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至于为何麾下是幽益之众,主要原因还是冀州屡经黄巾、袁绍、曹操多次战役,人口凋零的实在厉害。人口不像粮食,一歇兵便能迅速恢复。
战乱、瘟疫、饥饿时,率先死去的便是妇女和儿童,随后又是青壮。
儿童的率先死去,使即便十数年过去,青壮阶层依旧空虚。
如果再征调兵力,则会严重影响农耕。
为了使当初的天下第一州尽快恢复,周野不曾动用冀州兵力,冀州本土青壮顶多只是充任郡县之兵而已。
所以,赵云此番前来,从他原本的益州军麾下抽出了两万人的精锐部队,加上五千本部云骑。
其余用于作战的部队,主要来自于幽州。
“子龙,大王这便让我们过来,是战事将起么?”
将至真定,夏侯兰格外兴奋,拍着马来到赵云面前。
多年过去,他也走到了两千石高位上,此番来的官职是偏将军领常山太守。
不过,对比于赵云的地位而言,还是相去甚远。
两人既是同乡,又是发小,私下场合交谈并无拘束。
“应该还早。”赵云摇头:“孔明向大王提议暂时缓兵,大王也已答应了,着我们先来常山,是为大战提前筹备。”
“毕竟,益州军我虽熟悉,但幽州之众尚需磨合。”
这还是周军特殊,几乎只要拿着周野颁发的命令,一个文臣都可以走马上任指挥大军。
这种特殊情况需要强大的掌控力和威望背书,像以往领兵打仗,将领要统合新部众需要不少时间。
毕竟统合部众光有命令文书和一张嘴可不行,要的是恩信行于上下,需要不少时间进行磨合。
如果少了这个阶段,兵将不相识,战力要大打折扣的。
不久,赵云便见到了自已的老朋友:沮授和法正。
沮授本担任益州牧,冀州这边的刺史是原本韩馥的副手耿武。
随着益州逐渐平定,而州牧职权过高,撤除是时间问题。
所以周野将两人调职,沮授以州牧之尊得回河北家乡,也是极高的荣誉。
至于名声不显,但出力多年的耿武这一类人,在走完多任刺史流程之后,无疑是要迈向朝廷中枢的。
至于法正其人擅于军谋而短于内政,属于哪里打仗往哪里派的人物。
这一次,他照旧任赵云军师。
战事还远,赵云又阔别家乡多年,于是当晚便赶回乡里。
真定人遥见‘常山赵云’之旗,无不争相夸耀。
当晚,难得用酒的赵云也喝的微醺。
真定县令还为其准备了美人,美人又带着酒水来陪。
赵云终是清醒人物,婉拒了此事。
带着酒意,他在多年未归的家中入睡。
他的兄长已死去多年,还有长嫂守寡家中,尚有两个侄儿。
赵云功勋极高,周野自然不会亏待他们,地方上拨下许多山田之产。
家中早已摆脱清贫,过上了富裕日子。
当晚,赵云睡得正沉,隐约之间听到一阵声音。
他猛地睁开了眼睛。
床头边立着一道婀娜身影!
赵云目光如电,像是两盏灯在夜里撤开了纱罩,惊的那道身影一颤。
“谁?”赵云迷迷糊糊的问了一句,似乎醉意未退。
那人似松了一口气,欠身行了一礼,带着几分羞怯道:“赵家老夫人体贴将军一路劳累,所以差奴家来伺候将军。”
赵云嫂嫂已年过四十,加上家中已无其他长辈,倒也当得起这个老字。
“既是嫂嫂一片好意,你且睡下吧。”
说完这句,赵云侧过身向里。
“是。”
女子应答一声,忽地向前,手中扑出一道冷光,掀开被子便往赵云身上刺去!
哗!
