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9章

    谢岩被攻击到了,他说:“我们快要搬到县里了。”

    铺面开着,搬来县里是迟早的事。

    县里比山里好,大家都这样想。

    黎峰想到这里,才占据上风的爽快心情又不爽了。

    他怼个书生轻而易举:“苦没吃完就做梦。”

    谢岩输了。

    拿眼睛跟夫郎求助,他夫郎正在跟弟弟吹牛,非常沉浸,根本感受不到他的灼热目光。

    谢岩:“……”

    只能靠自己了。

    谢岩说:“你们甜,你夫郎都不看你一眼。”

    黎峰回头看,他那个甜甜乖夫郎,正拿着以前夸他的话,改都不改的夸着陆杨。

    黎峰:“……”

    那你就不要怪我了。

    “你夫郎看你了吗?”

    谢岩沉默了。

    黎峰也没话了。

    房间里只剩下双子兄弟的说笑声。

    他们一起望着那边,见面这么久,这时才静静观察他们的面容。

    像,太像了。

    放在一起,很难发现区别。

    明明有着同样的脸,可吸引他们的,却是不一样的灵魂。

    他们能分辨自家夫郎是哪一个。

    黎峰起身,看看外边的日头,想着陆柳好久没见着陆杨,体谅他的想念,叫上谢岩,摸去灶屋做饭。

    在黎寨,没有男人会做饭。但显然,这个书呆子更不会做饭。相比起来,过了一阵单身汉生活的黎峰,简直是厨艺高手。

    黎峰又一次找到了优越感:“不会做饭的男人不是好男人。”

    谢岩坐在灶膛前的小板凳上递柴烧火,一声不吭。

    等着吧,下回见面,他就是厨神谢岩了。

    他脑子好,夫郎都说他聪明,他学什么都快。

    不像黎峰,空有大个头,做饭跟喂猪一样,大颗大颗的剁菜,谁家这么吃饭。

    灶屋里气氛冷硬,两个男人靠冷哼来交流,建立了坚实的敌对基础。

    第45章

    两个没用的男人

    中午吃炖酸菜。黎峰省钱,

    抓一把酸菜炖出汤,又切了棵大白菜一起炖。

    菜帮子和菜叶都一起切成了丝,煮出来跟酸汤青菜面一样,

    但没有面。

    临出锅,

    谢岩起身一看,发现里头一点肉都没有,让他切点肉放进去。

    黎峰不动他家的肉。开着铺面,瞧着体面,自家日子都没过顺,

    早上拿了十个包子吃,这算价格,

    就是五十文钱。单算成本也得二三十文钱。不好再割肉。

    谢岩说几次,他都不动,

    谢岩只好自己去,把肉切得乱七八糟,炖出来奇形怪状,还有部分肉片太厚,

    出锅时还没炖熟,要拿到炉子上再煮煮。

    陆杨对这一锅菜的点评是:“两个没用的男人。”

    凭一己之力,拉低做饭组风评的谢岩竟然有些高兴。

    忙活半天收获没用评价的黎峰,

    认为这日子没法过了。

    陆柳看一眼炖菜,想着黎峰是猎人,处理肉类绝对是老手,

    不会切成这样。

    他精准夸黎峰:“大峰,

    你把青菜切得像面条一样,真厉害!”

    陆杨只好说:“哇,这是谁切的肉啊,

    一口就顶饱了。”

    他们都不怎么饿,就着炖白菜啃面饼,继续聊天。

    陆柳等会儿就要走了,还有事情想问哥哥。

    他想问问怎么出去交朋友。他怕陈夫郎骂他,也快过年了,到时还要跟二田媳妇打交道,要是被找麻烦怎么办?

    他想自己处理。让大峰出面,二田要挨揍,不利于家庭和睦。让娘出面,娘嫌他没用,就不喜欢他了。

    这话当着黎峰的面不好说,他说起去陈家送年礼的事。

    农家送年礼,就只走几家亲戚,旁的就拜年,去别人家里攒攒人气,互相道个喜,喝碗茶,吃点花生瓜子。关系好,就留一顿饭。多的东西没有。

    黎峰的大舅在陈家湾,陈老爹一家也在陈家湾,这头的礼躲不了。

    陆柳应付不来,他一开口说话,陆三凤就气得骂他。总不能每次回去,都扒陈老爹的棉衣。他要问问哥哥,这事怎么解决。

    陆杨说:“你们哪天去啊?到时候我跟你换换。”

    两边把事情说开,这事就简单了。兄弟俩随时能换一换,有什么麻烦事,比如说陈家,都好解决了。

    陆柳听得愣了愣:“还能这样?”

    黎峰一脸抗拒。

    谢岩满脸警惕。

    陆杨给谢岩夹了一块丑丑的肉片,然后跟黎峰说:“你那什么表情?你以为我很愿意跟你一起吗?”

