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如此说来……”周野忍不住笑了:“西域流贼刘玄德,现在有了跟脚,成了一个商业政权?”周野这话没有诋毁刘备,刘备刚去的时候确实就是个流贼。
没地没政,但有接近万人的骑兵精锐,这不是流贼是什么?
对于西域人来说,这简直是噩梦!
这伙人高度统一,紧紧环绕在刘备身边,论起凝聚力比当初被大汉打跑的匈奴人要强的多。
大宛康居原本是对刘备俯首称臣了的,现在面临贵霜的压力,更不可能向刘备伸手。
贵霜距离较远,再加之内部矛盾剧烈,各个派系意见不合。
等他们派出一路兵去打刘备的时候,恰好中了刘备的埋伏,被吃掉了前队。
更重要的是刘备有周野在后头输血,贵霜有些人看中了当中利益,不愿与之交战。
“确实如此!”
郭嘉点头,紧接着打开下一封来信:“刘玄德已招募文武,在西域另起炉灶,立的还是大汉旗帜。”
说完,他看着周野。
换做正常君主,听到这个消息必然勃然大怒。
然而周野没有,他反而在笑:“如果他不能另起炉灶,我安排他去作甚?差遣一将去便是了。”
“这之中有区别吗?”郭嘉眉头一下拧了起来:“他另起炉灶之后,岂不是更难掌控?”
“区别很大。”
周野收起了正在操练的王戟。
这段时间,他难得的歇息,停了兵马。
但身为乱世至尊,武艺自然不能生疏。
更何况虽然没有在外征战,但在家里可是夜夜征战未休,以至于斩获极为丰富。
除了处理族中事务回了南中的祝融之外,其余诸夫人几乎全员中标。
这使的周野麾下从政坛到军队土气空前高涨。
这说明大王春秋鼎盛,易容谣言不攻自破。
在大臣们看来,子嗣多那是真正的能力象征。
子嗣众多,更是让政权的生命力变得更加旺盛,能够承担更多的风险。
“派一将前去征讨,他虽对我言听计从,但必诸事依赖于我。”
“倘若在外突遭不测,或一战而覆。”
“为维持局势,我便又得添兵添将,耗费人命粮秣。”
“如此,我便不是吸血,而是被放血了。”
郭嘉垂手做恭听之状,周野则继续道:“刘备非一将之才,他要立足在外,就得另起炉灶。”
“有地盘、有文武、有制度、有民户、有生产……只有这样,他才能赔的起。”
“即便是经受失败,也能迅速补充,乃至壮大。”
“但你需知道,老大不是谁都能当的,要在域外立足当老大,更是难之又难。”
即便带了基本盘去,那又如何呢?
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失去了治下的百姓和政治根基,首领还能维持首领的地位吗?
难,很难,非常难!
在此之前,有无数大或小的政权,在逃亡路上,君主的脑袋不断的被摘下、顶上,顶上的又被迅速摘下……以至于渐渐崩溃,消失不见。
要做老大,可不是说一味的靠武力或统军之才就行的。
而刘备此人最大的能力是什么?能得人!
郭嘉缓缓点头,问道:“那需要收缩一些利润么?防止他壮大的太快。”
“不必!”
周野直接摇头,道:“贵霜康居都是大国,纵然武力不如大汉昌盛,但刘备要成功谈何容易?”
“贵霜不会坐视刘备威胁,而康居大宛之前顺从刘备,是因为刘备在凉州,不会吞并他们,更不会直接威胁到他们。”
“现在局势不同了,他们也不会真心拥护刘备成事——刘备壮大起来,对于他们而言,跟贵霜有区别么?”
“所以,刘备还需要时间,他壮大之后,会将西域的战争烈度推到更高。”
再之后,则是拼杀、换血、放血。
然后他们需要粮秣、需要兵器甲胄、需要战马。
周野可以一面看着他们滴血,一面从他们身上吸血。
这才是最为附和他利益之事。
至于会不会死人……他管得了那么多?他是来做天下至尊的,可不是做大慈善家的。
再则,唯有大乱,才有大治。
要想长治久安,今日的流血便不可避免。
郭嘉会意点头,同时笑道:“也能让刘备对我们形成依赖,仰首待哺,若是哪日我们要对他动手,直接从此下手便是。”
“说的极对!”
“依大王所言……刘备现在要彻底威胁到贵霜只怕还有段路要走,要不要出让一些利益,让他壮大的更快?”
“不行!”
“为何?”郭嘉纳闷。
周野更纳闷,上下打量了郭嘉一眼:“那可是钱啊!给他两成已经很不错了!”
郭嘉无言以对。
过了一会儿,周野才道:“这样吧,让文若他们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增拨些钱粮去凉州,多修路、多建驿站,压缩运输成本,也好多送些货出去。”
商品在那边不愁卖,只是送着废时废力。
不能出让利益给刘备,只能扩大销售额了,自已也趁机多赚点。
“好。”
“对了,曹操那边怎么样?”
“暗流涌动,但依旧未有明显动作。”
“还真让孔明给说中了,他是铁了心要做缩头乌龟,和我比拼耐心啊。”
周野笑了。
曹操敢这么做,是因为他知道天下局势走到了这一步,周野必然急着统一天下。
而他自已又何尝不急呢?
现实的压力,只会让曹操越拖越急而已。
不过,周野却不打算一直跟他这么耗下去了。
就剩下一人了,实在犯不着。
“奉孝可有良策?”
