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周野同样盯着他,忽然一笑:“你想去大宛?”“之前是有此想法。”
“之后也可以有。”
周野语出惊人,手一挥道:“我放你去大宛。”
“我不仅放你去大宛,还准许你带走兵马。”
“只要愿意跟你去的,我通通放行,给还粮草、马匹、武器、甲胄!”
刘备似乎想要起身,被这消息震的腿软,噗通一声又坐了回去。
他盯着周野,张着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直到那道高大的背影转过身来,脸上依旧挂着无比从容的笑意:“如何?这个结局,可还满意?”
刘备忽觉喉咙再次干涩起来,他道:“你不担心……”
后面的话,他没法再问出口。
很显然,周野不担心,一点都不担心!
这是无比强大的信心,这种信心强大到已经让人不敢置信了!
“我也有些担心。”周野笑了笑:“我担心你不经打,出了汉地,还是难改败绩。”
“若是那般,白浪费一次机会不说,还将大汉的脸面丢在了异域。”
刘备哈哈大笑,站起身来,目中再次燃起了火焰:“到时候我兵寇边关,只怕你又有的头痛了!”
“我倒期待这一日。”
周野笑着回应。
放虎归山吗?
不,他只是找了个强有力的打工仔而已。
之前已是说过,凉州太过贫瘠,如果跨过贫瘠而漫长的凉州去遥击西域诸国,态度太大了。
所以,他需要一条虎狼冲在前头。
身在异域,刘备的局势会很难,但挫折从来都不是刘备所畏惧的。
至于他手下的那批人——死地而后生,到了异国他乡,除了争抢斗狠和玩命,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如何控制这头虎狼,对于周野来说并不是难事。
刘备无论胜败,都会消耗到贵霜诸国的实力。
这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这个时间足够周野来收拾凉州的残局。
异域不同汉地,人心并不齐整,往日被驱逐的匈奴沿途就征服过不少国度。
刘备并不弱,未必做不到。
他做到了之后,周野只需安排人马摘果子便是了。
至于摘果子的人,周野早已安排好了……正在赶来的路上,想必已快到了。
次日,乌孙昆弥下达命令:放缓对严颜和鸾两部的攻略,给予生路。
第三日,周野这里传出刘备的手信,乌孙让道,让两部人马向山口位置集结。
第四日,有五六千的昭王部降兵陆续赶来。
第五日,降兵基本抵达。
这些人或没有活命的可能,或是真的忠心于刘备,愿意为他效死。
第六日,被擒的牵招、令狐邵、孙乾等人率先释放。
第七日,张奂之子张猛带来了千余愿意追随他出汉地之外立功的勇土。
他心中有愧,降服后不安,周野来时便传信于他,让他做出选择,此刻便是答案。
当天,一同出现在这的人还有徐庶。
第八日,刘备先与关羽作别,转身上马,又持酒对周野:“此行绝不会让兄藐视!”
周野笑而不答,只是扬起杯子,一饮而尽。
“驾!”
刘备一拨马,带着重整的人马,一头撞入了浩瀚的西域之土。
第1338章
歇兵?备战而已
所有人都不能理解。
但周野没有做任何解释。
唯有关羽,无比感激。
他红着双目,看着刘备远去的方向。
自今日起,他们兄弟情尚在,君臣义已断。
他盼望着能再见到兄长,并希望兄长能平安。
他也将在这为周王效忠,以报答厚恩。
至此,凉州彻底平定。
送走刘备后,周野第一时间去见了一人——和徐庶等人一道过来的贾诩。
两人谈了什么,无人知晓。
只是在见这一面之后,周野将凉州全权交给了贾诩。
他要求贾诩尽快恢复凉州军土气,要萎靡落败的凉州军,迅速拥有一战之力。
甚至,比起他们的巅峰时代,更加激昂。
凉州荒凉,军师屡败,这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贾诩很清楚,要解决这个问题一点不难。
凉州军拉出去打仗,只要能保障后勤,那就有了现实作战基础。
他们需要补充的,是后方稳定的军心——所以,他们需要土地!
凉州必须大改,必须流血!
即便在过去的岁月,凉州大地流的血已足够多了。
但那些血流的大多数都是底层,都是被迫走上战场,亦或者除了抢杀没有活路的凉州底层。
而那些藏身坞堡中的人,则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动乱吸血壮大。
对于中原大地而言,他们或许并不富裕,但他们拥有大片的土地和资源。
凉州的混乱持续了太久,这里洗牌的频率也非常之高。
但无论牌转过几次手,最终落入谁手中,那些牌终究还是在的。
贾诩得砍了他们,将这些东西重新分发下去,将破碎的凉州完成一次革新。
而重新得到土地,身份发生转变的凉州之众,便会为此再聚战心。
现在是最好的时机,贾诩也是最适合去做的人。
等到凉州事安排完毕后,周野方才收兵归去。
伴随着周王离开,陆逊等各部兵马也随之而退。
又从军中留下一些人辅佐贾诩,镇抚凉州之地。
这场地跨凉司二州,倾尽曹刘的大战方算结束。
此战以刘备势力彻底被剿,余部逐出汉土赎罪为终端。
不过,曹操走的早,虽说有损失,倒不至于伤筋动骨。
他带着人马一路撤回本土,随后先在陈留歇下。
所有人都看得出来,魏王很心焦,又对刘备那边无能为力。
在此歇下,既有严防周军继续来袭,又有第一时间探听刘备消息的意思。
连续两月,没有半点好消息传来。
每日的战报更新,皆是周军又占了某一处,哪一处的昭王旧部又投降云云。
直到曹操得到周野回军的消息,他的眼皮重重垂了下去。
良久,一叹。
“诸王陆续凋零,好似风中落叶啊。”
所谓王者,其实只剩自已一人。
至于对面那位,一个王字又哪里配得上他呢?
