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姚夫郎吃完席回家,特地去找陈酒说话,把外头的热闹说得天花乱坠,陈酒都听生气了。
顺哥儿给陆柳比划着说,然后道:“反正落雪以后都是猫冬,别家的酒席,还没我们家的菜好,你要是闷了,就使唤我大哥,让他跟你玩。”
陆柳想再听听,外头有人来找,姚夫郎过来玩了。
他抱着元元来的,怕他摔着,大强把他送过来,姚夫郎进屋,大强就在外头跟黎峰说话。
大强今年做了很多蜂窝,蜂蜜要攒,到年底这阵,攒出好多,他想去县里卖掉。趁着年节,大家都愿意花钱的日子,都给卖了。
后面他再割点小块的蜂蜜回家,足够解馋了。
黎峰找他买些蜂蜜。今年手里有钱,甜嘴的东西不怕花钱。
自家留一些,走亲戚用一些,比红糖新鲜,各家尝尝。
再问去县里卖掉的事,大强是想问问,这些蜂蜜,是送到陆杨的铺子里,还是送到三苗那边。
三苗的铺子,属于靠山吃山的铺面,算他们寨子里的生意。
黎峰说:“一家一半就行了。”
反正陆杨有分红,都是一家的。
他俩在外头说话,唠嗑谈生意、说挣钱。
雨季之前,菌子没到季节,黎峰打算上山一趟,等正月再说,今年先过年,平常就是日常上山,当天去,当天回。
大强还想问问去府城送货的事,黎峰跟他细说了。
“送货一趟,来回奔波,挣的是死工钱,我就只开那个价,遇见劫匪,会多给些工钱。别的就看匪徒有没有悬赏了。我觉着你不用去府城奔波,养蜂的事你都摸索出经验了,再跟胡郎中学学采药,到雨季,还能捡菌子。这样一年四季下来,比送货的钱多。
“等正月里,我要带你们去深山猎区走一趟,早说要去,忙到年底才得空。我们要做药材生意,今年开始,二骏他们不会每次都跟着去府城,我们那个猎区好货多,银钱少不了。你都入伙了,就跟着一起上山,有猎物就打猎物,没猎物就找找药材。别的药材不急着认,贵价的先认了。”
大强往他院里看看,隔着屋子都看见了畜棚的马一样,眼馋得很。
“我听说可以抢马?”
提到马,黎峰脸上就笑开了花,仔细一看,他牙花都露出来了,把他乐的!
大强:“……”
寨子里热闹,这些热闹事里,还有一件就是送货的人,大多是骑着马回来的。
统共是十个人去,抢了八匹马。从土匪手里抢的黑马,上头没标记,到官府登记一下,就是白得的马,把人羡慕坏了。
十个人,八匹马,不够分。为什么有的人能骑马,有的人还是赶着骡子?
因为这是凭本事抢的,没抢到马的,只能赶骡子。
这话又扎心,又让人斗志昂扬。今次随行没抢到马的两个猎户说下回一定要抢匹好马。山寨里别的汉子听了,心头火热火热的,也想去抢马。
大强也是其中之一,这便来问问。
黎峰不管别人,他看大强刚当爹,不容易,再劝他一劝。
屋里,姚夫郎抱着元元坐到炕上,看陆柳下地走动,说:“你也是闲不住的性子,我刚从陈夫郎那儿过来的,他挺着大肚子,也在屋里走。说来也怪,前不久我也是这样的,我现在是一身轻松,能到外头去走走了,就忘了当时的心情,回想一下,挺乐呵的,人咋能愁成那样子?”
陆柳听着笑道:“好像怀孩子都这样,我前阵子还常常哭。”
姚夫郎惊讶:“什么时候的事?我还说你稳当,没我闹腾。”
陆柳说:“你都要生了,我肯定不告诉你。后来你坐月子,我又不方便出门,再后来我都好了,我哥哥陪着我,我就不哭了。”
姚夫郎说他黏人精,“你就是离不得人,随是你哥哥还是你家大峰,有个人在旁边让你黏着,你就好了。”
陆柳问:“那你是什么?”