    谢岩找到机会,抓紧怼黎峰:“你做什么?我家杨哥儿要跟你一起去陈家,你为什么不同意?你敢不同意?”

    这是他上次他黎寨的时候,黎峰跟他说过的话,他大差不差的改一改,就这样怼回去了。

    陆柳见状,看看哥哥,再看看黎峰,然后选择捏他不在乎的人。

    他说谢岩:“我哥哥跟我男人说话,要你管。”

    黎峰见他护短,莫名笑了。

    他给陆柳夹菜吃,挑着已经炖熟的肉片。

    他家小柳馋肉。

    陆柳为着哄他,抓紧又捞小半碗白菜丝。这是黎峰切的白菜丝!

    黎峰瞅他一眼,才跟陆杨说:“换也行,小柳不能去上溪村。”

    上溪村跟狼窝似的,陆杨还能骂人打人,陆柳肯定不行。

    陆杨就说:“你不是还要给米行送年糕吗?你下次来县里,送完年糕,就来铺子里找我,让柳哥儿在铺子里待会儿,下午关门跟阿岩回村。我跟你去一趟陈家,办完事,就在官道上等他们。”

    这个可以。黎峰算算打年糕的工期,定下十九的日子。

    谢岩还不知道陈家的事,张口问一问,听说是养父母家,迟疑着问:“我要去看看吗?”

    陆杨摇头:“不用,等回家我跟你细说。”

    谢家的麻烦事要到年后收尾,陈家这头就不摆出来添乱了。

    有黎峰在,陈老爹不敢硬抢,他过去随便说说好话,打听打听作坊的进度就行了。到正月,再换一回,过去拜个年,就没什么事了。

    陆杨跟陆柳说:“等过年,我们就在官道上见。你跟阿岩去陆家屯,见见父亲和爹爹。我跟黎峰去陈家湾转转。”

    陆柳害怕去陈家,又觉着把这些事情都推给哥哥不好,小小挣扎了一下,还是黎峰说:“我俩一家的,你去我去都一样。”

    他放松下来,先跟黎峰说:“那你不能跟我哥哥吵架。”

    然后跟陆杨说:“好,我们过年就这样。”

    谢岩很快就吃完了,他不耽误陆杨跟他们说事情,主动去前面换下陆林,让陆林到灶屋吃饭。

    他们在锅里留了午饭,陆林吃完,再让傻柱吃。

    难得见一面,时间太短,谢岩出去了,陆杨紧着又跟他们说了件挣钱的事。

    “你们寨子离县城远,有没有想过进一些货,放到寨子里去卖?比如酒、酱油,还有瓜子花生之类的干货。”

    这事还真没想过。陆柳是完全没有动过念头,黎峰是之前想过,他爹走了以后,娘没有改嫁,他们一家分出来过日子,家里人口不如别家多,种地很吃亏。

    幸好黎峰练出了打猎的本事,不然家里糊口都难。

    娘跟顺哥儿都干不了重活,现在再加个陆柳,娘还想把二田分出去,两边都没有足够的劳力种地。

    黎峰还好,他可以继续上山打猎,娘肯定心里不舒坦。打年糕有时节,平常干不了,能有点旁的营生,每个月挣一点贴补,家里压力就小了。但他们没有门路。

    陆杨跟隔壁丁老板说好了,可以拿点酒卖卖看。

    酒越贵,利越高。本地酒利薄,每三斤,挣两文钱。

    陆杨跟丁老板磨了两天,告诉他村里人不识字,什么三斤两文钱,算着麻烦,他那么大个老板,还计较这点零碎?再说,酒是用粮食做的,以后地里出了粮食,也能卖给丁老板,让他行个方便。谈定了每斤能挣一文钱。

    余下的,干货可以搭着带一些。这种没有自家手艺的东西,都是薄利,挣不了几个铜板,捧个人场罢了。

    陆杨说:“你们靠着山,可以收山货、野味,山里的野核桃、野栗子、野菜、菌子、果子,这些东西我都收。价格先等等,我这阵子忙,没有出去打听,你们可以先收着,到时再谈。”

    他想过很多,弟弟老实又胆小,平时就喜欢待在家里,他不强求,以后他们要到县里来做生意,他能帮都帮。现阶段,就根据条件来。

    待在寨子里,有寨子的生意。靠着山,这就是他们的本钱。山货有市场,但这东西也跟种菜一样,一家没有多少,摘下来的东西都是自家吃吃,到赶集之前,拿上几斤、十几斤的,到县里卖了。

