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4章

    别的兔子,就放到前面去卖。

    陆柳还有点不敢跟陆林碰面,陆杨直接带他去了。

    天气转暖,陆柳没戴围脖了,拿个小面巾遮着半张脸。

    他来铺子里好几次了,之前陆林都没仔细看,上次注意到陆柳跟陆杨的眉眼很像,这次再见,他多瞧了两眼。

    陆柳遮住了半张脸,但露出的眉眼与鼻根,还有依稀可见的脸型,都跟陆杨一样一样的。

    陆林真是看不懂了。

    菌子酱也卸货了,大坛酱放到铺子里,在长桌下面摆放。散客来买酱方便。

    小坛子酱轻一些,他们平时拿着方便,就不放到前面占地方。

    这才一百五十多斤酱,二十五斤装的有三坛,三十斤装的有两坛,两斤装的有八坛。

    陆杨开了一坛小的,尝过味道以后,品出细微差别,总体问题不大。

    陆柳跟他解释:“我们买的大酱便宜一些,我开始试过好几次,炒出来的味道都有些淡。平常炖菜没觉得,纯吃酱感觉好淡,我就拿盐、酱油,把大酱再炖了炖。炒的时候,全用炖过的酱,成本太高,十二文一斤都不够本钱的,我就两种酱都用了,比例配出来,口感还不错。”

    他对调料有把握,自小省钱练出来的,长大后成了直觉,炒酱的活第一次干,照着法子,根据现有条件调整,用低成本做出了好酱。

    陆杨听了,让陆林出去买酱:“林哥哥,辛苦你跑一趟,把五文一斤、八文一斤、十二文一斤、十五文一斤的酱,你都买两斤回来。”

    炖酱费时误工,盐的成本还很高,既然是用酱炒酱,不如试试酱料铺子的酱种来搭配混炒。

    全用贵价的不行,两种掺着来。试试看。

    张铁出去吆喝了,陆林出去买酱了,前面没人,陆杨带陆柳在店里坐。

    今天谢岩不在,不好让婆婆出来招待客人,陆杨就把黎峰跟王猛也招呼到铺子里坐,搭着跟他们聊天,顺道把他想要的野味计划谈下来。

    王猛也想把野味送来卖。这儿方便,价钱也不错。

    他们去集市摆摊,是要收摊位费的。陆杨抽成少,两边算下来,差不了多少。

    陆杨暂时定在每月十五是野味日,让他们最好在十四的时候送来多多的野味。

    黎峰问他:“蛇要吗?”

    “要,”陆杨说:“蜂蛹蜂窝都要。还有人吃鸟和鸟蛋,我也要。”

    这事好说,一家铺子的销量有限。

    他跟寨子里的猎户们宣传一番,总有人送货过来。

    他们还要上山,每个月跑一趟,零碎小猎物也够陆杨卖的了。

    家里还在养兔子,兔子繁育快、长得快,一茬茬的,也能往这儿送。

    陆杨还说了山菌的事:“这事你们可能做不了主,要找寨子里能管事的人说一说,你们要是能答应好山菌不随便往外卖,把住货源,我就找人问问门路,把好菌子卖到外地去。本县城叫不出价。你们住山里,应该知道的,山菌这几年跌价很多。这种价,上山一趟奔不出几个铜板,去的人就少了。那么大一座山,不靠着它吃饭,多可惜啊?”

    要把住整个货源,得寨主发话。

    寨主发话,也不一定能成。还要价位合适。

    人都是为了银子上山的,不会因为寨主一句话,就亏本卖了。

    陈桂枝早年就做过山货生意,这些年也在卖山货。

    黎峰上山不走空,也常跟各类山货打交道。

    他要是不进深山,还会带几个人去山林捡山货。

    靠山吃山不是说着玩的,那是一座宝山。

    黎峰想了想,跟他说:“这事可以谈成,价格好,寨主会答应的。”

    他们分了田地以后,寨子里很多人都向往着农耕生活。

    农耕又挣不了大钱,山货能成事,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好事。

    寨主,也就是他们的村长,人很公正,愿意为村民们办事。不会拒绝的。

    陆杨心里有数了。

    他又跟陆柳聊天:“这些酱都是你们自家炒的?那不是累坏了?”