姚夫郎说:“我是个刺球,谁来我都刺一下。”
陆柳听笑了。
他两腿没什么力气,走一阵,身上发汗。
顺哥儿给他端水,给他擦擦身子,扶他上炕躺下。
屋里说笑的声音都没能吵醒两个宝宝,他们睡得真是好。
姚夫郎把元元放在陆柳旁边,元元也平躺着,跟陆柳一样一样的。
陆柳看元元好乖,说姚夫郎好福气:“知道心疼你,是好孩子。”
姚夫郎听得乐呵呵的,跟他说:“这个月份的孩子,各处仔细,我们都不敢多逗。这不是天冷吗,我很少抱出来。屋里烧炕闷得慌,总憋着不好,我看你这儿近,出来走不了几步路,就把他抱过来玩玩。”
出门一趟,透透气,进屋就坐炕上暖着。
回家再走一段路,进屋又在炕上暖着。冻不着。
元元也有个羊毛睡袋,是姚二嫂做的,比陆柳家的睡袋小一点,睡元元够了。他出门就裹在羊毛睡袋里,小小的孩子,旁边白乎乎、毛茸茸的,看一眼都心软软。
陆柳再看看他的两个小宝贝,盼着他们早点满月,也睡到羊毛睡袋里,让他天天心软软。
两人聊得杂,什么都说说。
又下了一场雪,比去年冷得多,出去赶集的人,都说路上结冰了,十分难走。出去一趟,就不想去第二回。
当然,手里有钱的另说,银子窝在怀里,心窝窝都是暖的。
今年还有人家是借马车去迎亲的,那叫一个气派,接了新媳妇、新夫郎回家,人娘家村子那边,还跟来一帮看热闹的人,都是来看马的。咋这么多马?
姚夫郎还告诉陆柳,很多人动心思,想找县里的媳妇夫郎。
“这是好找的啊?又不认识人。他们不好意思来找你,也不敢去你找哥哥介绍,缠上了三苗和三苗夫郎。这两口子才去县里一个多月,能认得几个人?我的天呐,他家门槛儿都要被踏破了。还有人赶集的时候,摸到铺子里,张口就提条件,让三苗两口子不论如何,把人带到家。三苗气得骂人了,问他们怎么不到街上去绑一个。”
陆柳听得好笑:“他说得有理,他们怎么不不去绑一个?”
姚夫郎也是笑:“是这样。”
过了会儿,姚夫郎说:“你家大峰娶你,拿了二十两银子的聘礼。这个聘礼放到今年,还是最高的。拿不出银子,还想着找个富户做亲家,美不死他们。”
正是这些银子让陈家松口,把哥哥嫁出去,陆柳感觉很值。
要是黎峰小气些,陈家不知会把哥哥送到哪里。
陆柳摇摇头,问姚夫郎要不要窗花。
“我剪的,前阵子赵婶子教我们的,我手还算灵巧,学这些东西快,剪了几个兔子窗花和福字窗花,你拿些回家贴着。”
再过一阵子新年,新年是兔年,可以贴兔子窗花。
姚夫郎从桌上的书页里拿出窗花来挑,拿了两副兔子窗花和四副福字窗花。
陆柳这儿还有些对联,是谢岩写的,他也让姚夫郎拿两对走。
“我哥夫很有才气,你贴完让元元摸摸,沾沾文曲星的才气,以后也当大才子。”
姚夫郎无法拒绝,又拿了两对对联。
“来一趟,连吃带拿,多不好意思?”