赵云早有反应,故意诈她,将被子猛地一抖,砸在她脸上。
他的手像鹰爪一般探了过去,瞬间扣住女子手腕,将匕首夺入手中。
“说,谁让你来的!?”赵云喝问道。
“司……”
女子口吐一言,见以引起赵云注意,她猛地向前,用咽喉撞向赵云手中匕首。
刀尖刺开白嫩肌肤,热血登时黏糊了赵云一手。
他立即将尸体撇了,披上长袍,同时朝着外头喊了一声。
有人立即跑了进来,震惊难立。
“收拾一下,传令各部,严加防护,不得掉以轻心!”
他挂剑提枪,径往夏侯兰家中赶去。
夏侯兰家中惊声已起,等赵云赶到时,只见有人翻墙逃脱。
又有人从门口遁走,恰好撞着赵云,让他起手一枪刺死。
夏侯兰手捂着腹部,一手提剑,腰间滴血,身后跟着夜里惊起的十几个随从。
“子龙!”
“伤怎么样?”赵云连忙问道。
“还死不了。”夏侯兰惨白一笑,道:“没想到曹操的人竟然玩这一手,险些着了他们的道。”
“快去通告其他将校,务必注意!”
赵云检查他伤势后,又匆匆离去。
第二天凌晨,消息便已传来:刺杀在多处展开,有受伤者七人,死去的将校有三人,连头都被割去,皆是赵云麾下骨干!
这让赵云等人脸色异常难看。
所有人都隐隐知道大战还远,对于曹军又有巨大优势,不由得便放松下来。
只是谁能想到,一群重将,竟在抵达常山的第一天让人下了暗手?
敌人的袭击来的突然,更有些莫名其妙的意思在里头。
会是曹军的哪位将领,突发如此奇思?
“我初到任,各部尚未熟悉,这人倒是会抓时机。”沮授叹了一口气:“我已派人去追,尽力查出此人。”
“公与不必自责。”赵云摇头,道:“这人突下杀手,倒是给我们提了个醒。曹魏未灭,我等都安生不得!”
众皆点头。
常山以北,往中山、涿郡方向的一处山间,不少人影在急奔。
第1340章
战意,蓄势待发
“家主,只做掉了三个校尉……差一点,差一点就杀了夏侯兰!”
林间蹿出十几道身影。
他们腰间悬着三个布包,正是袭击赵云部摘来的三个人头。
刚说完,那人便有些惋惜的道:“我们死了三十多个人,都是您这些年精心培养的杀手。”
这样的敢死敏锐之土,每一个都是心血浇灌而成。
“无妨。”
司马懿看了一眼他腰间之物:“有这三颗人头,便能让我们立足了。”
“我们现在去哪?”
“去涿郡,寻曹子丹!”
涿郡,是曹操在幽州唯一一个郡,由心腹宗室之将曹真镇守。
这里可以说是曹操最远的一块地盘,在司马懿看来是安全的。
曹丕身死他便明白过来:自已落到曹操或曹昂手里,绝无活路!
之所以选择曹真,是因为涿郡距曹操很远,曹操对这里掌控能力并不强。
曹真面临威胁,又从曹操那无法得到太多援助。
他很需要一个极强的助力,这几颗人头便是司马懿向他的证明,证明自已有能力帮他!
司马懿扬长而去,换来的却是周军提前戒备。
自赵云往南,继而是关羽父子带领的凉州军驻军。
此刻驻军不多,只有五千余人而已。
其余的人还在凉州,凉州正在进行改制,周野要求他们自家分到田地之后再上战场。
好在,关羽父子和凉州各部都是老熟人了,对于军队熟悉的速度会更快。
目前在周野册上,预定投入于此的人数是五到七万人,除了凉州之众外,其余的将由并州军进行补充。
在往南便是司隶的河内和河南两郡,这里并未额外屯兵,而是依旧持防守态势。
但此地特殊,宛如突出的两把尖刀,直接压在了曹操的心腹之地:陈留和东郡两地之上。
在周野和谋土团的规划中,这里既是周野的最佳出击之地,也是曹操的最佳反击所在。
而后便是颍川,依旧由高顺镇守,兵力正在逐渐补充。
郝昭依旧在镇守汝南,但张飞已随时准备回去转换为进攻态势。
由此往东各处郡县、要塞之所,兵员和将领调配,都还在计划桌上。
但诸葛亮确实是搞内政的高手,他已提前扩充各地仓库,并修建邸阁,以确保大军前行不愁粮草。
彼时各路人马征伐而来,命令一至,随时便可开战!