    陆柳点头又摇头,脸上都是笑:“有点累,但日子有盼头,我忙着也高兴。”

    最怕又忙又苦,还要挨饿挣不到钱。

    真是傻气。

    陆杨给他们拿包子吃,给黎峰和王猛都是大肉包子,给弟弟是小包子。

    “吃点垫垫肚子,等中午再做饭吃。”

    上次都吃过,这回不客气,就陆柳捧着包子,半天没下嘴。

    陆杨再说两次,他才咬包子吃。

    “哥哥,你做包子真好吃。”

    他还没做过包子,等下回得了空,也在家里蒸包子吃。

    谢岩不在,黎峰百无聊赖,也没什么好跟陆杨聊的了,就想带王猛出去转转。

    他们今天要买酱料,炒酱用的酱多,还想去铁匠铺子问问铁价。铁价他们心里有数,常去铁匠铺子,都心知肚明的。就碰碰运气。万一降价了呢?

    吃过包子,喝碗茶水,黎峰跟王猛提出告辞,说下午再过来。

    陆杨留他们吃饭,他们也不吃。

    陆杨只好说:“先别买酱,我们待会儿再试试炒酱,看哪种酱搭着合适。”

    黎峰应下了,跟王猛出铺子,先去铁匠那儿转转。

    王猛问他:“要去看你老丈人吗?你这夫郎娶得好,一家两个铺面,你也开了铺子,日子真是红火。”

    黎峰不去看老丈人。

    陈老爹才搬家没多久,铺子里肯定杂活一堆,缺这缺那,过去一趟没好事。

    好不容易离得远,两家往来不便,他还能主动送上门不成?

    他不去,王猛还问为什么。

    黎峰说:“再把我俩留那儿拉磨你就老实了。”

    王猛:“……”

    他又不是陈老爹的哥婿,拉磨轮不到他吧?

    但好歹不说了。

    他俩出门没一会儿,陆林买了大酱回来,背篓里放着几个小坛子,坛子外写了数字,代表价位,以作区分。

    这也到了午饭时辰,他们先做饭,吃过饭再炒酱。

    午饭是陆柳收拾的,他看陆杨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不让他忙。

    “我给你做饭吃!”

    他可会做饭了。

    赵佩兰才买了鱼,也是给陆杨补身子的,陆柳看了鱼就跟见了宝似的,收拾了一条大的,给陆杨炖鱼汤喝。

    县里买菜方便,陆杨总说馋豆腐菜,他喝药以来,食欲不好,家里豆腐就常买,吃完了,隔一天,赵佩兰就会再去买一块豆腐。

    说来也巧,离得最近的一家豆腐坊是陈老爹开的,她隔三差五去买豆腐,正好是陆杨喜欢吃的那一口。

    吃不完也没关系,陆杨会做豆腐乳。现在时间太短了,再等一阵子,豆腐乳做好了,可以让弟弟带些回家。

    陆柳杀鱼片鱼都麻利,锅里炖着鱼汤,又来切豆腐。

    他闻着豆腐香,跟陆杨说:“哥哥,这豆腐味儿好熟悉啊。”

    陆杨听得哈哈笑:“当然熟悉啦!这是你陈老爹做的豆腐!”

    陆柳:!!

    他听陆杨说是买来的,顿时心疼了:“吃他的豆腐,为什么要花钱买?我们可以去拿。”

    陆杨给他竖起大拇指。

    果然一物降一物。

    他现在能算计一下陈老爹,但多数时候还是躲着、避着,见面让三分。

    占着养恩,没法不顾忌。

    弟弟就不一样了,没有养恩,对陈老爹也没好印象。陈老爹让他们掏钱,他就要拿豆腐。

    陆杨说:“你喜不喜欢吃?他铺子离得挺近的,大早上过去,肯定有一堆活,下午就好说了。待会儿你们出城之前,他也差不多要收摊,剩不了多少。留着也是自家吃、做豆腐乳,你们赶趟,过去拿几块回家吃。来一趟不容易,别空着手走。”

    陆柳笑眯眯应下了。

    他还跟陆杨说:“等我拿了豆腐,也试试炒酱吃。”

    陆杨却摇头:“豆腐口感保持不了多久,还是用菌子炒酱。”

    陆柳有点失望,不然成本还能再省一点。

    说起豆腐,他也想当炸豆腐吃。

    “金黄金黄的豆腐泡是什么味道?我们切一小块试试好不好?”

    陆杨让他试。

    哪知道陆柳小气鬼成精,他对着哥哥也没大方,切小片的豆腐,再切两根长条,一根长条他不动,另一根长条他切三刀,得出四个丁。

    鱼汤出锅,再下油炒菜。

    他还用肥肉榨出了点猪油垫底,再把豆腐条和豆腐丁放进去炸。

    陆杨:?