凭他的实力,其实早可称帝,为天下至尊了。
他转过身,向内殿走去。
“大王。”
荀攸突然走了进来,喊了一声:“周氏有信送到。”
“让我猜一猜。”曹操笑了一声:“必是劝降的,对不对?”
“是。”荀攸颔首。
“地跨六州,雄踞二十五郡,我虽不如他周云天,焉有不战而降之理!?”
曹操回头,步子震的地板起了一层轻灰。
那不算高大的身体挺的笔直,似乎瞬间变得巍峨伟岸起来。
荀攸当即躬身:“我这便回信!”
“去吧。”曹操一挥手:“真到了动手的时候,他还是会来劝说的。”
听说,诸葛亮已在徐扬之地备兵。
看周野的意思,是要才熄北战,又要从南边发力?
到了这一步,到了这彻底孤身奋战的一步,曹操反倒撇除了任何畏惧之心。
他只想试试,即便自已手中这口剑看上去远不及周野锋利。
可又有什么好顾虑的呢?
无非一搏,无非一胜负而已。
解剑认负,连刘璋都是被迫才走了这条路的。
难道他曹操连刘璋都不如么?
“玄德虽败,却如珠玉在前啊!”
南阳。
兵归即狂欢。
这番出兵,南定交州,开临邑、扶南两国之土;北扫凉州、定羌土、雄望西域。
加上北国,周野名义上所辖的领土已超越了大汉最巅峰的时候。
虽然那些边鄙之地实控颇难,人烟稀少,但终归是他打下来的耀眼版图。
这一次,众人却默契的没有再行劝进。
反倒是身在徐扬的诸葛亮,从千里之外送来一张表。
所言与尊位无关,而是希望周野能暂停刀兵。
为此,他自然阐述了自已的理由:
诸葛亮认为,曹操手中尚有郡二十五,又地处中原,不乏人口,绝不会轻易投降;
此番开战,断然能胜,但双方都要为此付出代价,最为受苦的还是百姓;
曹操现在所据之土,用不了多久也会是周野的地盘,现在把他打废了,其实伤的还是周野的子民。
加之,双方刨除军事因素,政治和经济也存在巨大差距。
比拼发育,拖延时间,越拖周野越强,曹操越弱。
倒不如暂歇兵马,让久战的荆扬土卒暂做歇息,各地官员、民户也得以喘息。
在这个时间内,周野的兵力可以更强,等到动手之时也能摧枯拉朽一般,将曹操击溃,一战而乾坤定。
最要紧的是,拖的久了,曹操内部会出问题,他自已也会求战,而不是一昧抱城死守。
面对这项提议,周野答应了。
刀兵暂歇,调度不停。
如今诸敌皆拔,唯剩一个曹操。
他需将所有精兵强将,全数调往曹操一个方向。
从幽、冀、司、荆、豫、徐对曹操形成全面包围。
同时,也给周瑜的海军扩充足够的时间,以求将来开战更加顺利。
在南边,周野一道王旨下令成立南国都督府,由戏志才担任都督,‘辅佐’两国主处理各国事务,同时传达周野旨意。
甘宁徐盛各自留下青壮派将领和得力副手,由戏志才提拔后担任偏将军等职,为抚镇之将。
而重将本人则抽身而出,归到周瑜麾下。
成立以周瑜为首的海军,鲁肃担任其副手,以甘宁、徐盛、李典、郭蕴四将为基础。
并陆续从南军序列中划分出一些将领部曲,如寇封等人,进入海军序列。
如林邑之地的汉人将领杜震,也被纳入。
战事未开,但这一切都是为决战做准备。
发展不久的海军尚且如此,陆地上逐渐腾出手的各路重将,如赵云、黄忠等人,更是如此。
第1339章
荣归,刺杀警醒
其中,赵云在回到南阳叙职后,被调去了常山之地。
赵云本就是常山人,多年征战,此番为周王麾下大将再归故里,自是极为荣耀的。
便是如赵云这般淡泊名利之人,面对富贵还乡,也表现的颇为兴奋。
他本是常山人,此番将以常山为落脚点,控幽益之众,兵锋直指冀东。
如果依汉旧例,这是大忌。
方面大将,再加之驻守家乡,于君主而言有着政治上的敏感和军事上的威胁。
但对于现在的周野而言,显然不必担心这种事。
就现在他新打下的地盘,凝如铁桶,别说是放个忠心耿耿的赵云过来,便是真找个二五仔塞到要紧位置上,他也掀不起浪,更不敢去掀浪。