    如果寨子里有人收山货,他们平时采摘就勤快了,供货稳定。

    陆杨也不怕被人抢了生意,别人再好的门路,不如他对弟弟亲。他让利的程度,不是别人可以比的。

    他不靠山货挣钱,这东西拿到铺子里,就是扩展一下售货范围,添个人气。大头还是给弟弟挣。

    陆柳听得眼睛亮亮的,他一直想着怎么挣钱,还说先养好兔子,等母兔下崽,再把小兔子也养大。开春了,再让黎峰给他捉些鸡回来养。

    靠着这些东西,一年零零散散的,也能挣个几百文钱。

    哥哥的提议,他不知道能挣多少,反正房子都是空着的,他试着做做,能成,他就能帮上黎峰了。家里多个进项,黎峰养家压力小,可以多多陪他。

    他想试试看,要努力做好。但家里事情,他没当家做主过,就眼巴巴望着黎峰。

    黎峰没立即同意:“我手里银子不多,下次……”

    陆杨抬手,打断他的话:“不用太多银子,这点面子我还是有的。你想想都要拿什么货,别的东西先等等,酒就在隔壁,我待会儿就能带你去拿。”

    干货就他铺子里这些,先拿寨子里去卖卖看。

    腊八前后,赶集的人多,估摸着都买完了,少带一些,兴许哪家嘴馋,早都吃完了,可以挣一笔。

    卖吃的就这样,吃完了,没见着,惦记也没法子。

    嘴馋的时候,恰好知道哪里有,离得近又方便,价格也不贵,就会上赶着解馋。

    客人三文五文的花着,店家一文两文的挣着,积少成多,家底就厚实了。

    挣钱最好的时候就是人闲的季节,人闲嘴就闲。

    别看都说忙起来才吃好的,好东西什么价?吃也吃不了两顿,也没空出来转悠。

    根据陆杨多年的县城生活经验来说,越是闲的时候,越能挣抠抠搜搜的小钱。说着舍不得,隔三差五来一趟,想着也不多,加起来可不得了。

    小本买卖,挣的就是小钱。像他们卖的这些,就是嘴闲吃的玩意儿,正好挣年节的钱。

    黎峰不是小气性子,做事有魄力。

    别的东西,他不常买,不清楚,要回家再问问娘。酒可以先拿着。

    黎寨的汉子们都喝酒,好多媳妇夫郎也喝,别说过节,平常也要来一碗。

    各家都抠门儿,每回买酒不买多,喝完了就没有了,用这种方式省酒钱。

    真把酒摊开到门口,生意少不了。利薄了些,可两斤没多少,他一顿就能喝完。

    只是今天真没带多少钱,待会儿还要去采买糯米。

    黎峰问个价,拿钱袋出来看看,数了四串半的钱出来,有四百五十文钱。

    本地酒售价是十文钱一斤,这是最便宜的酒。

    上次陆柳来赶集,一小坛就要二十文钱。

    他们每斤能挣一文钱,就算九文钱一斤买入,今天先买五十斤试试。一进一出,就是五十文钱。

    陆杨再不多劝,让他俩坐会儿,趁着天色早,赶紧去隔壁酒铺找丁老板。

    上次他提过野味,丁老板没给回信儿,他先带来了生意。

    “先拿五十斤起个头,以后长长久久,劳丁老板多多照顾!”

    丁老板对陆杨乐呵呵的。陆杨的包子铺常有官差来,连带着他这邻居家都消停了,没什么流氓混子来闹事,他高兴着呢。

    “我说怎么没见着你在前门叫卖,还说今天安静,原来是家中来了亲戚?”

    陆杨说是,还问丁老板:“您生意做得大,在县里待得久,认识的老板多,能帮我再搭个线不?我弟弟住黎寨,那边实在太远了,我想着,给他们拿些酱料、油米过去,自家吃着便宜,平时一文两文的能攒几个铜板,日子也就过起来了。”

    丁老板很喜欢跟陆杨说话,陆杨脑子活,心思活,来一回惦记个事儿,偏话说得好听,不惹人厌。

    丁老板说:“他要是能把酒卖出去,我就跟那些老朋友们说说,这都没事儿,大家交个朋友。”

    陆杨一听,心中立马有了主意。

    卖出去,也没说卖去哪里。县西四个村子,他能在上溪村走走,再让大松哥帮忙在陆家屯卖卖,黎峰的大舅在陈家湾,这里也能分分,余下能有多少送去黎寨?没可能卖不完。

    真卖不完,再拿五十斤也没事。他平常还有人情关系走动,酒又耐放,就当花钱打点了。

    关键是酱和油,这是好东西,能便宜点,不仅弟弟能挣钱,他做包子的成本都会更低。成本低,挣钱就多。

    “丁老板,您真是仗义,今天晚了,明天我请你吃包子!”陆杨笑道。

    陆杨买酒这阵,黎峰也跟陆柳说好了,等下他先出去买糯米,让陆柳在铺子里等等。

    到陆杨回来,跟黎峰打个照面,就能跟弟弟单独相处了。

    陆柳带了手套来,他从小包里拿出来。

    包是皮革制品,平常黎峰上山用的,里面会装一些重要物资,比如一些止血药草、药粉和盐包。

    他今天背出来,往里放了手套,还有钱袋。

    手套是比着他手的大小做的,陆杨戴着刚刚好。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