陆柳笑得软乎:“没什么的,我家地方就这点大,全贴上都有多的,给你我高兴。”
姚夫郎再问陈酒有没有,陆柳说等过些日子,也会给他家送两对对联和窗花。
姚夫郎说:“他现在怀上孩子,眼看着今年的热闹没法去了,估计也想明白了。寨子里年年有新人成亲,没有你,也能有别的蜜罐里养出来的人,这是嫉妒不完的。看着别家的日子,就过不好自家的日子。当爹爹的人,跟新嫁来的小夫郎不一样了。以后我们都会变得成熟一些。”
陆柳没说什么。以后难得见面,他把亲戚情分和兄弟义气顾上了,不让娘和大峰为难,就尽到了本分。
再聊一会儿,奶娘来了,过来喂奶。
姚夫郎眼巴巴看着,陆柳本来不好意思,被他带着一起看。
姚夫郎说:“真好啊,我这儿挤半天就那么几滴,奶一个孩子都吃力。”
奶娘哭笑不得:“姚夫郎,你快别看了,我本来没什么,你俩这样盯着瞅,我奶都没了!”
为了让壮壮和小麦吃饱肚子,陆柳跟姚夫郎移开了视线。
孩子吃饱奶,他们也到了午饭时辰,姚夫郎抱着孩子,跟大强回家,黎峰进屋招呼陆柳,看看孩子。
午饭端到手上,陆柳难得靠一会儿。娘不让他多坐,让他多躺着。
他听话,也就吃饭的时候坐坐。现在吃着较软的食物,面条都煮成糊糊了,说是好消化。
陆柳不挑食,给他什么他都吃。再喝点汤水,脸色一日较一日的好起来。
他下午在屋里,闲着没事,胡思乱想,悄摸摸挤奶。他就知道少,不知道有几滴。
被黎峰看见,他感到羞窘,磕磕巴巴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这点奶量,奶孩子不够,奶男人够了。黎峰把奶吃了,陆柳再也不敢挤了。
十二月中旬,王冬梅产子。
新村来人报信,陈桂枝过去支应。
黎峰看二田那边没人,让顺哥儿跟着一起去。
陆柳听见消息,心中陡然忐忑起来。
这一年,二田家里死气沉沉的,王冬梅不知养得好不好。
那样的家,生个女儿哥儿就是遭罪的,两口子都不会喜欢,也不知王冬梅会生个什么。
黎峰揉揉他眉心:“怎么这么爱操心?”
陆柳就是心软,“可怜得很,不知她娘家的人会不会来看。”
黎峰摇头说不会,“王家跟陈家一样,有好处才上赶着,二田都分家出去了,手里没钱没粮,之前闹一场,两家撕破脸。这一年他们都没送过节礼,互相都没看过,生孩子的事,过去报信,王家还要把人赶出来,说一句他们没钱。”
陆柳听着真是心寒。陈家就算了,王家算什么?这不是亲生孩子?
他挣扎着坐起来,去看小麦。小麦眉心有颗小红痣,他是小哥儿。
陆柳轻轻碰他的脸和孕痣,跟黎峰说:“大峰,还好我们不是那样的人,不然真是苦了他。”
黎峰跟他转移话题,让他放宽心。
胡郎中让陆柳多静养一段时间,双胎把他五脏都挤得不在原处,他要好好养养。
身体躺着,心里劳累,算什么养?
黎峰拿了书过来,给陆柳读《百家姓》和《千字文》。
他识字量不错,磕磕绊绊的,再让陆柳给他填填字,他读着,也学着。
陆柳听着犯困,过会儿,他跟黎峰说起那封信。
“大峰,你的字好大,裁下来能当字卡了。”
他能提起这件事,就放下了某些执念,能肯定自己的价值,然后一点点的去加固。他要慢慢相信,爱是没有那么多道理的,不需要他做什么去互换。
他愿意做什么去回报,是因为他心里有爱,而不是感到愧疚、自责。
黎峰问他:“那我把它裁了?”
陆柳不要,“那是我的宝贝,我都要存起来的。”
黎峰嫌丢人,“早知道你要存起来,我就练练字再写。”
陆柳问他:“我之前写的信,你要扔掉吗?”
