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不能泄劲,当催军猛攻,以防万一之事。”荀攸面色严肃,道:“看他的架势是要拖下去,然而我们却拖不得。”“不错,拖不得!拖不得!”
曹操连连点头,高兴的奔马环了一圈,亲自督促勉励三军。
全军上下,尤其是李通这样的人,土气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本以为家业败落不可避免,谁知道峰回路转,还有这样的翻盘机会?
距此三百里,陈留郡陈留城内。
曹仁坐镇于此,正在听部下诉说往来战报。
陈留城外,高顺的战兵早已封堵邀战多日,高览、轲比能的部队也出现在附近。
曹仁固守不出,却难保周围据点,后来曹操派来了增援之军。
之前数日,曹操又将才抵达的增援部队撤了回去。
在那时,曹仁就知道:曹操要集中所有力量,覆灭周王本人!
将校门带来的消息,无非是哪条要道被高顺攻占,哪个坞堡又被搬空、有多少大族俘虏被驱为炮灰协助攻城……
曹仁摆手:“这些都是小事,如今决战之机不再我们这。只需守住,等大王消息便可。”
“父亲。”
这时候,一个年轻将领兴冲冲走来,面带喜色:“我这有个好消息!”
第1359章
看似喜讯,实则噩耗
“哦?说来一听。”曹仁略微期待。
“轲比能和高览两部撤走了。”曹泰道。
曹仁脸色一僵:“你说什么?”
“轲比能高览退走了。”
“你从哪得知的!?”
曹仁突然失态,一把将桌上东西拂落,阔步向前,提住儿子衣领:“何时走的?你何时得到的消息?说清楚!”
“具体何时走的我也不清楚,是斥候探了回报的,吃完饭就来跟您说了。”曹泰觉得父亲的态度有些奇怪。
“吃饭!吃饭!你还敢吃饭!?”
曹仁的手突然抖了起来,他大吼一声,一巴掌拍在儿子脸上,将他打翻在地。
“我杀了你这个逆子!”
说罢,他便从腰间拔出剑来。
“将军!”诸多将校连忙上前阻拦。
“将军,不至于此啊!”
“就是,小事而已,小事而已。”
“小事!?这哪是小事!”
曹仁大声咆哮,这和他平日的大将气质出入甚大。
他言语激动,面色却带着一股惨然的白色,手紧紧的握着剑,身躯轻轻发抖。
“完了,完了,这是陷阱……大王踩入了陷阱之中。”
众人疑惑不解:“将军,您的意思是?”
“快!”
曹仁顾不得解释,也没有心情解释:“马上派人去给大王传信,就说陈留城附近的周军消失了,是咬着援军的尾巴走的!”
堂中众人皆是一震,而后醒悟过来,恐惧在他们眼中闪烁。
爬起来的曹泰也吓傻了,他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你亲自跑一趟!”
曹仁用手指着他,怒斥道:“不要带人马,免得被周军发现,哪怕把马跑死,一天之内也要见到大王!”
“是!”
曹泰颤声回答,行了一礼:“孩儿这就去!”
“将军。”
好一会儿,众人才压下惶恐,一人勉强开口:“要不咱们舍了城池,去奔袭救援?”
“绝对不行。”曹仁摇头:“我一走,高顺就会咬上来了,到时候大王那会更危险。”
黄河道上。
李通撤走之后,陆逊姜叙轻易推兵过了黄河。
然而,陆逊没有急着去夺白马城,而是将重兵交付姜叙手中:“向南,与黄汉升将军汇合。”
“是。”
燕县方向。
黄忠将收拢的百姓安排在军营中,只留少数人维护秩序。
在曹休撤走的次日,他便也离开了。
不过,他的路线并不完全和曹休相同。
曹休是贴着南边急行军,直接扑向周野上方的。
他则先向东行,沿途收拢了姜叙部,以及周野本部五万人中分出的兵马。
当他渡过濮水的时候,部下已有近三万兵力。
而另一边的高览轲比能也是如此。
一边走一边有人聚集过来,按照周野提前布置,给他们带路……
诸将撤走后,除曹仁外,那些守城的官员也是先后察觉到了。
他们在醒悟之后,火急火燎派人去给曹操送信。
距离战场不远处有个小城,名为煮枣城,为战国时魏国地,属济阴地界。
因前线包围之势已成,且战势趋于向好,一连数日未睡好觉的曹操头痛难忍,便被建议来此小城暂歇。
煮枣城距离前线部队只十里而已,指挥起来也相当方便,也更安全一些。
此刻,前线不断传来战报。
说的无非是各路将领的猛烈推进,以至于周军不断后撤,防守圈疯狂收缩。
这样下去,所有周军都会被挤死在中央部位。
曹操很高兴,为自已果断的决策和即将胜利的豪赌而振奋。
全军上下,亦是如此。
这时,外头有人通报,说是燕县等地的使者赶到。
“进来吧。”
看着来人急匆匆进来,曹操笑着挥手:“援军撤去,城中势孤难守,城破在所难免,孤不会怪罪。”
他以为,此人来是替守军告罪的。
毕竟燕县封丘一带,都在战线南北两路,目前属于要地。
可如今对于即将攻拔下周野本部的曹操来说,要地又算什么呢?
只要他吃下了周野,哪怕失了所有地盘都没事,更别说区区几个要塞了。
“大王。”
来人都愣了一会儿,这才说道:“城池尚在。”
“嗯?”曹操一怔,下意识的嘉奖道:“不错,这也能守住……”
“不对!”荀攸顾不得许多,直接一声喝打断:“攻击你们的周军还在么?”
“不在了,这正是我要说的事。”信使道。
坐在上方的曹操面色蓦地白了,身上发福的肉明显一颤。
“去了何处!你可知道!”