“此事我们近来都在商议。”
“说来听听。”
“曹操采取固守之策,政权根基尚在,即便我们多面齐攻,便是破得一城一郡之地,那也是极耗时间和人力的。”
“不错。”周野点头。
“所以,务必寻得时机,一战击溃其主力,亦或者覆灭其政治根基,打碎赝魏之众信心;让他的二十五郡之地,如之前刘备的凉州一般,散如泥沙。”
周野继续点头:“也就是得想个法子,让他探出王八头来。”
郭嘉附议:“王八这种东西看似缩手缩脚,动作缓慢,实则暗藏凶狠,若见了时机,出头也是有雷霆之势的。”
第1342章
诱敌之策,嬉戏
“可有几个具体的法子?”
“我们商议过一个,但尚未确定有效与否,所以没有呈到您面前。”
周野提到这,郭嘉也就没有再藏着掖着,说了起来:“晋王妃即将产子。”
郭嘉口中的晋王是指刘协。
刘协之前有一个儿子,名为刘冯,已夭。
他来到周野这边后,周野给他提供了不少美人,由他挑选充入后宫。
刘协并不是多么好色的人,他在和自已王后,也就是原先的皇后商议之后,主动找到太傅周忠,表示想要求来一个周氏女为妃。
不得不说,此举是极为聪明的。
周忠未曾拒绝,从周氏挑选一个同族关系较近,又貌美修德、祖上有两千石的女子推给晋王。
周氏女得刘协恩宠,已有身孕五月有余。
周野眉头一挑:“然后呢?”
“我们的意思是,若晋王妃诞下一子,可大张旗鼓,由太后、皇帝与晋王同时出面。”
“再召之以文武百官,布告天下,封此子为魏王。”
周野正端来一杯茶,好在他还没喝下去。
立时将茶杯放下,瞪着眼看着郭嘉:“这主意谁出的?”
“大王是觉得没效果么?”
“自然不会没效果,但损到家了!”周野乐了。
魏王是谁的头衔?是曹操的。
是曹操从当时还是汉帝的刘协手上得来的。
这是他的立身之本,他的聚军大旗,也是他已经没有理的法理来源。
这玩意你看着没用,其实作用很大。
割裂地方、收拢民众、运用土族,都得有一面旗杆子。
也就是,你凭什么当这块地的老大?又凭什么给我们封官许愿?
有没有一个正当理由?或者说起码能拿出去说的理由?
如果有,那你就算个政权,要脸的还能在你这混口饭吃。
如果没有,那你就是贼寇,就跟张角没啥区别。
为什么当初在长安时,曹操、孙坚、刘备三人能拿着诏书去占领兖、徐、并三州呢?
他们凭借的就是这种名分。
有了名分,再加上自已的武力,就能迅速组成一个基本盘。
接下来才可以镇压不服,慢慢开疆扩土,稳定事业。
而曹操现在的一切法理基础就是他这个魏王头衔!
就是刘协离开之前被他逼着写下的诏书:即便刘协出了什么意外,那也是被周野胁迫,曹操必须以魏王之身继续他的‘扶汉’事业。
现在,刘协要把这个魏王的位置给自已儿子。
那让曹操怎么搞?
那让那些还要脸的,待在曹操旗帜底下的世家们如何自处?
他们不像李通这样的豪武家族,他们重视的不是部曲、户口、利益,他们重视的脸啊!是名声啊!
例如颍川荀氏陈氏,名震天下,但这不妨碍他们过的清贫。
虽然清贫,但不影响他们当官,不影响朝廷求着他们家的人出去当官!
一个好的名声,才是世家的长久之道。
一个正当的名义,才是世家的立身之本。
你可以走错路,你可以扶错主,这一切都可以解释为双方的政见不同,甚至流氓一点把锅推给主公——我被这混蛋欺骗了。
但若曹操连旗帜都没了,你还跟着他干,那这是做什么?
你这名土吹破天,那也就是个贼啊!
多少起义头领闹得轰轰烈烈,可见有世家去帮他们的?
所以,曹操不会坐视此事。
要么用之以政治或舆论手段,要么采取军事手段。
“此计可行,但完全依赖此只怕不够。”周野道。
“我们也是如此想的,需有其他手段一并施用方可。”郭嘉点头。
谈话至此,郭嘉告退。
周野伸了个懒腰,叫下人端来一些水果,就着院中景沉思着。
近来诸美多有身孕,并不出来见风。
未多久,门前突然探出来个脑袋。
俏脸上带着笑意,灵动的眸子转了转,先是落在那盘水果上,接着又盯上了周野。
“要打老曹子了么?”
她蹦了进来,像是一个高挑的精灵,穿着黄裙,长发在腰间荡漾。
一点都不畏惧周野的威势,进来便抱着他的胳膊摇晃起来:“一定要带我去!”
周野无奈,道:“打仗不是儿戏,你总惦记着去做什么?”
“哎呦!人家是你徒弟,连战场都不上,又怎么能出师嘛!”
少女鼓着一双大眼,蹲在周野身边,双手抱着周野的胳膊,一边摇着一边蹭啊蹭。
咳……香香真的长大了……周野象征性的抽了抽胳膊,最后还是板着脸摇头:“不行,战事非儿戏!”
“师父~”
她拖长了音调,声音嗲嗲的,干脆一屁股坐在了周野腿上。
“那个老曹子有什么好怕的呢?”
“你三两下就解决他了,就当带着人家见见世面嘛~”
周野险些抖出一身鸡皮疙瘩。
不知道的还当她是可爱少女。
但周野怎么可能不知道?
这跟真实的她,可是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