黎峰不扔,“那是我的宝贝。”
夫夫俩都笑了。等练好字再写,就没有这些宝贝了。
今天家中无人,黎峰只陪着陆柳,手上得闲,就把谢岩送的画挂出来。
谢岩够意思,画的是一幅大画,可以挂墙上的。
黎峰挂在屋里,进门就看得见。
他们家是土墙,黎峰怕墙壁返潮,伤了画,拿废纸过来糊墙。
他们家里的废纸,以练字的废纸居多。再就是印图册时出错的废纸。
这两样都不好看,不适合摆到人前。黎峰熬出浆糊,把带墨的一面对着墙,糊上以后,拿根木钉仔细比对位置,再等着废纸干掉,就能把画挂上去了。
陆柳迫不及待,黎峰就展开,拿手里给他看。
画上的他们是站在一起的,互相对望着。
背后有山景,朦朦胧胧,再有浅浅线条勾勒的小院,隐约可以看见一条大黄狗,这是二黄。
陆柳看得喜欢,“真是奇了,我跟哥哥长得一样,他画出来却感觉两模两样,这一看就是我。”
黎峰说:“这个本事好,让两个孩子好好学学,以后让他们给我们画。”
陆柳回望一眼两个孩子,很是期待。
“以前就知道读书人识字,没想到还会画画,这个本事真是好。”
把画挂出来,陆柳下地走走,远远近近的看。
晚上,顺哥儿回家,说王冬梅生了个小哥儿。
“二哥不高兴,脸色沉沉的,娘把他骂了一顿,他跟娘顶嘴,娘本来不想管他了,看二嫂躺床上可怜,就留下照顾。娘说别以为分家就管不了他,再这样当犟种,就把他赶出去,让他一个人过日子。”
黎峰听他说二田还敢跟娘顶嘴,脸色也不好。
晚上他们兄弟做饭,顺哥儿再说说二房两口子的事,他也觉得可怜。
黎峰心硬,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是他们自找的。”
顺哥儿听他的,晚上割了腊肉,炒蒜苗吃。
留一些在锅里多煮煮,陆柳吃软乎点。
晚上就他们三个吃饭,都在屋里坐。
顺哥儿一进门,就看见墙上的画,差点把手里的饭碗惊掉了。
“这是什么时候画的?真是好看,我也想要!”
黎峰说他没志气:“你怎么就不能学着自己画?”
顺哥儿:“……”
他认字都没认明白,还画画。
陆柳吃着饭,说:“我好像牙齿掉光的老头子,吃这么软烂的饭菜。”
“挺好,提前适应老年生活。”黎峰说。
顺哥儿还以为陆柳听了会生气,没想到陆柳挺高兴的。
“那你跟我一起吃,我们一起当老头子。”
黎峰换了一碗饭,说个白头偕老,把顺哥儿的牙齿酸掉了,他碗里的饭硬邦邦的,他都咬不动了!
快要过年了,陈桂枝在新村照料个三五天,就回家来,家里有什么好吃的,让顺哥儿赶车跑一趟新村,送一碗给王冬梅吃吃。
养过这一阵,就不管了。
陈桂枝打算做些酸萝卜,黎峰帮着洗萝卜、切萝卜。
这个活很冷,他身上火气重,干得轻快,不觉着冷。
二十二这天,天上又下一场雪。是今年最大的一场雪了,只下两天,地上就厚厚一层。
黎峰每天都要出来铲雪,还爬到屋顶上铲雪,怕把房子压塌了。
后院的畜棚鸡窝兔窝他都收拾收拾,多加些稻草。
得闲了,可以训训威风,带两条狗子出去遛遛弯儿。
他还想骑马出去,这样太招摇,只把马配上车,让顺哥儿每天送饭的时候风光些,这样孩子愿意顶着冷风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