他一拍桌案立了起来,喝声发问,眉宇间煞气腾腾,和之前的慈眉善目全然不同。
信使连忙低头:“不知!”
曹操身体晃了一下,随后扶住了额头,目光中杀意毕露,盯着那人:“你若说谎,诛你全族!”
那人胆破,慌忙下跪:“绝无半句虚言,怎敢欺瞒大王!”
曹操多疑,手一挥:“带下去,问清楚,不要有任何遗漏!”
“是!”
他还是谨慎,担心是黄忠等人击破城池,派这样的信使来使诈。
如果黄忠等人已成功破城,要抵达战场尚需时日。
而这个时间,足够自已扫掉周野已岌岌可危的防御。
荀攸则盘算着时间,道:“信使路上走了两日,添上这个时间,若黄忠等人真的来了,只怕已离我们不远。”
心里寒意阵阵冒起,:“不对,陈留离我们更近,真有情况,子孝怎么可能察觉不到?”
“报!曹泰求见!”
门外恰时响起喊声。
听到这声音,曹操觉得体内像是什么被刺破了,好不容易压下的寒气汹涌而出,充入他躯体每一寸,几乎将他冻僵。
不等通报,门口跑进来一个满身染血的将军。
曹泰已失一臂,顶盔也早已失去,噗通一声跪下:“大王,外围有敌军隔断,他们早已离开陈留,只怕是冲着您来的!”
他路上被一支周军小部队阻隔,被迫蛰伏一日夜,脱困后又逢战,付出一条胳膊的代价才舍命杀了出来。
看着血淋淋的曹泰,曹操忽觉鼻头泛酸。
这股酸感,不知是为曹泰,还是为他自已。
曹仁知道曹操多疑的性格,所以派出曹泰亲自来传信。
见到曹泰,曹操便能断定:消息假不了。
第1360章
危机,局势逆转
一时间,他的脑子很乱,千丝万缕搅在了一块,混如浆糊,几乎失去了思索的能力。
“大王!”曹泰顾不得自身失血,连声喊道:“赶紧组织诸军防御啊,要么带着人马暂时回撤。”
曹操脑子愈乱了,一时间都做不出决策,只是抬起手道:“快……快……快叫个大夫来,给曹泰止血,快带他下去。”
几个武卫走了过来,搀扶起重伤的曹泰。
曹泰也已脱力,跪下后便不能起身,此刻整个人开始发软,再也难以克制剧痛和失血,直接晕了过去。
看着曹泰被带下去,曹操拍了拍自已的脑袋,但它似乎停止了思考,依旧没有作用。
眉毛痛苦的挤在了一块,曹操手指了指荀攸:“公达公达,这件事……”
“大王,时间急迫,容我说来。”荀攸道。
“快说。”
“周氏主力隐进军的时候,他先分派出各路兵马攻击重城,而我军为了维护战线安全,理所当然的派遣重将出击。”
“在这个时候,周军主力却通过化整为零,又化零为整突然出现在我军面前,摆出了决战姿态。”
“但,原先五万人马的主力,锐减至三万,并且摆出了防守拦路的姿态。”
“这在我们看来,周氏打的是‘拖延我军主力,一求分兵先行取胜’的主意。”
“如此,我军有两条应对之策,其中之一为将计就计;即‘只以少数人马与周氏本人纠缠,再次分兵其他路,以形成对周氏分兵的压制’。”
“由于周氏本人推的太近,使我们与其他战场距离较远,二次分兵极容易被周军发现,效果微弱。”
“再加之,周氏本人只有三万人在前,我军如何能不心动?”
这里,荀攸照顾曹操的情绪,说的是我军心动,而不是大王你心动。
“摒弃这难以取胜的第一条路后,我等只能反其道而行,无视周军分兵,猛攻周军主力。”
“奈何周军防守严密,我军短时间难以攻破,于是便召回分出的重将李通、曹洪等人,齐攻周氏本人,以博全盘之胜。”
“而在此时,周军的黄忠、轲比能、高览之众,亦是以大王您为目标的。”
“换而言之,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去夺取那些重城,只是挖了个陷阱等大王您而已。”
“周氏本人,则是诱饵。”
“他的想法和我们一样,我们希望能拿下他本人,而他也在盯着您。”
“只不过,他早算一步,他的算计是在我们算计他的前提下,才能成功。”
随着荀攸一番言语,曹操混乱的脑海终于渐渐平息。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最后又长叹一声。
这一声叹息似乎抽干了他的力气,他瘫坐了下去。
“如你所言,我们北面、东面、南面三角,只怕已被围住。”
至于西面,那是战场所在。
“是这样。”荀攸点头。
曹操目光昏沉,像是要闭上,又蓦地睁开,带着一股暴虐气息:“可我不甘心!我还没输呢!难道我会比刘备差吗?”
他身体向前,注视着荀攸:“公达,你可有应对之策?”
“三条路。”
“第一,抛下前方大军,此刻星遁而去。”
“周军虽早有预谋,但东面之军需要绕很长一段路,现在的封堵包围圈必有漏洞,大王可安然逃脱。”
曹操想都没想,直接摇头:“此计不可。”
他身边还有典韦的武卫营,依荀攸之言,往东走逃脱的可能性很高。
可逃脱之后呢?
曹操一旦走了,面前十余万人马必然崩溃。
这是曹操最后的中枢兵力,是他的根基所在。
而这边主力一旦倒下,周野提兵向下,曹仁如何抵挡?
曹仁一倒下,连带着整个豫州兖州,都会土崩瓦解。
而失了根基的曹操,只能做孤魂野鬼,飘一天是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