周野的人员调动和下一步的意图毫不掩饰,也无需掩饰。
但即便如此规模的动员,只要战事没开,便影响不到周野内部的勃勃发展。
南阳几所学院,派往各处的底层官吏数以万计。
这些人将周野的政权推行到最底层,对于时刻萌生复发的豪族隐患打压那是一刻不停。
再加之周野直接以应试方式取代察举制,刨了世家的根,让这座新生政权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无比旺盛。
这一切,曹操都看在眼中。
恰如诸葛亮所言,他很明白一件事:越耗自已会越弱!
他需要一个机会,一个孤注一掷的机会!
他也在暗暗动员,且积极的寻找战机。
麾下的诸多谋土也不断拿出主意,选定开战一搏之地。
有主张刀指南阳的,还是为了追求那座他们从来没有啃动的周野大本营;
也有主张往北发展的,由幽州而往东夷,取藏身之地……这样的说法,自然被大多数人喷的体无完肤。
但最多的,他们还是萎靡保守,想方设法的加高城池和自家坞堡,打算像乌龟那样一直缩着。
曹操自已在躁动之后,倒是格外冷静下来。
耐心而沉着,只是盯着舆图,多是一言不发。
这让一些进取派和赌博派暗暗担忧:难道大王也心生退意了?
这个可能性很大的。
毕竟自从刘备失败后,原先最为激进的李通那些人志向急转直下:他们看不到扫除周野这个威胁的可能,只希望尽量保全当下。
南阳。
周野同样在等。
不过他的等待并不是焦急和无意义的。
每过去一段时间,荆扬和朱崖州的造船厂便多一艘船下水,南阳的器械所便能多出一些连弩、甲胄。
过去近年时间,西域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商道扩宽成功了!
刘备除了带上本部人马进入大宛之地,他还背负了一个特殊的身份:周野指定最大走私贩子。
西域市场很大,对于商业无比发达的周野政权来说,更是一个天然的吸血池。
然而,古久的丝绸之路虽能获利,但其实利润比非常之低。
大汉的商品辗转到西域之地,经由西域长史府卖出后,被西域商人和贵族收入手中。
而后层层分发、步步盘剥而下,最大的利润被西域那些中介商人吃到了嘴里。
所以周野改变了经商策略:他先让人下探西域市场,摸清终端价格,再以价格的八成到刘备手里,由刘备进行统一贩卖。
一些商品在西域售价极高,本金只有两成,长途运送亦需两成运费,最终获利为三倍,周野取二刘备取其一。
如果商品利润有所变化,或觉得刘备吃的太多,周野便会立即上调交付价格,压缩刘备的利润空间。
为此,他专门在凉州设置了机构,负责监督市场。
凭借手中的武力和这一层特殊身份,刘备在西域站稳了脚跟。
大宛压根不敢动他,把他当神供着,且时刻有被鸠占鹊巢的风险。
甚至郭嘉几人一度怀疑,孱弱大宛或许已成为刘备的傀儡。
“最新来的消息。”
郭嘉快步走了进来,直接说道:“刘玄德在大宛以南,攻克了贵霜的两郡之地,贵霜人吃了轻敌的亏,算是栽了大跟头。”
“我们的东西在西域奇缺,即便是和刘备敌对的贵霜,私底下也有不少贵族从他那买进货物。”
“或自家享受,或转手高价向内,赚取利益。”
这种事并不少见,别说是在西域,在大汉内部也是如此。
之前周野和诸王打的那般激烈,也不影响周野的商品从各处走私通道吸诸王的血。
第1341章
君臣之议,王八之论
“这几批大的商品抵达后,刘备再次扩军了,他雇佣了一些大宛人和康居人为他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