    “你在做什么?”

    陆柳盯着锅里,很是仔细,怕把豆腐泡炸坏了。

    他拿长筷子慢慢拨弄、翻面,很是认真地答话:“炸豆腐泡吃。”

    陆杨凑到灶台边看。

    没错,就那几粒,怎么看怎么小气。

    “就这点?”

    还不够塞牙缝的。

    陆柳“嗯嗯”应声,笑容不减,眼眸晶亮,分明是很满足很期待的样子。

    要不是知道他在黎寨过得不错,陆杨都要怀疑他被人虐待了。

    这点小玩意儿,高兴什么?

    他莫名被逗笑了,说:“难怪姓黎的那么喜欢你。”

    真是容易满足。

    陆杨这几天心情颇为沉闷,丸药开始吃了,他不知怎么的,更累更疲倦,谢岩也不在身边哄他,日子是有盼头,但闲下来坐坐,他就感觉身子很沉,行将就木。这种状态,让他的心也沉甸甸的。

    见了弟弟,他心情好了些。

    豆腐泡炸得快,量也不多,陆柳把长条的豆腐泡给陆杨吃。

    陆杨跟他认错:“我不该说你小气。”

    陆柳笑起来,看他吃了,也夹一粒豆腐泡吃。

    沾了油的东西,味道很香。

    别的味道没有,还没品出滋味,就已经嚼化了。

    陆柳空嘴砸吧两下,说:“没吃出来味道。”

    陆杨让他再吃一粒。

    陆柳说:“我都算好了,这是分给婶子、林哥哥、哥夫的份。”

    陆杨笑容更浓了:“不用分。”

    他看看鱼汤,把这三粒豆腐泡都放鱼汤里泡着。

    锅里有油,灶里有火,陆柳没空说了,赶紧炒菜去。中午吃山菌炒肉片。

    他们下午要试着炒酱,陆柳还要赶时辰回山寨。

    山路泥泞,他们要买些大酱回家,来回的路都难走,趁着天色早,就得返程。

    陆杨不蒸米饭了,中午就拿馒头做主食。

    只剩三粒豆腐泡,他藏一点私心,给赵佩兰碗里放一粒,弟弟吃一粒,他也吃一粒。

    瞒着不告诉陆林和张铁,下回炸豆腐吃,再跟他们说。

    吸饱了鱼汤的豆腐泡比干嚼好吃,陆柳吃得眼睛眯起。

    “等我挣了钱,买个两斤油,炸好多好多豆腐泡,拿来炖鱼汤、炖菜,吃得饱饱的。”

    陆杨看他说话这架势,问他:“你往外画了多少饼子?”

    陆柳不好意思,说:“也没多少,我就是想想有钱了怎么花。”

    有钱了,能干好多事。他回想一下,几乎都是跟吃的有关。

    他笑得身子乱颤,跟陆杨说:“我清早出门,还跟娘说,等我攒下银子,就给她买猪肚吃。”

    陆杨与他一起笑,然后给赵佩兰舀鱼汤喝:“娘,你尝尝,鱼汤很鲜,也不腥。”

    赵佩兰在看这俩兄弟。真是像。

    相看时,她看陆柳软绵绵的,也有担忧在心头。

    到底不敢赌人心,明知一家软蛋更立不起来,为着家里有点喘息,不至于里外受欺负,当时下定了。

    姻缘互换,反而成了。

    赵佩兰让陆杨多吃点:“买来给你补身子的。”

    陆杨在吃了。

    老郎中说的忌口东西里,有一样就是鱼。不宜多吃。

    买都买了,弟弟都做好了,他不扫兴,半碗鱼汤就一个馒头,多吃菌子,说他爱吃菌子,这顿饭就混过去了。

    家里轮班吃饭,弄完以后,兄弟俩赶紧忙活炒酱的事。

    两口锅,一个炉子,都用起来。

    赵佩兰帮忙打下手,洗切菌子和肉丁。

    陆杨先拿空碗,一样样的把酱料挖出来,然后互相搭配。

    他还回屋拿纸过来做标记,标记简单,每个碗下面,都是两个数字,表示两种价位的酱。

    搭配这个事,让陆柳来。

    他放调料的手稳一些。

    先炒出混合酱的酱香,一样样尝试过咸淡,把配比记好,再把味道好的留出来,搭配菌子和肉丁一起尝试。

    配好后,陆杨会跟他一起炒。

    忙活一个多时辰,黎峰都转悠回来了,他们将将收工。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