集一般就是贵族购买奢侈品,又或者给予商人经营特权,然后从中得到自己那一份好处...真的就是做生意,哪怕是在重商的布鲁多也未曾听说过几次。
菲利波当然不会觉得路易莎提到食糖,是布鲁多宫廷要采购食糖,打算将这一块生意交给佩巴蒂公司的意思。布鲁多宫廷有自己的食糖供货商,而且就算是要换供货商,且不说轮不轮得到食糖贸易做不大的佩巴蒂公司。就说这样的事,哪值得现在这样郑重其事?
“...难道您有食糖的门路?”菲利波试探问道。他就算是再能想,也想不到布鲁多能自产食糖。他们这种罗兰西商人,因为靠近东方,而且经手了足够多的东西方贸易,对‘食糖’的了解比一般人多得多。
他们知道食糖是从甘蔗中来的,而甘蔗只能种在水热、肥力充足的地方...就连罗兰西也只有最南边很小的土地能种,更不要说地处罗兰西北部的瓦松了。
所以菲利波最多也就是觉得布鲁多有弄到食糖的渠道...他是听说过,瓦松王室与东边的异教徒关系不清不楚,难道布鲁多也是这样?
“唔...您也可以这样认为。”路易莎没有把话说透,对方或许会反应过来布鲁多是自产食糖了,但他现在这样认为显然是对路易莎这边有好处的。所以她只是含糊地问:“如果布鲁多能够稳定地供应食糖,贵公司......”
“当然,当然了,这是一件大好事!佩巴蒂公司非常荣幸能在这件事上为阁下分忧。”菲利波这个一直表现的非常保守的精明老人,展现出了之前没有的‘活跃’,热情地道:“关于这件事,在下就可以告诉您!布鲁多供应的食糖,有多少,我们佩巴蒂公司都能吃下!”
“您无需怀疑佩巴蒂公司的分销渠道,以及在各地的人脉......”
菲利波能这样自信,除了谈判场上就是要敢于说话外,也有事实如此的原因——食糖贸易市场现在还是蓝海,各家都是有多少卖多少。再加上本土又不产这个,自然是没什么竞争,更不存在贸易保护主义。
第14章
天鹅庄园,春耕季随着一声鸡鸣,石桥村村头的……
天鹅庄园,春耕季
随着一声鸡鸣,石桥村村头的自由农西蒙很快起床了。在这个中世纪的小村庄里,当然不会有什么早起难的问题——普通人没有夜生活,特别是农忙时期,一天的辛苦劳累后,几乎是躺下就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